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法治素养提升
2022-05-18丰姣
丰姣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继续深化基础教育,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法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策略
前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生命的进阶时期,更是品质素养的塑造关键时期,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变得更加复杂。作为有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应重视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法律的教育,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要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法治素养提升深层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期望能加深理解,促进本学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初中法治教育的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数量不断上升,缺乏道德自律、法治观念和认识,对社会和未成年的群体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关注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提升他们的遵法守法意识,进行普法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点工作,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最好地方,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进行法治教育最好的堡垒,如何进行有效的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初中生因年纪较小,辨别是非能力较弱,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念,思维活跃,在目前的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法治观念都有可能发生偏差。如果不正确地进行宣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的缺失。
中学时代是健全人格,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为一生奠定基础。尽管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长会逐步形成,但整体上仍未完全成熟。对是非的分辨往往会被外界的情况所左右,有时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利益会导致某些极端的行为。社会上环境复杂纷扰,碎片信息、低俗信息让初中生无从适从,逐“新”思想诱导他们走向犯罪。从目前我国中学发生的许多欺凌事件来看,初中学生的法治观念比较薄弱,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极为关键。目前,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法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修订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筑起政府保护、网络保护两道新防线,学校也要加强法治教育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法治教育,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
1.转变道德与法治传统师生观念
在实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时,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师的身份从原来的教学观念转变到同学朋友。交流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必须进行主动沟通,这样才能使问题更直观地反映出来。老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地指导,培养学生积极提问、主动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是知识教学的核心,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则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范围并不局限于教室。教师要积极地扩展和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要善于倾听。这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对学生的关怀。例如,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的情况下,要主动地进行谈话,为他们规划生活中的问题,使德法的思想真正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从而达到他们的日常教育目的。
2.改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不断融合,大部分课堂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教学的设施及环境,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合理利用智慧端进行授课,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多媒体教学为课堂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支撑。但随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修改,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要多想办法,不断改变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模式的进步,一系列新的现代设备也逐渐出现在课堂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借助于智慧端、学习平台及学习评价软件开展备课、授课及效果评价,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学习知识,使信息技术真正在课堂上发挥作用。
3.家校教育要密切融合
在时间和空间上,学校的教学有着很大的限制,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还应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与课堂之中建立知识基础,与家庭教育协同合作,共塑学生的理念价值观。一方面,老师要主动与学生的父母保持联络,将他们的思想、心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及时全面地沟通和积极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和协作,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达到知法、守法的目的。另外,在与父母共同努力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校教育在家庭中的辐射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方式,在父母及长辈中形成一个遵法守法的家庭氛围。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学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高效实施。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初中生增强法治意识,规范行为,预防犯罪
当前,我国的犯罪人群正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的比例较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这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主要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如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的指导,不善于分辨是非,最后就会走向犯罪。通过加强学生的法治宣传,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管理,提高对违法犯罪的防范。
2.有助于学生引导遵法守法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思想决定了意识,思想影响了行动,行动导致了结果。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观念,引导实践中的法治素养。
结语
总之,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教师是学校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组织者和促进力量。同时,还应借助社会的力量,做好德育、法制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荣芬.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2017(11).
[2]赵京东,徐芳.关于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