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与课堂的距离
2022-05-18李猛
“李老师,我想跟您谈一谈我备课的困惑,好吗?”坐在我对面正皱着眉头思索的焦紫涵老师是新来的实习老师。她是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专业的硕士,有志于做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所以主动来学校做教育实习。每次听完课,她都要围绕听课所得和困惑与我交流。我也向她请教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并试着更新
自己的知识系统。
眼下,她正准备文言文复习课的试讲。看她严肃的表情,我知道她真的遇到问题了。
“我发现,古代汉语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体现。”她声音不大,但掷地有声。
我有些意外,本以为她要“请教”的是教学方面的问题,没想到是“专业性”问题。
我点头,示意她继续讲。
“当前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与古代汉语的研究有些脱节。比较突出的是术语的使用。按理说,术语的明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然而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些术语的使用比较随意,比如‘通假字’。虽然‘通假’的概念尚在讨论,不过‘通假字’和‘古今字’是泾渭分明的。然而,我们绝口不提‘古今字’,一律按‘通假字’解释,这并不科学。”
我一时语塞,这是我的知识盲点。听她这么一讲,我记起大学时古汉语老师的确辨析过“古今字”与“通假字”。然而经过十多年的一线教学,我竟然只识“通假字”而不认“古今字”。
“再如‘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指一些词性发生转变的现象,也称为‘读破’或‘破读’,其本质特征就是词性的改变。但我们却把‘名词用作状语’视为‘词类活用’,这显然是术语的误用——充当状语是名词的语法功能之一,与名
词词性无关。还有像‘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一些以今律古的解释,也是不科学的。”
我向她表示我的孤陋,也感谢她给我上了一课。我告诉她,这些知识并非我们不想教或故意错教,而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教错了。
“正好这一次复习文言现象时,你可以帮助同学们辨析一下。”我说。
“可是,这样会不会‘误导’他们?就是说,他们按我说的写,考试会不会被判为错误?”
“不用担心,考试不考概念,只考具体语境的运用。”
她点头,继续说:“我们不应当传授不科学的‘知识’,科学不应当妥协。”
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的几天,我们又围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了几次讨论。我鼓励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给学生拓展些古汉语知识。她很犹豫,觉得很多内容讲了意义也不大,因为考试并不会考。我说:“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如果你认为有些知识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有利,你就当仁不让地讲。毕竟,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性要素。”
最终,她以姚鼐的《登泰山记》为例,进行课内外文言词语的整合与辨析,顺便把“名词用作状语”这种“活用”做了纠正。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通过与焦老师的交流,我曾经困惑过的一些问题也“复苏”了——语文课程究竟需要哪些知识?课堂教学应该教哪些知识?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
十年前,我阅读韩雪屏教授的《语文课程知识初论》这部著作时,便知道这些困惑是“世纪之惑”。韩教授指出,“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与文选体制无序性的矛盾”,容易造成“语言知识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及“整个语文课程教学的不确定性”。
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一些课程改革实践,也接受了不少业务培训,可是平心而论,我的知识储备还是过去那些内容。
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理念早就更新了——以生为本、多元智能、师生是成长共同体……可是,我们的教学技术(此技术并非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并没有多少改变,甚至教学方式也没有多少变化。尽管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课程倡导的学習方式,我们深以为然,可是,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这中间隔着多远的距离,没有多少一线教师能搞清楚。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呢?
客观地讲,近年来专家普遍重视语文课程知识的开发。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学、叙事学、语境写作学等成果日渐丰富,语文课程论与文艺理论等相关
课程在师范生的课堂里越来越受欢迎,各级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可是,这些“象牙塔”里的知识并没有很好地融入中小学课堂。或者说,中小学课堂没有很好地吸收这些前沿知识。说到底,“象牙塔”与中小学课堂之间存在隔膜。
我想,知识已经更新,成果就在那里,一线教师要主动学习,积极吸收。近两年,我开始学习叙事学、语篇学的相关理论,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比如,我的小说教学不再以“三要素”为法宝,而是引入叙述视角、叙事时间、话语模式等知识,让学生在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小说的鉴赏方法。特级教师杨友红也曾引入叙事伦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背影》的教学,让学生在“父子隔阂与弥合”的深度阅读中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提升。
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也要加强双向沟通与研讨。专家的研究成果需要转化。转化的方式很多,可以组建实践团队深入一线,可以组织包含一线教师在内的教研共同体,可以开展更接地气的实操培训。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的团队在一线深耕细作;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与中小学教师也有良好的互动;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更是依托中小学的名师工作室实践“三层级文本解读”理论。双向沟通,方能有效消弭隔阂。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也应主动接近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研讨,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个人的实践。双方的良性互动,有
助于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现实界限。
此外,我们还应重视教材的引领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目前,统编语文教材已经在练习题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叙事视角、散文笔法、语言风格等。尽管内容不多,但对语文教学已经产生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不仅激励一线教师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主动开发适宜的课程,也促进专家学者调整研究方向。当下的语文测评,也要摆脱狭窄的语文教学知识观,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发展学生语言素养的目标出发,丰富评价方式,优化测评内容。多方互动,形成合力,方能走向以知识为支撑、以言语实践为主导的语文教学之路。
“焦老师们”即将离开“象牙塔”,带着他们的理性思考与学习成果走进中小学课堂。语文教育者们会一起努力消除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的壁垒,助力学生实现知识的融合与素养的提升。
(李猛,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