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22-05-22马爱军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手术指标跟骨骨折

马爱军

摘要:目的:探究跟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明确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60例跟骨骨折患者,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12月,均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微创小切口)和对照组(传统外侧L型切口),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90.00%)和对照组(93.33%)复位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较小(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跟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建议行改良微创小切口,以此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减少创伤。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改良微创小切口;手术指标;复位效果

在全身各处骨折中,跟骨骨折占比约为2%,患者以足跟部疼痛、血肿、畸形为主要表现,对于符合适应症者,应尽早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以此预防足部畸形、复位不良等后遗症,手术入路的选择十分重要。传统外侧L型切口可清晰显露骨折块及距下关节,骨折复位效果理想,但存在软组织损伤严重、创口显露过大、术后切口感染率高等问题;改良微创小切口,对软组织损伤小、对皮瓣血运影响小,可充分体现微创优势,本文将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60例跟骨骨折患者(2021年1月至12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分别为(47.11±2.25)岁、(46.82±2.31)岁,男女比例分别为18:12、17: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1];②单侧跟骨骨折;③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者;②对手术治疗不耐受者;③有足踝部损伤史、手术史者;④足踝部皮肤感染或全身感染者;⑤无法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完善CT、X线检查,明确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通过口服抗生素、止痛药以及局部冰敷等措施,减轻足跟部肿胀,以满足手术需求。

对照组:予以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体位选择健侧卧位,做外侧L型切口(踝关节后端2cm至第五跖骨处),牵开软组织皮瓣,充分暴露骨膜,纠正跟骨畸形,清除骨折碎片及坏死组织,根据骨块缺损情况,植入自体骨或异体骨,获得理想复位效果后,固定钢板螺钉,冲洗术野、留置引流管后缝合。

观察组: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同对照组,做4~5cm微创切口,位置在外踝尖下方至第四跖骨,切开皮肤、筋膜,牵开软组织,充分显露骨折端,应用撬拨技术复位,1.5mm克氏针臨时固定,于跟骨体后部打入3.5mm克氏针,向下牵引复位,透视机检查复位效果,固定跟骨板,常规冲洗、引流、缝合[2]。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②复位优良率:参照Maryland评分评估[3],该量表总分100分,涉及功能、疼痛两个维度,得分>90分、70~90分、<70分分别代表复位效果优、良、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详见表1。

2.2 复位优良率

详见表2。

3.讨论

跟骨有跟骨前部、跟骨粗隆部、跟骨体部、跟骨丘部等组成,呈不规则状态,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周围包饶薄层骨皮质,在外力作用下,易形成各种类型骨折。跟骨骨折解剖复位相对困难,若手术治疗不及时,跟骨稳定性降低、距关节失去平整性、跟骨宽度增大,容易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与骨畸形愈合,应及时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传统外侧L型切口,可清晰显露跟骨骨折线,便于骨折复位、钢板置入,但该入路创伤较大,术中剥离范围较广,长时间压迫、牵拉软组织,可导致出血量增加,影响跟骨外侧血供,甚至导致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改良微创小切口入路,保护跟骨外侧动脉,减少软组织损伤,对跟骨外侧血供影响小,在保证复位效果的同时,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皮肤坏死、切口感染愈合等并发症[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复位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0.00%)和对照组(93.33%)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手术时间差异较小(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予以跟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复位效果,且做改良微创小切口,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减轻术中损伤,具有推广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春翔.分析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45-47.

[2]薛毅.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11):2.

[3]李战锋.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1):1807-1808.

[4]丁友志.解剖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黑龙江科学,2020,11(10):33-35.

[5]苏文,安静.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1500-1501.

猜你喜欢

手术指标跟骨骨折
解剖锁定接骨板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作用探讨
微创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尿道肉阜行环切联合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的临床分析
微创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探测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