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馆健康素养科普展示的异化认知模式探讨

2022-05-2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公众

张 娜

健康素养可以理解为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健康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因素[1]。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能够理解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的技能[2],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与健康相关的决定,从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3]。因此,具有健康素养的个人应当具备必要的健康意识,展示基本的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保健技能,能够做出有益于健康的合理决定,精通阅读、写作、计算能力和基本沟通技巧,以获取、访问和践行健康信息[4]。低健康素养与增加健康风险行为、负面健康结果和增加医疗费用有关[5]。

2015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08年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基础上修订、编制、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文件对健康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6],并从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维度对健康素养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

新冠疫情给全球科技馆行业带来了一次冲击。国内外科技馆纷纷闭馆。在闭馆期间,有的科技馆(如美国纽约科学馆、美国费城医师学院穆特博物馆、加拿大金斯敦卫生保健博物馆)选择不再开发新展览,而采用线上、虚拟的方式开发应对新冠主题的科普活动和课程,也有科技馆(如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等)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肩负传播新冠科学的重任,开发了多个新冠主题展,促成了社会应对疫情挑战的正回馈循环,不仅为科技馆应急科普展览的研发提供了实证案例,更为人类社会战胜疫情、向后疫情时代的平稳过渡提供了科学传播层面的有力保障。疫情以来,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本研究以广东科学中心健康素养系列展览为例,对构建科技馆展项“生成他者”的异化认知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广东科学中心健康素养系列展览

广东科学中心通过健康系列展览的建设回应了后疫情时代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的关键问题:通过全国乃至世界首家大型食品药品科普主题体验馆“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的建设,阐释“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在“四品一械”(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多重物质维度上构建与传播健康文化;通过全国首个互动体验型新冠专题展览“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以及“了不得的疫苗”主题展的建设,普及抗疫知识、倡导抗疫方法、传播抗疫思想、弘扬抗疫精神,提升了公众的新冠疫情素养;通过“低碳&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馆,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提升了公众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1.1 广东省食品药品体验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2020年8月28日建成开放的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通过宣传“健康中国”和“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设成果,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目的。全馆108个展项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 “四品一械” 的科学传播与普及为主题,围绕“文明、科学、安全、健康”等关键词,以宏大视野规划建设、浓缩萃取与大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古今中外食品药品科学知识,通过“食健养和”“药济天下”“美丽妆颜”“大医良器”四个展区向公众展示了“四品一械”的源起和发展、科学原理与技术进步、合理饮食用药常识,以及安全监管等知识,让公众认知身体的健康、精神的健康、环境的健康、社会的健康,设计自己辉煌的多重意义的健康人生。

1.2 “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和“了不得的疫苗”主题展提升公众抗疫素养

有研究认为,当将一种针对疾病或因地制宜的健康知识工具运用于需要管理特定疾病或状况的人群时,可能会更有用和相关[7]。

广东科学中心自新冠肺炎暴发至今,已陆续推出“广东科技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展、“病毒——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科普主题展、“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了不得的疫苗”主题展四个临展/巡展。2020年8月13日建成开放的“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以展览形式对抗疫素养科普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旨在提升公众的抗疫素养。整个展览通过“病毒来袭”“共克时艰”“科学防治”和“‘疫’情警示”四个分区的36个展项,讲述并展示了病毒的知识与危害、新冠疫情的蔓延与影响、全民抗“疫”的动人故事、科学防治的方法以及科技在抗“疫”中的支撑作用,期望通过疫情警示引发社会反思与进步。2021年11月16日建成开放的“了不得的疫苗”主题展作为广东科学中心应对新冠疫情开发的第四个展览,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让公众了解疫苗在防控疫情、维护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目的,通过“疫苗职能”“疫苗之路”“疫苗之用”三个展区以及25个互动展项,培养公众增强免疫力的健康生活理念,增强防控病毒无国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意识。

作为巡展,广东科学中心抗击新冠肺炎主题系列展览受中国科技馆邀请,参与“共襄战疫●共享未来—中国科协抗疫主题展览全国巡展活动”,并以“云”端抗疫形式参加 2020 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受到了科技馆业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形成了较高的科普效应。

1.3 低碳&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馆提升公众生态环境-健康素养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但环境与健康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为了突出生态、环境对公民健康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机构、学者已将(生态)“环境素养”和“健康素养”整合为“环境-健康素养”(environmental health literacy, EHL)。美国公共卫生教育协会于2008年首次提出环境与健康素养这一概念[8-10]。

2019年11月16日建成开放的“低碳&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馆,通过科普展项增强公众环境与健康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公众生态环境-健康素养。展馆分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科普体验”及“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两大主题板块,包含“地球发烧了”“气候实验室” “广东在行动”“低碳生活吧”“环保使命”“绿色动力”“车联天下”7个展区和1个“低碳工作坊”教育活动区。展馆通过51个体验展项深入浅出地展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旨在提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作为馆企合作建馆的成功典范,“低碳&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馆吸引了社会多方的关注,不少同行、机构和单位前在现场观摩与考察的同时,还提出了要求广东科学中心为其提供企业馆的展览设计、展览建设服务等合作需求,使健康科普的理念与价值渐入人心。

2 基于科技馆展项的“成为他者”异化认知模式

以上从展馆/展览层面对广东科学中心系列展览的健康素养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释与分析,下面研究视角将进一步下沉至展览的基本组成元素——展项。从展项层面对于广东科学中心健康素养展览展馆/展项的科技传播模式开展研究,构建科技馆展项“生成他者”的异化认知模式。

科技馆展项或将深藏于机械、仪器内部和自然、生活现象背后的某些核心科技原理抽象出来,加以形象化、动态化,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或模拟、再现科学实验和生产的过程,为观众创造实践、体验科技的情境[10]。科技馆展项不是单纯地展示某些未经展示的科学内容,也不是去发现新的未经发现的科学原理,而是用科技馆教育特点的形式进行展示,达到教育和启发的效果。可见,科技馆展项是通过新颖的展示形式,实现科技馆非正规教育功能。

通过对科技馆展项,特别是对健康主题的展项的研究,结合形式主义、后人文主义等理论,提出科技馆展项的“生成他者”异化认知模式。见图1。该模式描述了科技馆展项实现科学传播与普及、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内在机制,认为科技馆展项通过形式上“成为他者”(becoming-other)的异化实现认知上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让观众产生新奇感(novum),完成虚(抽象性)与实(物质性)之间的转化、结合,通过具身性(embodied)和涉身性(embedded)体验,促使观众习得健康知识、技能、理念、行为的习得,激发观众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兴趣、理解、意见的过程。具体而言,科技馆展项通过感官式装置展示实现知识的物质性生成、通过模型式体悟展示实现技能的具身性生成、通过场景式艺术展示实现理念的涉身性生成、通过游戏式媒体展示实现行为的抽象性生成。

图1 科技馆展项“成为他者”异化认知模式

2.1 以感官式装置展示,实现知识的物质性生成

健康知识是抽象的,在学校正规教育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教师的讲解来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学习,这也构成了观众对健康知识的传统认知模式。科技馆展项将抽象知识进行形式上的异化,成为具有物质性的装置,使健康知识获得实物载体的同时具有了与观众对等的主体性,调动观众视、嗅、触、听等多感官交互体验。通过知识的“感官化”表达,来表现知识的感官特征,并揭示科学装置作为人类感官拓展的重要认识论意义。通过基于多感官交互的创意设计,实现健康知识的传播,丰富观众的健康知识。

例如,“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设计了“看得见”的病毒传播和打喷嚏两个展项,即视觉和触觉两种感官式装置来实现对病毒的传播。这一健康素养知识的科学传播,如观众用手接触投影幕,代表病毒的多媒体元素随即爬向人体,并大量复制、增多,以此表现病毒性传染的机制;观众打开口罩,卡通人物打喷嚏排出的带病菌的“飞沫”就会四处飘散,扩散到观众身上,以此表现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的威力。又如,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设计了冰淇淋与食品添加剂等展项,设置嗅觉、视觉装置实现识别不同食物香味、色泽相关知识的科学传播。观众转动盖子可凑近闻香味,移动滑块可为冰淇淋上色,在闻到各种香甜的味道、看到各种鲜艳的色泽后,回想这些带给冰淇淋美好感官体验的其实是食品添加剂(香精、着色剂),并进一步学习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

2.2 以体悟式模型展示,实现技能的具身性生成

与健康知识相比,健康技能的内容既是抽象的,又是基于身体经验的,亟待以科技馆展项为媒介,实现具身化转化,彰显其具身性特质。科技馆展项通过模型化变形对健康技能进行异化,促使观众与模型产生互动,更加广泛和深刻地向观众传递健康技能中程序性、逻辑性和模式性的内涵,以体悟化的创意设计来回应健康技能的具身性。从“体悟”这种接受主体感知的最终升华层面来表达健康技能中技巧、匠心、工艺等重要元素,并将这些重要的技能元素融入到展项的形式设计之中,塑造观众的健康技能。

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制作工艺/技艺通过体悟式模型的形式,结合观众的身体体验,完成了具体的健康技能的科学传播。例如,在白酒的酿造展项中,观众通过转动手柄操控模型进行原料粉碎,按压脚型手柄操控模型踩曲,推动铲手柄操控模型完成加曲加水,推动迷你蒸笼旁的水桶操控模型出缸蒸酒。又如,在魅力口红展项中,观众通过搅动手柄混合搅拌口红原料,触摸“色粉球”选择口红颜色、触发色浆研磨,拉动操作杆将口红溶液注入模具,拉动操作杆将口红脱模,转动手轮将口红转出,最终触发口红的检验过程。无论是手工工艺还是生产工艺的习得,都是根植于操作者的身体体验,才能逐渐上升为经验性技能。通过将健康技能还原至其生成的原生语境,还技能以具身性,并通过体悟实现健康技能的科学传播。

2.3 以场景式造型展示,实现理念的涉身性生成

人类生命具有强大功能的开放式自组织系统,拥有自发地走向有序结构,以达到健康身心状态的功能,稳态失调、失稳则会表现为疾病。“食健养和”“生命至上”“绿色低碳”等健康理念是健康素养中最为抽象的,也是最难以表达的。通过科技馆展项与布展造型设计,以场景激发和情感共鸣的展示手法实现了健康理念的文化转向,促使观众与展项、布展发生涉身性交互,通过科技馆展示中的美学表达,以审美激发的情感作用来培养观众对健康理念的关注,培养观众的健康理念。场景式造型往往采取超越人类视角的艺术化大型雕塑或布展营造一种沉浸式的涉身性氛围,从而以有形的场域烘托无形的理念、精神,通过隐喻、共情、通感、移情等审美机制实现健康理念的科学传播。

例如,广东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的“药剂天下”展区设计了以高耸至顶的历年诺贝尔奖展墙、概念实验台、架满了镌刻西药品名的试管墙构造了概念医学殿堂,寓意西医发展历史与研究之艰以及科学求真精神。又如,作为序厅的“食药之窗”通过流动维度、具方向感的悬空漂浮信息带、半开敞的“窗扇”主题空间,得以窥见食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内—外、亏—盈、强—弱、养—医等微妙平衡,诠释生命体与自然的交互及现代健康医学的与时俱进,增强观者对人体健康奥秘的认知。再如,“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的布展设计选取了“方舱医院”的概念原型,通过模块化的展架和通透材质的图文版,组合堆叠,模拟营造“方舱医院”氛围,使观众观展时宛如置身方舱,感受医务工作者救治患者过程中万众一心、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了不得的疫苗”主题展也采用了意象化的布展设计,俯瞰整个展览,呈现出抗体与抗原相互匹配的布局,揭示疫苗激发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的免疫工作原理。

2.4 以媒体式游戏展示,实现行为的抽象性生成

科技馆展项将具体的个体健康行为条理化,抽取其中的共性特征,进行抽象化处理,以多种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在展示界面中加以呈现,以多种虚实结合的展示形式[13]在交互界面中加以表达。以游戏这种能让人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人类最基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调动观众参与互动,或以竞赛的方式调动多主体参与互动,通过游戏者动作、语言、表情的变化,使之获得快乐,在体味愉悦感的同时伴随对正确健康行为的养成与习得。

例如:低碳&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馆的碳减排机器展项将个体低碳行为转化为节约用水、绿色出行、垃圾回收、灯光节能、环保室温5个典型主题的多媒体减碳游戏和空气炮射击碳靶的实物碳减排游戏,观众成为了游戏者,收获多媒体和实体游戏带来的愉悦,在游戏中模拟践行低碳健康行为。又如,“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的洗手展项,将洗手这种人体的日常行为设计成虚(手形投影屏)实(洗手台、水龙头)结合的游戏。观众将手放在检测区,手形投影屏上会展示检测出的观众手上的大量病毒和细菌;观众将手放在水龙头按照正确洗手的步骤模拟洗手,投影屏上的病毒和细菌也会不断减少,通过在游戏中模拟正确洗手行为减少病毒的侵入来实现健康行为的科学传播。又如,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的“食物竞赛”展项,将平衡身体活动量与食物摄入量的日常个人健康行为以比赛的形式加以展示。在一块田径运动场起跑线的不同赛道上摆着苹果、薯片和豆浆,观众转动摇柄让它们“跑”起来。不同食物的热量不同,观众会发现把薯片送到终点线要比把苹果送到终点线困难得多,从而体会到食入高热量食物,需要做更多的运动才能达到摄入与消耗的热量平衡这一健康行动的科学内涵。

3 结语

广东科学中心通过展项设计回应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成了一系列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展馆/展览,促成了基于展项创新导向的科技馆持续发展。回顾健康科普展项的建设,摸索出了一条通过“生成他者”的异化认知模式促进了健康素养的传播与普及之路。可以看出,该模式的生成更多是一种对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建立在丰富的健康科普展馆建设实践基础之上的,而非理论性的假想,即该模式更偏向于“定律”,而非“定理”。这也决定了该模式的生命力:从实践中来(来源于实践),到实践中去(再指导实践)。期待该模式的建立对科技馆实现科技内容科普展示化转化提供可借鉴的指引,并在科技馆科普展览的创新实践中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科技馆科普公众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