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工作模式

2022-05-19常利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工作模式家庭教育

常利

摘要:校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能够对学校教育内容展开补充,而家庭教育以及校外教育都有其育人特征,有著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两者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校外教育;工作模式

校外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组成过程中重要的部分,校外教育能够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吸收,并且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启蒙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成长尤为重要,通过加强校外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之间的合作,最终在推动孩子成长发展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工作模式发展现状

(一)机制尚不成熟

受传统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思想的影响,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在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工作的中尚未形成健全、一体的全方位融入机制,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空间壁垒和行政干预等问题较为严重,与数字化工作整体发展规划尚未完全接轨,最重要的问题是缺少中长期规划。目前,学校出台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工作规划短期居多,缺乏针对性较强的长期规划,尤其是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规划尚未出台,对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重要内容,如学生管理系统、家校服务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建设思路不清晰、个性化服务亮点、热点极少,信息化、物联化程度偏低,极大制约着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质量的提升[1]。

(二)数字化水平较低

中山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于2006年正式亮相,不仅标志着中山大学的信息化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更是将国内各级各类数字校园的建设标准提升到了新高度,学校事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步。但是,目前在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工作之中,数字化应用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具体表现为:首先数字化管理水平低,现有网站建设中涉及到的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内容、信息多为静态,缺乏实时维护,专业管理软件的利用率不高,表现出“呈现内容保守被动、体系性差等”等特点。其次数字信息共享性差。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内容的相关媒体介绍描述千差万别,校际符号不鲜明,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关键词建设协同育人脉络,校际资源、信息的基本数据库与家长端口的共享、链接等的完整性和实时性不足[2]。

(三)相关方成长动力不足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顺利展开离不开业务熟练、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建设、维护队伍,从现有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队伍来看,专业化水平偏低,信息技术应能力不够全面而熟练;另一方面,随着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灵活且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入制度至关重要,但是现有人事制度导致学校缺少专门的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专职教师,现有兼任的学科教师安于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现状、停滞不前,难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大刀阔斧般的创新和改革,难以调动全部教职工的智慧开展创新型、创造性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工作,导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工作从“自建者”向“他建者”的转变意识差,缺乏全体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相关方主体责任意识的激励机制[3]。

二、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工作模式建设策略

(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创新模式的打造具有设具有投入大、周期长显著特点,在各个环节均需要站在全局高度合理考虑协同育人内容,以先进的、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理念打造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所以,首先,要科学规划,加强建设队伍的教育理念革新,完成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数字化专项行动规划的落实,谋定而动,减少协同育人的盲目性、无序性、随意性,确保合作整体的智慧化、高质量;其次,强调校园硬件和软件的均衡发展[4]。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中,总是以学校教师单方面与家长主动沟通、交流为主,形式为家访、家长活动周等,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中,学校要“兼顾硬件和软件通力建设、均衡发展”,以最经济的硬件投入和最大的软件效果实现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数字化基础设计的完备和成熟,为虚拟空间下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推进夯实技术基础[5]。

(二)加强通力合作

家庭教育以及校外教育共同承担着学生成长的关键责任,通过加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找到多方兼容的方式,加强协调以及沟通推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道工序,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校外教育则能够起到一定的延伸以及补充的作用。首先,应当加强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两者的通力合作。作为校外的机构也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采用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陶冶学生性情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家长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加强与学校教师的联系,一旦发现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最终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两者间相互影响,并且相互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通过加强校外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的融合力度是众望所归,也是必然趋势。通过完善相对应的教学体系,从而对当下中国教育展开更多的探索以及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海平.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基于公立校外教育机构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33-37.

[2]吴重涵,张俊.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十年家校合作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68-75.

[3]方超.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8):25-34.

[4]谷珵.校外教育要帮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而非忘掉自己——访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康丽颖[J].教育家,2021(24):30-32.

[5]方超,黄斌.马太效应还是公平效应: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异质性检验[J].教育与经济,2020,36(04):58-67.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工作模式家庭教育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其工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