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的发展研究

2022-05-21解舒淇徐晓杰

参花(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解放区东北地区延安

解舒淇 徐晓杰

秧歌剧经历了从延安秧歌剧到东北秧歌剧的发展历程。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在文艺转型的过程中,一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进行文艺创作,秧歌剧因其民间性与大众性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从延安转移到创建东北根据地上来。随着政权中心的转移以及鲁艺迁往东北,秧歌剧在东北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并对新中国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探究东北秧歌剧在延安秧歌剧创作基础上与本土地域文化融合后生发出的新元素,从而揭示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独特的审美价值,这能为我们进入当代文学,深入理解文艺“大众化”理论提供有效的视角。

一、东北秧歌剧群体的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的東北秧歌剧主要是由延安鲁艺各系教员与干部组成的“东北文工团”的成员创作而成的,因此,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的创造和发展是在延安秧歌剧的创作基础之上形成的。受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创作者深入人民群众进行秧歌剧创作。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东北本土文化,突出地域性特征,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政治思想宣传。与延安秧歌剧相比较,东北秧歌剧在创作群体、演出群体和受众群体上扩大发展,兼有农村和城市两方面特点。

(一)创作群体的发展

延安秧歌剧和东北秧歌剧在创作群体上有所不同。“从事延安秧歌剧创作和演出的,不仅是鲁艺的作曲家、剧作家、舞蹈家、歌唱家、演员,而且还有诗人和许多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人。”[1]由此可见,延安秧歌剧离不开知识分子对其进行的改造和提高。

东北秧歌剧的创作者除了有“东北文艺工作团”成员,还有来自不同职业的创作者,“如哈尔滨电器机械厂、沈阳皇姑屯铁路工厂、大连锻造工厂、合江省汤原县兴安村(现佳木斯汤原县兴安村)等的工人、农民、教师,他们都参与了剧本创作和演出。”[2]同时,在东北秧歌剧的创作群体中,还有一些对秧歌剧充满热情的爱好者,他们掌握了东北秧歌剧的创作技巧,根据实际生活编创出许多秧歌剧。这些作品来源于基层群众的生活,是在劳动生活中吸取和提炼的,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的真人真事结合起来,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凝聚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力量的宣传工具。东北秧歌剧的创作者包括知识分子、民间群众及秧歌剧爱好者,体现出集体创作、基层群众参与创作的特色。

(二)演出群体的发展

秧歌剧通常以表演结合舞蹈和说唱的方式来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某些特定日子的喜悦心情,并把民间传说故事加入秧歌剧的戏剧情节,从而实现了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教育。

1943年延安文艺界提出让广大知识分子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由此延安秧歌剧大多是由知识分子及文艺工作者创作和表演的,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让群众在易接受的表演形式中接受教育,达到宣传思想的目的。

1945年9月,舒群担任团长带领延安鲁艺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来到东北,秧歌剧运动在东北兴起。东北秧歌剧作为东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充分利用民间艺术优势。东北秧歌剧在广场、工厂、学校和街头进行公演时,往往打破了演员与观众的界限,在演出过程中不仅有戏剧演员的参与,教师、学生、工友、公司职员以及公安人员等也参与到了演出当中。“创作者参与演出,化身为农民大众的一员,在心理上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3]参与东北秧歌剧的群体,遍及东北解放区,上到中央政府机构、部队机关,下到街区团体、农村秧歌队,以及工厂、商店、学校。不是专门演给群众看,而是人人参与,个个投入,使得东北秧歌剧活动成为一场群众参与度较高的艺术运动。

《合江晚报》报道了当时东北秧歌剧的演出场景:“各小学联合大秧歌队在晓云街演出,五百余名天真活泼的儿童边走边舞,立即被工友及工友家属围绕起来,一时锣鼓喧天,倍觉热闹,广场几乎容不下许多人,各校分别表演完节目,已经是下午了。”通过《合江晚报》的记载,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演出盛况,表现出东北秧歌剧的观众遍及村头、街道,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三)受众群体的发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秧歌剧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在鲁艺秧歌队的带动下,陕甘宁边区党政军秧歌队相继成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秧歌运动,此时延安秧歌剧的观众大多是陕甘宁地区的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

东北秧歌剧有群众的积极参与,他们不仅参与演出,而且参与创作,因而使剧本更加充实、饱满。《合江日报》报道,“学校刚刚开学时,没有适合的教材去教育学生,教师们就从看过的秧歌剧中学着排练,学校师生全体争相观看。”学生在观看东北秧歌剧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合江日报》记载了秧歌剧在勃利演出十分受欢迎,鲁艺文工二团于十月开始连续演出小型秧歌剧。鲁艺文工二团每到一处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现场十分拥挤,有很多观众还在回家的路上学习秧歌剧中人物的台词。

二、东北秧歌剧题材内容的发展

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的创作是由“东北文艺工作团”的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完成的,剧本创作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在内容上呈现出了革命意识形态与民间意愿的结合。因此,东北秧歌剧的创作者根据解放战争的真实情况,结合东北地区群众对文艺的需求,在秧歌剧剧本中赋予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创作出了新的主题内容。

(一)拥军题材秧歌剧的出现

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积极争取东北地区群众的力量,使群众积极投身到解放战争中。因此,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出现了较多的以“拥军参战”为主题的秧歌剧剧本。

在鲁绩创作的秧歌剧《送郎参军》中,剧中通过描写“二哥”参军要出发和“二嫂”送行之间的对唱,表达了参军者的决心和送行者的殷切嘱托,以及家属对参军战士能够安全归来的期盼。[4]

李之华创作的《光荣灯》中,以东北解放区作为时代背景,人们都沉浸在第一个“翻身年”带来的喜悦中。作为军人家属的王二嫂,在收到象征着“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光荣灯”挂“光荣匾”时,没有因为自己是农村妇女,又是军人家属而满足于被照顾,而是尽自己力量为部队筹备物资,这体现出人民群众优待军人家属,军人家属关心人民军队的解放区新生活的精神风貌。

杨蔚、胡零创作的《接担架》讲述了在解放区边缘地区的农村,在战役胜利后为了照顾伤员,张大娘和王二婶在村头等待担架队。当伤员被抬回来时,张大娘和王二婶赶忙送去御寒的被褥与食物,张大娘的儿媳和王二婶的女儿也在家为迎接伤员而忙碌着,这两家人为了照顾伤员而争先恐后的场面,体现了人民在战争结束之后获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人民子弟兵的关怀。

(二)工业题材秧歌剧的出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百废待兴,为了恢复东北工业的正常生产,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速度,鼓励人民参与到工业生产中去,用工业生产带动民生发展,因而增加了工业题材的秧歌劇,创作出了一批表达工人奉献精神以及鼓励人民投入到工业建设中去的秧歌剧。比如杨蔚、苏扬、张为等人集体创作的《大竞赛》,就是以1947年的“五一”大竞赛为背景,描写了劳动英雄赵国英帮助其他工人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竞赛中去的故事。激励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参与生产竞赛。王拙成、程思三创作的《十个滚珠》,讲述了于秀兰一家把十个滚珠献给新工厂的故事,“歌颂了工人爱厂如家,一心发展生产的高贵品质”。[5]秧歌剧在演出后得到了东北地区人民的认可,大家都在工业生产中充满力量。工业题材秧歌剧的创作将植根于农村生活的秧歌剧同工业建设联系起来,拓宽了秧歌剧的表现内容和意义。

(三)生产题材秧歌剧的出现

1948年东北解放以后,生产建设成为重要任务,为了号召群众在欢庆战争胜利之余不忘努力生产、支援战争前线和全国解放,创作出了大量以农业生产和人民劳动为主题的秧歌剧。为了支援前线,在后方的生产运动中,广大女性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由韩彤、左云祥、赵家育创作的《杨小林》,主要塑造了一个敢于向不公抗争、追求独立、积极参与生产活动的女性形象。杨小林坚决反对包办婚姻,决定要与袁小土自由恋爱。杨小林和袁小土制订生产计划,通过割苇卖草席,买牛来发家致富。杨小林克服种种困难支持丈夫去参军,独立担起家里的重担,用自己的诚心感动了婆婆。她还组织起妇女纺花织布,被乡亲们选为妇女主任,村里的姐妹们都要向杨小林学习勤劳致富。随着秧歌锣鼓声的传来,区长送来了袁小土的立功喜报和杨小林的勤劳发家模范匾,人们歌唱着杨小林打破封建婚姻的束缚,努力进行劳动生产建立功勋的事迹。该剧上演后,引起了很大轰动。很多农村妇女受到了这部剧的影响,她们希望像杨小林一样可以去追求女性自身的生命价值,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投入到劳动生产中去。

从《合江日报》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东北地区女性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劳动时的情况。比如在汤原吉祥区“很多屯参加人数占妇女总数的80%,劳动热情颇高。孟家岗兴隆屯双目失明的王老太太,十五天扒出一垧半苞米,影响全屯妇女参加了劳动”,展示了东北地区的女性以极大的劳动热情,积极投入到生产比赛的热潮中去,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模范妇女李淑琴积极生产支前”,[6]讲述勃利茄子河村妇女李淑琴组织妇女打洋草一千斤支援前线,被评为妇女模范。东北解放区的女性为东北解放区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后方力量。

三、东北秧歌剧艺术形式的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文艺工作者从延安来到东北,发展东北文化,使东北秧歌剧得到繁荣发展。同时,这些“东北文工团”的成员都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他们招募本地学员,到民间学习、采风,吸纳民间老艺人入团,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同时学习东北地方特色的语言风格,对秧歌剧进行本土化改造。

东北秧歌剧与延安秧歌剧的“整合与改造”,受到了东北地区广大群众的支持,从而促进了东北秧歌剧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在借鉴民间艺术上更为灵活多样,更多地吸收了民间文艺的表现手法。”[7]比如东北秧歌的欢快灵活、二人转的通俗明快、东北民歌的诙谐幽默等,这些东北地域文化特点为东北秧歌剧提供了经验,东北秧歌剧从这些特点中加以创新,生发出新的元素。东北秧歌剧在艺术形式上的发展和改造促进了秧歌剧在东北的传播,带给了东北人民极强的审美体验。

秧歌剧运动在东北地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东北解放区人民的思想认同。本文对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的发展进行研究,将东北秧歌剧与延安秧歌剧进行比较,揭示了东北秧歌剧独特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冬.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秧歌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2]徐明君.东北秧歌剧的地域文化传统[J].文学界(理论版),2011(07):226-227.

[3]张远.论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创作[J].戏剧文学,2015(04):81-86.

[4]徐明君.鲁艺文艺道路研究——以秧歌剧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28.

[5]王建中,任惜时,李春林,等.东北解放区文学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317.

[6]模范妇女李淑琴积极生产支前[N].合江日报,1948-10-20.

[7]肖振宇.论“东北文艺工作团”与东北解放区的戏剧运动[J].戏剧文学,2007(10):66-69.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延安到东北:秧歌剧的发展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0191022201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解舒淇,女,本科在读,佳木斯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徐晓杰,女,博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文艺批评)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解放区东北地区延安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林海雪原(一)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的人学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