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2022-05-20辛佳丽李鹏波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棋牌城中村户外活动

辛佳丽,李鹏波

(天津城建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居民的矛盾是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现实的居住环境不完善之间的矛盾.由于现今的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与居民的活动需求、行为规律的不契合,导致邻里交往受到阻碍、居民认同感和幸福感下降.因此,总结城中村安置型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满足居民的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概况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是一种管辖于城市的住区,在建设中基本按照城市住区的规范建造.但是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又是不同于城市住区的一种特殊的住区形式,住区内居民构成复杂而且他们在我国存在的数量庞大,复杂的居民群体以农村人口居多.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由于不属于商业房,属于政府拨款,造价低,因而开发者和建设方对此不够重视,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更是如此,几乎千篇一律,照搬照抄,不符合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居民的使用需求[1].城中村安置型住房使用者不同,需求不同,住区的功能就不能相同,不适用于安置型住区居民需求的户外空间设计,不仅不利于居民户外交往,也容易造成邻里关系的疏远;村庄重建、搬迁后原村文化的减少或丢失,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丢失了那份纯真的记忆和乡土情怀[2].

2 调研小区概况及选择依据

2.1 调研小区概况

黑坡沟小区位于山西省孝义市胜溪街北侧,住户约161 户,人口约585 人.由于孝义市柱濮镇黑坡沟村煤矿开采造成村庄环境恶劣,严重影响村民生活,遂将村庄整村迁入市内.永泰花园位于山西省孝义市永安路与孝和街交叉口西南侧,总面积368 900 m2,大约2 673 户,人口约10 692 人.由于棚户区改造,柳湾矿、水域矿、曙光矿的部分村民搬迁至此.

2.2 选择依据

孝义市大约有396 个村,三分之一村庄是整村搬迁,将近一半村庄是村庄整合搬迁,黑坡沟小区是整村搬迁的典型,永泰花园是村庄整合搬迁的典型,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选择这两个小区进行调研.

3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现状分析

对山西省孝义市黑坡沟小区和永泰花园两个住区进行了现场调研(主要是对两个小区的工作日和周六日的不同时间段,在早晨、上午、下午、傍晚进行拍摄和行为观察),由图片和现场观察发现:

(1)两个小区人群的活动时间有所差别,黑坡沟小区内场地缺乏,居民更喜欢去小区外的公园活动,住区内活动人数比例较小,永泰花园住区内活动人群比例相对较大.

(2)两个小区居民的活动类型相似,大致分为个体活动和群体性活动.个体活动多为步行活动,例如:上下班、超市购物、倒垃圾、送小孩上下学等目的性很强的必要性活动.群体性活动包含小型聚集性活动和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居民闲暇时间在户外空间休闲娱乐的活动,譬如广场舞(见图1)、棋牌(见图2)、老人静坐交谈(见图3)、妇女交谈带娃(见图4)等都是小型聚集性活动,属于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3].

住区中的婚丧嫁娶(见图5)、集会活动(见图6)、定时举行的演出等活动属于大规模聚集性活动,此类活动通常聚集几十甚至上百人,要求空间的尺度较大和开放性较强,属于安置型住区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3)小区的户外空间中绿化简陋且后期管理不到位、非机动车停放凌乱等问题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心理和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分别向黑坡沟小区、永泰花园发放100 和300 份问卷,进行回收统计,并访谈不同年龄的居民得知:①居民对户外空间满意程度较低,认为户外空间不足,缺少遮荫场所,致使交往频率有所下降,邻里关系疏远;②怀念原村的乡土树木、自家小院的种植以及集体全民参与的活动.

总体来说,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现状如下:①户外活动的男女人数相当,50 岁以上人群占户外活动人群的大多数;②户外活动时间最多集中于下午,其次是晚上和早上,活动节奏缓慢;③住民的交往频率比搬迁之前降低;④住民对户外空间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60%以上的居民认为户外空间不足不方便使用,居民活动如:棋牌、带娃、广场舞、锻炼身体等活动受到一定阻碍;⑤住民的活动场地优先选择单元前和中心广场,小型聚集性活动常见,大规模活动举办频率高[4];⑥小区内绿化简陋管理不到位,非机动车数量庞大停放凌乱;⑦居民追忆乡土文化热情高涨,缺少精神寄托.

4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居民户外交往行为规律

4.1 时间富裕导致节奏缓慢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内户外妇女和老人的比例较高,闲暇时间较多,总体来说,没有大量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住区的大多数居民有着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老人对时间的把握也比较随意,更愿意停留在户外与人攀谈、静坐或娱乐来打发时间;妇女也多喜欢三两结伴享受户外活动,或者陪伴孩童.

4.2 日常以单元前活动为主

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住区内的居民有在自家单元前进行户外活动的习惯.单元楼前踢毽子、打羽毛球等活动普遍,这样领域感和安全感较强,离家较近,比较方便.此外,居民喜欢在宅院前摘菜、择菜、聚集聊天、照看儿童等,棋牌活动也多在单元楼附近进行.老年人也多聚集在离家近的楼房侧面聚众交谈或静坐.

4.3 常见小型聚集性活动

熟悉的邻里关系、习惯小院户外的交流、闲暇时间充裕更加激发了相互之间交流的渴望,居民更喜欢聚集在一块进行交流娱乐.通过研究发现,居民的户外活动多见于同性聚集、同龄聚集、同类聚集的特点[5].同性聚集如男男聚集打牌、聊天,女女唠家常、讲八卦等;同龄聚集如同龄的小朋友在小区内玩游戏,年长者互道身体状况、炫耀儿孙出息等;同类聚集如有共同爱好的人们一起跳广场舞等.小型聚集性活动十分普遍.其中,户外棋牌活动占比较大.住区内多分布棋牌群体,由打牌和观摩的人群组成.之前多聚集在小院内、乡村公共活动场地.搬入安置型住区后,户外活动单一,对棋牌类活动的热情未减,气候适宜的闲暇时间,居民还是习惯在户外进行棋牌娱乐活动,甚至在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还会自己搬来桌椅进行娱乐.

4.4 风俗带动大规模聚集性活动

由于乡村的传统习俗,习惯在婚丧嫁娶的时候宴请亲朋并邀请乐队来进行助力,通常将宴席的场地设在单元门前,撑起红拱门,就地架起音乐器材.宴请亲朋好友,一般聚集上百或者更多人.另外还有逢年过节请来的演艺活动、每个月一次的集会活动等(和现在的地摊文化相一致),都属于大规模聚集活动,祖祖辈辈流传,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活动.这是不同于一般商品房居民的行为规律.

4.5 追忆乡土文化形成纪念性活动

原住民对村内原文化、集体记忆的认知,承载着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一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的居民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背景,对原村文化、集体记忆有着深切的感情.虽然之前经济基础差,但有着亲昵的邻里关系、相同的生活背景、同样的集体记忆.搬迁之后,好多原来的东西丢失或减少,慢慢地等于失去了根.现今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对这方面不加重视.在对住民的访谈了解中得知,他们有迫切怀念原文化、集体记忆的愿望,聊天话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对原村文化、集体记忆的追忆和怀念,迫切想要积极参与纪念性活动.

5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

5.1 单元前交往活动场地不足

住区内居民习惯在单元前、单元周围活动,却没有适宜的空间可以满足宅院前摘菜、择菜、聚集聊天、照看儿童、棋牌活动等需求,多自行搬旧座椅摆放,造成小区内整体环境的不整洁,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5.2 大型公共活动场地缺乏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继承传统习俗,婚丧嫁娶、演艺、集会等活动频繁,需求量大,却没有供此类活动的场地.单元门前就地搭建婚庆场地、楼间搭建临时演艺舞台、小区主路摆放集会摊位等活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造成噪音扰民,通行不便等问题,令居民苦不堪言.因此,有必要将其考虑在设计策略中去,更好地满足城中村居民的活动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5.3 绿化及非机动车管理不善

因在自家院子种植的习惯和节省开支的初衷,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内存在多处破坏绿地种植蔬菜或者自己圈地种植蔬菜的情况,可见居民种植的迫切需求.住区内虽有很多绿化,但却起不到实用功能,且自行种植使得小区绿化凌乱无序,何不规划出适当面积的蔬菜种植区.另外,由于收入限制,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内非机动车的数量庞大,且杂乱无章地停放在自家单元门前,影响小区景观和居民进出,甚至占据了本就不富裕的单元楼前的活动空间.

5.4 原村文化丢失严重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的搬迁过程中,不重视原村文化的保留和提炼,丢失严重,其中包括特有建筑形式、村志文化、村庄发展史、村民集体活动经历等.居民有着共同的对过去居住环境的集体记忆需求,类似的生活环境、生活背景,共同的文化背景,是乡愁的来源.因此,文化景观的设计必不可少.

5.5 低成本景观考虑不足

因为开发商的不重视和成本的缺乏,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大多是照搬照抄的低配版的普通商品房,住区功能不适用.例如造价高且使用率不高的中式亭子,不喷水的喷泉;光秃的草地,长势不好的植物等问题突出.浪费钱财却没有达到景观效果和实用功能,植物的选取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管理修剪费用不可避免.

6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策略

6.1 增设单元前小型交往场所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居民户外小型聚集性活动较为常见,小型聚集群体较多,因此需设计多个小型交往空间,可以结合单元前空间进行设计,场地需要有一定向心性,同一区域的空间设有一些阻隔,强调彼此的独立性、私密性,创造开放性、封闭性、半封闭型空间,为多个小群体聚集户外交往活动提供方便[6].这样可以供静坐交谈的老人、棋牌小型聚集群体使用.设计时可以在楼房单元门前的空地结合灌木小乔木等增设小面积活动场地,利用植物围合和遮荫,设置可进行棋牌活动的桌椅、健身器材、儿童设施等,供同一幢楼居民使用,从而促进户外邻里交往.

6.2 规划大型多功能户外活动场地

城中村安置型住区居民有在户外举行婚丧嫁娶、演出等活动的风俗习惯,设计可以结合住区内开阔性的空间[7],如核心广场或广场舞区等,设置可举行演艺、集会、婚丧嫁娶等活动,容纳一部分人的多功能户外空间.由使用者自行搭建并在使用后拆除,充分利用场地满足居民需求.婚丧嫁娶活动多中午时分进行,此时的广场区域正好是使用淡期,并且位置应尽量设置在建筑少窗的一面,周围围合乔灌木来阻隔声音,既降低场地的噪音影响,又起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

6.3 打造功能齐全的共享庭园

在不影响小区绿化环境的情况下增设小面积蔬菜种植区,要求种植面积按户划分,规定可种植的蔬菜种类,由村委会集中管理,统一种植统一分配.这样不仅可以延续之前的习惯,减少开支,还可以给孩子带来实践教育意义.其次,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区,规整空间,腾出单元门前空间这一举措显得十分必要.在设置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多个停车区,分散布置于住区内接近出入口的边缘位置,且与住区道路贴合,减少车辆的进入以及随意摆放,提高户外活动的安全性、美化小区环境.这样楼与楼之间的空间兼具小型活动场地、蔬菜园、非机动车停车区、绿化区等[8],由搬迁前的封闭的自家院落变成开放的邻里之间的共享庭园,可促进邻里交往,加速邻里关系的改善.

6.4 设计饱含物质文化元素的新形式景观

居住环境的变化,不能影响非物质文化的断层,记忆的缺失.应在设计前对原住民之前生活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特征进行调研,提取可提炼并独特的元素加以改造,设计成适合新环境的新形式的存在.原村中种植的植物如国槐、核桃、柿子、枣树、月季、草莓等都是北方中原地区常见的乡土植物,都可当作小区内的种植材料[9].村志、原村风貌、乡村举办的文艺活动、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等都可以以叙事性逻辑设计到邻里交往空间中去.原村喜爱的建筑形式、场所等都可以保留甚至再设计,展现居民的集体记忆.

6.5 建设利于管理的低成本景观

国家对城中村安置型住区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在进行户外空间的设计以及绿化种植设计时,要注意控制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首先需要保证功能的完整性和绿化面积足够的前提下,考虑美观性.安置住区本就面积不大,在有限的面积内设计充足的户外交往空间,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安置住区内不宜设计大面积人造水景和山体,应最大利用原先地形植物等;一般居住区的景观软硬比不小于7 ∶3,硬质景观的造价高于软质景观,因此要控制好软硬比;植物配置方面选用乡土树种作为主树种,乔灌草也尽可能都选择乡土植物,这样可以降低采购和养护成本.

7 结语

城中村具备城市和农村的两种属性,但却又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独立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属性会越来越弱,城市属性会越来越强[10].村民的身份会慢慢转化为市民,居民的行为规律也有所变化和发展,探求“新农村”变化过程中居民的活动类型、行为规律,从功能完善、共享庭园打造、文化再现、经济节约等方面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户外交往空间景观设计策略,即增设单元前小型交往场所、规划大型多功能户外活动场地、打造功能齐全的共享庭园、设计饱含物质文化元素的新形式景观、建设利于管理的低成本景观.只有设计和使用者属性一致,才能更好地满足“村民”对空间的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真正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住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棋牌城中村户外活动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腾讯棋牌天天象棋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竞赛日程安排表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学校联盟:城中村学校提质新路
聚互联网之力 让智慧传承
中国棋坛正在“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