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众创空间发展情况分析

2022-05-19李艳芬安华轩汪元欣贺新华

云南科技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众创初创备案

李艳芬,安华轩,汪元欣,贺新华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众创空间是围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云南省大众创新创业工作,自2015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云南省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及《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8条措施(试行)》等政策文件,确立了云南省众创空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云南省科技厅共组织了7批众创空间的认定工作,实现众创空间在全省所有州(市)全覆盖,在推动全民参与“双创”活动、推进创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热情、促进社会就业、增强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科技部火炬统计填报统计报表的全省151家众创空间的有关统计数据,现就云南省众创空间发展情况分析如下。

1 众创空间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1,全省纳入科技部火炬统计调查的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共174家,填报统计报表的151家,其中国家备案35家,省级备案116家。

1.1 众创空间发展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使用总面积为237.23万平方米,其中众创空间常驻团队和企业使用面积、管理办公面积、公共服务面积和其他面积分别为202.06万平方米、7.88万平方米、18.32万平方米和8.97万平方米,占比分别为85.18%、3.32%、7.72%和3.78%;众创空间总收入达2 7604.24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服务收入、房租及物业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别为9 294.49万元、7 251.25万元、5 845.67万元、1 589.74万元和3 623.09万元,占比分别为33.67%、26.27%、21.18%、5.76%和13.12%;提供工位数21806个。

2016-2021年,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从62家增加到174家,年均增长22.92%;众创空间使用总面积从34.14万平方米增加到237.23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7.36%;众创空间总收入从5 102.66万元增加到27 604.24万元,年均增长40.16%;提供工位数从9 246个增加到21 806个,年均增长18.72%。

1.2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2021年,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共有创业导师4 341人,服务的创业团队4 961个,服务的初创企业3 398家,获得技术支撑服务的创业团队和企业1 386个,举办创新创业活动2 205场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1 595场次。

表1 2016-2021年云南省众创空间发展基本情况 单位:家、万平方米、万元、个、%

表2 2016-2021年云南省众创空间服务情况 单位:人、个、场次、%

2016-2021年,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拥有创业导师从1310人增加到4 341人,年均增长27.08%;年度服务的创业团队从1 553个增加到4961个,年均增长26.15%;年度服务的初创企业从1317家增加到3 398家,年均增长20.87%;年度获得技术支撑服务的创业团队和企业从598个增加到1 386个,年均增长18.31%。

1.3 众创空间助力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2021年,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新注册企业1 063个。从创业者类型来看,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2 432家,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团队和企业38个,科技人员创业团队和企业802个,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团队和企业109个;初创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1 951人;常驻初创企业拥有有效知识产权3 452件,其中发明专利495件。

表3 2016-2021年云南省众创空间创业情况 单位:个、%

2016-2021年,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年度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从1 986个增加到2 432个,年均增长4.14%;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团队和企业从32个增加到38个,年均增长3.50%;科技人员创业团队和企业从225个增加到802个,年均增长28.94%;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团队和企业从71个增加到109个,年均增长8.95%。

1.4 众创空间发展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深入贯彻落实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红利得以充分释放,为促进云南省众创空间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1年,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共获财政补贴9 294.49万元,同比增长28.19%;享受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免税金额达276.67万元,同比增长175.16%;众创空间内209家企业获得财政资金支持,财政支持金额达2 185.22万元。

1.5 众创空间发展运营市场化企业化

2021年,云南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运营主体主要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民办非企业法人三类。其中,企业法人112家,占比74.17%;事业法人35家,占比23.18%;民办非企业法人4家,占比2.65%。在企业法人运营主体中,国有企业法人3家,占比2.68%;股份有限公司法人7家,占比6.25%;有限责任公司法人49家,占比43.75%;私营企业法人53家,占比47.32%。

1.6 众创空间服务实现全方位专业化

2021年,100%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导师服务,99.34%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了办公场地服务,97.35%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活动服务,97.35%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教育培训服务,96.03%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89.40%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74.17%的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投融资服务,32.45%的为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国际合作服务。

2 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占比低

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量提升空间较大,培育工作需要加强。截至2020年底,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共有2 386家,云南省仅有35家,仅占全国总数的1.47%,集中分布在昆明市、曲靖市和玉溪市,大部分州(市)还未开展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培育工作,未能形成支撑当地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集群。

2.2 众创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

众创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州(市)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昆明市、曲靖市和红河州分别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4家、13家和10家,占比分别为49.01%、8.61%和6.67%;其余13个州(市)均在10家以下。2021年,昆明市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的总收入、使用场地总面积、服务的初创企业数、初创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分别为20 694.43万元、191.59万平方米、2 165个和6 873人,占比分别为74.97%、80.76%、63.71%和57.51%。

2.3 众创空间发展“造血功能”孱弱

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的盈利主要通过出租楼宇及工位获取房租及物业收入、提供创业类服务获取服务收入、自有资金入股投资等方式获取投资收入、申请各级政府资助获取财政补贴等4种方式。仅有64.23%的省级以上众创空间通过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服务获取盈利,其他众创空间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及较低的房租及物业收入获得盈利,“造血功能”孱弱,持续盈利较为困难。2021年,云南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4家实现盈利,占比35.76%;13家收支持平,占比8.61%;84家处于亏损状态,占比55.63%。

2.4 众创空间专业化管理人才不足

图1 2021年云南省众创空间区域分布情况

专业化管理人才是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科技部发布的《众创空间服务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众创空间服务队伍中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创业辅导师及创业导师,向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众创空间专业化管理人才的素质及规模。云南省众创空间精于管理和运营的人才相对匮乏,高素质、高层次专职创业导师和创业服务团队数量不足,难以为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税务、知识产权、营销策划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影响和制约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及创业效率。2021年,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共拥有创业导师4 341人。其中,专职创业导师915人,占比21.08%;兼职创业导师3 426人,占比78.92%。

3 云南省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规划引导,积极推进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培育

围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根据各地特色资源、区域经济优势和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强众创空间发展规划编制,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一是在现有省级众创空间的基础上,面向云南市场精准定位,持续推进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培育工作,推荐地域特色强和行业优势明显的省级众创空间升级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逐步提高全省众创空间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内合理布局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充分发挥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对高新技术企业、科创企业发展培育的支撑作用。三是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特色领域创办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四是鼓励软件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海归创业园及生物医药园等科技创业园创办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推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成为培育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摇篮,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服务。

3.2 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众创空间协调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群众创空间集聚优势,增强众创空间的孵化能力,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及效益,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滇南、滇西、滇西北州(市)的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建设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加快众创空间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众创空间对特色产业集群孵化作用。三是鼓励各地管理部门、各类创新主体深入剖析众创空间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制定并完善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提高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要素高度聚集优势,为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作用。

3.3 积极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众创空间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服务平台,集公益性及商业性于一身,需要找准角色定位,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水平,拓宽收入来源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一是激励运营主体利用自有场地创办众创空间并发起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稳步提升创业项目孵化能力,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实现长期稳定盈利。二是引导众创空间逐步转变“纯房东”角色,探索“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孵育模式,通过收取入驻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微股权实现盈利。三是推动同质化严重的众创空间兼并重组,打造品牌众创空间,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将众创空间作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的重要载体,通过资源要素重组和优化配置实现持续盈利。

3.4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强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众创空间服务人员积极参加培训机构、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类机构开展的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众创空间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管理水平,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众创空间管理队伍。二是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针对重点领域的顶尖人才团队及领军型团队,给予超常规奖励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三是构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及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点燃创业激情,激发创新活力,允许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四是打造职业化创业服务队伍,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专职创业导师,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切实帮助创业者扫清创业路途中的障碍,提高为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服务的能力。

3.5 完善监督退出机制,激励众创空间健康发展

健全众创空间绩效考核、淘汰退出机制,完善众创空间发展激励配套政策,实行优胜劣汰。规范省级众创空间动态考核评比工作,对绩效考核评价优秀的众创空间,加大财政资金、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对绩效考核评价不合格的众创空间,要限期整改,整改期满无法运营的取消享受的优惠扶持政策和省级众创空间认定资格,激励众创空间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众创初创备案
“初创”杯喜剧大赛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让备案审查制度全面“动起来”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和初创企业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