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电子认知实习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2-05-22李姮李辉覃阳李珊廖秋丽
李姮 李辉 覃阳 李珊 廖秋丽
摘要:针对电子认知实习课程面向的学生多学科方向特点,以研究融合SPOC的混合式课程作为切入点,探索改革面向电子相关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在线课堂结合线下实践的电子基础知识学习课程,使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做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开放性交互性融合,构建一种全新立体化、多元化的实践辅助学习模式,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性实习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在线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发展。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电子认知;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电子实训等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基本工程意识、培养知行合一的学习精神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提出探索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引入电子认知实习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将信息技术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使互联网学习平台和线下实践平台有效互补,通过在线学习和实践教学形成对课程的整体理解应用,更大发挥混合式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各自优点,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性实习项目的积极性,形成切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电子实践教学新模式。
1电子认知实习混合式课程教学目标
“电子认知实习”是一门面向高校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实践类课程。作为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电子实践类课程,设课目的是通过以贴近现代工程实际的小型电子产品装配实训项目来培养学生对电子基本知识的初步认知能力。
基于SPOC的“电子认知实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针对于我校电子信息类及电子相关专业新生开设的线下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基础知识学习课程,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制作SPOC,构建的一种全新立体化、多元化的实践辅助学习模式。鉴于SPOC具备的Small和Private两大特点,本课程每个批次学生规模低于一百人的小班教学,采用基于SPOC的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开放性交互性融合,发展学生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把控的作用。首先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使用可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能够较全面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焊接,加深了解电路系统的装配过程。其次结合课堂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具体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了解电子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一般知识,帮助学生生动化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产品生产与装配工艺的基本应用技能。
改革后的混合式课程旨在向实践型实验教学中引入“共享、开放、协作”的思想,更为突出“实用性”与“应用性”,以贴近现代工程实际的小型电子产品设计装配调试作实训项目的载体,通过学做结合、以学促做的集中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了解现代电子产业的生产制造一般过程及基本知识,培养工程意识素养,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导入概念化基础。
2电子认知实习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在线课程以知识点为组织单元的特点,整个线上课程内容共优化分为五大知识主题单元,每个单元涵盖4-13个知识点视频。其中控制每个知识点视频录制时间在5-8分钟,共计完成32个知识点视频资源。视频的教学设计考虑讲授元器件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特点,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实效性和易懂性的原则,基于微课设计原则和特点因素制作出契合电子基础认知内容的有特色的优质线上视频微课。每个单元资源除知识点微课视频,5大随堂实践环节、5项作品考核、10道思考讨论题、6项拓展创新实践等教学资源。为了扩展在线学习者的专业知识面,在相关单元还可通过实习中心公众号微视频实操演示、图文等形式提供拓展资源。课程拓展资源库内的案例资源和学习资源供学生随时在线学习,丰富了基于“SPOC”的线上学习资源内容。
3电子认知实习混合式课程评價体系建设
线上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完成课程所有随堂实践和作品提交:
(1)随堂实践的评价,由老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组成。对于每个实践环节,布置有相应的随堂实践任务;
(2)对于作品考核方式设置有现场验收作品和学生互评两种方式。
为能突出个体差异化,充分有效评价学生实践创新应用能力,课程采用面向于过程和结果权重比各占50%的综合评价机制。其中过程化评价主要从教师对学生的线上评价(权重15%)、线下评价(权重25%)、开放学习(权重10%)三方面进行评价:线上评价包括在线视频观看进度、拓展资源下载情况;线下评价包括考勤、课堂交流、小组合作、考核讨论等课堂活动;开放学习则指对作品的创新拓展评价、公众号答疑区发帖评价。总评成绩具体量化后各部分比例为:课程总评成绩=随堂实践占20%+作品提交占30% +过程化评价占50%。新的基于结果型和过程型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展线上开放自学线下实践技能教育。
4结语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SPOC课程纳入到电子认知实践教学中去,和线下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线上教学作为线下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线上教学前期学习结果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下实训课程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专业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实现在线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淼,晏中华,何丰.“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电子电路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1):43-47.
[2] 周世杰,李玉柏,李平,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1-16.
基金项目:202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B202032, JGS202051);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S202140)
作者简介:李姮(1986年—),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工程训练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