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年人的家庭心理护理对策

2022-05-22赵雪玲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人心理健康

赵雪玲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成员的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老年人对家庭的满意度等都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家庭成员要高度重视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保持与老年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认知,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家庭照料;心理护理;精神慰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1我国老年人数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 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 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 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 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 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 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3。根据联合国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作为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从2000年就已经进人老龄化社会。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会以较高斜率上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0%,届时我国将进人重度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国养老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滞后,加之我国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大范围的人口流动造成的家庭离散化趋势。和家庭规模的缩小,削弱了家庭对老年人的支持照顾能力。这些使得老年人在面对自身衰老的生理、心理双重压力时容易产生孤独、失落、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状态。而且,患心理疾病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有研究表明, 65岁以上老年人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占高龄总人口的26%。有研究者对城市社区的老年人患抑郁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比例为4.4%,患重度抑郁症的比例为1%~5%; 70~8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比例则增加一倍。另有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远远高于年轻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达25%,而年轻人仅为5%。

2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

家是老年人心灵的港湾,家人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中心。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有家庭日常照料、家庭精神慰藉和老年人对家庭的满意度等。

2.1 家庭日常照料情况

家庭的日常照料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配偶的照料,另一方面是来自子女的照料。配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照 料和情感需求的主要支持者,相比有配偶的老年人,无配偶的老年人无法从配偶那里获得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因此,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和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子女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有学者提出,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家庭照料,老年人在经济和情感上也能获得更多支持,因此,心理健康状态也较好。

2.2 家庭的精神慰藉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婚姻是所有亲近关系中最亲密和持久的。配偶情感方面的支持,如相互倾听、尊重、理解以及缓解对方的苦恼和压力,能够很好地助力伴侣应对不同的急慢性病症,从而加快身体康复进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子女经常性地关心老年人,经常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有儿女关心的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项心理症状的得分均低于无儿女关心的老年人。配偶、子女关心老年人以及所营造的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使老年人内心的孤独、寂窦、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基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心理护理对策

3.1家庭成员要高度重视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家庭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港湾,也是老年人心理依赖和精神寄托的对象。家庭成员的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在日常照料过程中,家庭成员除了给予老年人物质方面的支持,还需高度重视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家庭成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遵循老年人心理变化的规律,摸清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予老年人心理关怀和关照,使老年人从心理上感到幸福与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身身体素质的变化,老年人对家人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同时,老年人从社会大舞台退回到家庭小空间,社会需要少,社会权利福利也减少了,希望获得更多来自家人的关注、爱惜、尊重和信赖。

3.2 家庭成员要保持与老年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婚姻满意度、子女满意度、家庭满意度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配偶、子女与老年人之间经常性,的、面对面的、推心置腹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配偶除了在生活中相互照顾,还要多与对方进,行情感交流、心理抚慰。子女也要多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常回家看看”不能只是一句歌词,子女应该付出行动。多回家与父母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职责。对于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的子女来说,更应该体会到身为父母,的不易。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还会影响自己的子女将来对待自己的态度,因此,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老年之后的自己。总之,所有家庭成员要尽力为老年人创造愉快而有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凡.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1):2.

[2] 景秀绒, 李玲梅. 老年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家庭护理对策[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 14(6):2.

[3] 刘世云, 白丽, 王东明.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15).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