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二十四节气的文本翻译
——以微视频《中国范儿》字幕英译为例
2022-05-23孙芸珏
孙 芸 珏
(苏州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325)
生态翻译学自2001年起步至今已二十载有余,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壮大,新理念、新术语层出不穷,在国内翻译界独树一帜;在全球生态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其日益走出国门,为国际译坛所认可。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角度剖析翻译的研究范式,为翻译理论及实践,尤其是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当日恰逢“立春”,开幕典礼独具匠心巧思,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序,从“雨水”开始,逐一倒数至“立春”,开启冬奥序章,彰显中国气韵。此次开幕式将大众视线再次拉回至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华积淀,起源于古人观天察地、顺应农时的生产生活实践,蕴含深刻的哲学、文化内涵,饱含东方生态智慧。由中国网推出的,采用英文配音、中英双语字幕的原创微视频节目《中国范儿》自2016年开播至今已推出189期,旨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底蕴,了解更真实的中国。该节目有多个主题系列,“二十四节气”便是其中之一。二十四节气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翻译学高度“同源”,《中国范儿》二十四节气系列的字幕英译准确凝练,生动传神。
一、生态翻译学
(一)生态翻译学的定义及核心理念
1866年,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一门较为完整、独立的学科,生态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系统论、控制论等概念的引入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使其逐渐成为相关研究的元学科,生态转向也成为全球学术研究的重要特质。在此背景下,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正在深化拓展、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生态翻译学的定义表述也在不断更新,其最新表述是:“以新生态主义为指导,以生态翻译的喻指和实指为取向,以发掘和揭示翻译活动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意义为要务,以使生态理性和生态思想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统领和关照一切翻译行为和翻译研究为宗旨,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和描述翻译的研究范式”。[1]93
生态翻译学以“三生——文本生命、译者生存、翻译生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翻译即生态平衡”三大核心理念以及包括“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和译者责任”[2]109-121在内的四大伦理道德原则;通过深耕“三生”论域,演绎出两个超越性概念:即“生生之谓译”新解和“四生(尚生、摄生、转生、化生)”观新构[3]27;以二者为双翼,形成了一种以“生”为内核、以“生命”为视角、以“转生再生、生生与共”为特征的学术话语与理论体系。[4]
(二)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
生态翻译学从最初立论至今,在国内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张健结合外宣翻译,认为“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对外宣传需合理变通,获受众认可,才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实现生态翻译环境的平衡。”[5]52-56方梦之两次探讨“翻译生态环境”,在最新的研究中“图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体系,阐明从原文生态环境到译文生态环境的转化过程。”[6]20-27罗迪江探讨了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生态定位,指出译者不仅要考量自身生存境遇,更要关注文本的生命状态,关怀翻译的生态整体。[7]13刘军平归纳总计了生态翻译学所体现的三大哲学价值功能:即生态翻译宇宙论、知识论和伦理观。[8]1-8何刚强基于生态翻译学当前的新发展,归纳了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9]16
相较国内,国外对生态翻译学的探讨尚不深入,研究热点也较少,主要集中在“口译教学、选择适应和生态学体系”[10]130三大主题。但它让国外学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继“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的“生态转向”,并对中国的东方生态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国际期刊《视角:翻译学研究》主编Cay Dollerup认为:“生态翻译学是成长于欧洲语境之外的第一个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翻译理论”。[11]34从中国学术话语“走出去”的战略视角来看,“以东西方共通的、公认的生态话语为制高点,以生态翻译研究为契机,拓展翻译学研究新的生长点,既有利于引起西方学者共鸣,也有利于获得国际译界认同”,[12]181进而推动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程。
诚如胡教授所言,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虽持续深入,但依然需要自省与反思存在的不足,比如:生态翻译“虚指”研究多,“实指”研究少;与自然生态和绿色主题脱节失联,亟待衔接“介入”。[13]96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好契合自然绿色主题;结合《中国范儿》字幕译本的研究也正好弥补了“实指”研究少的不足。
二、生态翻译学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关联”
中国二十四节气确立于秦汉时期,是身处黄河流域的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并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运动轨迹被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和生态翻译学共同聚焦“生态”议题,彼此理念契合,共有以下三重关联。
(一)共置同一“关联序链”
作为生态翻译学立论的基础之一,“关联序链”[14]是胡庚申教授图示的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
图1 关联序链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认知,揭示自然节律变化的行为,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又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两者之间互动频繁,关联性不言而喻。可见无论是二十四节气从人类到自然界的关联,还是生态翻译学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关联,都共处于同一条关联序链,共享相通的逻辑和规律,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生态翻译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二)共处“四生”生命轮回
“生生之谓易”是《周易·系辞》的一个核心概念,揭示了世间万物生生不息、革故鼎新的本质。而唐代贾公彦在《周礼义疏》有云:“译者,易也,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此言将“易”“译”二字画上等号;基于此,胡庚申教授通过转义,提出了“生生之谓译”的理念,认为翻译实践好比文本移植,译者应当将原文和译文都看成生命体,尽可能让原文的生命体在译语的土壤里焕发生机。在此基础上“四生观(尚生-摄生-转生-化生)”诞生;“其中尚生即崇尚生命,是生态翻译学的总体取向;摄生是对原作生命的维持、把握;转生即再造、复活生命,是对文本生命的移植转换;而化生是译文的转世再生”。[12]178每一次翻译实践都是从尚生到化生的生命流转。
而二十四节气“本身就建构了一个四季轮转、循环往复的时间系统”;[15]113冬季万物孕育生机,蓄势待发,可谓“尚生”;春季天地回暖,万物复苏,可谓“摄生”;夏季植株兴旺生长,为下季果实孕育做好准备,可谓“转生”;秋季瓜熟蒂落,修成正果,可谓“化生”。由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和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不谋而合。
(三)共享东方生态智慧
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东方生态智慧、翻译适应选择论”[16]96为三大理论支柱。其中的东方生态智慧“以生命的体悟为主流,以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和整体综合为特征”,[12]181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据和思想依归。
东方生态智慧中的“东方”,主要指中国。中国二十四节气处处体现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命节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智慧,以及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行事态度。
可见东方生态智慧可谓是二十四节气和生态翻译学共同的智慧源泉。
三、微视频《中国范儿》二十四节气系列的字幕英译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即文本移植、即适应选择、即生态平衡。保持文本生态平衡是其研究的一大重点。所谓文本生态,“即文本的生态环境与文本的生命状态”。[17]53在翻译实践中,原语和译语都分别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各自包含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根据生态翻译学四大翻译伦理原则之首——“平衡和谐”原则,译者作为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态人”,应尽可能转换原文这三大生态,并使转换过来的译文在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中“生存”、“长存”,以实现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之间的平衡和谐。而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的转换机制和标准则涉及到第二大翻译伦理原则——“多维整合”原则,即评判译文的标准,不再只是忠实于原文亦或迎合读者,而是追求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所谓“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产出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和依此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18]109用胡教授早年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表述,就是要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进行“多维转化”。
下文以《中国范儿》二十四节气系列的中英字幕为文本素材,具体分析译者在翻译实践即文本移植过程中,如何采用多维转换的方法,通过不断地适应性选择,达到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三个层面的平衡和谐。
(一)语言生态
语言生态指“翻译文本内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17]53针对《中国范儿》二十四节气系列的英文翻译,译者首先要谙熟中英文在语言层面(词法,句法,语法等)的差异,并试图选择最优的翻译策略和代偿手段处理翻译中的语言难点,以求达到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例1: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91期《芒种:承载收获耕耘希望》)
英译:In most parts of China,Mangzhong is the busiest season for farmers:they will have to simultaneously reap the harvest of summer crops,plant fall crops,and take good care of crops that have been planted in the previous spring season.
在该句的文本移植中,译者在语序、句法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选择:首先对句序进行调整:汉语习惯“先因后果”;本句原文虽未用表达因果的连词,但从逻辑上看,正是由于“芒种一到,收、种、管三种工作交叉进行”,芒种才成了“一年最忙的季节”,可见原文也是因在前,果在后。但由于中西方思维差异,英语习惯“先果后因”,故为保证译文的可接受度,英译将“Mangzhong is the busiest season for farmers”这一结果置于句首,之后才将原因娓娓道来。
此外,和大多数汉语句子一样,原文多短句,语流呈板块型,重意合,仅逗号相连,不借助其他连接手段;部分短句如“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皆为中文典型的“主题+述题”结构;而英文多“主语+谓语”结构,且句中“收获”“下地”及“管理”三大动词的真正主语即动作发出者其实是农民(即译文中的代词they),为了保持译文在语言生态尤其是句法层面的平衡和谐,译者因而改变了这些短句的主语,并选择将其译为平行动宾结构,从而实现了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例2:雨水是一个非常富有生命力的节气,春(立春)雨(雨水)相连,中华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春天和暖的气息。(125期《雨水:春雨至万物生》)
英译:Rain is a very vigorous solar term,spreading warmth and cheer.Spring and rain are tied in the joy that they provide.
原文三大短句都有各自的主语,形式虽显流散支离,实则形散神聚,注重内在语意的衔接,形成“隐约含蓄的意义脉络,即古人所谓的文意、文气”;[19]337为了传递这份“文意、文气”,使其在译语生态中长存,译者通过“融合”及“增译”等变通手段进行语言维上的转化:首先省去短句“中华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春天和暖的气息”的主语“中华大地”,并将其转化为现在分词“spreading warmth and cheer”融入到第一个短句中。
中文喜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比如此句的“春(立春)雨(雨水)相连”;但英文多用被动,因而译者为了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使用了被动语态“Spring and rain are tied”,并为体现短句间内在逻辑,烘托气氛,在句末增译了包含定语从句的介词短语“in the joy that they provide”。
(二)文化生态
《中国范儿》二十四节气系列的文本中包含大量关于农业、气候、中医养生的谚语和民俗表达,这需要译者有较强的文化意识:面对译入语读者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一无所知这一现实问题,译者需要勇于克服文化障碍,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段,既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准确阐释和传递,又要使译文表达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认知,避免文化曲解、文化冲突,在此基础上确保二十四节气文化在译语的生态环境中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例3: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大暑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52期《大暑:热在三伏话养生》)
英译:In the popula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care practices,there is a saying about Dong Bing Xia Zhi,meaning that people should take some precautions in the summer to prevent some diseases which may break out in winter.
中国人历来讲究养生,崇尚顺应四时,效法自然。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要点;本句的“冬病夏治”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未病先防”治疗观的结合,主张针对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夏季应给予针对性、预防性治疗。秉着弘扬中华文化,避免文化曲解的原则,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先音译(Dong Bing Xia Zhi)后阐释(meaning that people should take some precautions in the summer to prevent some diseases which may break out in winter)的策略,既传递了该词的文化内涵,又弥补了译入语读者对中医主题的认知不足。《中国范儿》二十四节气系列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三伏天”译为Sanfu days(or the dog days of the summer);“阳气”译为Yang Qi(life energy)。
例4:中国南方的农谚中讲道:“小满不满,芒种不管”。(88期《小满:盛夏将至小麦渐满》
英译:As an agriculture proverb in South China goes,less rainfall during Xiaoman will bring headache for planting during Manzhong(Grain in Ear).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业最讲究时令,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系列中有关农业的谚语众多,比如此句的“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意为小满时田里如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无法栽插水稻。该句若只是字面直译,会让外国读者摸不着头脑,更不必谈保持生态平衡和谐;因而译者采取阐释的方式,将其释译为“less rainfall during Xiaoman will bring headache for planting during Manzhong”,完整表达农谚背后的文化之余不失简约,实现了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例5: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124期《立春:希望在悄无声息中酝酿》)
英译:In ancient China,the beginning of spring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first period was when the east wind thawed,the second period was when the insects began to sing and the third period was when fishes swimming in the icy river were covered in layers of ice.
古时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基于此,句中的“候”本质上是指一段时间,将其简洁译为“period”,明确了文化内涵的同时,比音译或冗长意译更易于读者接受。
立春共三候,各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三候中后两候构成翻译难点。“蛰虫始振”是指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振”意为“动”,因而此处译为“sing”并未准确传达原文语意,有失偏颇;译为“move或wake up from hibernation”可能更为稳妥。“鱼陟负冰”形容气温上升,河面冰层渐渐融化,鱼开始向上游动至水面,此时未完全溶解的碎冰犹如被鱼背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译文“fishes swimming in the icy river were covered in layers of ice”虽未完全呼应原文表层语言形式,但总体还是较好地诠释了原文的文化意义,且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基本实现了文化生态的和谐平衡。
(三)交际生态
交际生态“指一个翻译文内交际意图和交际行为的互动关系”。[17]53保持交际生态平衡的关键在于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能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这需要译者在准确转换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用译入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让其感受到原文作者的交际目的,在译文中实现和原文一样的交际效果。
例6: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97期《小暑:温风至将入伏》
英译:As a Chinese proverb goes,the heat during Xiaoshu and Dashu is so overwhelming that it is like going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
原文的“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又是有关节气的谚语;“上蒸下煮”和“小暑大暑”押尾韵,通过修辞比喻让原文读者感受到这两个节气的切肤之“热”。对于该表达的“形象意义”及“风格意义”,译者若只是单纯直译或意译,多少有损交际效果。因而最佳的“整合适应选择”便是选取英文中有类似内涵意义的表达对“上蒸下煮”进行替换。英文习语“Going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原形容放在平底锅上油煎的一条鱼,跳出煎锅却掉进了熊熊炉火,后比喻情况越来越糟。译文采用了该习语的本意,形象地传递了原文的交际意图,让译文读者切身感受到了大暑小暑之热。
例7:而南方地区雨水渐少,秋燥将至,“秋老虎”还时常带来35℃的高温。(143期《处暑:消散在“过渡”中的暑气》)
英译:While in the south,the rain is dwindling and the autumn dryness is in the air.The proverbial“old wives’summer”often carries high temperatures of 35℃.
“秋老虎”出现在我国每年阳历8月底至9月间,在气象学上指“三伏出伏后,短暂回热时出现的35℃以上的天气”。24只秋老虎的说法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但在西方文化中,老虎和天气并无关联,因而若将此表达直译为“autumn tiger”,很难让译入语读者联想到天气的“乍凉还热”,实际的交际效果并不好。此时就需要译者综合考量,进行适应性选择,选取英文中类似的气候表达,比如“old wives’summer”;欧洲每年九月末十月初,恰好也有一段类似夏天般炎热的秋日时光,俗称“老妇夏”,虽和“秋老虎”并不完全一样,但也不失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译文用old wives’summer替换“秋老虎”,让译入语读者“秒懂”的同时,亲切感顿生,从而实现了最初的交际目的,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例8: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52期《大暑:热在三伏话养生》)
英译:People in southeastern Hu’nan province,however,have a habit to eat ginger during the Dashu period.As a local saying goes,eating radish in winter and ginger in summer keeps the doctor away forever.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作为民间谚语,是中国人一直践行的养生诀窍,和中医医理也极为合拍。人们在冬季多食萝卜,可清热化痰、消积除胀,夏季多吃生姜,可散寒祛暑、开胃止泻,进而从整体上去病除疾,保健身体。该谚语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姜、方”二字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交际效果甚佳。为了在译语生态中延续这样的交际效果,译文采用了互文翻译的“仿拟”法,以“One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这一耳熟能详的英文谚语为蓝本,通过置换主语(eating radish in winter and ginger in summer替换one apple a day),完成该谚语的文本移植,虽在对仗和押韵方面和原文尚有距离,但整体上也算实现了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获得了较好的交际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为二十四节气主题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有利于启发、指导译者在文本移植中,采用多维整合的方法,不断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实现文本生态的平衡和谐。
生态翻译学扎根本土,放眼全球,融通东西方生态智慧,在与西方译论的相互碰撞中,开拓出了一条翻译研究的“尚生”之道。期待生态翻译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贯彻中国学术话语“走出去”的战略,更好地指导中国翻译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