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商务英语课堂生态互动模式构建
2022-05-23祁晶
祁 晶
(运城学院 外语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各种课堂互动平台比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雨课堂等的应用,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课堂师生互动模式。信息技术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新兴功能也为现代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教学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使课堂互动生态逐渐发生质的改变。Peled,Zimra[1]就提出将信息技术纳入课堂生态的研究范畴,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更好的课堂生态。Van Lier[2]则从生态视角出发,提出课堂互动生态应该是创造生态学上有效的背景、关系、动机和身份,更应该关注学习机会的质量、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教育体验的质量。课堂生态主要强调教学环境对教育主体的作用,魏晶[3]强调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应更多关注学习者个体生态的构建,包括从学习者兴趣、环境、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韩后、王东青和曹畅[4]提出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互动模式,到后来以多媒体资源比如PPT幻灯片播放为主的单向传播互动,学生被动参与的课堂活动互动模式,再到后来通过移动端、电脑端等智慧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多维互动,通过将智慧化课堂教学系统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个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学环境,逐渐形成和构建出全新的课堂生态环境。
本研究基于弗兰德斯(Ned.Flanders)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体系(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基础上结合课堂信息技术进行改良的IFIAS系统,从生态学视角对山西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大三的四个班级的商务英语专业课堂进行调研,通过随堂观察、录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获得相应数据,按照IFIAS量表将数据进行转录和分析,探究信息化背景下,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课堂上师生言语互动模式的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构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生态,从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理论基础
(一)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FIAS)
196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弗兰德斯[5]教授研究出了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体系(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另外还有S-T分析法、TIMSS录像分析法、IIS图分析法等,但Anorue[6]认为FIAS的应用更为广泛且效用度较强。弗兰德斯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FIAS)(见表1)它的核心是研究课堂言语互动行为的编码体系。弗兰德斯将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的师生言语互动行为分成十类,其中第一到第七类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言语互动类型,第八和第九类是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言语互动类型,第十类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静或者混乱。观察者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把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的言语行为记录下来,按照每三秒一次的记录,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言语互动行为填入量表。课堂观察量表是观察师生课堂互动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但是实证性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大学商务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
表1 FIA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类型
(二)改进型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IFIAS)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不仅仅只有教师课堂讲授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教学课堂当中。顾小清,王炜[7]则在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对FIAS系统进行了改良,提出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的ITIAS(Information Techno-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其中将编码细化到了18种类型,把学生、教师以及多媒体等信息手段的交互作为考量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反映真实的课堂生态环境。方海光[8]则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变化,在保留系统原有分析功能的前提下,将ITIAS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及优化,对教师提问、学生应答以及教学混乱重新进行了细化及划分,将编码类型简化到了14类(见表2),他还结合当下的信息化教学背景,将最新的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纳入了自己的考量体系,形成了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Improved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表2 IFIAS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借助改良后的IFIAS分析系统,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课堂上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信息技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课堂的结构及师生互动现状如何?
(2)造成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如何构建良性的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师生生态互动模式?
(二)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是运城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四个班级共168学生以及27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考虑到课程样本的分布,录制以及观察的课程分别选择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文函电、经济学和管理学四门课程。其中管理学和经济学是专业必修课程,而国际商务谈判和外贸英文函电是专业选修课程。由于所选课程不同于传统英语课程,对于商务知识以及实操性有较高要求,更能凸显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特点,从而更全面地体现和反映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及生态现状。
(三)研究过程
表3 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样本统计表
首先对观察课程进行课堂录制,为了更好地收集完整有效的互动数据,每个课程都选择完整录制2个学时的课程,共录制了4次课,8个学时。此次样本收集的时长是以基本完成一个完整主题的教授为主,包含了单元主题的导入,内容讲解,重点分析、小组活动、习题实操及讲解等不同环节,该课程共收集到8个样本的数据。每节课的时长是45分钟,按照FIAS的数据记录的方法,每三秒记一次数据,把每节课的样本进行数字标记,每个样本所收集到的数据约为900个,8个样本的数据总量约为7200个。将录制的8个样本视频导入iFIAS编码助手软件,获得相应的编码统计表(见表3)及分析数据。并针对学生和教师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分别对168名学生及27教师分别进行了调研,发放问卷195份,回收率100%,有效试卷192份。
通过表3可以看到坐标(1,1),(1,3),(3,1)和(3,3),为积极整合格(positive part),而坐标(6,6),(6,7),(7,6)和(7,7),为缺陷格(vicious part);坐标(4,4),(4,8)(8,4)和(8,8),则代表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应答的教学方式;坐标(3,3)(3,9),(9,3)和(9,9)则代表了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主动回答表述自我观点的创新探索型教学方式;坐标(10,10)则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的情况,这也是判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些不同区域的频次,分析相应课程中课堂师生互动的生态现状。
(四)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8个样本,以及各个样本里不同项的频次分布,可以看出第一项——接纳学生情感这个部分的频次分布主要在课堂的导入环节,频次分布在27-34次之间,但其他课堂环节基本为0,所以看出在这个部分的差距比较明显。第二项——赞扬或鼓励,整体分布比较均匀,基本在19-55之间,差距不是特别明显。第三项——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频次分布在课堂导入部分比较频繁,在文章结构分析以及习题讲解部分相对较低。第四项——教师提问,频次分布差异较大的是最后的习题讲解部分,最低的频次只有24次,最高的频次有153次。第五项——教师讲解,整体频次分布较均匀,但也在课堂的不同环节里看到有不同的差异,在单元主题内容讲解部分教师讲解的频次大致分布在325-387次,而在重点分析环节,教师讲解的频次最低只有184次。第六项——命令或指示,这一部分频次最高出现在习题讲解环节,而最低则是在课文导入的环节。第七项——批评学生或维护权威,这个部分只在最后习题练习实操的部分出现过一次,其他部分则为0。第八项——学生话语,教师驱动部分频次在课堂的各个环节的分布较为均匀。第九项——学生话语,学生驱动,只出现在课文导入部分,其他部分则为0,差异明显。第十项——学生与同伴讨论,最低的频次分布在课堂导入环节,只有22次,而最高的分布则在小组活动和习题讲解实操环节,高达354次。第十一项和第十二项都属于沉寂,但在改良过的量表中,有效地体现了有益于课堂的沉寂部分,明显有益于课堂的频次要高于无易于课堂的沉寂,大致分布在120-171次。第十三项和第十四项是技术操作部分,除了习题实操环节外,教师技术操作频次都高于学生操作频次。
四、结果与讨论
8个样本中课堂不同环节的言语互动频次分布体现了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言语互动的差异,也体现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课堂中的生态现状。
(一)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课堂师生互动生态会因为课程环节差异而产生不均衡,通过整合分析8个样本,发现在四类课程单元主题的导入部分,教师们往往会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入单元主题,所以这个环节师生互动会比较频繁,但教师们在这个环节的提问频次比较均匀,大致分布在109-195次之间,而且坐标(8,8)的行为持续时间较长,说明学生在这个部分里和教师的互动相对比较频繁,而且会影响学生主动话语驱动,是整个完整教学环节里学生话语驱动最高的部分。但在单元内容讲解部分四类课程上师生互动频次则大幅度低于单元主题导入部分,分布在了34-67次之间。而且创新型提问闭环格的频次明显频次分布较低,说明学生主动提问或者由教师引导进行提问的行为很少。教师倾向于使用传统的一问一答或者过度讲解的课堂讲解模式,只是把信息技术平台作为了播放知识的平台,没有在信息技术与启发学生之间做到很好的衔接与平衡。
(二)课堂结构现状
外语课堂特别是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体系是由教师生态体、学生生态体、环境生态体等多个方面构成的一个完整生态闭环,其中各生态体之间相互影响并对整个生态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良好的课堂结构生态是将各个不同的生态体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教学生态的良性发展。结合所得到的8个样本,进行整合比对及换算比率,会发现整体教师话语行为占到所有行为比率的56.76%,而学生话语行为则为33.68%,整体教师话语行为较多。说明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教师更多的是进行过度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即使在多媒体技术、智慧教学平台、移动学习APP等信息技术给现代课堂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生态比例失调,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不高,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用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高效地启发式教学。
(三)影响因素
通过对168名学生及27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结合所得到的数据,发现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师生互动生态系统不均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生态载体过大。李晓娜[9]认为生态承载力在教育生态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放在课堂生态之中,则需要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态要素之间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持及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整个课堂生态环境对班级规模所能提供的资源承受能力。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班级规模大都在30-40人之间,超过了原有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承重能力。班级容量较大,课堂时间有限,课堂活动设计及部分活动很难实现原有效果,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频次受到较大限制,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较难得到及时反馈。
其次,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多媒体操作平台、移动学习平台、智慧课堂平台等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了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没有和信息技术发展同步。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专业的技术操作培训,无法熟练掌握各种平台的操作及互动方式,忽略信息技术平台在形成良好课堂生态过程中所承载的重要角色。最终导致信息技术平台成为了课程课件的播放平台。教师对于移动学习平台,线上学习平台的应用都流于形式,没有将信息技术与自身课堂有机结合,并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闭环。再者,学生学习方式固化。在长时间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已经习惯被动的接受输入的知识,而缺少主动思考的思辨能力,自主能动性较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倾向于过度讲解和传授知识,教师生态群和学生生态群一直处于不平等以及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学生自然在课堂上就会减少和教师有效沟通和交流的频次。对于信息技术平台支撑的课堂生态中,学生对于自身生态位的上升反而会表现出较为排斥的现象。
五、商务英语课堂生态互动模式构建策略
教师、学生、环境等都是构成课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生态体之间只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优化才能形成并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和谐多元的课堂生态闭环。构建符合当下商务英语课堂生态的互动策略,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良性的课堂生态循环。首先,缩减课堂生态载体量。语言类课堂教学生态载体量直接决定了课堂知识的吸收度及教学效果。商务英语专业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生态载体量大的课堂,师生互动频次较低,教师及学生反馈不及时,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效果,课程的进度以及学生的知识吸收率。调研目前课堂生态载体现状,分析原因,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比如学校政策规划、增加师资等方式优化商务英语课堂的生态载体量,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课堂。
其次,提升教师专业信息素养。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素养应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进步,而不是停留在原有层次和认知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快捷的操作模式给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信息素养。通过举办各种多媒体培训,多媒体课件设计评展、教学研讨等各种活动来提升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并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对教师信息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即使学生同时也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也要合理地利用并优化这些信息资源来拓展自己的教学空间,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这些信息技术,阻碍自身的创造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只有提升自身专业信息素养,才能更全面地利用多元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生态。
图2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路径
图3 课堂生态互动模式
再者,优化师生课堂角色。语言及技能的学习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只有学习者与外界主动进行信息交互,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能产生。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主动输出角色,学生生态体则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课堂角色当中。由信息技术全盘支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堂,为课堂上师生高效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方式。教师也可以根据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设置课程教学方案、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及课堂互动环节。课堂互动结构上尽可能采取开放式互动模式,以开放式问答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教师在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时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而需要考量和分析不同学生生态体,将“启动-反应-评价(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IRE)”与“启动-反应-跟踪(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IRF)”两种互动模式有效结合,进行高效引导及反馈,才不会出现因为学生生态体的个体差异而导致的水平分层。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和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生态。
六、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渐推进课堂生态特别是商务英语课堂生态快速发展及形成,信息技术不再是一种数字编码,而是正在转变为一种课程能力和维度。陈坚林、马牧青[10]提出无论是通过前端还是后端信息技术,商务英语课堂正在通过云端的数据传输和交流,构成以动态学习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多元课堂环境。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不断设计和优化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主动运用自身能力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建构和应用,形成新的主动学习模式,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多元的课堂生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