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保障消毒灭菌服务
2022-05-18李怡瑾
李怡瑾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更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医院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医院管理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自然也要加强细节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以保障消毒灭菌服务的质量。当然,这方面的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看不见的,也是较为陌生的。笔者在此做简单介绍,有助于大家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工作的了解,放心就医。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疗服务、临床教学、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管路设备的回收与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对于医院卫生服务工作有直接影响,只有确保操作规范,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才能预防交叉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院对于重复使用的器械设备一般进行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和供应。回收器械的清洗消毒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首要任务,清洗要求将回收的污染器械如内镜、诊疗器械、手术刀等放在流动水下冲洗,以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洗涤则要使用清洁剂浸泡数分钟之后再用清洁器具将表面附着的顽固污渍擦洗干凈,之后再进行漂洗。冲洗、洗涤以及漂洗可以使用软水,而终末清洗和消毒时则需要使用蒸馏水。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各科室关系紧密,承担着从各科室回收医疗器械,并且在消毒灭菌之后要将无菌器械发放给科室的任务。因此,优化建筑布局是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消毒供应中心通常设置在独立的区域,并且靠近临床科室,以方便器械的回收与供应,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内部布局则遵循“从污到净”的原则,一般来说是按照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顺序设置,灭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的压力差在5~10Pa,清洁区室内压力要高于污染区,并且要加装空气净化器,采取正压送风的方式,确保空气不被污染。按照卫生部门的相关要求,消毒供应中心需要设置生活办公区(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以及信息室)、污染区(器械回收分类、清洁区、消毒区)、清洁区(检查区、包装区、灭菌区)、无菌区(无菌器械储存区、无菌器械发放室)。不同工作区域之间需要设置缓冲区,并且要洗手、更换衣物后才可进入不同区域,以避免交叉感染。消毒供应中心的规模也应该与医院规模相匹配,以满足医院运营的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制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全面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医院都在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工作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坚持督查工作,确保灭菌器械的无菌性和安全性,定期对清洗设备进行养护,从而确保其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笔者相信,随着各项责任制的落实,完善绩效制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的各项工作也将会进一步完善落实,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