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拜占庭到薄骨律:一份粟特语地名录所反映的丝绸之路走向

2022-05-22王永平

关键词:突厥名录

王永平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1940年,英国学者亨宁(W.B.Henning)公布了一件编号为T ii D 94的粟特语地名文书,由于没有合适的图版可供利用,他只给出了一个大致列表,并对其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进行了释读[1]811。从这些地名来看,反映了粟特人在丝绸之路沿线活动的轨迹。自从这份文书公布半个多世纪以来,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林梅村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就提到了这份文书,并对其中的若干地名进行了补正(1)林梅村.粟特文买婢契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J].文物,1992(9):49-54.后收入林氏著.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68-79.,后来又有学者陆续开始转引林文。笔者试图借鉴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份文书所反映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粟特语地名录所提到的地名

据亨宁介绍,T ii D 94号文书的正面为汉文书写的《佛名经》(Buddhamāmarūtra)部分,背面为粟特语地名。为研究方便起见,笔者不辞繁琐,兹转引亨宁公布的粟特语地名罗列如下:

后来,林梅村又释读出朅盘陀、高昌、吐浑、弭药、薄骨律等地名。经他校正,这份地名录所提到的地名自西而东依次为:拂菻、苫国、波斯、安国、吐火罗、石国、粟特、拔汗那、朅盘陀、佉沙、于阗、龟兹、焉耆、喀喇沙尔、高昌、萨毗、吐蕃、吐浑、弭药、薄骨律等。

图1 粟特语地名录

笔者经过仔细比对,发现林文所说的焉耆(Argi)与喀喇沙尔(Qarasahr)实即指同一地名,即焉耆。该地名在《法显传》中作“乌夷”(2)参见: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8-9.,当为古代焉耆语Argi/Arki或Arsi的音写[2]545-571;在《大唐西域记》卷1《阿耆尼国》中作“阿耆尼”,为梵文Agni(意为“火”)的译音[3]49;在维吾尔文中作Qarasahr,即喀喇沙尔,意为“黑城”。

林文所说的高昌大概就是亨宁所说的车师。因为车师是汉代以交河城为国都的西域城邦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而高昌则是车师灭亡后在今吐鲁番建立的西域古国。

林文所说的朅盘陀(Khabandha),也是西域古国,又称渴盘陀、喝盘陀、渴饭檀、汉盘陀、喝啰盘陀、大石等,大约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Tashqurgan)之地,为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通往中亚粟特和吐火罗等地的交通要冲。在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émée)的《地理志》中曾提到一个称“石塔(希腊文作Lithinos Prygos)”或“石堡”的地名,并把它视作是进入中国的门户,记载了“从石塔到赛里斯国的首都赛拉城(Sêra)之间的距离”[4]20;在10世纪末的一位佚名作者用波斯文撰写的《世界境域志》中也提到“石塔”这个地名[5]52。斯坦因认为此“石塔”即塔什库尔干(3)斯坦因,著.殷晴,等译.沙埋和阗废墟记[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39.参阅:西仁·库尔班,赵建国.托勒密所说的“石堡”究竟何在[J].新疆大学学报,1999(4).。在突厥语中Tash意为“石”,qurgan意为“塔、堡”[3]984。

林文所说的吐浑,即吐谷浑。魏晋南北朝时分布于今青海、甘肃一带,被南朝称为河南国。唐初,由于受到吐蕃侵逼,曾徙其部众于灵州(今宁夏吴忠),置安乐州以处之,但仍有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唐后期称为退浑、吐浑。这份粟特语地名录所说的吐浑应该是指吐谷浑故地。

综合两位学者的研究,这份地名录应为:拂菻(拜占庭)、苫国(叙利亚)、波斯、安国(布哈拉)、吐火罗、石国、粟特、呼闷(拔汗那)、朅盘陀、佉沙(疏勒、喀什葛尔)、于阗(和阗)、龟兹(库车)、焉耆(喀喇沙尔)、车师(高昌)、萨毗、吐蕃、吐浑、弭药、薄骨律等。

二、粟特语地名录反映了丝绸之路的走向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在勾连东西方贸易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据林梅村研究,这份粟特语地名录记载了9至10世纪粟特人在欧亚大陆上的经商路线[7]。

粟特人(Sogdian)生活在古代中亚的河中地区(Transoxiana),他们以泽拉夫善河(Zarafshan,古称粟特河)为中心,在阿姆河(Oxus,中国古称妫水、乌浒水)和锡尔河(Sirdaria,中国古称药杀水)之间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在中国史籍中把他们称之为“昭武九姓”(又称“九姓胡”或“杂种胡”)。在《新唐书·西域传》中叙述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国时,提到其来历及其分支曰:

康者,一曰萨末鞬,亦名飒秣建,北魏所谓悉万斤者。……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6)参见:新唐书[M].卷221下:西域下·康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6243.蔡鸿生先生认为“突厥”当作“匈奴”,见蔡氏著.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2.。

按:突厥,当作“匈奴”。在这些城邦国家中,以康国的势力最为强大,诸国皆听命于它。玄奘西行求法时,曾路过此国,他在《大唐西域记》卷1《飒秣建国》中说:“凡诸胡国,此为其中,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听命。”[3]87-88粟特人自古就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据杜佑《通典》卷193《边防典·西戎·康居》引隋朝人韦节《西番记》记载:“康国人并善贾,男年五岁则令学书,少解则遣学贾,以得利多为善。”[8]52-56他们的商业活动大多以转运贸易为主,康国都城撒马尔罕(Samarkand)为中世纪中亚地区的贩运中心,玄奘曾亲眼见到“异方宝货,多聚此国”(7)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卷1:87.直至明初,这里依然保持着中介贸易的传统,据《西域番国志》“撒马儿罕”条载:“城内人烟俱多,街巷纵横,店肆稠密,西南番客多聚于此。货物虽众,皆非其本地所产,多自诸番至者。”(明)陈诚,著.周连宽,点校.西域番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81.。粟特人正是利用地处欧亚大陆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积极从事商贸活动,西到波斯、拜占庭,东到中国,南达印度,东北至蒙古草原,《旧唐书》卷198《西戎·康国传》称其“利之所在,无所不到”[9]5310。拜占庭史家弥南德的《希腊史残卷》就详细记载了粟特人周旋于拜占庭、波斯、突厥之间从事外交及丝绸商贸活动的情形:

查士丁皇帝在位第四年初,突厥使团抵达拜占庭。随着突厥势力日益强大,原为嚈哒臣属、现转归突厥统治的粟特人,请求突厥王派遣一个使团到波斯,要求波斯人准许粟特人在波斯境内通行,将生丝卖给米底人。西扎布鲁(Sizabulus,即西突厥室点密可汗,当时突厥在位的为木杆可汗)同意这一请求,派出以马尼亚克(Maniakh)为首的粟特使团前往波斯,拜见波斯王(萨珊王朝的库思老一世,公元531—579年在位),请求准许粟特人在波斯自由贩卖生丝。波斯王对此要求极为不快。……粟特首领马尼亚克趁机向西扎布鲁进言,建议他为突厥利益计而与罗马人建立友好关系,将生丝销售给他们,因为罗马人对生丝的消费多于他国。马尼亚克又说,他本人非常愿意随突厥使者一同前往罗马帝国,以促成罗马人和突厥人建立友好关系。西扎布鲁赞同这一建议,遣马尼亚克及其他一些人作为使者,携带珍贵生丝并国书前往罗马帝国,拜见罗马皇帝,传达问候和致意。马尼亚克携突厥王信函,一路长途跋涉,翻越崇山峻岭,跨过平原、草地、沼泽和河流,穿过高加索山,最后到达拜占庭。他进入拜占庭宫殿,拜见皇帝,一切依礼节行事。……如此,突厥人成了罗马人的朋友,与我国建立了友好关系(8)裕尔,撰.考迪埃,修订.张绪山,译.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录[M].附录ⅤⅢ:弥南德《希腊史残卷》所记突厥和拜占庭帝国的交往.北京:中华书局,2008:167-170.。

从这段记载可知,粟特人曾代表突厥出使波斯,请求准许在其境内自由通行并从事丝绸贸易活动,但却遭到了拒绝;于是粟特首领马尼亚克转而向西突厥可汗建议,出使拜占庭,与东罗马帝国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得到支持。马尼亚克携带生丝及突厥可汗的信函,翻越千山万水,一路长途跋涉,最后到达拜占庭,拜见了东罗马皇帝查士丁二世(Justin II,公元565—578年在位),双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后来,查士丁皇帝又派遣了以帝国东部诸城的总督西里西亚人蔡马库斯(Zemarchus)为首的使团,随马尼亚克前往突厥回访。可见在古代丝绸之路国际商贸活动中,粟特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粟特人在从事国际贩运贸易活动的过程中,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了许多移民聚落点,据荣新江教授研究:“粟特人沿着他们经商的路线由西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原北方、蒙古高原等地区。他们东来贩易,往往结伙而行,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并且拥有武装以自保。他们沿传统的丝绸之路东行,有的在一些居民点留居下来,形成自己的聚落,或在可以生存的地点建立殖民地;有的继续东行,去寻找新的立脚点。这些粟特聚落,由少到多,由弱变强,在农牧地区,称为聚落;在游牧地区,则为部落。”[10]在一份抄写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6年)十二月廿五日的敦煌文书S.367号《沙、伊等州地志》中就提到粟特人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建立的一系列殖民据点:

石城镇……本汉楼兰国……更名鄯善国。隋置鄯善镇。隋乱,其城遂废。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亦曰典合城。其城四面皆是沙碛(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隶沙州)。

屯城,西去石城镇一百八十里。……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为小鄯善,今屯城也。

新城,东去石城镇二百卌里。康艳典之居鄯善,先修此城,因名新城。汉为弩之城。

蒲桃城,南去石城镇四里。康艳典所筑,种蒲桃于此城中,因号蒲桃城。

萨毗城,西北去石城镇四百八十里。康艳典所筑,其城近萨毗泽,山险阻,恒有吐蕃及土谷浑来往不绝[11]174-175。

关于康艳典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筑城之事也见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石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12]1151康艳典所筑的萨毗城就是T ii D 94号粟特语地名录中所记载的萨毗。

由此可见,这份粟特语文书真实地反映了粟特人沿丝绸之路从事商贸活动时的足迹所到之处。它以粟特和中亚地区诸城邦为中心,往西到达波斯、苫国、拂菻,往东翻越葱岭,经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城市、吐蕃控制区、吐谷浑、党项等地,最后到达中国。

从中原经由粟特地区前往西亚、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很早以来就被沟通使用(9)丝绸之路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Paul Willelm Frieherr von Richtoven)提出的连接中国和罗马之间的古代商路。虽然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一般是以张骞通西域为标志,然而考古证明,从中国到欧洲的道路大约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被打通。参阅:芮乐伟·韩森,著.梁侃,邹劲风,译.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55-157.又马雍,王炳华认为:“在公元前七至前二世纪期间,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线是从中国由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沿额尔齐斯河,穿过南西伯利亚草原,再往西,到达当时居住在里海北岸的斯基泰地区。”参见: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译.中亚文明史[M].第2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2002:172.据王治来先生引述美国学者乔治·比尔的报告说:“在联邦德国南部斯图加特西北20公里霍克杜夫村发掘出一个2500年前的古墓,内藏珍贵文物多件。值得注意的是,发掘者在死者的骷髅上发现有中国丝绸衣服的残片。这也足以证明在先秦时代,中国同欧洲已有交通。”参见:王治来.中亚通史[M].古代卷:上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62-63.。粟特人也很早以来就活跃在丝绸之路上,据说在公元前4—3世纪,他们就已经开始探索来中国的路线[13]601-605。《隋书·裴矩传》记载了从敦煌前往西方的三条商道:

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槃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忛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在,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14]1579-1580

在此三道中,经过粟特地区的中道最为重要。有的学者经过对比发现,T ii D 94号粟特语地名录记载的路线,实际上就是裴矩所载由敦煌西行的丝绸之路中道的继续延伸[15]。不过,从这份地名录的记载来看,应该是以裴矩所说的中道为主,同时又综合了南道的部分线路。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乘唐军大举内调平叛、西北防守空虚之机,攻陷河西、陇右地区,阻断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丝绸之路东段正道遂完全中绝。然而从这份粟特语地名录所记载的地名来看,作为商业民族的粟特人,却利用他们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起来的贸易据点,自由穿行于各个政权的控制区,他们的经商路线仍然沿着传统的丝绸之路,经过吐蕃控制区以及吐谷浑和党项地区,到达中国,而没有像中原政权那样为了躲避吐蕃控制区而另觅新道,所以他们的国际贩运贸易活动似乎并没有因丝路政治格局的变动而受到多大影响。

三、粟特语地名录中的薄骨律

薄骨律是北魏太武帝在消灭匈奴人建立的赫连夏政权之后,在今宁夏灵武一带设置的军镇。据《魏书·地形志》载:“灵州,太延二年(436)置薄骨律镇,孝昌中(525—528)改。”[16]2504又据《元和郡县图志》卷4关内道灵州条载:“其城赫连勃勃所置果园,今桃李千余株,郁然犹在。后魏太武帝平赫连昌,置薄骨律镇,后改置灵州,以州在河渚之中,随水上下,未尝陷没,故号‘灵州’。”[17]91关于薄骨律的含义,《水经注》卷3是这样解释的:

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余林,仍列洲上。但语出戎方,不究城名。访诸耆旧,咸言故老宿彦云:赫连之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口骝,韵之谬,遂仍今称,所未详也。[18]74

也就是说“薄骨律”实际上是汉语发音“白口骝”之误。但周一良先生认为“薄骨律”其实应该是“胡语”,只是汉人不晓其意,强为之解,于是虚造出了“白口骝”之说[19]202。有学者考证,“薄骨律”是匈奴语Bay Göl的汉语音译,其意是富饶的河流,北魏只是沿用其名称设置军镇而已[20]。

灵州自古以来作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接触地带,尤其是唐代,作为与突厥、回鹘、吐蕃的接触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1]274-307。唐初,唐太宗曾在此招降突厥、回纥、铁勒、薛延陀诸部等北方少数民族,举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灵州会盟[22],开通了从长安经灵州达漠北的“参天可汗道”,后来改称回纥(鹘)道,这条道就是沟通中原、漠北与西域交通的“草原丝绸之路”[23]。唐后期由于吐蕃相继攻陷了河西、陇右及原州、六盘山诸关,丝绸之路东段正道遂完全断绝,中西交通亟待改弦更张,另谋出路,于是在公元9—10世纪的唐末五代宋初,灵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其地位更加突显出来[24]。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沙州使者循回鹘旧路,北趋居延海并假借天德军、迂回灵州而达长安,灵州道由是开通。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凉州(今甘肃武威)光复后,灵州-凉州道空前活跃,并成为维系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必由之路[25]。

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至七年(942),朝廷派张匡翰、高居诲等出使于阗,走的就是这条灵州西域道。高居诲记下了沿途所见闻到的地理、风俗等情况,著有《居诲记》(又名《于阗记》或《于阗国行程录》)一卷,记载了从灵州出发,到达于阗的行程,据《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于阗》载:

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點(树)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遂登沙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鹘牙也。……自甘州西始涉碛。……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西至瓜州、沙州。二州多中国人,闻晋使者来,其刺史曹元深等郊迎,问使者天子起居。瓜州南十里鸣沙山……又东南十里三危山……其西渡都乡河曰阳关;沙州西曰仲云,其牙帐居胡卢碛。云仲云者,小月支之遗种也。……匡邺等西行入仲云界,至大屯城,仲云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匡邺等以诏书慰谕之,皆东向拜。自仲云界西,始涉酉兼碛……又西,渡陷河……又西,至绀州。绀州,于阗所置也,在沙州西南,云去京师九千五百里矣。又行二日至安军州,遂至于阗。……其国东南曰银州、卢州、湄州。其南千三百里曰玉州,云汉张骞所穷河源出于阗,而山多玉者,此山也(10)参见:新五代史[M].卷74:四夷附录·于阗.北京:中华书局,1974:917-919.关于高居翰使于阗及其行程的相关研究,参见日本学者长泽俊和《高居诲之于阗纪行》,见长泽氏著.丝绸之路史研究[M].钟美珠,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573-597.。

从这条路线来看,它是从灵州出发,经过党项界,到达凉州,然后过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再经过吐蕃界,过瓜州(今甘肃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最后到达于阗的。这和T ii D 94号粟特语地名录所记载的从于阗经吐蕃、弭药(党项),到达薄骨律(灵州)的线路正相吻合。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至开宝九年(976),峨眉山牛心寺僧人继业曾赴天竺巡礼求法,著有《西域行程》,记载了他的西行路线,被南宋范成大收入《吴船录》卷上,其文云:业自阶州出塞西行,由灵武、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入伊吾、高昌、焉耆、于阗、疏勒、大石诸国。度雪岭,至布路州国。又度大葱岭雪山,至伽湿弥罗国。西登大山,在萨埵太子投崖饲虎处,遂至犍陀罗国,谓之中印土[26]。

阶州为唐末景福元年(892)改武州置,治今甘肃陇南武都。大石,王邦维认为应指塔什库尔干,也即玄奘《大唐西域记》称“朅盤陁国”[27]179-186。继业从阶州赴西域,首先要北上绕道灵武。这也是因为唐末五代宋初,由于河陇地区长期处于吐蕃统治之下,因此,当时从中原出发的旅行者,大都要选择从灵州西行[28]598-616。继业从灵州到葱岭段的路线和T ii D 94号粟特语地名录所记载的从朅盘陀、疏勒、于阗、焉耆、高昌、吐蕃、弭药(党项),到达薄骨律(灵州)的线路也大致相当。

在敦煌文书S.383《西天路竟》中也记载了从东京出发,经灵州西行到达天竺的路线:

东京至灵州四千里地。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是汗王。又西行五日,至肃州。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又西行一百里,至沙州界。又西行二日,至瓜州。又西行三日,至沙州。又西行三十里,入鬼魅碛。行八日,出碛,至伊州。又西行一日,至高昌国。又西行一千里,至月氏国。又西行一千里,至龟兹国。又西行三日,入割鹿国。又西南行十日,至于阗国。又西行十五日,至疏勒国。又西南行二十余日,至布路沙国。又西行二十余日,至迦湿迷罗国。又西南行二十日,至左兰那罗国。此国出雪山也,更无山也,此是北印土也(11)参见:黄盛璋.《西天路竟》笺证[J].敦煌学辑刊,1984(2):1-13.参阅:钱伯泉.《西行路竟》东段释地及研究[J].西域研究,2003(1):16-25.。

黄盛璋先生认为,这份文书所记行程当为北宋乾德四年(966)诏遣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西域求法中之一沙门行记,与同次赴印之《继业行程》及相关文献所记行勤等路程皆合[29]。只是这份文书的作者记载的是从东京出发,而继业行程则是从阶州出发,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灵州西行的路线。

另外,俄国的钢和泰藏卷于阗文《使河西记》是10世纪时于阗使臣记录的往河西之行程、地理、城镇、职官、民族以及在沙州的活动、感触等。其中提到了粟特首领康艳典所筑的石城镇(naka chittä -pu)、大屯城(nahä:chū-nū)、新城(弩支dūrtci)、萨毗(ysaba dā parrum)以及龟兹(’ermvā)、焉耆(argi)、高昌(即西州,Secu)、伊州(’icū)、沙州(sacu)、瓜州(kvacū)、肃州(Sauhä:Cū)、甘州(kamacū)、凉州(Laicu)等地名,终点亦为朔方(Sahvā,即灵武,也即薄骨律)(12)参见:黄盛璋.《钢和泰藏卷》和西北史地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1984(2):60-73;于阗文《使河西记》的历史地理研究[J].敦煌学辑刊,1986(2):1-18;于阗文《使河西记》的历史地理研究(续)[J].敦煌学辑刊,1987(1):1-13.。其中与粟特语地名录中重合的就有萨毗、龟兹、焉耆、高昌、薄骨律等。可见灵州在当时中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在粟特语地名录中选择以薄骨律(灵州)为最后一站,还与它是唐末五代宋初时进入中原的西北门户有关。从灵州东南经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宁州(今甘肃宁县)、邠州(今陕西彬县)至长安,称为灵州大道;从灵州东至盐州(今陕西定边)、夏州(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可达山西、河北、河南,称灵夏道[30]175-228。由于五代时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汴梁,后唐建都洛阳,因此循此道可进入中原腹地。

灵州也是粟特人进入中原的重要聚落点。早在汉魏北朝时期,在灵武一带就逐渐形成了粟特人聚落。据《水经注》载:“河水又迳典农城东,世谓之胡城。”[18]74典农城,是西汉农都尉冯参所筑。有南、北二城,此处所指为南典农城,当时为灵武县治所,故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邵岗堡西[31]20。荣新江教授指出,灵州是粟特人东迁的必经之地。唐王朝曾先后在灵州一带处置突厥降众,其中也包括原在突厥汗国内的胡部。因此在灵州及其周边地区,有不少粟特胡人。如康日知、史宪诚、何进滔、何文哲等,都是从河西东迁,落籍灵武的[10]。另有史敬奉者,也应是粟特人后裔。据《旧唐书·史敬奉传》载:“史敬奉,灵武人,少事本军为牙将。元和十四年(819),敬奉大破吐蕃于盐州城下,赐实封五十户。……甥侄及僮使仅二百人,每以自随,临入敌,辄分其队为四五,随逐水草,每数日各不相知,及相遇,已皆有获虏矣。与凤翔将野诗良辅、泾原将郝玼各以名雄边上。”[9]4078-4079史敬奉及其家族多达二百余人,其聚落还保留着游牧部落形态,这也和灵州地处农牧交叉地带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1985年,在盐池县西北约48公里的苏步井乡境内窨子梁上发现了六座唐墓,其中编号M3号墓的出土有《何府君墓志》,称:“君大夏月氏人也……以久视元年(700)九月七日,终于鲁州如鲁县里之私第。”鲁州为六胡州之一,六胡州是唐王朝用来专门安置突厥降众中粟特胡人的六个羁縻州。据《元和郡县图志》载:“调露元年(679),于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降户,时人谓之‘六胡州’。”[17]106从墓葬所处的位置来看,鲁州当在今宁夏灵武、盐池二县境内。何为昭武九姓之一,这位号称大夏月氏人的何府君,也应为出身何国的粟特人。这组唐墓应为落籍灵州一带的何姓家族墓地[32]。

直到宋代,灵州仍有粟特人后裔在活动[33],敦煌文书P.4071号星占书末行题为“开宝七年(974)十二月灵州大都督府白衣术士康遵课”,根据饶宗颐先生的推论这也是一位粟特后裔[34]570-593。

正因为在灵州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众多的粟特人聚落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粟特人的商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在这份粟特语地名录中选择将薄骨律(灵州)作为最后一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结论

T ii D 94号粟特语地名文书以拜占庭为起点,经过苫国、波斯、粟特和中亚地区诸城邦,往东翻越葱岭,经塔里木盆地边缘诸绿洲城市、吐蕃控制区、吐谷浑、党项,最后到达薄骨律(灵州)。它反映了9—10世纪粟特人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活动轨迹,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走向的变迁。

唐后期到五代宋初,丝路沿线的政治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先是吐蕃控制了河陇地区,到9世纪中叶留居青海东部、甘肃一带故地的吐谷浑旧部乘吐蕃内乱之机依险屯聚自保,贺兰山下又兴起了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丝绸之路的走向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丝绸之路河西段的阻绝,灵州作为西通凉州,南达长安,北到漠北,东进山西、河北甚至中原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其地位立即凸显出来,中原王朝选择从灵州出发到西域的路线,粟特人也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贸易路线,选择灵州作为其国际商贸活动的最后中转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灵州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都市”[21]。T ii D 94号粟特语地名文书以灵州作为终点,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突厥名录
《城市勘测》理事单位名录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一箭双雕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参展商名录
隋唐时期内地与突厥的人口迁移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