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0年《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
2022-05-18时玉昌刘嘉
时玉昌, 刘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以“为从事肿瘤临床、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园地,传递国内外肿瘤外科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发展,提高我国肿瘤外科水平”为办刊宗旨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回顾《中国肿瘤外科杂志》12年的办刊历程,该刊依托高质量的编委队伍,坚持精品论文的筛选原则,实施严格的三审制度,严把质量关,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显著提升,因此,自2018年起,该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我国的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评选中,文献计量学指标即为重要的评定指标[2-4]。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创刊以来重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以期从定量的角度掌握《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发展脉络,为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为中国肿瘤外科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将《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年创刊以来至2020年第6期的所有刊载论文设定为文献计量研究对象,排除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文献计量学统计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1.2 分析方法 将刊载论文的基本情况(刊载量、刊载栏目、作者地区、第一作者、单位分布、基金论文比、发表时滞、关键词等)录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趋势变化图;通过 2010—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9年起使用核心版数据)查询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指标,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文献计量学指标定义见参考文献[5]。
2 结果
2.1 载文情况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共发表论文1 652篇,论文主要栏目涵括: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综述与讲座、循证医学、肿瘤护理等,近年来该刊依靠专家团队开设许多专题(包括党为人民谋健康100年、乳腺癌专题、肝胆专题、肺癌专题等),另外临床与基础研究、论著栏目刊载量最大,载文分别达到296篇和218篇,载文量及变化趋势见图1,载文所属栏目的分布见图2。
注:该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图1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载文量变化趋势图
2.2 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年度刊发的学术论文中各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数与来源文献量的比例[6]。《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共刊载基金论文435篇,基金论文比为26.33%,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创刊前期基金论文较少,但自2019年起,基金论文显著增多,近两年基金论文比分别达61.74%和57.14%,基金论文比及变化趋势见图3。
2.3 第一作者地区和机构分布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刊载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于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篇论文来自国外(分别为美国阿尔伯塔大学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载文量排名前10的地区详见表1,文献总量为1 276篇,占总载文量的77.24%,其中江苏省高居首位(57.99%),其次为广东省(6.36%)和河南省(5.45%)。载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单位详见表2,江苏省肿瘤医院发表论文最多(13.44%),其次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8%)和徐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8%)。
2.4 高产作者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共有第一作者1 022名,其中发表4篇以上论文的第一作者9名,共40篇(2.42%);共有通信作者567名,发表10篇及以上的作者8名,共120篇(7.26%)。具体数据见表3、表4。
图2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载文栏目分布情况图
注:该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图3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基金论文比变化趋势图
表1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载文量前10地区分布表
表2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载文量前10第一作者单位分布表
表3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发表论文篇数≥4的第一作者统计表
表4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发表论文篇数≥10的通讯作者统计表
2.5 文献计量指标 分析本研究选取最能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率等3个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由表5可知,《中国肿瘤外科杂志》自2009年创刊以来至2020年,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被评为科技核心期刊后,核心文献计量学指标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
2.6 发表时滞 发表时滞亦称出版时滞,是指论文收稿到发表所经历的时间[7]。《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论文发表时滞平均值为211.7 d(约7个月),变化趋势见图4,由图4可见,发表时滞逐年增长,最长为283.4 d(2020年),最短为138.4 d(2010年)。
表5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核心文献计量学指标统计表
2.7 关键词(主题词) 分析关键词作为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高频词的关键词不仅可反映该期刊论文的热点,也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学科热点[8-9]。《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标注关键词的论文达1 652篇,标注率为100%,1 652篇论文共标注关键词8 591个,篇均5.2个关键词,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出现频次>20次的关键词共20个,详见图5。
3 讨论
3.1 载文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9—2020年,《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共载文1 652篇,12年来,每年固定发表文章130余篇,从一定层面说明该刊不因经济效益等因素盲目扩大载文量,亦不因为提升影响因子而刻意降低载文量,而始终保持质量办刊的原则,即使201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后,载文量亦没有大的波动和变化。从办刊栏目上看,《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栏目丰富,且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策划了乳腺癌专栏、手术视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等特色栏目,说明本刊学术氛围活跃,且办刊方向正确。从栏目类型看,该刊主要栏目为临床与基础研究和论著,文章质量普遍较高,体现了对肿瘤外科领域高质量成果的重视和支持[10]。
图4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发表时滞变化趋势图
图5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2020年高频关键词统计图
3.2 基金论文 尽管学界对基金论文的重要性尚存一定争议[11-12],但毋庸置疑,基金论文作者在申请项目时已经经过一轮同行评议或专家评审,在此前提下,撰写的科技论文理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本研究结果显示,2009—2020年《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共发表基金论文435篇,基金论文比为26.33%,虽相较于其他肿瘤学核心期刊相比,该指标并不高[13],但作为新创刊,该刊基金论文比一直呈现上升的态势,尤其是近几年基金论文比均超过55%,与其他肿瘤学核心期刊相近,说明该刊编辑部队伍勇于担当作为,善于通过约稿等形式吸引高质量基金论文,有效推动了肿瘤外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
3.3 作者群及机构群分析 由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办刊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且江苏省肿瘤医院为主办单位之一,因此该刊第一作者地区和单位即为江苏省和江苏省肿瘤医院,高产作者亦分布在江苏省主要的三级甲等医院。同时,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虽载文分布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体现了一定的覆盖性,但在西藏、江西、青海、山西等省市、自治区,论文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说明编辑部应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新的潜在作者群,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助力[14]。
3.4 发表时滞 发表时滞是影响学术期刊学术传播的掣肘之一,时滞过长会导致期刊论文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有所降低,过短则可能反映三审制度不严、审稿不严谨等现象[15]。研究显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的平均发表时滞约7个月,与其他诸多医学核心期刊相比并不很长,但应当关注的是,随着投稿量的日益增加,该刊的发表时滞呈现越来越长的趋势。编辑部应通过提高审稿效率、提高退稿率、对高质量优秀论文开设绿色通道等方法缩短发表时滞。
3.5 关键词 分析作为文献计量学重要方法之一,关键词统计分析是研究文献内在规律,揭示学术领域的学科特点、研究热点、发展方向等的重要手段[16]。本研究显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12年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严格标示关键词,体现了该刊严格编辑质量,打造精品期刊的踏实工作作风。通过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见,该刊办刊的热点动态基本与肿瘤外科领域的热点、焦点和动态相吻合[17]。此外,也和该刊编委队伍的学科分布和学术擅长相吻合。
3.6 核心文献计量 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率等3个文献计量学指标是文献计量学中评价期刊的最核心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依托高质量的编委队伍,坚持精品论文的筛选原则,实施严格的三审制度,严把质量关,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率从无到有,逐步升高。由此,该刊于2018年至今,连续4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然而,需要关注的是,近三年,《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的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率等核心指标基本保持稳中有升在激烈的竞争中该刊能持续进步实属不易,但还需居安思危,继续努力,勇于创新,打造特色,在肿瘤外科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4 结语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是我国肿瘤学和外科学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是广大肿瘤从业者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信息源泉。自创刊以来,严格办刊质量,努力拓展稿源,期刊影响力逐步提高,然而,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且在增加期刊页码的情况下, 相关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出现了明显变化,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必要通过分析相关因素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