APP下载

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呢”“-ing”的对比研究

2022-05-23鲁志杰

语文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体助词非典型

○ 鲁志杰

(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一、引 言

“体”是人类语言中重要的语法范畴,Comrie认为体表达了对情状的内在时间构成所采取的不同的观察方式[1]3。“体”可表达运动的起始、持续、完结等信息,在汉语里一般用“着、了、过、起来、下去”等助词表示,而“中”则是新兴的持续体标记语素,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状态的情况。持续体和进行体的概念在汉语中是无明显区分的,例如汉语的助词“着”,王力[2]212、高名凯[3]190-199称之为进行体,而石毓智[4]、龚千炎[5-6]和戴耀晶[7][8]16则谓之曰持续体。进行体和持续体虽都是对动作或状态的描述,持续体包括行为动作的持续,又包括状态的持续,既可以用于动态谓语,亦可用于静态谓语,因此,我们认为还是将“中”与“呢”“-ing”看作持续体标记更为恰当。

最早对助词“中”进行义做具体研究的是安家驹[9],他认为句式“A在B中”,B的位置可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表示“A处于什么过程中”,刁晏斌[10]也指出“在……中”的“中”可表示持续义,肖正芳、李薇[11]、张谊生[12]等学者对“V中”的虚化进程进行了讨论,但罕有对“中”与其他后置持续体标记的对比研究,李永比较了汉语的两种表达形式“X+中”和“X+ing”,认为二者都可表示正在进行和状态持续的语法意义,并指出附加在前属词词干上的“中”担任谓语时是句子的核心表述成分,“X+ing”是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码转换的产物[13],对此观点我们十分赞同。

现代汉语的“中”用于谓词性成分之后具有动作在进程中的语义,可表达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那么“中”是典型的持续体标记吗?与其他后置持续体标记相比有何异同?前人少有涉及,本文打算对现代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呢”“-ing”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讨论持续体的研究热点、方法和理论建构等问题,以期促进汉语持续体研究的发展。

二、“中”与后置持续体标记“呢”的比较

在现代汉语中,“中”最常见的是方位词的用法,位于一般名词之后,构成处所词或方位短语,协助指称和定位物体的空间位置。此外,“中”还可与谓词性的成分进行组合,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具有陈述功能。

(1)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人民日报》,2017-07-14)

(2)中国语达意表情的方式在变化中,新的国语在创造中。(朱自清《语文零拾》)

现代汉语“呢”表示进行的用法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徐丹认为“呢”强调的是未完成的持续状态[14],钱乃荣将“呢”视为表示“当下进行”的句尾助词[15],陈晓桦则认为“呢”是可以表示持续状态的语气助词[16]。“VP中”的“中”也具有表达动作、状态持续的功能,下面我们将对“中”与“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讨论。

(一)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呢”的共性

现代汉语的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呢”都主要用于句末,表示持续的状态,且常与时间副词“在、正、正在”等组合使用。

(3)a.激战仍在进行中。

b.现双方正激战中。

c.斗争正在酝酿中。

(4)a.副机长在指挥呢。

b.这会儿他正忙呢。

c.他们正在吵架呢。

肯定句的句末加入“中”和“呢”不仅可成句,还具有引起对方注意的作用,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可以表达某种言外之意。

(5)抢购活动火热进行中。

(6)他们在开会讨论呢。

上述的例句(5)的意思是正在进行抢购,表达的言外之意是请速来抢购,例句(6)的言外之意是他们正在开会讨论,请暂时不要进去打扰。马希文指出“呢”的功能是指明将来会发生变化[17],我们认为这也是“中”的特点。例如:

(7)下雨呢。

(8)加载中。(稍后会加载完)

例句(7)的“下雨”描述的是客观现实的事件,加入了“呢”以后,预示着在不久后会发生变化,即雨过一段时间会停,例句(8)是说在加载的过程中,指明稍后信息会加载完,两个例句的“呢”与“中”都可以表明事态将来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呢”的差异

在语体上,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多见于书面语的正式语体,在新闻报道中作为提示语出现,凸显对信息的报道性,口语里使用“呢”的情况较多,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描述。

(9)目前,本案仍在审理中。

(《人民日报》,1995-10-22)

(10)他现在吃饱了,正睡觉呢。

(BCC语料库口语)

在句法上,“中”往往不能与单音节动词搭配使用,而“呢”既可以与单音节动词组合,也可以和多音节的动词性成分搭配使用,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如:

(11)a.*孩子哭中。

b.孩子哭呢。

(12)a.*她在操场上跑中。

b.她在操场上跑呢。

(13)a.大战正酝酿中。

b.大战正酝酿呢。

(14)a.?她在会场打瞌睡中。

b.她在会场打瞌睡呢。

在表达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时,上述的例句(11)和(12)的单音节动词“哭”“跑”后不能加持续体标记“中”,但可以与“呢”进行组合,在例句(13)中,双音节动词在与“中”“呢”搭配时不受限制,而“打瞌睡”这一动词性短语之后通常只能接“呢”。

持续体标记“中”前的动词常为双音节不及物动词,如“继续、增加”等,或“审理、纠正”等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形式,这些词很少与“呢”组合使用。例如:

(15)a.战斗仍继续中。

b.战斗仍继续呢。

(16)a.此案在进一步审理中。

b.?此案在进一步审理呢。

同样是表达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使用“中”时是现时的客观报道,“呢”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如例句(15b)所示,凸显提醒大家注意的功能,例句(16)的“中”换成“呢”后,虽是合法的句子,但是在语体上并不相容,“呢”主要用于口语之中,正式语体还是使用体标记“中”较为合适。“呢”常与动宾结构进行组配,而“中”与动宾结构组合的情况却比较少见,此外,“呢”前的动宾结构的动词后还可插入助词“着”。

(17)全体学生仍坚持罢课中。

(18)a.他写作业呢。

b.他写着作业呢。

在交际上,“呢”多用于问答句的答话中,告诉对方正在发生的情况,刘宁生指出在非对话的场合,如场景描写,一般情况下是不使用“呢”的[18]。“中”具有很强的报道性,几乎不出现在问答句中,下面两个例句的非典型持续体标记“呢”均不能替换为“中”。例如:

(19)A:你在干啥?

B:我看书呢。

(20)我问:“你们村谭秀丽在家干什么?”你答:“教书呢。”

(莫言《会唱歌的墙》)

虽然都可以表达动作的进行和状态的持续,但汉语的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呢”在语体、句法和语用功能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常出现于书面语体和正式语体,可用在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形式之后,具有较强的报道性,“呢”往往出现在口语的非正式语体之中,与单音节动词和动宾结构组合,报道性很弱。二者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汉语“中”与“呢”的比较

三、“中”与持续体标记“-ing”的差异对比

不同的语言,在反映不同的动作状态时所使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很多语言都会借助体标记加以表达,如桑戈语“ga”作为起始体标记,表明状态的变化[19]118;吐克皮辛皮钦英语用持续体标记“igo”强调延续的状态[20]44-45;雅加里亚语的惯常体前缀“no’-/ne’-”表示惯常的事件;源自于葡萄牙语“acabar”(表完成义)的“kaba”,在苏里南克里奥尔英语里是完结体标记,用以表明某件事已经做好或完成[21]。具体到汉语的句法层面,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除了使用“中”与“呢”这样的助词外,还会借用英语的“-ing”(present continuous)形式。

“-ing”在英语中是现在进行时的形态标记,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行为,受语言接触的影响汉语借用“ing”的形式表达动作进行、状态持续的语义。

(一)汉语“中”与英语“-ing”的比较

英语中的“ing”跟在be动词后面,“V-ing”表示正在做的事,“ing”的主要功能是用以构成规则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现在进行的动作或者是状态。作为进行时态(be+doing)动词的一种分词形式,“ing”的使用具有强制性,可用于否定句,而汉语的助词“中”则不然,“中”通常只能出现在句末,并且不具有否定形式,在时间副词“在、正、正在”的修饰下省略后依然不影响语义的表达。例如:

(21)a.I’mplayingfootball.

b.I’m notplayingfootball.

(22)a.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b.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表达也离不开“V-ing”形式的参与,具体的表达式为“S+have/has+been+V-ing”,汉语的“中”也可表达现在完成进行时,形式为“S+已经+在/正在+VP+中”,在语义上,不仅可以表示从过去某时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动作,并且还将持续下去,还可表示在说话时刻之前到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例如:

(23)Ihave been workingwith her for 10 years.

(24)这些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并且已经在不断克服中。

(《人民日报》,1959-09-02)

(二)汉语“VP中”与“VP-ing”的比较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中”的语法化程度较低,且在汉语里并不属于典型的体标记,因此会出现从英语借用“-ing”表达动作正在进行的语言现象,如“吃饭ing”,表示正在吃饭。李永(2008)讨论了汉语进行式的两种表达形式“X+中”和“X+ing”, 二者都可表示正在进行和状态持续的语法意义,指出附加在前属词词干上的“中”担任谓语时是句子的核心表述成分,“X+ing”是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码转换的产物。

进入“VP中”与“VP-ing”的动词常具有[+动态性][-瞬间性][+情状性][-有界性]特征,“VP”还可以由描述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中”与“-ing”往往可以互换。

(25)a.手机维修中!

b.手机维修ing!

(26)a.无聊中。

b.无聊ing。

汉语的“VP中”与“VP-ing”在语体上的使用具有差别,句末助词“中”多出现于书面语体,相对而言显得更为正式,“VP-ing”大多存在于口语语体,使用较为随意,最早流行于网络,“VP中”与“VP-ing”之前均可出现时间副词,如:

(27)进一步情况正在了解中。

(《人民日报》,1993-10-03)

(28)女足亚洲杯正在进行ing。

(www.liao8.org.cn,2006-08-04)

助词“中”的报道性较强,在交际中常预示着事件将会发展到下一步,倾向描述事件发展的进程,而汉语的“VP-ing”作为概念符号主要担任标记现在进行时的功能。

(29)a.已下单。

b.仓库处理中。

c.运输中。

d.派送中。

e.已签收。

例句(29)是某一购物软件上订单跟踪的物流提示信息,展现了送货事件的不同段,构成了整个物流运送活动,“中”的报道性较强,具有指明不久的将来会发生变化的功能。综上所述,现代汉语的持续体标记“中”和“-ing”的具体异同表现如表2所示。

表2 汉语“中”与“-ing”的比较

四、结 语

现代汉语的“中”与“呢”“-ing”在语体、句法和交际层面存在差异。非典型的持续体标记“中”与“呢”都可用于句末,表示持续的状态,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句法和交际层面。不同语言采用不同的形式-意义的映射模式,有时也会彼此借用,“-ing”本是英语现在进行时的标志,借用到汉语常在口语语体使用,相比较而言,“中”倾向于描述事件发展的进程,具有更强的报道性,“中”与“呢”“-ing”依据使用环境而在表达上有所侧重。

通过对动态助词“中”与其他后置持续体标记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深入探索汉语的特点,还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以及第二语言教学方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猜你喜欢

语体助词非典型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