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和县图书馆馆藏清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考订

2022-05-18黄成思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5期
关键词:考证

黄成思

摘 要:文章根据馆藏文献,以时间为经、史事作纬,对闽台民间临水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文献—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进行研究考证,指出其错误,并给予纠正,服务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问祖、文化交流。

关键词:政和县图书馆;黄姓族谱;考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049

福建是我国著名侨乡,也是我国黄姓人口大省。据相关史料记载,从南宋时起,福建黄氏家人陆续迁往台湾、东南亚等地,明代为甚,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外迁黄氏达到顶峰,如今黄姓成为侨居海外华人的第一大姓氏。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至今依然与内地侨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血亲关系,其中,家谱则成为港澳台同胞及华人华侨寻根问祖、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因此,保持家谱的正确真实,纠正其错误偏差,意义重大。

1 闽台民间临水文化交流中李三娘与政和县杨源乡黄姓的渊源

位于福建省政和县东南部、屏南白水洋上游的洞宫山,境内有“二十六潭,三十六洞,四十九景”,为道教第二十七福地,号“琅嬛福地,魏虞洞天”。洞宫山区聚居一支宁德黄鞠派下后裔,其祖黄千四是黄鞠第十世孙,因世乱于五代后唐,从宁德霍童迁到关隶(今福建省政和县)之下坂肇基,再分迁今杨源乡黄大厝、西门村、王大厝村、楼下天井洋村、大溪村、屏南葛畲村等地。这支黄姓把陆上女神妈祖李三娘奉为祖婆,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西门村、王大厝村、楼下天井洋村、大溪村、屏南葛畲村等地的黄姓都要前往杨源乡铁坑村祖殿迎取香火,举办李三娘祭祀活动。明朝嘉靖年间,黄姓在其祖居地王大厝村单独修建一栋大奶庙供奉李三娘(图1)。

李三娘与道教闾山“三奶派”祖师陈靖姑、林九娘结为姐妹,合称“三奶夫人”,即民间信仰中的“临水文化”,属于西山净明派,崇尚“忠、义、孝、节”,与黄氏文化的“忠孝节义,宽和诚勇”相一致。其民间信仰习俗有求神赐子、临产求神、婴儿收惊唤魂、义子取名,祭祀仪式有:迎香接火、分宫庆醮、迎神巡境、重阳祭祀。李三娘信众众多,遍及福建22县和江西、浙江、广东、台湾及海内外地区,在台湾类同铁坑殿的庙宇有30余座,供奉主神李三娘,其习俗都源于杨源铁坑殿。2012年以来,陆续有台湾信众集体穿越海峡,到政和杨源铁坑殿谒祖进香,寻根问祖。

2 政和县图书馆搜集的宁德黄鞠后裔族谱

为深化闽台文化交流,方便港澳台同胞到政和寻根谒祖,政和县图书馆近年来加强对辖区内各姓氏族谱收集研究工作,通过征集、拍摄、复印等手段已收集全县吴、张、陈、叶、许、刘、李、范、黄、魏、周、宋、杨等十余个姓氏族谱。政和县图书馆注重黄氏家谱及其文化研究,现有馆藏黄鞠后裔黄千四派下族谱八部,主要有:①留守杨源黄氏祖居地—王(黄)大厝村的黄兴二公支谱一部,即黄大厝《黄氏宗谱》,该谱编修于清道光十九年(1838),为纸质手书,线装16开本,封面、封底已经破损不存,但谱序、谱例、世系图谱保存完整,按欧体谱书编制而成。②1324年迁居杨源乡楼下村黄兴一派下族谱两部,分别为编修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和1984年楼下兴一支张可济《黄氏宗谱》。③1195年分迁到杨源西门村的黄五四公支下族谱三部,分别是编修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黄氏宗谱》的谱序及其世系总图残存部分,光绪六年(1880)陈德辉主修的《黄氏宗谱》和1984年黄宝标主持、黄德埔主修的《黄氏宗谱》。

3 政和县黄鞠后裔发祥地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简介

政和杨源乡黄大厝下坂自然村是政和黄鞠后裔发祥地,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记载并保存一部分本支黄姓在政和原始珍贵历史资料。它是由兴二公支下天字房黄远鏻、黄高元和地字房黄世恩、黄世远、黄宗盛分别负责编列本房世系图谱,黄远鏻、黄世恩协修,请龙潭周兴南先生鉴定并序。该谱靠道光年间几位先贤追溯祖坟、搜集相关资料与回忆抢修而成的,为后人留下历代先辈姓名。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宗功之事,为我们留下一笔万分珍贵的家族财富;而他们修谱时记录的人物生卒年月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也保存了一份宝贵的历史依据,令人敬仰!

因受当時条件制约,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存在一些不足:①自千四公由霍童石桥始迁到下坂开基以来,各代世系情况难以考证。②关于“三三公”和“五四公”是谁?只是“颇有传闻”的生卒、墓葬、世系情况等都不清楚。西门乾隆五十九年(1794)谱序记载:“迨宋朝,五四公由黄大厝而迁徙西门之区,仰观俯察草木畅茂,居民淳厚,故于斯式廓以远我后也。自五四公南宋开基之初,相传及今二十世继岁六百余秋。”五四公为西门黄氏始祖,其灵位牌匾犹存。五四公于南宋庆元年间开基西门到兴一公元泰定元年(1324)奠基楼下,两者相距120余年。黄大厝道光十九年谱断代时,列成“三三公生:五四公生: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是不妥的。③修谱范围主要是兴二公支下居住在下坂、黄大厝、三山仔的天、地两房宗亲。④误将兴二公列到“大”字辈行代之上,作为第一世处理,导致家谱上体现为兴二公支比其兄弟四支多出六代。在此,主要就兴二公支系因何多出六、七代做些粗浅探讨。

4 黄大厝1839年《黄氏宗谱》世次错误考证

根据楼下光绪二十一年(1895)《黄氏宗谱》记载,黄千四派下的杨源黄氏兴字辈五兄弟,长子黄兴一于元朝泰定元年(1324)从王大厝迁居楼下,黄兴三、黄兴四、黄兴五派下子孙也先后分迁他乡,发派至今近700年,各支系世传24至26代之间,唯独留守祖居地王大厝的黄兴二公支派,其宗谱记载至今世传32代,其中必有原因。根据县图书馆馆藏杨源黄氏族谱资料,我们以时间为“经”,谱载史料为“纬”,进行横纵比较分析,发现黄大厝道光十九年(1839)《黄氏宗谱》世次有误,考订如下。

4.1 黄大厝道光十九年谱编修时存在先天不足

从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查看,该谱《序言》道:“我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斗遭回禄,旧谱因失。故自远代黄千四公由霍童石桥始迁以下无可考,三三公、五四公以后颇有传闻。”又言:“虽其族有居黄大厝、居下坂、徙三山仔等处不同,而世次可一览洞然。”又言:“旧谱已遭回禄,文献无征,此虽名修实则创经,十日而谱成。”(黄远鏻语)由此可见编修族谱时的情况是无谱可依、被动抢修。

4.2 兴二公之墓不是政和县黄鞠后裔共同祭扫的公墓

千四公于五代后唐年間(923—937)肇基下坂,兴一公于元泰定元年(1324)迁居楼下,两者相距近400年,其间约有十三四代先辈,他们的姓名字行、坟茔墓葬或多或少会留存于黄大厝山水、谱志与黄氏民间记忆之中,这是千四公派下在下坂或黄大厝发展的历史事实。每年清明节期间,西门村及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各支裔孙定期前往黄大厝、下坂集体祭扫共同先祖的坟茔时,严格按族规进行,即先总后分,在祭扫过程中,总是按照共同的先祖辈分由高至低进行集体祭扫。公墓祭扫完成之后,再分开自行祭扫本宗祖坟。而自古及今,西门村及兴一、兴三、兴四、兴五各支代表没有祭扫兴二公之坟,兴二公之墓及其以下坟墓归黄大厝天地房祭扫。这说明,西门村及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等各支共同祭扫坟墓的先祖,其行代、辈分应该是位列于兴二公之前。可见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将兴二公置于首位,这与事实不符。

4.3 从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保存的历史依据上看

参与编修人员:天字房24世黄远鏻生于乾隆丙午年(1786)七月,地字房25世黄世远生于乾隆庚戌年(1790)七月,黄世恩生于乾隆戊申年(1788)三月。查阅兴一、兴三、兴四、兴五各支家谱,其24世与25世都是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者相差200年左右,约六代。换言之,如果黄兴二公以下世系行代与其他四兄弟一致,那么黄远鏻、黄世恩等是当代人,而非乾隆后期之人。由此可见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所列世次有问题。

4.4 从黄姓族内各支时间段先辈世次对照上看

楼下兴一公支光绪二十一年(1895)《黄氏宗谱》记载,其派下17世孙黄锦肃生于乾隆庚戌年(1790);黄进树生于乾隆丙午年(1786)四月。另据西门《黄氏宗谱》载录长房的黄观烨生于乾隆庚戌年(1790),黄观烨乃兴字辈以下第17世孙,西门、楼下黄氏都是从黄大厝外迁的分支,两者世次一致。黄进树、黄锦肃、黄观烨与黄远鏻、黄世恩都是乾隆后期出生的,两者相差七八世。此可反证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的世次有误。

4.5 按族内各支每代人间隔时间上看

兴一、兴三、兴四、兴五各支自元朝泰定元年(1324)先后外迁,至今近700年,派发24~26世之间,每一代间隔27~30年;兴二公支派下“世”字辈至今230余年,共行8世,每一代间隔约29年。黄大厝兴二公派下“福”字辈至今,共派衍18代。其中,福寿公裔侄黄富七约于明嘉靖初年迁居建瓯水源翁坑村,本支现已衍发17代,两者每一代间隔28~29年,基本一致。由以上分析,可见黄大厝兴二公支“福”字辈以下代际和兴一、兴三、兴四、兴五各支相一致。但如果把道光谱“福”字辈以上的“兴、大、昌、康、泰、德、智、进、丰、宁、久、福、富、华”14代加在一起总计32代,每一代间隔仅21年,这与“兴”字辈其他支系代际间隔时间不符,由此可推断: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行代错在“福”字辈前。

另外,翁坑村宗亲黄大河与本支宗亲黄陈坦将本支世次排行与迁居黄大厝的张氏世次进行对比研究,结论与上述相同。

4.6 黄大厝道光十九年谱世次错在何处

黄大厝道光十九年谱是天字房黄远鏻、黄高元,地字房黄世恩、黄世远、黄宗盛经实地考证,按实际编列本房世系图谱,这一点不容置疑。可是问题出在哪里?黄大厝道光十九年谱行第“兴、大、昌、康、泰、德、智、进、丰、宁”。“宁”字辈后分天地两房:天字房为“久、(田)福、富、华、良、益、仙、东、公、春、(胤)、子、永、远、世、立”;地字房为“福、富、(章)、(文)、(元)、(必)、东、(朱)、(广)、(先)、(瑞)、(亘)、(宗)、(作)、(延)”。

道光十九年修谱天地房合并新取字行“齐、振、家、政、代、得、其、祥”(图2)。

按道光十九年谱记载,黄大厝“宁”字辈分天、地两房,房内祖墓归本房自行祭扫;“宁”字辈以上即大仁公、昌玑公、康廷公、泰坦公、德熙公、智滔公、兴二公、进秀公、丰华公和宁顺、宁昌二公共10代祖墓“只许同祭”。

我们对上述字派行第进行梳理后,可见“大昌康泰德智兴,进丰宁久福富华”是一副对仗十分完整的对联。

天字房是“良益仙东,公春胤子,永远世立,齐振家政,代得其祥”。

地字房是“文元必东,朱广先瑞,亘宗作延,齐振家政,代得其祥”。

综上所述,黄大厝道光十九年《黄氏宗谱》在编修时,因“旧谱已遭回禄,文献无征”,同时受交通、信息闭塞等条件制约,在没有条件一一比照其他各支系族谱情况下,进行抢救性“此虽名修实则创经,十日而谱成”(黄远鏻语);在编修过程中忽略了西门村及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各支共尊先祖行代、辈分应当列于兴二公前的事实;没有考虑到黄大厝黄氏历史上,曾经是采用对联方式编列行代字派的,误把“兴大昌康,泰德智进”作为“大昌康泰德智兴”处理了,直接将兴二公作为该谱第一世,把大、昌、康、泰、德、智六代先祖列于兴二公名支下,从而导致兴二公支代数增加。应给予纠正。

猜你喜欢

考证
惠州市“化学检验工”考证题库建设探析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联系初考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大学生考证自我期望与企业认同度的对比分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三)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
两宋之交真率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