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每周一歌”对学生的美育功能

2022-05-22李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音乐

李静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黄金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他们对于世界还没有形成某种固定的认知,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其发现美的能力与对美的感受能力都比其他年龄阶段更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充分抓住这一时机,利用“每周一歌”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教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每周一歌;美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注重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水平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新的教学政策,而“双减”就是其中之一。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为学生留下充足的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挖掘个人潜能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将“每周一歌”活动引入教学当中,以此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加强美德教学。

1在小学开设“每周一歌”活动的意义

首先,“每周一歌”的活动形式更加新鲜,因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心。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教师通常都会将课堂作为音乐活动展开的基本点,从而设计一些致力于提升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活动。但这种活动的开展往往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学生在进行活动体验时会明显地感觉到参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音乐学习,进而始终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引导。可想而知,这种被教师推着走的音乐学习活动必然无法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在每周一歌中,教师这一身份消失在了音乐学习中,这会让学生有一种并非在进行音乐课程活动的错觉,因而不会使其产生加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进行音乐的聆听、鉴赏与学习,这不仅能够提升其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还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音乐探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其次,每周一歌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美育开展。美育的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有些教师急功近利,往往寄希望于通过几堂集中的音乐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但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背负较大的学习压力,与当今双减政策的落实目的相违背。教师应当换一种思路,利用每周一歌为学生进行持久的音乐教育,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美德教化。

2在小学开设“每周一歌”的有效策略

2.1选取学生喜欢的曲目作为开展基础

在“每周一歌”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有不少教师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自己明明为学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每周一歌活动开展计划,但学生对这一活动却缺乏教师想象中的热心,教师没有办法完成对学生的音乐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不能够进一步展开审美道德方面的教学。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源于教师没有对活动歌曲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把握。教师与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对待事物的分析能力都存在差异,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音乐的选择,而忽视了学生在活动开展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每周一歌中的曲目很有可能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学生不仅对教师选择的歌曲没有兴趣,时间一长甚至还会对音乐鉴赏这一活动本身产生抵触。因此,教师在进行每周一歌活动时,必须要用学生的思维进行歌曲的选取,按照学生的眼光对音乐进行欣赏,以此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曲目,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鉴赏并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2.2引导学生对每周一歌中的歌曲进行深入探索

在每周一歌的活动当中,我们需要以周为一个学习周期,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与体验。而一些教师可能会觉得疑惑:学习一首歌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我们为什么每周只学习一首,而不能多学习几首呢?有这样疑问的教师往往并没有深刻理解在音乐教学展开美育的意义。诚然,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学习歌曲时往往只需要听过几遍,就能将歌曲的旋律准确地模仿出来。但“学会”并不是我们进行音乐美育的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美育的起点。在学生学会一首歌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联系背景对乐曲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说一说自己在歌曲欣赏中的感受,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本周所要鉴赏的歌曲,探索更多同一时代或者同一主題的其他歌曲,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本周所学歌曲的感受能力。可见,让学生学会一首歌容易,但要让学生学透一首歌、通过歌词与旋律感受歌曲中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困难的,一周或许根本不够。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发掘歌曲的价值,并带领学生一同对歌曲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2.3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

美育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已经对每日一歌活动中的歌曲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能够体现审美教育成果的实践活动。实践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自己在歌曲鉴赏与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进而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审美体系;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准确了解美育的进行情况,从而在接下来的每日一歌活动中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在实践活动的选取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于歌曲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写成作文,实践活动的形式不必局限在特定的范围之内,重点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理论教学,而小学音乐教师不妨趁此机会转变以往的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开展“每周一歌”的活动,将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作为教学的中心,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对于任何事物的审美感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美育的功能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志奇.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及其强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4):470-471.

[2]聂在垠.试论双减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美育功能[J].学术论坛,2005,(5):180-183.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音乐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