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生命周期视阈下的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2022-05-20连建新杜云飞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协同

连建新 杜云飞

摘 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组织创新与之配合,才能突破技术创新“低效率”瓶颈,本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并应用实际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强度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不同的技术创新又需要不同类型的组织创新与之相协同。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效率;协同

本文索引:连建新,杜云飞.<标题>[J].商展经济,2022(10):-120.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同时需要大量非技术因素创新的支持与配合[1]。(1)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2],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变化,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相应发生变化[3];(2)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协同效应[4],两种创新互补性协同效应,会有效提升技术效果,增强企业持续竞争能力。因此本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来分析和研究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以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1 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研究现状

有关组织创新,目前主要有三个主流观点[5],本研究综合这些观点,将所有非技术因素的创新都归为组织创新。

Kimnerly明确区别了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并研究了二者的影响因素[6],Damanpour对两种创新的差异进行了研究[7]。陈光提出了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辅助作用[8],陈春明及金人伟研究了循环经济中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9],吴际等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研究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模式[10]。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术界已经关注到了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两者的协同会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但已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1)缺少对产品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Abernathy & Utterback(1978)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1],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变化,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对技术创新的认知,均是基于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本研究认为,这两种创新类型在产品或技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是排他性存在,更应当关注不同强度的技术创新模式对组织创新的要求。

2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组织创新与技術创新协同

本研究借助前段研究成果,主要从战略、文化、结构与制度四个维度刻画技术创新,同时借助陈劲等的技术创新按创新强度分类方法[12],将技术创新区分为四类:知识吸收(即以知识吸收为主的技术创新方式代表,新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引入为主的技术创新)、渐进性创新、重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产品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会有不同的协同方式。

2.1 引入期的创新协同

在产品引入期,在生命周期初始阶段即市场引入期,技术和产品都是新的,研究和开发团队对这些产品和相关技术缺乏经验,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少数企业结合科学或研发知识库进行这种研究,而且通过结合基本产品需求、应用科学知识、社会因素和企业政策来开发产品。对于大多数产品或服务提供企业而言,在产品引入期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快速消化吸收创新知识,间或可能的时候进行少量的技术修正。

与这类技术创新相协调的组织创新主要是满足创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因而组织主要集中在战略和文化两个维度,战略创新围绕着技术创新展开,文化创新则是吸收新知识,影响并促使市场和消费者乐于接受新产品,服务于技术创新,是为了提高新产品或服务的创造效率。相比较而言,结构与制度方面的创新较少。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在引入期。基于此,企业采用以知识吸收为主的技术创新与以战略和文化创新为主的组织创新相协同的创新模式。

2.2 成长期的创新协同

产品进入成长期,企业经历了引入期的知识吸收和经验积累,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相关的研究,可资利用的技术知识逐渐增多。市场对产品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反馈了产品存在的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这使得企业能够也应当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企业在这个阶段所采取的创新策略,是改良应用于其产品的技术(如提高制造质量和稳定性),以及增加更多的产品功能[13]。在整个成长期都是围绕改良技术,根据所获得的市场反馈信息,应用学习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产品进行持续的改进性创新,属于产品引进后的“二次创新”,是一个渐进性创新过程。

这一阶段与技术创新相协同的组织因素中,战略与文化方面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而结构与制度则应做出相应调整,形成一个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支持,以保证技术创新过程需要的信息知识共享、资源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在成长期,企业采用以产品创新为主、流程创新为辅的一个渐进性技术创新与以结构和制度为主的组织创新相协同的创新模式。

2.3 成熟期的创新协同

进入成熟期,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达到高峰,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同时同类企业之间的产品和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利润增长开始放缓。为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提高原有产品的性能或重新设计产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研究客户需求,满足特定群体(即细分市场)的需要,或者改进流程,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对于现阶段的创新尤为重要。此阶段,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实施针对产品和流程的重大创新。

与之相应的组织创新,战略上应做出相应调整,比如采用功能提升,满足细分市场需求,或优化流程,实现成本优势。另外,需要在组织结构上做出创新,选择利用信息共享、知识流动的组织模式。同时,战略调整和组织模式选择需要制度支撑,而企业文化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在战略、结构、制度方面与技术创新相调适。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在成熟期,企业采用以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并重的一个重大技术创新与以战略、结构和制度为主的组织要素相协同的创新模式。

2.4 衰退期的创新协同

当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现有的产品尽管过时了,但仍然保持了市场价值,甚至可能在这一时期的某个阶段已经出现其他新产品和新技术。从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上讲,在产品衰退期必须着手或者已经开始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出全新产品。按照技术的更替规律,新技术在这一阶段应当出现并逐渐成熟,代表老旧技术的原有产品逐渐退出市场。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创新主流应当旨在推出新产品的突破性创新。

这一时期的创新是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创新。首先,需要做出创新方向的选择。其次,当研发全新技术时,对旧有习惯、思维方式乃至日常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和冲击,因而要进行文化创新。再次,突破性创新需要集中、优化全企业的创新力量,实现企业,乃至区域、整个产业链条,甚至更为广大范围内资源信息互通、共享,这会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极大影响。最后,以上这一切的实现确需有效的制度予以保证,也就是说,在组织创新方面,需要一定强度的战略、文化、结构和制度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相协同。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 在衰退期,企业采用以产品创新为主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以战略、文化、结构和制度等要素同步创新相协同的创新模式。

3 研究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本研究的初步假设,其目的是想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主要以某种强度的技术创新为主,同时进行这种强度的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组织要素创新予以配合和支持,即对应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模式。接下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一手数据资料,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检验。

3.1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部分工作:第一是借助现有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结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界定[14];第二是根据研究假设设计调查问卷。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组内讨论、征询专家意见的方法,以确保题项的表达清晰和信效度,最后形成调查问卷。在组织创新要素中,涉及战略创新主要是围绕战略转型、战略资源投入等方面测评设计,共4个题项,文化创新主要是围绕企业对创新的文化认同、特定创新类型的创新文化的建设等方面设计,共4个题项;在结构创新方面,根据创新组织结构变化、合作方式、信息共享程度等方面设计,共5个题项;制度创新是从围绕创新的制度变革,对创新模式支持度等方面设计,共4个题项。创新类型主要分别根据创新对原有产品改变程度、创新投入等方面各设计4个题项,共计16个题项。各个题项以变化程度从弱到强分别用1~5表示,增加0表示无变化。

3.2 样本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是利用MBA学生通过网络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我们首先选取了天津市的4家企业进行了初试,然后选取了天津、河北、山东三省市的机械、纺织、电子、食品、化工等行业的146家企业,共发放382份问卷,回收问卷261份,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47份回答不完整及明显不合理的问卷,有效问卷为214份,有效率为81.99%。我们认为样本量足以使研究结论具有代表意义。

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我们利用LISREL9.3统计分析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上述研究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将所获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

检驗结果可以看出,在产品的引入期,组织创新要素中,战略创新验证结果为0.71,且4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大于0.6,比较显著;文化创新分析结果为0.57,仅有一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大于0.6;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验证结果明显低于显著水平,而且各个验证因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创新强度项上,知识吸收的验证结果为0.82,且4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大于0.6,渐进性创新、重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4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明显低于显著水平,而且各个验证因子均未超过显著水平。因此我们的假设1基本得到验证。

在产品成长期,组织创新要素中,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结构创新验证结果均高于显著水平,其中结构创新水平最高为0.74,且所涉及的各验证因子均高于0.6,比较显著;制度创新分析结果为0.56,有2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大于0.6,2个小于0.6。在创新强度项上,渐进性创新的验证结果为0.62,知识吸收的验证结果低于显著水平,4个验证因子中有1个分析结果略低于0.6,相比较而言,说明在此阶段存在一定知识吸收,重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且4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明显低于显著水平,且各个验证因子均没超过显著水平。因此我们的假设2得到验证。

在产品成熟期,组织创新要素中,结构创新分析结果为0.68,5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大于0.6,比较显著;制度创新验证结果为0.61,且4个验证因子中有一个小于0.6,总体显著;战略创新验证性分析结果为0.54,有1个验证因子小于0.6,总体处于接近显著水平。文化创新验证结果则明显低于显著水平,且各个验证因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创新强度项上,重大创新的验证结果为0.59,有2个验证因子均达到显著水平;突破性创新4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低于显著水平,但处于0.3~0.4之间,可能的情况是有企业在此阶段已经开始进行突破性创新;知识吸收和渐进性创新的验证结果明显低于显著水平,且各验证因子均明显低于显著水平。因此我们的假设3基本得到验证。

在产品衰退期,组织创新要素中,结构创新分析结果为0.68,5个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均大于0.6,比较显著;制度创新验证结果为0.61,且4个验证因子中有一个小于0.6,总体显著;战略创新验证结果为0.56,有3个验证因子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处于接近显著水平。文化创新验证结果则明显低于显著水平,且各个验证因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创新强度项上,突破性创新分析结果高于显著水平,但有1个验证因子低于0.6,重大创新的验证结果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处于0.3~0.4之间,可能表示在此阶段有企业在进行重大创新,知识吸收和渐进性创新的验证结果明显低于显著水平,且各验证因子均明显低于显著水平。因此我们的假设4基本得到验证。

尽管实证检验并未强有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假设,但总体上还是证明了我们的假设存在相当程度的合理性。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提出各阶段进行技术创新及与之相协同的组织创新,并通过研究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技术创新类型有所不同,相应地,与技术创新相协同的组织创新类型也有差异:在产品引入期,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以知识吸收为主,而与之相协同的组织创新则以战略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主;在产品成长期,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渐进性技术创新,而与之相协同的是以结构和制度为主的组织创新;在产品成熟期,企业采用重大技术创新模式,与之相协同的是以战略、结构和制度为主的组织创新;在产品衰退期,企业采用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之相协同的是战略、文化、结构和制度等要素同步的组织创新。这一研究结论将为解决有限创新资金投向问题提供参考。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反馈的调查问卷表明,多数变量的均值并不高,且离差较大,说明被调查企业可能存在着整体创新活动不强、企业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同时也说明不同强度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一些企业中可能同时存在。当在同一企业中多种技术创新模式并存的组织创新模式中选择,以及与单一技术创新模式下不同组织要素模式效用进行比较及选择,则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Bloom N, J Van Reenen.Mensuring and Explain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Across Firms and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122):1351-1408.

Lanilio Esposito, Michele Mastroiann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rsonal Computers: the Relational Life Cycle[J].Technovation,2002(22): 41-50.

马扬.工淮学.创新产品生命周期论及其适用性[J].科学管理研究,1998(12): 7-10.

Huygens M. Co-envolution of Firm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on: Investigating the Music Industry, 1877-1997[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1(22):971-1011.

Alves, M. F. R.,Galina, S. V. R., & Dobelin, S.Literature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ast and future[J].Innovation & Management Review,2018,15(1):2-19.

Evanisko K. J. Ra M.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24(4):689-713.

Damanpour F,W M Eva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3):392-409.

陳光.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初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9):8-10.

陈春明,金人伟.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问题:以循环经济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7(6):160-163.

吴际,石春生,刘明霞.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协同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4):129-135.

Abernathy W , Utterback J. Patterns of Industrial lnnovation Technology[J]. Rev,1978(50):41-47.

陈劲,郑刚.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0-54.

Jia-Lin Chen, Shang-Jyh Liu and Ching-Huan Tse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rategy Adaptation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J]. Technology Management-Strategies & Applications,2000(5):183-202.

全敦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创新中的运用研究[J].企业研究,2013(9):150-151.

基金项目: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1557615D)。

猜你喜欢

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