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乙醇加维生素B12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对肿瘤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22-05-19许瑞家李春华韦洁洁靳爱莉姚晚侠
李 茸,郭 蓉,雷 蕾,许瑞家,李春华,韦洁洁,韩 阳,靳爱莉,姚晚侠*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
肿瘤病人外科手术后常需进行放疗及化疗以巩固疗效,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临床常用的静脉化疗给药途径,置管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1-2],如何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是医学界关注的难题。乙醇不仅具有麻醉、消毒、防腐作用,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维生素B12可促进受损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是一种辅助治疗仪器,TDP 照射给病人以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本研究采用75%乙醇加维生素B12外敷置管静脉,同时给予TDP 照射,预防肿瘤病人PICC 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1 日—2021 年3 月31 日在西安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留置PICC 化疗的肿瘤病人182 例,按置管时间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征得研究单位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同意和支持。纳入标准:①由研究单位置管中心专职置管护士在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巴德三向瓣膜,型号4Fr);②病人置管前上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血栓;③置管后胸部X 线检查,确定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④带管60 d 以上,由研究单位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导管维护;⑤置管时及带管期间未使用过抗凝剂;⑥同意配合由专人定时B 超检查是否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⑦病人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病情变化放弃治疗或不在研究单位导管维护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置管时及带管期间使用过抗凝剂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①穿刺处使用2%碘伏消毒,自然待干后用透明胶带妥善固定外露导管;②置管后24 h 穿刺部位消毒、更换敷料1 次;③置管后48 h 更换纱布敷料1 次;④置管后5~7 d 更换透明胶带1 次,每周更换1 次无针接头;⑤导管每次使用前,用10 mL 注射器回抽,确保导管通畅并在血管内;⑥每次导管使用后,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每周维护导管1 次;⑦发现穿刺处渗血、渗液及敷料卷边、潮湿、松动、污染等及时更换;⑧洗澡时置管部位用干毛巾及保鲜膜包裹或戴专用防水套,预防敷料被水浸湿;⑨置管后24 h 开始,每天使用专用握力球进行置管肢体握拳锻炼,握球力度以使球压扁为宜,每次握拳及松拳交替进行各10 s,持续10 min,2 h 1 次,每日5 次,握拳锻炼间歇期进行翘掌转腕、虎掌等功能锻炼;⑩告知病人置管肢体避免提5 kg 以上重物,避免受压、甩手臂、过度外展等剧烈活动,防止导管移动位置[3]。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以下方法干预:置管后4 h,在穿刺处上方5 cm 至锁骨下静脉皮肤投影区,以75%乙醇加维生素B12棉片(75%乙醇100 mL 加维生素B120.5 mg,浸泡后使用)湿敷,以不滴药液为宜,用保鲜膜覆盖,给予TDP(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频率:50 Hz,额定功率:250 W)照射,预热2~3 min,照射距离10~20 cm,每次20 min,每日2 次,连续照射14 d。每次照射结束,用75%乙醇加维生素B12棉片湿敷在置管静脉处,并用保鲜膜覆盖1 h以上。
1.3 观察指标
1.3.1 凝血指标 两组病人置管前及置管后14 d 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采用日本东亚XT-1800I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D-D 为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与血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D-D 降低表示病人静脉血栓风险降低。FIB为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的重要纤维蛋白,高纤维蛋白原对血栓性疾病不利。PT 延长与血栓性疾病好转有关,缩短则反之,可能提示血栓性疾病加重或无好转。
1.3.2 血栓诊断标准及观测 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超声诊断标准:超声探头加压时静脉管腔不能完全压瘪,彩色多普勒未检测到血流,置管血管内看到实性回声,血流频谱形态的期相性减弱或消失,流速曲线随Valsalva 动作变化的波形减弱或消失[4]。分别于置管后第7 天、第14 天、第21 天、第30 天、第60 天检查置管上肢的头静脉、贵要静脉、桡静脉、尺静脉、腋静脉、肱静脉及锁骨下静脉,采用德国PHILIPSie 3.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静脉内有无实性回声团块。当置管侧胸前壁、肩周及肩甲下、任何肢体一处出现酸困、疼痛、肿胀等不适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血栓。确诊血栓后,遵医嘱给予抗凝处理。症状血栓:当病人置管侧上肢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绀和瘀斑等临床表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无症状血栓:病人置管侧肢体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发现。
1.3.3 病人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在置管前及置管后30 d 对两组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4 个选项。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满意。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7,本研究中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2。
1.3.4 置管后不良反应 ①TDP 照射局部皮肤烫伤及乙醇过敏:皮肤发红超过30 min 未消退、出现皮疹、水疱、瘙痒;②置管后7 d,穿刺部位有渗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进行χ²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置管前及置管后14 d FIB、D-D、PT 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置管前及置管后14 d 的FIB、D-D、PT 比较(±s)
表2 两组病人置管前及置管后14 d 的FIB、D-D、PT 比较(±s)
① 与观察组置管14 d 后比较,P<0.001。
组别对照组PT(s)12.02±0.42 11.87±0.43①3.252 0.002 12.01±0.53 12.24±0.41-10.448<0.001例数91观察组91时间置管前置管后14 d t 值P置管前置管后14 d t 值P FIB(g/L)3.36±0.86 3.63±0.64①-2.146 0.035 3.37±0.82 3.23±0.67 2.520 0.013 D-D(mg/L)0.51±0.21 0.51±0.19①0.000 1.000 0.49±0.24 0.38±0.12 4.997<0.001
2.2 两组病人置管后血栓形成时间比较 对照组病人血栓形成中位时间为29 d,观察组病人血栓形成中位时间为42 d,较对照组后移。两组血栓形成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置管后血栓形成时间比较单位:例
2.3 两组病人血栓发生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血栓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5 两组病人满意情况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病人满意情况比较单位:例(%)
3 讨论
临床医护人员通常按照2019 版《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对血栓进行分级处理[4],根据PICC 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5],对置入PICC 病人进行血栓风险评分,PICC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形成与病人性别、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置管史、置管静脉、血管直径、肿瘤原发灶、肿瘤临床分期、白细胞计数、导管相关并发症、肠外营养液的使用、高血压、带管时间等诸多因素相关[5]。由于不同病人存在个体差异,PICC 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不一样。田丰等[6]研究表明:FIB、D-D 是临床常用的静脉血栓监测指标,FIB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增强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Yi 等[7]研究表明:FIB 浓度与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i 等[8-9]研究结果证实,D-D 是继发性纤溶激活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上升是体内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重要标志,存在血栓形成及纤溶系统激活的可能。肿瘤化疗病人由于中心静脉置管及静脉给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加之卧床时间较长,血液循环较差;化疗药长期副反应影响,体质虚弱,活动少,进食差,进水少,血液黏稠度增大;PICC 置入后,导管占据血管腔内的容积,导致血液在血管中淤积,易引起血栓。本研究结果显示,PICC 置入后病人使用75%乙醇加维生素B12棉片湿敷同时给予TDP 照射,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与释放,竞争性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本研究在置入PICC 导管后4 h,将75%乙醇加维生素B12棉片敷于置管静脉皮肤投影区,同时给予TDP 照射,连续14 d,结果显示,置管后14 d,观察组FIB、D-D较置管前及对照组降低,PT 较置管前及对照组延长(P<0.05)。提示75%乙醇加维生素B12棉片外敷置管血管联合TDP 照射,能促进血液循环,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了血管,血液循环加快,减少了血小板聚集,降低了血液的高凝状态[10-11]。有研究显示,PICC 置入后血管彩超随访可以及时检测导管相关性血栓,肿瘤病人置入PICC 1 个月内血栓发生率最高,为8.40%[12]。本研究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3.32%,多发生于导管置入后30~60 d,血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42 d,较对照组29 d 后移,表明75%乙醇加维生素B12外敷置管静脉联合TDP 照射可以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并延迟血栓发生。本研究观察组中1 例病人为症状血栓,病人仅有置管上肢酸困感,无肿胀、疼痛,穿刺处无血性渗出物,经导管输液时液体点滴通畅,超声检查发现:置管贵要静脉及头静脉管壁与导管壁之间有串珠状絮状物填塞,探头加压时静脉管腔不能被压瘪,且见实性回声,静脉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缺损,提示:置管贵要静脉及头静脉不完全血栓形成。TDP 照射电磁波作用于机体表面,可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疏通病人伤口部位的微循环通道,促进伤口处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两组病人置管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14 d 观察组PT 虽然延长,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增加穿刺处出血的可能性。护理人员要重视病人的主诉,嘱病人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及时确诊静脉血栓,及早进行抗凝处理。观察组9 例病人置管后7 d 穿刺处仍有渗血,可能与病人上肢过度活动有关,局部换药、纱布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观察组2 例病人皮肤发红,无疼痛、水疱、瘙痒,与病人自行降低TDP 治疗仪照射高度,热力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未经处理休息30 min 后皮肤发红自行消退。通过主管护士加强巡视及病人宣教指导后,未再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肿瘤病人PICC 置管后,先行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乙醇加维生素B12外敷联合TDP 照射,能降低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延迟血栓发生时间,降低血栓发生率,且不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