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能力培养”
2022-05-23姚小龙
摘要:新课标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强调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文化整合、任务驱动、评价引入、情感渗透和小组合作等不同方式,从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古诗词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汲取古诗词的精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指导。在高中阶段学习古诗词的难度与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和创作。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文化整合,豐富学生诗词储备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古诗词虽然主题不同、作者不同,但是其中出现的词汇或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却是相通的,充分积累这些词汇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诗词的内涵。在鉴赏过程中,因为对诗词内容理解的程度不同,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也有差异,如何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常见的词汇,加快理解诗词的速度,让学生在诗词鉴赏过程中快速抓住诗词内容和要点。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文化整合的方式,梳理不同诗词的关键词汇或意象的相同含义,以丰富学生的诗词储备,为鉴赏与创作打牢基础、提供保障。
例如,学习语文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时(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很多词汇可以让学生理解积累:“淘”的含义是冲洗、冲刷;“风流人物”代表的是杰出的历史名人;“周郎”指的是周瑜,字公瑾,后文中的公瑾也是指周瑜;“雪”的含义是浪花。教学时教师可以强调这些重点词汇,然后将其他诗词中出现的同样词语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词义是否相同,并分析异同的原因。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创作潜力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时代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古诗词是依据社会生活而改变,极具韵味,又富有特色。新课标要求:“阅读古诗词,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现有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创作出高水平的诗词,而任务驱动是促使学生快速展开诗词创作的主要模式。因为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有危机意识、任务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创作,既保证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学习语文教材必修4《柳永词两首》时,《望海潮·东南形胜》和《雨霖铃·寒蝉凄切》都具有生活气息,多是对生活场景的描述,抒发了真挚的情感,这样的题材正是学生们模仿的好素材。笔者先让学生理解词作的内容,感受词人创作的背景。如秋季的蝉鸣透露出作者心境,一句“寒蝉凄切”将其“凄凉的处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场突然而来的大雨刚刚停下来,词人写到“骤雨初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入手,用雅致、简练的词汇将其表达出来。
三、评价引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在诗词鉴赏和创作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鉴赏时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促使其提升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评价,让不同的主体之间相互评价,使学生能够充分重视评价这一个环节,并且逐步丰富评价的内容。
在学习语文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时,针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笔者在课堂鉴赏时让学生们通过几分钟的准备,赏析词句,感悟作者悲慨豪放、沉郁顿挫的词风。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笔者将词中包含典故的词句分配给学生们,学生准备好后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鉴赏内容,然后其他学生评价打分,最后教师将高分鉴赏的内容再次汇总展示,让其他学生学习。
四、情感渗透,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因为古诗词内容简短,包含的情感却非常丰富,在理解其内容和背景时,需有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感悟诗词的魅力。学生因为这种能力相对欠缺,亦缺少情感共鸣的基础,所以无法体会到诗词的魅力,会影响鉴赏和创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对情感的渗透,帮助学生们去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鉴赏和创作。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首诗时,诗歌主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诗人利用丰富的想象形象地再现了蜀道的巍峨和崔嵬,赞美了蜀地山川的壮美,显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这间接告知人们应该重视蜀地的地理位置,重视对它的防守。学生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了解这首诗歌背景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这首诗是李白首次到长安时所作,通过描写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关切。开篇的感叹词“噫吁嚱”突出蜀道的艰难,奠定了全诗雄放的感情基调。诗人的感情随自然景观而变化,反复出现的“蜀道之难……”时刻提醒着读者关注蜀道的峻险。诗人亦通过对细节动作的描写衬托出惆怅低昂的旋律。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们体会情景之险,更需要让学生将行人对环境的畏惧与当时诗人对于社会环境的担忧联系在一起,想诗人之所想,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
五、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
在鉴赏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引入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从更多角度鉴赏的奥妙。学生在实际鉴赏过程中,可能因为个人的习惯、经验等能力的限制,导致其在鉴赏时局限于某一角度,影响鉴赏内容和质量。而当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鉴赏时,学生就能接触到更多的思维内容和方式,找到更多的鉴赏角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们鉴赏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到不同的鉴赏角度和路径。
例如,在学习语文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时,针对《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的学习,笔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任务分解下发给学生,然后引导其深入理解、赏析词作。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学习感悟。通过讨论了解词作的内容,分析词作的风格。如词人写到秋季温度冷暖变换频繁,即使喝酒也无法抵挡阵阵寒风……这样凄冷的环境描写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讨论中有学生认为这是为了突出词人内心的凄凉,也有学生认为这是词人身体孱弱的表现……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了词作的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提升了鉴赏能力。
总之,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资源的整合,让学生自主理解诗词的内容,感悟诗词的魅力;让学生与诗人之间进行互动,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姚小龙(1976— ),男,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新课程改革和农村高中教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