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2-05-20于晓慧

今古文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摘要】 近年来,多媒体行业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呈现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景象,而语篇模式也开始不仅仅局限于书面语言文字,而是呈现出多种模态共现发展的趋势,因而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在话语分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定性分析法,基于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系列海报为例,分析海报中的多模态符号意义,验证视觉语法在电影海报解读中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多模态符号在海报宣传中的运作模式,对多模态语篇的解读及对海报设计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我和我的家乡》;视觉语法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2)17-010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7.032

一、 引言

近年来,跟随科技飞速发展的脚步,信息传递方式百花齐放,从单一文本到多感官参与的语言综合体,从黑白背景到色彩多样的视觉冲击,例如电影海报,不仅包括纯本文,还包括丰富的色彩碰撞,大大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可读性,因此,话语分析模式在不断地朝着多模态的方向发展。Kress和Leeuwen在出版的一本名为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的书中提出视觉语法,打开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大门,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以视觉语法探索符号背后深层蕴含的潮流。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经上映,便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影迷的好评,口碑极好,累计大约28亿票房。电影由五个故事组成,分别是由国内著名的导演执导以及大批优秀的演员参演,讲述了中国五个不同区域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了在政策支持和脱贫攻坚者的努力下贫穷地区翻天覆地的改变,激起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从影片的宣扬力度和宣传效果可见,此电影推出的系列海报一定别出心裁,内涵丰富,在电影主题的弘扬和宣传方面功不可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在《我和我的家乡》系列海报中选取了一张较有代表性的图片,以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海报中多模态话语符号的深层内涵,探索广告宣传的海报设计策略,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和广告海报设计提供更多参考。

二、研究背景

(一)理论框架

20世纪90年代以前,传统话语分析只涉及语言文本,但是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模态话语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话语符号逐渐涉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系统(朱永生,2007: 83),因而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的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研究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基于某种理论框架,分析典型实例以测试其可操作性(李佳欣,2020: 46)。

20世纪90年代,Kress和Leeuwen(1996)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Halliday 1985),提出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大意义为主要建构要素的视觉语法。再现意义是指图像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区别在于图像中的要素是否具有矢量交叉关系,若图像中存在矢量,则为叙事再现,若不存在矢量,则为概念再现。叙事再现包括行为过程、反映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在行为过程中,矢量主要由参与者及其肢体动作构成,在反映过程中,矢量主要是由参与者的眼神构成,言语和心理过程主要涉及参与者的对话和内心活动。概念再现分为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两大分支,依据分类、分析和象征过程架构起来。

互动意义指在参与者、图片制作者和观众之间建立关联,展现参与者的心理态度(刘英姿,2015),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接触、距离、视角和情态。接触是指在参与者和观众之间的眼神互动,分为索取型和提供型,区别在于参与者是否想要通过眼神来寻求听众的情感共鸣,若参与者并未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仅仅提供给观众一些信息,则属于提供型;若参与者与观众之间形成了眼神的互动,并想要观众体会到某种情感,则属于索取型。距离是指基于镜头距离在图像元素与观众之间所架构起来的情感距离。若镜头距离较近,则关系距离较近;若镜头距离较远,则较为陌生。视角可借助镜头角度映射参与者对外界的心理态度。若镜头水平,则暗示参与者和观众之间地位平等;若镜头向下,则为轻视态度;若镜头向上,则为敬仰态度。情态是指真值度,由颜色饱和度、明暗度等决定,较高饱和度的颜色可较容易地吸引观众。

构图意义是指多模态语篇整体视图下各个要素所占据的位置,与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密切相关。信息值体现在图中信息的位置,分为左右、上下、中心和边缘三类位置。在水平轴上,已知信息往往位于图像左侧、未知信息位于图像右侧;在垂直轴上,理想信息一般位列图像上方,真实信息一般位列图像底部;在整体布局上,关键信息一般位列图像中间,次要信息一般位列图像边缘。显著性是指图像中元素的突显程度,主要取决于位置、颜色、大小、角度等要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元素的显著性与重要性通常成正比。取景是指将图像进行分割排列的线段或框架,以展现图像中各个成分在图像中的位置分布。

(二)文献综述

自2003年,国内开始出现最早的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文章,此后,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文章数量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众多优秀学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李战子、朱永生、袁艳艳及张德禄(2012)等人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传播开来,至2015年达到研究高潮(潘艳艳、李战子,2017: 53),至今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朝着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方向动态发展着。对于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张妙青(2020)基于视觉语法对《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电影海报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刘伟华(2019)基于视觉语法,对 OPPO 手机的微博广告在多模态话语建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对理论基础的叙述可以更加全面。曾冬青(2019)、刘英姿(2015)分别对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系列海报、电影《暮色》海报从多模态维度对宣传策略和话语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条理清晰,但是对《我和我的家乡》系列海报相关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还较少,本文希望为此方面提供更多参考。

三、《我和我的家乡》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再现意义

此文章选取了《我和我的家乡》人物特写系列海报中较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的一张人物联合海报,如图一所示。海报整体上由十一位电影主演近推面部表情构成,图像中参与者的头部倾斜角度构成了矢量,属于叙事再现。参与者手托脸颊的动作构成了行为过程,他们的手势使其面部表情更加突出。参与露出的笑容动态定格增强了海报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有利于促进观众快速融入海报情节。尽管海报参与者之间并不存在眼神交流,但参与者们与观众之间形成了直接的眼神互动,属于反映过程。参与者们笑中夹泪,暗示了这部电影幽默且感人的基调风格,也映射出了参与者们的身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者,传递出脱贫攻坚工作者们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优秀品质。

(二)互动意义

在接触角度上,参与者的正面笑容与观众形成了直接的眼神接触,属于索取类,以此传递脱贫攻坚工作者们为人民、社会、国家无私奉献的快乐,深深地触动观众的情感,激发了观众对脱贫工作者的崇敬之情。在距离角度,参与者的面部近距离特写镜头体现了广告制作者想要拉近参与者和观众的社会距离的想法,以此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在视角方面,海报中的参与者面部都正对镜头,就像直接面对观众一样,形成较为直接的眼神互动和情感冲击,镜头的水平角度体现海报制作者想要在参与者和观众之间建立相互平等的地位,带给观众亲近感和互动感。在情态上,图像边框采用高饱和度的鲜红色,红色象征着熊熊燃烧的满腔热情、无私奉献和祖国,正好与国庆档影片相呼应,展现了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者们对脱贫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家乡和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背景采用暗调黑色,暗示了工作者们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体现了他们不怕吃苦的坚毅、舍己为人的无私和坚守岗位的信念。海报的主体颜色采用暖棕色调,接近土地的颜色,与海报的暗调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工作者们先人后己的精神,映射出电影暖心感人的基调。

(三)构图意义

在信息值方面,海报顶部的信息是主要优秀导演的名字,属于理想信息,暗示电影的高质量。底部信息是主演名字和上映日期和地点,属于真实信息。中心位置是电影的名字,是最为重要的信息,而导演和演员的名字作为次要信息放置于边缘位置,体现了海报制作者想要观众在第一时间注意到电影标题,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在显著性角度,海报的标题“我和我的家乡”采用了最大字号以及与背景对比度高的白色,使标题具有较高的显著性,且标题内部“家乡”二字字号最大,体现了海报制作者想让观众记住电影的名字的目的,并突出了“家乡”这一主题。图像中参与者的头像占据了海报最大的面积范围,且大面积的暖棕色皮肤颜色与后面黑色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了参与者们脸庞上的表情细节,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取景上,此海报通过边框线将图像分为十二个方块,使参与者与其他信息分隔开来,使人物更加突出。每个人物占据等同面积,暗示了五个故事是处于同等地位,在共同的主题下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人物面庞采用相同的色调和表情,整体上相互融合,增强了海报的触动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基于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系列海报为例,分析了电影海报中的多模态符号意义,探索了多模态符号在海报宣传中的运作模式。研究发现:第一,海报设计者往往通过以下模式(如图二)设计海报:海报的设计过程基本上等同于从再现意义到互动意义再到构图意义依次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从宏观视角到微观视角,再到宏观整体视角的感官体验过程。在第一层宏观视角中,海报首先提供给观众表层的基本信息,例如图像内容、参演演员、人物关系和电影主题等,产生第一视觉冲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观众对电影具体信息的了解欲望。在第二层的微观视角中,海报从表层深入思维层面,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建立情感沟通,传递电影的深层主题,弘扬某种价值观,促进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一层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第三层又回到宏观视角,发挥构图意义,突出强调想要观众注意到的部分,比如电影标题、放映时间和地点等,对观众的注意力产生一定的控制,促使观众行动起来,最终达到刺激票房的效果。由此可见,海报制作者巧妙地利用多模态符号循序渐进地说服大众去观影。

第二,通过对电影海报的话语分析可知,视觉语法在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已具备较为完整的系统,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多模态符号不仅可以传递电影的主题,而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递某种道理或价值观,引发情感共鸣,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第三,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可以在各领域的海报设计中提供设计策略参考。例如在服务于电影主题的前提下,海报设计者可以尽量采用高饱和度的颜色配色来吸引人们注意力,或者在海报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第二层微观视角,从深层情感角度进行设计。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文章只选取了一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具有偶然性,理论基础不够完备,还需进一步完善。总之,本文希望对多模态语篇的解读以及对电影海报的设计方面提供更多参考和建议,随着信息传递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相信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 1985.

[2]Kress, G. &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 Routledge, 1996.

[3]李佳欣.動态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J].英语广场,2020,(130).

[4]刘伟华.视觉语法理论下的微博广告多模态话语建构——以OPPO手机新年“奇”遇记的微博广告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5]刘英姿.电影《暮色》系列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6]潘艳艳,李战子.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 (2003—2017)——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7]袁艳艳,张德禄.多模态电影海报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2,(2).

[8]曾冬青.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7).

[9]张妙青.视觉语法视角下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电影海报为例[J].大众文艺,2020,(16).

[10]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作者简介:

于晓慧,女,山东德州人,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及学习模式调查研究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儿童绘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宠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央视新闻微博的模态意义与协同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