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2-05-18涂在友赵洁霞陈怡婷陈思彤
董 婧,涂在友,赵洁霞,陈怡婷,陈思彤,张 雨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制造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要建设制造业强国,我国要向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制造业,必须不断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制造业升级。宿迁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决胜阶段,要加强建设制造业发展,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宿迁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要求实现建设长江三角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供应链物流园区的战略目标。改变三大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产业集群,让先进制造业成为宿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和带动作用显著的特点。当前宿迁市产业结构落后,经济发展较慢。通过企业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调整三大产业结构问题,以生产性服务业显著特点拉动宿迁传统制造业向高质量制造业转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宿迁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1年2月18日下午宿迁市召开了现代服务业建设和发展工作会议。该次会议提出了优化宿迁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宿迁地区的第三产业,积极鼓励探索现代服务业和高质量制造业的深度整合和发展的对策。生产性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宿迁市的产业结构问题,还能够推动宿迁市工业化转型,使得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1 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1 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业不是最终的消费,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资,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专业化和密集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改变,经济体制结构发生变化,当前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
2020年,宿迁市会议明确指出服务业发展痛点,出台相关政策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三大生产性服务业角度出发力争推进“34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构建。当前宿迁市现代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上半年,宿迁市金融业增加值为79.6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2%。银行机构较年初新增275.4亿元贷款,超额完成全年260亿元目标任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2020年新增8个3A级物流企业,全市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达到3家;科技服务获得新成就。总体来说,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幅快,但总体发展水平相比较低,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1.2 宿迁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宿迁市目前正处在工业转型的重要时期。2020年,宿迁市制造业增加值1 367.3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7%,整体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努力推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与江苏省其他城市相比,宿迁市经济处于垫底状态,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5 888.34亿元,农业占比较大。想要建设新农村,转变农村经济结构还需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型步伐。为贯彻落实向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宿迁市高端软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工程机械、物联网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在2019年启动“千名领军人才集聚计划”聚集补充短板,向高质量制造业发展。
1.3 宿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情况
根据宿迁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报告显示,2020年宿迁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3 262.3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增幅较大,如图1所示。
图1 2016年—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元,%)
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341.4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 367.35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 553.62亿元,增长4.9%。可以看出宿迁市GDP在2016年—2020年稳步增长,并保持正增长。
可以看出,宿迁市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0.5∶41.9∶47.6,第二产业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第三产业的比例一直在稳步上升。不难看出,现代服务业替代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比GDP增长快0.4%,推动城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服务业在经济的地位正在逐渐加重。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6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占工业总产值31.6%,比上年提升6.7%。三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有力推动宿迁经济发展。
图2 2016年—202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单位:%)
最近宿城经济开发区在江苏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个区域的深度融合试点中被授予“区域集聚发展”的试点,宿迁市将继续大力尝试推动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从我国的纺织服饰、绿色建筑、智能电网、激光技术产业四大领域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着手,加快培育和发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平台载体等深度融合发展试点。数据表明宿迁市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占据现代服务业重要地位,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反向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高质量的中间服务,促进了宿迁市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变。
图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2 宿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是高质量的服务需求。近年来,宿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决胜阶段,经济基础得到明显加强。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但宿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江苏其他省市相比较为逊色,由表1可以看到服务业带来的营业收入位于全省最低。可以从宿迁市的工业管理、产品技术创新、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表1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营业收入)
2.2 产业结构低难以拉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表2 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析资料
目前,宿迁市产业结构不平衡,制造业产业结构较低。由宿迁市2020统计年鉴数据表明高新技术制造业占比较低,高质量制造业数量少,传统行业在制造业中任占据重要地位。大部分传统制造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少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的中间服务有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步伐减缓。应大力改革产业结构,提高高质量制造业在宿迁市制造业的比例。
2.3 缺乏专业性人才
据了解,宿迁市高校只有一所二本院校和两所职高,缺乏可持续性的教育资源。这对构建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有着根本上的创伤。制造业中技术、管理等新兴产业上严重缺乏高技术创新型人才,难以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不能进一步拉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使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壁垒。
3 促进宿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3.1 发掘消费热点,提高消费能力
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消费支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完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升级,必须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密集型人群促进了高消费。宿迁市应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城市经济重点领域、产业和项目的建设。如:“酒都不打烊”、宝龙24街等“月光”经济点位,增加人流密度,加强线下消费热潮,继续推动资本、技术、信息和人力资源的集聚,引导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宿迁应加强产业结构升级。
3.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
宿迁市应紧抓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两大产业的融合,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黏性,建设两业互动的公共集聚平台。大力打造新兴产业园区,构建两业的综合性平台,创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环境,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的集成群落。重视技术创新要素推进宿迁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这将是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也进一步改善生产性服务业的质量效益。将宿迁市制造业从传统边缘产品、服装制造向高质量制造转变,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集成群落。
3.3 加强相关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
生产性服务的特点是知识密集和高度专业化。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从事生产性服务的人才的需求就越高。宿迁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产业支持。培养信息技术、金融、科技研发部门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使大学生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和高质量的服务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政府可以加强人才引进福利,吸引相关行业精英加入,来避免宿迁生产性服务业的科研和综合服务的差缺对制造业升级的不足。宿迁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需要更多高端人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