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与接种情况
2022-05-23李嘉昊施筱陆任家雯吴心怡张佳薏
李嘉昊,施筱陆,任家雯,吴心怡,张佳薏,吴 兰
新冠疫情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了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提高个体免疫力,是限制新冠传播的最常规和有效策略之一,可控制新冠疫情的流行。为了解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情况,以便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新冠疫苗健康教育,消除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误区,加强大学生的接种意识,本研究于2021年4—7月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向上海某高校的大学生收集研究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大学生对疫苗的认知度及接种意愿,旨在为相关部门开展大学生对疫苗认知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上海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21年4—7月。此次研究共调查303人,筛选线上问卷中存在大面积的空白问卷以及填写情况与实情明显不符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为99.33%。
1.2 调查问卷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专业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被试者的基本信息、对新冠疫苗的认知、接种情况、接种态度,以及后续了解。通过“问卷星”网页版将调查问卷发布给上海某高校的大学生。
1.3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以[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SPSS 24.0进行单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研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大学生301人。其中,男生100人(33.33%),女生201人(66.67%);≤19岁的135人(44.85%),≥20岁的166人(55.15%);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17.16%和82.84%;医学专业的学生有82人(27.39%),非医学专业的有219人(72.61%);学生来自25个不同省市,其中上海、四川、北京的占比居前三,分别为57.09%、8.58%和7.92%。
2.2 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
2.2.1 不同特征大学生对疫苗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中,有251人(83.39%)知晓新冠疫苗,206人(68.44%)已接种疫苗。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学历的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的认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新冠疫苗知晓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2.2 大学生了解新冠疫苗的途径
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了解疫苗的途径为网络,占新冠疫苗知晓总体人群的89.62%(190/212)。学校教育也是大学生了解新冠疫苗的重要途径,占68.4%(145/212)。对于新冠疫苗的具体种类,多数学生了解灭活疫苗(77.74%),而对于病毒载体疫苗的了解不多(32.22%)。另外,大多数大学生了解新冠疫苗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63.79%)。见表2。
表2 疫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了解途径
2.3 大学生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
2.3.1 影响新冠疫苗接种的单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中,已接种疫苗的大学生有206人,未接种的有95人,接种率为68.44%。不同年龄、学历大学生的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新冠疫苗接种与否的单因素分析
2.3.2 大学生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调查对象是否接种疫苗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学历和专业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学历对疫苗的接种率有显著性影响。≥20岁大学生的疫苗接种率是≤19岁的1.922倍(95%CI: 0.304~0.829,P=0.007);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疫苗接种率是专科学历的2.245倍(95%CI: 1.027~4.909,P=0.029)。见表4。
表4 新冠疫苗接种的多因素分析
2.4 影响大学生疫苗接种意愿的原因分析
2.4.1 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因
在所有愿意接种疫苗的大学生中,认为对未来新冠防控有效、认为新冠疫苗安全有效和专业医护人员的建议分别为72.38%、63.81%和63.33%。大学生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因,大多数在于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7.92%),其次为身体原因不适合接种(29.04%)。见表5。
表5 大学生愿意和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因
2.5 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后续了解
大学生中,大部分人(66.11%)愿意劝说周围人群接种疫苗,过半数人(52.8%)愿意在接种疫苗后继续配戴口罩,但只有约1/3的人群(102/301,33.89%)愿意继续关注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
3 讨论
3.1 大学生总体新冠疫苗接种的完成度较高
本次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大多已经完成疫苗接种(68.44%)。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大多数大学生所在的学校组织了新冠疫苗的统一接种,占91.38%。结合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来看,学习和工作要求(46.19%)以及学校要求接种(23.33%)占据前二位。
3.2 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的认知差异性
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知晓的影响单因素分析认为,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和学历的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的认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分组样本量差异不大,可知年龄不是对疫苗认知的影响因素,提示国家对疫苗的科普教育比较到位;而性别、专业和学历可能是分组样本不均匀,存在统计效能偏倚的问题。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的知晓率为89.02%,而非医学专业的知晓率相对降低(85.84%)。说明有一定医学知识基础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接受度较高,而非医学专业学生因相关医学知识的薄弱造成其接受度较低。
3.3 大学生接种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接种率较高,≥20岁人群的接种率较高。推测原因可能由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的免疫学相关知识水平较高。≤19岁人群接种率低的原因是疫苗本身的年龄限制(需18岁以上才能接种)。≥20岁人群接种概率高的原因是响应国家政策且符合接种年龄条件。对于不愿意接种人群的具体状况还需深入探讨并加强健康教育。
3.4 大学生接种疫苗的原因
研究发现在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因中,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占比最大(37.29%)。因为担心新冠疫苗接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导致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有一些抵触心理。新冠疫苗的接种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1],主要为疲倦和注射部位红肿等,可自行恢复。追踪调查显示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好[2-5]。针对大学生过度担心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应该进行科普教育[6],强化大学生对于疫苗接种必要性的知识,以增强大学生对于疫苗的信心。同时,应加强对于新冠疫苗的宣传,特别是对不良反应以及疫苗的局限性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介绍。
3.5 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的接受和认知程度逐步提升
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认为接种有助于未来对于新冠的防控(72.38%)、认为新冠疫苗安全有效(63.81%)和听从医护人员建议(63.33%)。说明大学生相信新冠疫苗的接种可防控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愿意劝说身边人接种疫苗的大学生占据66.11%,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引导身边的同学、朋友接种疫苗。因此,在接种疫苗的宣传工作中,应该倡导大学生带动家人及亲友接种疫苗。
3.6 局限性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301人,基本符合95%置信率的抽样误差(近5%),且分组研究的每组配额≥30样本。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分析发现,专科人群的分组人数太少(5人或者9人)改医学专业的分组人数太少(9人),可能影响检验效能。另一个局限性在于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如大学生年级的变化比年龄的变化更易影响最后的结论。
截至问卷收集的最后时间(2021年7月底),该高校大学生的接种率为68.44%,高于我国全民疫苗接种率60%[7]。说明在大学生中新冠疫苗科普教育的普及率较高,但实际调研中发现对疫苗种类及副作用的认知较低,需要进一步科普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全面系统地介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