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

2022-05-22吕潇俭

文教资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高校教育

吕潇俭

摘 要:高校應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治校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本文积极探索在常规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并运用青海多民族多元文化,尤其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举助力开展好此项教育,发挥高校的重要前沿主阵地作用,不断开创高校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 高校 青年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并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要求,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第一方阵,民族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是其神圣责任和基本要求[1],高校应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足世情、国情大势,与时俱进将此项责任使命纳入治校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发挥高校重要前沿主阵地作用,不断开创高校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高校承担的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使命看开展好这项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人的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主旋律。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信仰、信念、信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2]高校必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把使命担当和伟大梦想植入学生心田,推动育人问题与思想引领问题一起解决,增强各族青年学生“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有助于解决高校立德树人深层次问题,坚定各族青年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不断凝聚起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凝聚人,这样国家就有了前途、民族就有了希望。

(二)从新时代青年思想、需求实际看开展好这项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历来重视思想引导。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审视新时代青年,随着不同思潮、不同观点主张的涌现,青年学生思想独立而活跃、价值观日趋多元化,部分青年学生思想压力、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加剧。现实生活中,青年学生对思想文化的关注点、兴奋点日益充满不确定性。越是这样,越需要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确保意识形态安全。高校必须开展好这项教育,把握共性,积极回应青年学生的关切,为青年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在内心深处厚植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青年学生的人格和心智,有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看到中华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为社会传播更多正能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既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素养、专业水准,也进一步凝聚青年学生共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握住时代脉搏,学出信仰、力量、希望,让新时代青年有学识见识、有初心使命、有崇高情怀、有奋斗意志、有信仰追求。

(三)从构建大思政教育工作格局的现实需要看开展好这项教育的重要性

思政课是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核心课程,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引导青年学生修大德、明大理、立大志、行大道的重要途径。新形势新任务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意味着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凝聚思政教育最大力量,构建形成大思政教育工作格局。探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整合,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X”大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实践化、生活化,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厚度、广度,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这一“国之大者”的认识。这一方面抓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实际,另一方面也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深入推进找到了载体,实现相伴相生、相得益彰、共同前进的局面。如此有利于把广大青年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有利于让青年学生真正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青年学生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己也才会有光明的未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青年学生奋斗的进取心,凝聚青年学生的精气神,真正增进青年学生“五个认同”意识。这样,思政课将更加具有灵魂,学生将更有追求,党的民族事业也将更加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有更加牢固的根基。

总之,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教育工作政治性、战略性、人民性的应有体现,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责任的具体化,是高校重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彰显,是高校为党育好人、为国育好才的溯源治本之举,是做好“四个服务”的应有之义,是心怀“国之大者”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全面成长,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高校应将此项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坚韧地往前走、执着地永久干。

二、积极探索适合高校实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载体路径是达成目标的桥和船。高校开展好这项教育需要有载体路径做支撑。

(一)在常规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中探索开展好这项教育

课堂作为教育的阵地,开展好这项教育要抓住这一关键阵地,把握“教”与“学”两个环节,重点依托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面向历史、现实和未来,从思想、情感、规律的层面,向青年学生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问题,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联系实际,在常规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中探索开展好这项教育的具体举措包括:一是依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主业主课程,探索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课程和思政课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精品课程,灵活运用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采取“集中式学习+自学研习+研讨交流”“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教育+情景式感悟”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真正砥砺淬炼青年思想,增强教学实效,强化对各族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教育、熏陶、感染和浸润。二是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思政课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二者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3],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三是依托 “开学第一课”,加强对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教育、历史观教育、生命观教育,尤其要加大四史教育力度,引导各民族青年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民族归属感、民族自豪感,深刻感悟中国精神、中國特色、中国风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坚定不移履行宪法规定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责任,切实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心理认同、国家认同,促进各族青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不断提升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五是突出革命精神感召,依托“两弹一星”精神纪念展览馆、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旧址、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深刻感悟“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等党的革命精神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探索开展好这项教育

文化滋养身心,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次、最持久的自信。在开展好这项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将校园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要素、多领域深度融合起来,做在日常、融入经常,挖掘红色文化、数字文化、体育文化、节庆文化,建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校园文化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外延,让校园文化更聚焦、更深入、更有力,让校园文化更有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有助于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凝聚团结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助于满足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联系实际,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探索开展好这项教育的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等相关主题,定期举办学习会、报告会、主题党课、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让各族青年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尊重差异、增进友谊、团结互助、共同成长。二是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高校校园打造与高校人文生态景观相融合的一批标志性、代表性强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使其成为凝聚青年人心、感恩奋进的精神纽带,让校园深深镌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全国56个民族文化渊源、习俗禁忌、风土人情知识宣传活动,让不同民族的青年学生能够了解彼此民族的历史,更加尊重彼此的民族历史,进一步凝聚各族青年学生的共识。四是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刊物、校园两微一端、校园融媒体等开展好此项教育。五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常态化组织开展各族青年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对内对外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年学生联谊交流,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用青海多民族多元文化,尤其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举助力开展好这项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历史孕育文化、积淀文明。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发展地区[4],历来是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缩影,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从历史上看,古代的羌族、氐族、月氏族、匈奴族、鲜卑族、吐蕃族等都曾在青海生存繁衍。而今青海是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的共同家园。[5]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青海各族人民迁徙融合、团结包容、血脉相连,文化上兼收并蓄,居住上交错杂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青海也成为各民族互助共生、守望相助的热土。从现实来看,近代以来,无论是修筑青藏铁路、公路,国家三线建设,研制 “两弹一星”,还是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和帮扶的伟大实践,都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三交”的坚实历史底蕴,各民族感情不断加深。青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举全省之力率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实现所有市州和70%的县(市、区)建成国家级示范,命名数量全国第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青海多民族文化,尤其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鲜活素材,应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运用好、阐释好、宣传好“青海故事”。

联系实际,用青海多民族多元文化,尤其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举助力开展好这项教育的具体举措包括:一是持续开展好“四爱三有”专题教育、“四史”专题教育,激发学生爱领袖、爱党、爱国、爱青海的热情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信念。二是突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青海民族团结发展史教育,充分挖掘青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探索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时代特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是稳步推进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研青海党史教育展馆、新青海精神教育展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顶岗支教。

总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贴近高校、贴近学生、贴近学习、贴近生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青年成长规律,扭住关键环节,让教育更适应时代进步。在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将此项教育落到实处。要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力有序推进,真正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日常教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确保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日常管理,教学科研的目标、资源、路径有机结合、整合、融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促进资源共享、功能最优。要赋予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更好适应新发展要求,跟上新时代步伐。

三、结语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极强的工作,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安排,不是阶段性、临时性任务,做好此项工作任重道远。要把开展此项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敢于较真碰硬,把准方向导向,创新工作理念,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工作上更加求真务实,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按时段、按阶段顺势推进,防止简单化、片面化、短期化。

(一)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运行有序

高校應在坚持党的领导的总原则下,与时俱进,健全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地开展好这项教育的工作体制机制,从加强组织领导、理论宣传、思想引导、实践培育、文化浸润等方面入手,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做,具体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阶段,日日做功,久久为功,形成最大合力,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二)强化制度支撑,提高组织开展水平

高校应把握好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早研究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高校社会结构和校园环境的制度举措,有序推进各族青年学生混班混宿,常态化推进混班教学,进一步优化完善学校结构布局,夯实基层基础,开创符合高校特点、有高校元素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三)坚持落细落小,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点多、线长、面广,应面向人人,压实各方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建立工作台账,丰富充实载体路径,落细落小,具体抓、抓具体,深入抓、抓深入,认真做好日常各项事务工作。特别是应突出抓好教师的常态化学习、专业化培训,让广大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四)注重规范高效,夯实理论支撑

以奔着问题、奔着困难、奔着落实、奔着服务的态度去深入开展此项教育,在实践中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争取形成集理论、实践和制度于一体的综合成果,增强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后劲。要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打造一支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理论的高素质人才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3] 韩宁,阎占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87-193.

[2] 张立辉,王宇佳,廖柯铭. 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 大理大学学报,2021(9):34-41.

[4] 赵宗福,鄂崇荣. 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美共荣发展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5(1):63-69.

[5] 徐世栋,姚继荣. 青海多民族文化的互动与共享[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9-92.

基金项目:2020年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两弹一星’精神进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05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高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