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素养 构建主题
2022-05-18任国安
任国安
【摘要】实行主题教学,是实现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突破部编版教材内容多、时间紧困境的具体方法,也是开展深度教学的必要抓手。文章依据教学实践、实验观察和文献研究,立意学生核心素养,探讨以主题建构,开展深度教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深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8—0082—04
2017年教育部颁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帮助学生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提议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设计教学主题,优化课程内容[1]。自2018年起,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在各地渐次推进。新教材叙事语言简练,但知识容量大大增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挑战性大。鉴于部编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尝试实施主题教學,以主题统摄具体课程,整合教材内容,涵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
2017年新修版课程标准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五大核心素养,这些素养是中学生必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新教材特色鲜明
全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历史叙述和评判中,融入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思维导向。从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等若干动力角度,演绎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材以通史为体例,以政治史为主线,勾连经济、文化,从文明起源,述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
(二)新教材注重德育渗透
《中外历史纲要·上》涉及诸多典型性、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人、科技、文学艺术等,展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认同。新教材也凸显了民族团结、国土意识、海疆意识,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体现出极强的时代性。
(三)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适合学生学习
纵观纲要上下,几乎每页都有两到三幅图片,不但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印证了相关史事,也开阔了学生眼界,有利于锻炼其观察能力。课文设计了“人物扫描”“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等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材料,便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训练其自主学习、史料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新教材内容删减得当,反映了历史的完整性
《中外历史纲要》增加了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所缺失的东汉、两晋、五代、历代农民起义等内容,增加了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意大利统一等具体史事,让历史叙述更完整,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历史的演进。
(五)新教材也存在知识容量大,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间紧的现实窘境
从课程内容来看,每一课6页内容,基本六七千字,上下两册57万多字,而且课程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广、出现概念多,但表述精炼。在教学中,讲什么、讲多少、讲到哪个程度,怎样在两学期内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的教学任务,如何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历经实践,主题教学是当下突破教学困局的一条有效途径。正如谭方亮老师所言:“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构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2]教学主题是一节课的核心线索,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它能提纲挈领地统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探索研究,高屋建瓴地涵育学科素养。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炼教学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至于主题的提炼,可以从课程知识的内容中确立,可以从知识的逻辑关系中梳理,可以从社会时政热点中提炼,也可以从学术研究成果中借鉴。比如,“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可从知识逻辑中提炼主题“容·融·荣”,三国至隋唐之际,南北文化、中外文化、民族文化、多元艺术,共容共存,相互吸收,走向融合,促成了隋唐文化的大繁荣。如“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一课,也可从课文内容中提炼主题“困局与革新”,五代时期政局纷乱、礼崩乐坏的困局,在宋初经加强集权、分化事权得以革除,至北宋中期却因宋初改革再度陷入积贫积弱、冗兵、冗官、冗费的困境,王安石变法为破局而出,却产生新的党争、伤民等问题,以此让学生体会改革的意义与艰难。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主题提炼,还需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
(一)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体验感
1.创设情境,要注意细节刻画。特级教师戴加平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应当有故事(细节)的渲染,有学习方法的渗透,有灵魂的烛照。简言之,是应当有趣、有法、有味。”[3]故事的渲染,能够营造鲜活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喜欢历史,又能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比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讲述戊戌变法,可以设计谭嗣同临刑的细节,以慈禧太后下令以钝刀砍杀谭嗣同二十余刀后方才断气,与谭嗣同从容赴死、慷慨就义的悲壮之举作对照,令学生神入历史地体验晚清政局之恶,爱国志士之烈。无需言传,学生对先贤热恋家国故土的历史同情、对志士为求民众觉醒而勇于流血牺牲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重在问题设计。问题是思考的来源,依托历史情境,设置恰当的问题,能将学生带入历史场景,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问题设计中,要紧扣教学主题,贴近学生认知,还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问题的思维价值。学生的知识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问题设计要照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渐次深入,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能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3.创设情境,要传递人文之美。历史学科,不止启迪思维,还要发现价值和传递人文精神。《中外历史纲要·上》也从三个方面给学生传递人文精神。一是通过历史人物的人格美,向学生传递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价值追求;二是透过革命先烈的信仰美,教学生思考在当下该追求什么和怎么追求的问题;三是依托与时俱进的智慧美,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的困惑。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史料来源,在主题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之美。
(二)精选挖掘史料,提升学生思维力
教学主题,犹如一节课程的中心论点,需要论证,需要相关史料的支撑。历史教师要根据提炼的主题,结合教材、历史文献、名人论著等材料,进行选择、挖掘和拓宽,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精神和能力,传递给学生历史解释的方法。史料实证能力,课标要求甚高。不仅要求学生能从史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还要能在史事与现实问题论述中,运用史料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更要能够分辨不同历史解释,且从史料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个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最终实现学生可以自己搜集、甄别史料,论证以往说法或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的目标[4]。
1.具体教学中,精选史料,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史料内涵是前提。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历史教师要选择易于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史料,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较之于以前的几种教材,部编版教材中史料更丰富,传递出史料实证的思维导向。课本是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材料,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考虑教材史料的运用和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和微观的个人思想正确理解这些史料。
2.史料的选择和挖掘,要服务教学主题。相似的史料很多,教学中要紧扣教学主题,选择最典型性、最能说明问题的史料,选择阐释同一主题的史料。比如,“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一课,可以“秦的统一和灭亡”为主题,于是荀子论秦的史料,就可以这样挖掘和拓宽:可以用吏治良好的史料,解释秦统一;可以从秦统一后吏治变坏,来阐释秦的灭亡;还可以从荀子与范雎、李斯论道,解释儒、法两种治国之道的优劣。这样不仅有利于凸显教学主题,还能升华教学立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史料的挖掘和拓宽,要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精妙设计问题,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涵育。可以选用观点相异、甚至相左的史料,让学生概括不同个体对同一问题认识的差异,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意识。其次铺垫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观点差异的原因。最后让学生搜集新史料,提出自己的看法,训练其搜集、鉴别史料,利用史料论证问题的史料实证素养。
(三)重视图表运用,培育学生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最大的特征。时空的把握,是我们认识历史、重构和解释历史的起点。对历史事件的考察,要將其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做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5]。部编版教材以通史体例编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但是部编版教材同样也存在着知识内容多,时空跨度大,学生建构困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有意地整合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
1.多用地图,让学生直观感知历史。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利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历代疆域图,从时间的推进和空间范围的视角去说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进而将人物和史事放在特定时空框架下去认识和探究。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标注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重要民族或政权分布的范围等,增强其时空观念。
2.构建时空,让学生辨析历史问题。在直观感知历史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对重大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建立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历史教育家赵恒烈先生指出,将历史事实放在与其他诸多历史事实的关系中去,就能揭示历史事实的本质,形成历史概念[6]。在课程设计中,在主题统摄下,运用大事年表,利用相关史料,配合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搭建特定的具体时空,然后立足学生主体,或勾连事实,或据理推理,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历史细节,探索影响“人”“事”发展的因素,同情地、历史地审视历史的发展[7]。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也是不断延续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事”的变迁,只有在广泛联系的网络中,在当时特定的时空下,才能得到相对合理的理解和解释。
3.串联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困难在于知识点碎、时间多、头绪杂,难以形成体系。所以,在课程内外,历史教师要适度做好知识体系化的表率与引导。利用时间轴,串联史事,既能增强学生的时空观,也能帮助其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历史认识,便于其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
4.列表比较,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比较同时代中外历史或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同一地区或同一国度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分析差异,概括相同,探寻历史的多样性与延续性。不但能锻炼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开阔国际视野,树立正确文化观”的家国情怀素养[8]。
(四)注重人物渲染,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历史教师朱能认为,历史课堂是学生、教师和历史人物三者的相会,教师的职责是将历史人物引荐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人物的选择[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将创造历史的人引入课堂,才能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收到历史教育的作用。
1.历史人物的处事方式,能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无数的历史过往,总有与学生现实生活选择中惊人相似的地方,如果学生能于时人立场上理解当时选择,无疑能丰富其自身的人生经验,有利于在以后面临问题时冷静、理性地选择应对方法。如韩信受胯下之辱而成大事的事迹,是隐忍克制和宽容大度的智慧;如管鲍之交中的不计前嫌的胸怀,是朋友间信任友善力量的彰显;如范仲淹等贫寒宋儒的艰苦求学经历,是自强不息精神的诠释。
2.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节,能熏陶学生的家国情怀。俗话说,最好的教育是榜样。历史教学中,若能适当树立几个典型人物,叙述其故事,定能收取立德树人的成效。比如,学习辽宋夏金元文化,展示关学祖师张载的“横渠四句教”,让学生体会宋儒胸怀天下、传承文化、开创太平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叙述林则徐在晚清变局中的隐忍坚持、不计得失,不但能令学生更好地理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内涵,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林则徐雍容大度、热爱家国精神的熏染。
综上而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育,是一个复杂艰巨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历史教师用心揣摩课程标准、教材表述,广泛阅读,搜集史料,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每一个教学主题;营造具体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还需要精选史料,用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小心地进行史料实证;用好图表资料,增强学生时空观念;塑造鲜活的历史人物,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
[2]谭方亮.历史主题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6(04):36-38.
[3]戴加平.好课三要素:故事、学法、灵魂——“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之我见[J].历史教学,2014(11):46-48+65.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2-43.
[5]陈勇略.略论钱穆的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J].理论研究,1994(02):47-62.
[6]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6.
[7]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01):109-115.
[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6.
[9]朱能.制度史课堂教学里的“他”[J].历史教学,2016(03):21-26.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