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2-05-17文志红
文志红
引言
所谓“1+X”证书制度是指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这一证书制度首先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进行职业教育的学生需要进行考证。该制度的实施是以学校为主体,针对不同的院系进行不同的工作。实施这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1+X 证书制度
1+X 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体现了教育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X 则是对于职业技能等级的评定证书。在教育工作中,对于职业技能评定证书则是体现学生技术能力水平的一种资质凭证,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专业职业素养水平。
当下一些职业院校积极实行1+X 证书制度以及双证书制度,并不是机械地将两种证书进行叠加,而是针对技能评定证书的一种升级。而1+X 中“X”是在变化的,其本质则是学生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针对于会计专业教学“X”不但需要取代既有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且还要包括会计专业岗位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普通话证书等。
二、“1+X”证书制度的作用
1+X 证书制度的出台是为了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这一制度的发布无疑是加强了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职业院校中实行1+X 证书制度不仅完善了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体系还使该院校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工作相互融合,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实施该项制度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资源也逐渐偏向于职业教育行业。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统筹了专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在考评阶段也进行了两者的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价值。除此之外,1+X 证书制度的实施也改善了教学管理工作,对于职业教育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1+X 证书制度的实施。
三、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裂
开展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中只迎合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与专业技能的联系较少,学校教育没有办法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教学目标与职业技能存在差别会给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带来较大阻碍。
(二)课程缺乏实用性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并且经济发展环境也不断变化,职业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难以紧跟时代变化。会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技能型,但是在实际课程设计中更加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且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对于其他类型企业的会计工作并没有重视。
(三)会计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职业学校的许多老师都是本科学历,并且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考试教学,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很多老师考取了大量的技能证书,但是并不具备会计工作经验,导致在教学工作中老师没有办法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现在的老师在工作中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开展各相关科研工作,从而老师没有时间到企业中进行会计实训。
四、“1+X”证书制度应用到会计专业中的重要意义
(一)1+X 证书制度为专业教学工作改革指明方向
1+X 证书制度的应用对于会计专业教学工作产生了关键性作用,在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共同协作而形成多样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而可以增强教学改革成效。而学校培养人才,更加注重于学历教育,而在1+X 证书制度应用以后,促进了教学方向转向为培养专业性技能型人才方向,从人才教育方案、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积极落实,健全并完善了校企合作体系,促进了产教融合,进而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业性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最终积极有效地提升了会计专业人才整体水平。
(二)1+X 证书制度为学生未来就业拓宽渠道
当下社会在快速地向前发展,人才竞争也更加激烈,会计专业已经不具备较强的就业优势,尤其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更加缺少有利条件。而实施1+X 证书制度,既有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取代,学校通过应用技能等级引导并辅助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基础上,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且在明确市场需要以及企业用人需求前提下获得计算机相关证书,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优势和有利条件,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会计专业岗位工作中去。因此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学生要能够认识到1+X 证书制度对于自身学习、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可以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且能够更加努力地获得1+X 证书,进而学生获得了良好的竞争优势。
五、“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
落实“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便是有丰富且具有价值的职业证书来给学生们选择。现阶段,我国留存的技能证书有139 项,这并不能满足1+X 证书制度执行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发技能证书,以此来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开发新证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国家发展情况,职业走向,在考核过程中要把必要的技能涵盖其中。与此同时,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开发证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听取企业的声音,学生考取职业证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意见对于证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针对教师制定企业培训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推动“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中的执行工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以下技能:首先,需要培训核心老师,学校应该定期培训专业老师,从而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使得接受培训的老师能够带动全体老师的教学能力。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1+X”证书制度的内涵,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整体老师的能力,创建良好的教师队伍;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制定严格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努力还要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从制度层面规定进行专业教学的老师每年都需要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从而保证老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企业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应该加入评教体系中,老师只有熟练掌握企业培训过程中的各项技能才能获得优秀的成绩,从而才能回到一线教育工作中,如果老师在企业培训过程中出现问题其进入一线开展教育工作的资格就要被取消,通过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老师的理论知识储备还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培训出一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课程体系
在推行1+X 证书制度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要考取的证书进行课程设计,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合现在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原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技能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及时转变教学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更多的实践课程,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是进行做账,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手动做账的技能,只有了解账务处理的流程才能进行后续工作。现在会计工作的开展都会借助财务软件来进行,所以在实践课程中应该加入会计电算化,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财务软件的了解,从而可以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在实训课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堂中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如果在实训课程中出现问题,学生应该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将问题解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职业院校需要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提高自己对会计专业的认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认识会计工作,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从而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可以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
(四)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的改革
从职业院校的角度出发,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根本出发点,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贯彻“1+X”证书制度对于学校发展的要求,另外,学校需要统筹各种学习资源以加强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的融合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其结合程度只能通过评价体系来呈现。最后,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性格方面的情况,对还没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开展更专业的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严把质量关,提高证书含金量
现阶段,国家并没有对技能等级证书进行梳理,职业院校应该做好技能等级证书的把关工作,从而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学校在引进技能等级证书时需要将行业认同度高的证书引入学校教育当中,学生在考取证书时应该秉持在精不在多的原则,技能证书的考取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与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考试,因此学校在引入技能等级证书时应该做到深思熟虑。学校对于证书的选择工作并不是止步于选择完证书即可,还需要对证书的考取价值进行后续研究,学校要时刻保证学生考取的技能证书能够适应现在时代的发展,能够适应行业要求。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一旦发现一项证书不再适用于现在的行业发展学校需要及时引入新的证书来代替原有证书。最后,在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督工作,严禁出现作弊现象。学校也要把好毕业大关,确保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六)依据教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1+X 证书制度实施主要是为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而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企业中一线岗位工作的人才,针对于中职学校需要学生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以外还要包括等级证书以及普通话证书,而这能够更好地满足岗位工作需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专业依据具体标准展开教学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并且实施精准化教学,对于课程的设置方面需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等,这就需要依据教育目标不断地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从而能够编写出满足企业需求以及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
(七)促进产教融合,完善教育模式
中职人才培养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而当下社会以及企业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专业型全能型人才。企业是产教融合改革的主体,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所以学校方面要引进开放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将学校作为基础,以企业作为主体,加强深度协作,共同办学,将企业打造成教学基地。当下会计专业知识变化较快,一些传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形势,针对学校方面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于会计专业基本要求。学校需要创造机会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顶岗学习,明确掌握企业具体工作流程,积极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且学校也需要积极地邀请企业相关专业人士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引导并指导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最新的会计行业政策以及了解行业发展成就。
(八)强化校企协作,健全评估体系
传统的评估方式则是通过学校考核合格以后所发放的证书,以此作为考核结果。而企业在招聘职工时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可以得知对于企业中会计岗位工作或者相关的岗位工作,虽然中职学生可以满足岗位需求,但是用人企业却更加倾向于招聘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由于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全面符合企业用工需求,学生进入到岗位工作以后,企业还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培养。因此,学校则需要强化校企协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学校需要适当给予企业一些教学权利,而传统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评估一般是由学校展开实施进行基本的评估,评估的结果与学生的学历以及相关证书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却不能体现出学生的技术能力水平。此时学校要能够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同行学校以及企业共同制定职业技能评估标准,能够考虑到学校以及企业用人需求以及评估要素,将传统的评估进行优化转变为整体性评估,而在评估时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从而可以确保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实用。
六、结束语
1+X 证书制度工作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了适应这次教育改革,中职院校需要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此,需要有效实施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包括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针对教师制定企业培训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课程体系、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的改革、严把质量关,提高证书含金量、依据教育目标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产教融合,完善教育模式、强化校企协作,健全评估体系,进而能够更好地落实1+X 证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