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预算信息公开

2022-05-1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舆情

胡 艳 王 斌

2021 年4 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工作起到督促作用,凸显国家实现2022 年度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公开全覆盖的目标和决心。作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各级预算部门应认真严谨的对待,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制定部门及所属单位统一的预算公开管理制度,积极对所属单位的预算公开工作予以指导,各级单位也应按照政策要求重视并且认真对待预算公开工作,积极思想从根本上做好预算公开的思路和方法,经得起舆论监督也对得起所使用的国家财政资金。

一、预算信息公开的实施效应

(一)加强了社会大众对预算单位的监督、促进国家民主治理。预算全面公开制度让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国家各级部门、单位的预算情况,是现代财政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国民参与国家治理的民主性。逐步全面实现预算信息公开,让社会大众参与到预算实施的监督中来,让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不再只是各级部门、单位内部的事,让人民通过监督的形式间接参与到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中来,体现了我们国家为实现民主治理、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对社会公众负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在这样的监督机制下,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确保社会大局长期稳定并且朝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向稳步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提高了对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求。在预算公开,社会大众监督机制下,各级部门、单位的预算信息被置于阳光之下,预算工作的全面情况将会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社会各阶层不乏专业人士、机构会对预算单位的预算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好坏,社会大众自有分说,如果有不合理之处必定会遭到质疑,一旦被发现预算数据有问题很可能还要被上级部门调查追责,因此,大众监督势必给预算单位带来外部压力,进而增强各级部门、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责任心,预算信息公开对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预算单位要想通过预算公开的信息体现本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以及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必要性、合理性、效用性,就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同时不断地加强预算管理,提升主体责任感,提高本单位完成预算信息公开这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公开为主动接受监督,把与预算相关的所有工作都认真执行到位。

(三)预算监督能增强政府各级部门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预算公开,实现民主监督,能增强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约束力,在预算监督机制下势必促进国家财政资金得到合理分配,促使预算单位按照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政策,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开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在社会大众的监督下,也将提升各级部门及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再配合国家绩效管理政策的要求,各级预算单位在履职态度和服务意识上一定会有所改善和提升。

(四)预算公开遏制腐败。作为公众关注较多的“三公”经费,近年来,国家不断要求各级部门、单位进行缩减,除此之外,国家还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把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不新建楼堂馆所,不铺张浪费,预算公开后在大众的监督下,“三公”经费开支得到控制,不合理的财政开支也将受到公众的监督、质询,在预算信息公开机制下,全民参与监督,腐败必然有所收敛,这样就有助于防止各级预算单位滥用国家财政资金;另外,预算公开拓宽了社会公众的监督渠道,国家不断加强预算公开建章立制,从侧面给了预算单位压力,有利于促进预算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用更严格的标准执行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从而预防腐败。

二、做好预算信息公开的几点思路

(一)从业务实际出发,合理编制预算。充分调动预算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各部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单位各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编制的工作中来,尽量全面完整地收集单位的业务信息,将下年度可能发生的业务事项尽量完整的纳入预算,准确及时全面地对下年度预算开支项目进行收集汇总,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部门预算,“二上”预算填报“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时,基本支出的各项细化经济分类应参考上年决算数据、本年已经发生的金额以及下年度已知会发生的事项,合理估计各项支出的细化经济分类,对有增量需求的开支项目予以合理上浮,尽量做到开支有依据、使用必合理;基于全口径预算的要求,充分预计单位各类收入项目“,二上”预算填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时,概念务必清楚,不要混淆填错,避免将“事业收入”或者“经营收入”的内容全部填写到“其他收入”中,造成“其他收入”金额过大,或者出现其他混淆的情况。

(二)遵循过“紧日子”原则,量入为出。2020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在此前各年度的工作报告中也数次提到政府要过紧日子。因此,各预算单位应谨遵国家号召和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不新建楼堂馆所,不铺张浪费,把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进一步缩减“三公”经费,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把预算真正执行到位;另外,预算批复后,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政府采购的执行,原则上应按照编报的预算计划安排年度的支出和活动,对于因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完成的支出或者政府采购行为,应做好资金结转工作,将结余资金编入下年度的预算,同时根据工作进度,合理编制下年度结余资金的支出和使用计划。

(三)根据预算批复,做好过程控制。财务管理部门应在接到批复的第一时间内,把批复结果转发至人事管理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及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根据批复的基本支出人员经费组织安排单位下一年度的工资、绩效、养老金、职业年金等项支出;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批复的基本支出公用经费,协同相关管理部门,同时根据单位的整体经费预算组织安排下一年度的公共开支;业务部门根据批复的项目信息,将经费分解到具体的业务项目,并督促业务人员按照预算编报的项目支出计划安排各项内容的支出,同时保证项目支出的预算执行率;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组织相关的业务部门及时布置招投标工作,并按照进度合理地开展政府采购和新增资产的购置活动。

(四)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做好核算工作。部门预算的编制基础是准确合理预计,全口径预算,而决算报表的编制则要基于准确的会计核算。单位决算数据应与单位部门编制口径相一致,遵循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各项开支以预算为基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计核算科目与批复的部门预算中细化经济分类及款及科目口径保持一致,预算在哪里即从哪里支出,避免由于会计核算使用的科目分类与预算口径不一致导致预决算科目偏差,将错误的预算信息公开给大众,从而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另外区分清楚暂付款和应记入费用成本的情况,真实反映当年预算执行情况。

(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预算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说明,那么预算单位所占有的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收益和处置也要进行公开,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占有国有资产的预算单位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对国有资产妥善经营,让国有资产发挥其价值,尽力让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这是占有国有资产的预算单位的责任和义务,预算信息公开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纳入预算公开内容,对保全、经营国有资产起到监督作用,预算单位不论是基于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还是预算公开的要求都应重视该项工作。

(六)重视和加强单位绩效管理。按照国家预算公开的相关要求,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也是需要各级预算单位公开的内容之一,因此各单位也应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加强对实现各类预算绩效目标的监督,做好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工作。在国家逐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政策要求下,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各单位应通过不断的宣传培训增强业务及管理部门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提升本单位人员绩效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成的循环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的执行控制、绩效评价、绩效结果的应用等环节,要做好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单位自上而下的重视,单位应重视每个环节,加强职能部门对绩效目标执行情况的监督,对项目目标的实现加以过程追踪和控制,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加以反思,对未达成的绩效目标进行原因分析,促进后续工作的改进,对绩效目标达成情况良好的加以奖励,使单位绩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最终形成规范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七)单位预算公开报表填制。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预算公开内容包括部门预决算信息和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信息(涉密信息除外)。部门预算需要公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部门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公开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公开到款。单位在公开预决算时,要对本单位的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预决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重点事项做出说明,结合本单位工作进展情况逐步公开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等情况。单位还应对公开的预算报表中所涉及的收入、支出科目等专有名词用尽量简明规范的表达加以说明,便于社会大众理解公开的报表数据所传达的信息。

三、制定完善的预算公开工作规范

(一)制定相应的预算信息公开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应遵循依法依规、真实准确、积极稳妥、分级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原则要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依规公开本单位的预算信息。真实准确原则要求单位的预算公开草案要依据预算批复,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决算公开报表要依据单位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确保预决算公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客观。积极稳妥原则要求加强预算信息公开组织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制定舆情应对预案,建立保密审查机制,确保单位各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稳妥顺利进行。分级负责原则要求落实单位内部管理部门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规范单位预算公开及管理过程中的职能和职责。 按照以上原则,单位应制定好相应的预算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舆情应对处理流程以及预算信息公开详细的工作规范,建立起预算公开相关的完善的管理方法指导预算公开工作。

(二)规范预算信息公开相关事项。按照政策要求,单位确定好固定的预算信息公开格式及报表内容,在公开预算报表信息的同时,公开单位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对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支出情况、“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重点情况予以说明,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表达,便于社会大众理解预算信息的数据含义;预算公开报表根据财政批复的预算填列,应与相关预算批复数据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动;对预算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经保密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依法不予公开;预算信息应发布在单位门户网站预算公开专栏,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便于社会公众查询监督;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对预算信息公开草案的审核,夯实预算信息编报等基础工作,确保预算信息公开真实、准确、客观;提前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细化、落实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大致可做如下安排:(1)由财务部门按预算信息公开要求,编制单位预决算公开草案,组织相关部门提前研判,做好应对预案;(2)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并审核预算公开草案中单位职责、机构设置等信息;(3)人事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并审核预算公开草案中人员相关信息;(4)业务部门负责提供并审核预算公开草案中业务项目、绩效等信息;(5)保密管理部门负责从保密管理角度,审核、研判预算公开草案,确保公开的信息符合保密管理要求;(6)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负责整体审核预算公开草案,确保公开信息真实准确;(7)宣传部门负责舆情监测,舆情出现后参与舆情问题研判、处理和应对策略制定,负责落实相关信息公开发布工作。各部门都应履行协助做好预案的责任。

(三)做好舆情应对准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大众在各类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观点、言论的渠道扩宽,信息的传递速度快舆论反响大,对政府决策能起到广泛深刻的影响,基于舆情的这种特点和作用,同时本着对社会公众尊重和负责的态度,针对预决算公开,单位要制定好一般性处理流程以及应对方法:(1)在预决算公开过程中,针对可能引发的舆情,尽早制定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各种负面影响;(2)结合单位实际,各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立即成立舆情应对工作组,密切沟通协作,切实做好舆情处置的准备和处理工作;(3)制定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的舆情密切沟通工作进展,密切联络研判舆情信息;(4)预判可能出现的舆情关注点,做好各项公开数据的解释准备,让填报的每项数据都有据可考,依据充分,找到上下年数据的相关性原因及数据波动的合理原因;(5)对于预算信息公开后,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预算信息变动较大的事项,及时有效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预算公开中社会舆论反映出的问题,要认真诚恳的研究整改措施并及时予以通报。

四、结语

综上,随着预算信息公开的常态化,社会大众将会持续监督预算单位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预算单位应着眼于全口径、全方位长期的预算管理,从国家财政要求预算信息公开的终极目的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提升管理意识与机构履职责任感,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及制度建设,重视制度执行监督,通过业务上的控制把预算安排合理,并且执行到位,通过管理上的控制促进业务工作更加精细,要把预算公开工作真正做好,需要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单位履职责任感,提高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以负责任的管理成果为基础,在保证预算信息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在单位内部制定规范的预算公开管理制度,将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从而真正做好单位的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舆情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试析烟草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