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究

2022-05-18马前进

河北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艺术设计学科

马前进

(郑州商学院)

艺术是一门综合类学科,是人综合能力的展示的形式之一。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设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艺术设计的课程目标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伴随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们开始注重对学生艺术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再只关注相对学生理论专业课程的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各大高校针对艺术类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更是为了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由于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艺术类学校可以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因此,技术高校的发展得到全社会的重视。高校自身也是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使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学习的方式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当今高校培养学生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谋求较好的发展空间,并使学生可以将在校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在社会上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由于学科的限制性,会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找不到本专业的工作。对于整个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学目标的制定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而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疲倦的心理。当今时代建设教师和高校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是一味地追求实践的重要性,而不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要想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应当将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发展的正确途径。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第一,在进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任务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要想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形成自身独到的理解。学生在进行艺术设计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在进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任务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尊重客观事实。艺术是人们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客观现实而产生的。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想象进行合理结合。艺术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的冲击,因此要想使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就需要对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行较好的培养。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可以使学生对艺术设计更加感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艺术在于创造,通过设计的方式将自身的艺术能力进行较好的提升,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力。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要想设计出令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品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学生应当具备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精神。面对未知的事物,怀有一颗勇敢、坚韧的决心,不会受到过多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艺术设计相较于其他行业,对学生的创造性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才可以使设计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品。学生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艺术的欣赏力以及创造力。设计师应当针对自己想要设计的艺术品,在大脑中提前形成初步印象,在对具体的艺术表达理念进行探究。设计师需要对社会发展有较好的了解,使自己设计的艺术品,可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且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来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更好的传递。

三、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问题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缺少特色,个性化教学内容不足

为了使当今的艺术设计课程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国家针对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今一些高校的教学系统一直没有更新。许多课程指导建议还停留在相对较久远的时期。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不大。并且大部分高校将艺术设计课程设计为自己的专修课程,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艺术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无法提起对艺术设计学科的兴趣,不利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想使自己的高校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应当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调整。发挥自身的优势,来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接受教育的方式获得能力的提升,并针对艺术设计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设计课程中,就需要明确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个性化教导。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课程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互结合,才可以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艺术设计课程,并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缺乏美学内涵,实践性不足

针对高校内部开展的艺术类科目的教育活动来说,应将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概念与实践的应用操作练习相结合。艺术学科的总体教育目标应在开展的专项实践操练中达成,学生在教师建立的专门性应用实践环境中是否可以将理论性概念性内容进行合理使用,是检验其技术使用程度和教师教育效果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自身对艺术领域专业知识概念的学习掌握,是否可以使自身设计作品有更多欣赏人是其技艺掌握状态的有效呈现。伴随现今群众对艺术类作品欣赏有更多个性化和主观性的因素显现,学生在为艺术设计构思时应将社会环境中主体的欣赏需求与自身独特性的打造理念相结合。根据现今对高校教育环境中艺术学科教育现状的调查统计可以发现,在艺术类专业内部教师将自身关注点多集中于理论性概念内容的教学,对学生利用概念意识取得的应用成果效果并不看重。这种现象使学校内部专项开设的实践类应用课程缺少实施的效果达成,学生也会由于缺乏实践类操作经验无法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可。针对高层次学校内部艺术类学科的教育现状来看,想使不同时间范围内的教育效果有更好的价值性体现,需要以国家对新经济发展模式下人才的教育观念改变作为基础,充分考虑社会环境中主体变革对艺术类学生的需求性特征。

四、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优化对策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一是在高校内部应结合艺术类课程教育的现状和国家对该类型专业未来阶段规划设计的需求安排教育计划,艺术类学科相较其他教育专业对学生自身的审美价值判断和层次要求较高,因此学校在招生环节就应对学习人数和学生的基础学习状态进行要求限制;二是高校内部艺术类专业教育科目应进行课堂教育方式的调整,提高学生在绘画等专业方面投入的练习时间和正确方式指导,另外高校对学生在艺术这类主观性因素发挥效果较强的学科内的创新意识迸发进行鼓励,在学校内部开设利于学生进行艺术类思维创作拓展的专项课程,为学生创新性理念的出现提供对应的理论性概念基础;三是在高校内部应将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育方向与时代的新要求融合,重视目前新出现的虚拟信息交流方式和媒体技术对艺术内容设计及形式的影响,在开展专业内容的教育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使用度。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在艺术领域各方面应用型技能的积累是开始优质艺术成品设计的基础,只有学生对专业性概念性的艺术创作理论和理念的应用实践操练有较高素养,才能确保学生自身的创造性艺术设计思维与社会环境中群众的审美判断相一致。因此许多学校将自身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人才培育目标向更全面化角度设置,逐渐将概念性的艺术加工规则以教师演示的方式被学生吸收。一方面学校应提升学生对艺术概念文化性的深刻理解,增加我国艺术领域传统性文化概念在新型艺术创作模式中的应用和审美层次;另一方面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艺术作用中体现深层次文化意蕴的重要性,增加不同艺术要素在作品中的使用和排列。

五、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将随意画与示范画相互结合

教师需要将日常讲解环节中随意发挥的画作与针对重点艺术知识提供的示范性画作充分利用。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艺术类专业课程教育的时间范围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相关艺术概念的理解进行画作演示,伴随学生对艺术知识感知程度的加深和欣赏观看作品数量的增加,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身构思的艺术加工思维向应用化角度练习。针对艺术这种主观性和个人审美性特征关联较大的学科,教师需要关注提倡学生优质性个性创作理念的应用。

(二)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

针对高校内部开展艺术类学科的教育模式调整来说,应将艺术学科同其他实用性学科的教育效果进行有效的融合,主要是可以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介绍存在联系性的内容进行综合讲解。将不同学科之间的教育内容以更清晰的形式向学生整合呈现,可以减少学生同类知识反复学习和差别化理解的现象出现。

(三)课外写生与实体仿作的相互结合

通过对现今教育环境下高校内部艺术类课程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可以发现,目前大学校园内部开展美术专业的教育同其他学科专业的教育场所一致,并没有多为学生增加从事实践性艺术创作练习的机会。在正式开展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多是对许多著名画作者的优秀作品进行模仿和艺术欣赏,还有在课余教育时间外开展活动性画作练习的机会。并且从对目前教育课堂中学生艺术画作呈现的形态来看,学生的艺术性思维发挥多局限于以往画家创作的框架之中,并没有将不同画作风格融合和进行形式改造的样式出现。

(四)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核

对艺术类学生不同时间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评价主要是希望借助错误现象的纠正提高技能掌握程度,针对高层次学校内部艺术类课程的评价过程来看,也需要设置对应政策对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应用型画作吸收情况进行考察。针对艺术学科教育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教师对该学科课程的教育进程安排和教育模式角度入手。针对学习艺术专业课程学生的感知情况进行评价,需要对学生在接受该科目期间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结课成绩进行结合考量。

(五)艺术设计项目研发的建设

目前高层次学校教育环境中普遍在课程的时间安排方面存在考虑不全面的现象,由于现今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提倡更多学生参与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活动,致使高校内部不同专业相较以往教育阶段都有学生就读人数的增加。但学校内部可用于学科教育的教师人数相对固定,每一节课程在同一班级开展的总教育时间也是预先确定的,学校内部原本为实践型应用课程准备的学习空间只能用于其他专业的教育,致使艺术类主观性理念较强的学科缺乏实践练习的环境和机会。

六、结语

高校想使自身教育效果和人才培育模式得到升级,就需要对社会环境中企业主体的人才缺口进行考虑。无论将教育改革调整的方向集中于哪一领域,高校都需要将提升各专业人才培育的质量作为核心,增加社会和国家关注度较高的应用型教育手段的使用和调整。针对专业性要求较强和应用型技能体现较多的专业,学校应指导教师提倡学生自主操作意识的练习,在增加学生对艺术类学科深入探索练习兴趣的基础上扩展技能应用练习机会。另外,各专业教师还需要在各种教育改革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效果,结合新型教育手段的扩充和应用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专业教育技能。

猜你喜欢

艺术类艺术设计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超学科”来啦
书封与现代艺术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