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音伴舞 以舞衬音

2022-05-23陈星

求知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小学音乐舞蹈

摘 要:舞蹈与音乐既有同源性,也有相似性,两者之间具有融合教学的空间。文章以舞蹈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包括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深化学生音乐理解、强化审美教育效果、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继而从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出发,就如何更好地将音乐课堂教学与舞蹈相结合提出了对策,最后探讨舞蹈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措施与保障。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蹈;教学运用

作者简介:陈星(1973—),女,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音乐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这一阶段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舞蹈与音乐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艺术起源的角度,两者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均呈现出很强的同源性。因此,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打造“以音伴舞,以舞衬音”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其形态的多样性,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资源以传统教材资源为主,存在狭隘性、薄弱性等问题。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传统教材资源越来越难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因此,在利用好基本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对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是必然的要求。对此,对舞蹈的运用是开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舞蹈资源极为丰富,涵盖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多种类型,能够充实小学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内容。

(二)深化学生的音乐理解

音乐是基于人耳的艺术,以跳动的音符作为载体,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不少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理解不深,难以把握音乐的节奏、风格、情绪,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因为音乐和舞蹈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一方面,音乐和舞蹈尽管在表现方法上有明显的差异,但两者的流动性是相同的,这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舞蹈以律动作为表现方式,与音乐一样具有结构、节奏、情绪等元素,这使得舞蹈能够成为音乐的注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风格与情绪。

(三)强化审美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审美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音乐课程是小学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肩负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而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强化审美教育的效果。首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舞蹈动作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可以弥补音乐审美直观性不足等问题,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其次,围绕音乐律动创编舞蹈是舞蹈的重要形式,这对学生审美表达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培养艺术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学科性相结合的特点,综合性指的是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学科性指的是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中的表达。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属于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是艺术核心素养在音乐学科中的具体表现。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由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点内容构成,这三点内容既各有所指,彼此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艺术表现的前提是审美感知,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审美感知素养,才能进行艺术表现,而文化理解则贯穿在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中。对此,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音乐教育的各个层面,使培育核心素养成为音乐教育的主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将其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深化学生的审美感知,对学生艺术表现的培养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助力音乐教育。

二、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融入音乐欣赏

音乐是基于声音的艺术,人的听觉在音乐学习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音乐欣赏就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在音乐欣赏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听觉素质的训练,将旋律训练、复调训练、和声训练、节奏训练、乐曲层次训练等作为训练内容,着力提升学生听觉的主动性,让学生静下心来感受乐曲,在持续不断的训练中提升听觉的敏锐性。另一方面要将舞蹈和音乐欣赏教学紧密地结合,发挥舞蹈在学生音乐欣赏中的作用。音乐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伴舞能够将音乐中潜藏的情感因素充分地展示出来,以此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为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民族音乐的教学为例,将独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运用到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中,此曲幽攸抑扬,轻清淡雅,结合婀娜多姿、节奏缓慢的傣族舞蹈,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傣族乐曲的风格与情感。

(二)融入节奏训练

众所周知,音乐具有节奏性,节奏又赋予了音乐生命,是音乐的灵魂所在。音乐中的各种音符、乐句以及乐段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一个富有节奏感的整体。因此,节奏教学就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舞蹈同样具有很强的节奏性,是由身体各部位有节奏地运动而形成的艺术,闻一多先生说过:“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是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对舞蹈节奏的内在把握不仅影响着舞蹈学习效果,对实现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运用舞蹈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将节奏教学作为重点。现代音乐教学非常注重肢体节奏在节奏训练中的作用,最为典型的便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体态律动超出了简单的身体动作的范畴,将个人肢体动作和心理反应衔接了起来。这一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倾听音乐时要以自发性的体态律动来充分展现音乐要素,不仅要将音乐节奏外化为肢体动作,更要将其內化为心理节奏。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比如在学习《太阳出来了》时,可以让学生用肢体的律动来表现要表现太阳出来时的喜悦情绪;学习《咏鹅》时,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古诗中鹅尽情吟唱的情绪。

(三)融入歌唱表演

完整的歌唱表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舞蹈对歌唱表演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往的小学歌唱表演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的现象,很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伴舞来增添歌唱表演的趣味性。伴舞是烘托氛围,传递情感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将伴舞教学融入歌唱教学,针对歌曲内容选择合适的伴舞。对此,教师要从以下两点处理好舞蹈的选择:第一,从乐曲的情绪风格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舞蹈。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旋律高昂、富有力量的音乐,如《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其伴舞同样应以力量型舞蹈为主,如大跳、行进中的坚定踏步等,需要学生在动作表现中释放出最大的力量;而对抒情性比较强的舒缓音乐,如《儿童圆舞曲》,则应该选择芭蕾舞这类比较柔和的舞种。第二,要准确把握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舞蹈动作对音乐的节奏、速度以及音乐的艺术感、韵律线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要细致入微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音乐和舞蹈在教学中能更好地相互配合。

(四)融入拓展活动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与舞蹈关系不是简单的拼凑,相反,舞蹈和音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怎样的音乐就决定了应该采用怎样的舞蹈,而舞蹈作品的选择与应用又会反过来影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将舞蹈运用于音乐教学时,要树立整体性的教学思维,凸显音乐舞蹈的融合感,将舞蹈变成辅助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的工具。同时,舞蹈也是小学音乐教学拓展活动的重要环节。舞蹈拓展活动属于艺术综合实践,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多以舞蹈创编的形式开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创编舞蹈动作来深化其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比如对节奏鲜明、旋律轻快的2/4拍节奏音乐可以创编小踢腿、小跳等舞蹈动作,而对柔和、优美的4/4拍音乐则可以创编单腿蹲等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听、说上与节奏建立感官的联系,让学生从乐曲的结构、旋律以及情绪出发,创编肢体动作,并鼓励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三、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保障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为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此,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对接起来。首先,在舞蹈运用的各个环节中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音乐、舞蹈中的德育元素,以显隐结合的方式发挥音乐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比如,开发和运用民间舞蹈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自信。其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树人的重点。树人的本质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要强化学科教育的融合性,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二)优化音乐教育环境

充分释放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音乐表演、鉴赏等活动,是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重点内容,而外部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则是保障有序、有效教育活动开展的条件之一。对此,要从硬件、软件两个角度优化音乐教育环境。从硬件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要立足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加强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更新、完善校园信息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要着力丰富学校的音乐器材,如钢琴、口风琴、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小提琴、大提琴、打击乐器等,建设并完善校园中各音乐活动场地,如舞蹈室、器乐厅、多功能厅等,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训练、表演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从软件的角度而言,我们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

(三)深化课程资源开发

根据现行的課程管理体制,音乐课程资源包括国家、地方、校本三种类型。依托学生学情,强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对此,可以从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需求出发,比如区域乐舞资源的开发。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而舞乐文化正是区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赣南的采茶戏、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土家族的撒尔嗬等。将本土区域乐舞资源开发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方面能丰富、拓展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音乐资源库;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区域文化了解水平,增强其文化凝聚力与认同感,为区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夯实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将舞蹈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既指明了音乐教育实践优化的方向,同时也对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要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将打造学习型组织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引导教师开展对相关理论、政策、文件的学习,增进师资队伍对舞蹈、音乐融合教育的理解,让教师从艺术融合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音乐教学;另一方面,以听评课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听评课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内容,需要听课教师深入观察课堂,并从多个维度,如课堂氛围、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对课堂教学展开评价,如此不仅可以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也能推动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结 语

舞蹈、音乐发展的历史同源性以及二者内在的关联性使得舞蹈成为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不仅是辅助学生欣赏音乐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的有力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学艺术教师必须在音乐教学中深刻地认识到舞蹈的价值,从音乐教学的内容出发,科学地利用舞蹈,发挥好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配合与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楚慧丽.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2013(03):103.

邓嫒姿.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文汇,2013(243):115-116.

黄明丽.舞蹈——音乐的注解,谈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剧作家,2011(04):160-161.

藤帝弦.达尔克罗兹、奥尔夫和柯达依三种音乐教学法的共性[J].人民音乐,2003(12):51-53.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小学音乐舞蹈
舞蹈课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雪地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