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物油画创作中茶具绘画技法探析

2022-05-18白璐

大观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画

白璐

摘 要:在静物油画创作中,茶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参照物,很多艺术家都曾选择茶具来进行写生创作。而茶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器物。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茶具绘画技法进行探究,对于促进油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回顾法对油画静物的创作技法进行探究,并以茶具为例,对静物油画的发展历程及绘画特点等进行阐述,并从观察、构图、色彩、手法四个角度分析茶具绘画技法。

关键词:静物油画;茶具绘画;中国画

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所取得的成就也数不胜数,但是静物油画一直都处于边缘位置。而在1978年至2005年,静物油画得到了繁荣发展,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当前,大众的审美意识不断提升,对静物油画的艺术需求也逐步提高,各种静物油画的绘画技法越来越多样化,表现出了较强的艺术气息,使静物油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静物油画创作中茶具绘画的技法,以促进静物油画及绘画艺术的发展。

一、静物油画概述

(一)静物油画的发展历程

静物油画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在西方油画体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早期的油画并不是很受欧洲文艺学家的欢迎,因为该时期的油画作品含有较为强烈的宗教意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艺术家的思想逐渐开放,并赋予了油画除了宗教意义之外的其他内涵,将其逐渐从抽象转为现实,采用的静物参照物变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由此静物油画有了全新的艺术发展体系。此后,静物油画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无论是在艺术表达方面,还是在绘画技法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艺术家们也纷纷借助这种绘画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中国的静物油画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静物油画才开始在我国兴起。艺术家将静物油画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静物油画焕发出了与西方油画不同的风采。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茶具是茶文化的载体,更是油画艺术家比较青睐的绘画对象,因此通过茶具绘画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不同文化体系的影响,茶具的特征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绘画艺術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很多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元素,这也充分说明中西方文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融合,并产生了较大的艺术影响。

(二)静物油画的绘画特点

对于静物油画绘画本身来说,艺术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绘画技法体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静物油画创作的最关键之处便在于构图,所以创作者要针对不同的参照物选择最为精准的构图方式。静物油画的构图方式主要分为对称法、均衡法、调和法、对比法、比例法等,这些具体的方法都需要遵循同一个原则,即变化与统一,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静物画如果没有变化,则会比较呆板和固定,如果有变化而统一不足,则会导致画面整体显得杂乱无章,茶具绘画同样如此。茶具作为静物油画创作的常见参照物,在具体绘画时,创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构图时,要注意凸显茶具的中心地位,可以利用颜色深浅来进行把握,并且要注意画作与背景之间的联系;第二,要提前确定茶具空间和前后关系;第三,应从画面的中心位置开始绘画,以保证整个画面的均衡性。总之,虽然茶具绘画技法非常多样,但是创作者仍需注重变化与统一的法则,这样才能使画面更加具有美感,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二、静物油画创作中的茶具绘画技法

创作者在进行茶具绘画时,不仅要注重绘画手法,更多是要完善整个绘画环节,从而使画作达到完美的效果。因此,笔者将从观察、构图、色彩、手法四个角度来对茶具绘画技法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观察

在进行茶具绘画之前,创作者需要对各种真实的茶具进行细致的观察,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包含视觉上的观察,而且还包含对茶具文化内涵的探讨。创作者在开始绘画之前,要对茶具文化进行深度的理解,只有在结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借物言志,更好地抒发情感,赋予画作灵魂。实际上,茶具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茶具的外在形态多种多样,每一种形态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因此,创作者在进行茶具绘画创作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在物质层面,创作者需要对茶具的外在形态和特征进行把握,从整体上对茶具静物的细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观察。在此过程中,创作者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确定茶具的结构、色彩、整体构图等,并结合实际环境的影响来进行考虑,因为不同的灯光、角度等都会影响观察结果,进而影响茶具静物画的成品效果。

在精神层面,创作者需要注重文化和情感两个方面,在细致观察茶具形态和特征的基础上,对茶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将自身的情感完全融入进去。静物画虽然画的是不动的物体,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所有静物画的物体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命”。创作者只有将自身的主观情感与茶具的文化内涵进行融合,才能让这种“生命”突破空间限制,活动在客观世界之中。茶具绘画同样如此,如果创作者只是局限于对其物质层面进行解读,用纹理、笔触和墨水来进行色彩的堆叠,那么这种创作是没有灵魂的,是无法提升艺术层次的。而创作者要想在作品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赋予作品灵魂,则需要对茶具的文化内涵进行回溯,从历史文化中找到情感寄托点,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形象,从而让作品具有真正的意境,让绘画技法与情感表达彻底地融为一体。

因此,在进行茶具绘画创作时,创作者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进行观察,从各个角度来全面理解茶具文化的内涵,以正确地选择构图方式,从而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画风和魅力。

(二)构图

构图是静物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一环,创作者在进行绘画时,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所表现的物体进行大小、远近、深浅的安排和放置,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茶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静物参照物体,其构图技法也十分多样,前文提到的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是所有静物画的通用形式,不具有针对性。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茶具绘画的构图方式主要包含五种。

第一,以自身视点为基础来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需要创作者以观赏者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并确定茶具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而观赏者的观赏角度可以分为平视、俯视和仰视三种。对于平视构图来说,创作者需要秉持统一的原则,将茶具与同一画面中的其他物体置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凸显画面的自然、平和之感。当然,创作者还需要借助线条来体现出画面的层次变化,以免画面显得单调。对于俯视构图来说,创作者要具有较强的全局观念,因为从上往下看时,观赏者的观赏范围会被扩大,画面中的静物可以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感觉,所以创作者还可以将茶具内部的结构、纹理特征等充分地展现出来,以进一步提升画面的真实感。对于仰视构图来说,观赏者的视点位于茶具静物的下方,使得茶具随着视线变化呈现出从小到大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油画的神秘、空旷之感。

第二,以三角形为构图方式。从三角形的几何性质来看,其结构最为稳定,所以创作者可将茶具放置于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并将其他静物放在对称点上,使画面整体趋于统一和稳定,视觉效果较为突出。

第三,以圆形为构图模式。圆形本身就可以给人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因此创作者可将茶具放置在圆形的圆心处,并围绕圆周来放置其他静物,使画面整体达到和谐自然、平衡统一。

第四,以方形为构图模式。相较于圆形来说,方形少了一些圆滑,多了一些棱角,表现出了一种理性、规范、标准的视觉效果,变化多端,能让整个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第五,以放射形为构图模式。这种构图模式较为新颖。创作者可以将茶具放在中心位置,然后向四周扩散,放置其他静物,以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落感,同时对茶具的光线、形状、颜色等进行刻画,传递出一种膨胀效应,或者由外而内的收缩视觉效果。

综上,茶具静物的绘画构图技法十分多样,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应结合自身擅长的构图技法,并与绘画情境、个人的情感等相互融合,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三)色彩

在静物油画创作过程中,色彩对升华情感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创作者可以利用不同色彩的搭配,使自身的情感表达更加完整和鲜明。自古以来,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就十分紧密,根据当前的科学解释,色彩可以通过传递光信息作用于个体的大脑,并与思维产生连接,让个体回忆以往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反应。也就是说,利用色彩完全可以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茶具绘画也同样如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同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黑色可以给人一种肃穆感,红色可以给人一种喜庆感,黄色可以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色可以给人一种空虚感等,因此静物画创作者应在深度理解茶具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技巧,将自身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对茶具色泽的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进行细致的把握,并对其进行仔细观察,以便确定整幅画作的主色调,同时还可以确定光线对茶具形态的塑造效果。从色相与明度角度来看,创作者可采取黑、白、灰等纯色,这样才能使不同静物的对比效果更加突出,通过黑、白的混合使用来塑造明暗区域,然后通过灰面、交接线、反光等绘画技巧来呈现出茶具静物的独有特点,以将茶具与其他静物从外在形态上区分开来。对于颜色的冷暖效果来说,创作者应结合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具体的颜色,并通过静物安排位置的不同来升华情感。具体来说,创作者需要确定不同位置静物的冷暖色调,特别是不同茶具的远近关系以及茶具与背景颜色的冷暖区分。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实际的环境来确定光源色,保证绘画作品的真实性,让创作者的情感跃然纸上。对于色彩饱和度来说,创作者要考虑静物色彩的位置安排问题,将饱和度低与饱和度高的静物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将饱和度高的色彩放置于画面的前端,从而起到吸引观赏者目光的作用。

总之,色彩的应用不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更多是作为一种表达创作者情感的工具而存在。因此,创作者要合理地应用色彩,使茶具绘画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

(四)手法

静物油画属于油画的一种,创作者可以把油画创作中的一些绘画手法用在静物油画创作中。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创作者不能完全照搬照用,而要结合自身的理解来对绘画手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从而使绘画手法更加贴近静物油画创作。当前较为主流的静物油画绘画手法主要分为三种,即透明薄涂画法、不透明厚涂画法、折中画法。

首先,透明薄涂画法。很多画家在静物油画创作中融入了较多的现代绘画理念,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灵活性。透明薄涂画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具体来说,这种画法主要是指创作者利用一种较为特殊的颜料进行反复描绘,且这种颜料必须经过调色油的充分稀释。在描绘的过程中,创作者需将画面进行分层,每一层都涂抹上颜料,并且保证画面的透明度。这样画面的色彩就会在颜料的层叠效应下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变化,色彩效果更加凸显,与普通油画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茶具绘画来说,这种绘画手法十分有效,能够切实有效地体现出茶具的艺术特色,并利用丰富的色彩变化来表达情感。其次,不透明厚涂畫法。这种画法与透明薄涂画法有着完全相反的特征,创作者需要用浓稠、厚重的颜料对画作进行反复的涂抹描绘,这种浓稠的颜料无法塑造较高的透明度,因此可以较为有效地体现出一种历史厚重感。对于茶具绘画来说,不透明厚涂画法可以用于陶器茶具上,因为这种茶具本身就是要体现出一种粗糙、厚重的质感。最后,折中画法主要融合了透明薄涂画法和不透明厚涂画法的长处和优势,既保留了透明薄涂画法中的透明度,也继承了不透明厚涂画法中的厚重感,并通过明暗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极强地提升了画作的情感表现力。

三、结语

茶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已经成为当前静物油画创作的关键参照物。然而,要想画好静物茶具绘画,创作者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且要深度了解茶文化,这样才能赋予作品灵魂。情感共鸣是评判绘画作品的重要标准,因此创作者除了要在技法上进行完善之外,还需要借助情感来丰富绘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胡文涛.论写生油画静物的发展历程[J].美与时代(下),2021(4):82-84.

[2]杨文.杨文油画静物作品[J].甘肃社会科学,2021(3):239.

[3]许娇.构成形式在本人油画静物创作中的应用[D].济南:济南大学,2021.

[4]韩雄.如何在绘画创作中应用科技艺术语言:评《创新视野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0(11):111.

[5]葛怡晨.意象、表现:我的油画静物系列探索与实践[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1.

[6]温凤惠.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当代油画静物造型创作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8(5):436.

作者单位: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紫气东来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康庄大道(中国画)
《早春过秦岭》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