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22-05-18唐仲霞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青海省耦合

管 芸,唐仲霞,2

(1.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2.青海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结合青海省的资源优势,提出推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等重要指示。在青海省的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旅游,其核心是环境、生态和健康,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1]。一个区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设的协调关系。

国外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关注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通过分析旅游活动和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3-5],从而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近年来,国内学者有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6]、因子加权叠加法和可视域分析方法[7]、模糊综合评价法[8]等构建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再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景区特色提出对应建议,以促进景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耦合协调的研究方面,有学者通过分析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价,全面探讨了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9]。也有构建耦合互动机制模型,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联动路径[10]。针对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研究,丛小丽[11]、唐健雄[12]、邓椿[13]、赵书虹[14]、孙长城[15]分别对吉林、湖南、山西、云南、重庆的生态旅游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多将生态环境置于旅游发展指标评价的一部分。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关系的研究亦逐渐增多,但由于数据可获取性等方面的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不足。早前也有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关系的研究[16],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理应从更多维度分析二者耦合发展路径。本研究旨在建立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指标体系,对二者综合发展及协调水平进行总体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以期为青海省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占地达72.23万 km2,全省地势西高东低,省内平均海拔较高,超过3 000 m,地势向东逐步倾斜,形成梯形走势,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青海旅游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产业对青海省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强。例如,2019年青海省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20%左右,旅游收入占GDP收入高达18.9%。生态环境方面,青海省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亚洲水塔”。青海省内国家公园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昆仑国家公园(试点)、青海湖国家公园(试点)。

1.2 研究方法

1.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立。 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的关系框架(见图1)。并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11-16,21-24],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获得性的原则,构建了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系统的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子系统由生态环境禀赋、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3个方面构成;旅游发展子系统中由旅游发展能力和旅游发展质量两个方面组成。

图1 青海省生态环境-旅游发展模型框架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文章使用熵值法和德尔菲法分别进行赋值,取两者数值的加权平均数为最终权重(见表1)。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使权重的确立更加具有科学性。

表1 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指标体系及权重

1.2.2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耦合的概念源自物理学,用于解释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彼此的程度[16]。因此参照现有的研究构建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

(1)

T=αU1+βU2

(2)

(3)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借鉴先前学者的研究[17-19],最后采用廖重斌、韩冬对于耦合协调度和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见表2)。

表2 青海省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度判定标准

1.3 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数据的主要来源于《青海省统计年鉴(2009-2019)》、青海省生态环境统计公报,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部分缺失指标采用趋势预测补充。

2 结果分析

2.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由图2可以表明:在青海省全省层面来看,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2017年之前,生态环境保护一直领先于旅游发展水平,但在2017年之后,生态环境发展方面有所下降,而旅游发展建设直线上升赶超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青海省十分重视旅游的发展,致力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推动青海省从旅游名省向旅游大省转变,加之近年来茶卡盐湖、青海湖、乌素特水上雅丹等景点的爆火吸引了不少游客,新媒体时代下青海旅游资源的推介更为便利,吸引了大批游客。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在青海省战略地位特殊,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青海省正式提出“生态立省”战略高度重视区域内自然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2017年之后青海省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有下降趋势,原因在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加快,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增多,加之2018年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投入金额相对减少。

图2 青海省生态环境-旅游发展两系统发展水平

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图3表明青海省生态环境-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从数值上看,从2009年的0.27到2019年的0.63,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表明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不断加强。

按照发展的类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2009年—2012年为失调阶段,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原因在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旅游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原青海省旅游局确定2009年为“青海旅游建设年”,着力推进青海湖、坎布拉、青藏铁路线、三江源头、祁连自然风光旅游带等重点景区建设,但总体来说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施的建设还不到位;2013年—2018年的过渡阶段,这期间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相对成熟因此发展较缓;兰新高铁的全线通车、“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都促使了旅游业快速发展,虽然旅游发展仍滞后生态环境,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019年达到了协调阶段,由于2018年青海省提出“创建全国自驾车旅游示范省”,“大美青海”的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加,各大景区推出冬日旅游门票减免政策,吸引了部分游客,因此旅游发展态势蒸蒸日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提升,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给环境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总体上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的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2020年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的水平受到了影响,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也一定存在下降趋势。随着疫情的不断控制,青海省旅游市场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甚至因疫情防控需要刺激了一批客源市场,在“五一”小长假、“国庆黄金周”等节假日的刺激下赴青游客数量显著增加。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示,为青海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和人民环保意识、康养意识的不断增强,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程度将不断加强,真正将生态旅游成为青海的“名片”。

图3 青海省生态环境-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度

3 结果对比分析

耦合协调度模型不仅能反映系统之间协调度的时序变化,也能反映空间差异[20]。因此,本研究利用计算结果与高靓(陕西)[21]、巴伟进(甘肃)[22]、宋小龙(宁夏)[23]、刘艺(新疆)[24]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见表3),以期揭示西北五省生态环境-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

通过与其余四省的结果对比表明:①西北五省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呈增长态势,除了甘肃省在2013年有起伏,其余四省的耦合协调度均直线上升,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加强。②总体上看,前期各省份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高于旅游发展,表明西北各省对于生态环境很重视,各省都陆续提出了生态战略。生态环境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基底,没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生态敏感的西北地区,应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发展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表3 西北五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对比

4 结论与讨论

①青海省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水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从2009年—2019年11年间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为7.9%,旅游发展水平为32.4%。②2009年—2017年旅游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建设,2018年—2019年旅游发展远超生态环境保护。③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协调发展。从2009年—2012年的失调阶段,到2013年—2018年的过渡阶段,到2019年以后的协调阶段。

青海省生态地位特殊,在加强旅游开发建设更应注重环境的保护,减少破坏。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要优化产品结构,注重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开发中高端型的旅游产品,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健全社区参与机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的开发建设之中,不仅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鼓舞居民积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此外,积极发展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文章只选取了青海省整体的数据来分析两个系统之间时间序列上的耦合协调关系,未考虑到青海省各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差异,今后将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青海省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