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2-05-17邱俊如
邱俊如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需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完善自身业务体系,推动小微金融业的发展,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商业银行需在全面领会党中央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小微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并根据银监会的监管要求,根据小微金融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客观规律,创新性发展服务模式,创新服务产品,以高水平的综合服务能力,来推动我国小微金融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一、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内涵
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实际上就是指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所提供的借贷要求,是商业银行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针对小微企业提出的金融及相关咨询业务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以小微企业为目标对象的经济产品和服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小微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企业或个人为单位的基本结算业务、汇兑、票据等。实际上,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核心是融资服务。
二、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1.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增长速度放缓,金融脱媒现象严重,因此商业银行出现了盈利萎缩、收入锐减;而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因为融资方式多样化,因此对银行的需求比较低,这也变相导致各大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相对降低。但是,小微企业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大,这也就使得银行在金融服务中可以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因为小微企业的数量大,因此小微金融服务所能带来的盈利实际上是不可估量的。
2.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共生互利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内部动力不足
出于盈利、发展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为资产稳定的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像国有企业等,从而为自身的发展谋得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资产配置时,需将多项监管指标综合考量进去,比如不良贷款率、资本是否充足等,都是商业银行需评估的因素。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的情况下,银行往往会优先考虑此类企业,缺少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动力,因此银行会主动放弃风险高的对象,优先选择资产稳定的企业。
2.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小微企业自身存在各种问题,这也是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意愿不强烈的原因之一。目前小微企业的合作大多采取授权、信用合作方式,这就导致违约事件屡屡发生,违约行为时时出现。此类违约行为会导致银行产生严重损失。小微企业出现各种违约行为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资金周转能力差、对市场风险不敏感等因素外,还有小微企业因为信誉问题导致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会因为流动性、信誉度等达不到银行的标准而出现的不合格问题。纵观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成为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大难题,然而商业银行也因为小微企业条件达不到借贷标准而无法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使得小微企业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获得长足发展。
3.金融风险的控制模式有待完善
小微企业向银行提出的借贷以小额借贷为主,要想减少小额借贷,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第一,采取联保方式。将财力、背景等状况基本一致的企业划分在一个小组,并进行小组内评估,以防出现违约。这种办法可有效解决担保、信用不足的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是如果小组内出现违约,那么整个组的信用就会受到影响,这种一损俱损的借贷方式存在一定的短板。第二,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种担保方式虽然能够降低银行自身应承担的风险,但是会在无形中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弊端。
四、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的路径
1.增强小微金融服务的自觉性
在当前我国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的主动选择。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脱媒进展迅速,利率市场化快速发展,这严重挑战着商业银行对大企业的依赖性;二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各种新兴市场主体、市场领域如雨后春笋,而小微企业的客户群体却在持续壮大,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先进的小微企业与日俱增,因此小微金融服务正在慢慢变成商业银行新的“蓝海”市场以及利润增长点,这对商业银行调整内部结构、实现产品转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技术进步正在一步步扭转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条条框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统小微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逐渐缓解,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相关信用体系的开发、建设,税务、工商、海关等单位相关数据的共享,以及小微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小微金融服务的大环境。第二,企业信息越来越透明、丰富。与查看传统财务报表不同,目前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各种财务数据,进而精准定位小微企业基本状况和金融需求,将金融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第三,现代金融科技改变了银行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全国联网,这促使各种数据快速运转起来,实现了银行内外信息的高效联通,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效率。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商业银行的创新性小微信贷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妥善处理各方关系
(1)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小微金融的关键是风险管控。与大中型企业比较来说,小微企业从治理结构到财务管理都存在不规范之处,这就导致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存在薄弱环节。有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存时间大约为3 年,一般小微企业在成立3 年后会倒闭,而正常经营的企业只占三分之一。根据2020 年上半年相关统计,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高达2.99%,比大型企业高出了接近2 个百分点。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一些商业银行不愿意接手小微金融业务。但是领先银行通过实践证明,小微企业只要通过合理、科学的风险管控措施,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并不是金融界的洪水猛兽。因此,商业银行可在重视小微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了解小微金融的内在发展规律,以最大的信心探索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关系
联合国维和任务基本上都在战略距离较远的国外开展,一般来说条件比较恶劣,但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和平环境下的中国军队实战经验不够丰富,远离本土作战的能力较为欠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维和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受到限制。此外,空中和海上补给能力不足也阻碍了中国远距离迅速部署部队的能力。
银保监等相关主管机构多次强调,加大小微贷款成本、投放等方面的监测考核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因此,商业银行需按照监管要求,引领金融市场走向,增加贷款投放量,降低贷款定价水平,从而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同时还需科学核算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定价,确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从而确保能够长期支持小微企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快速创新小微企业服务模式,通过线上贷款服务的模式,来便利小微企业的融资,目前这项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亮点。同时,商业银行仍高度重视线下小微金融服务,并持续推出新产品,吸引小微企业的加入。商业银行的线下模式、线上模式两者之间的客户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商业银行应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共同创新,形成全面发展、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
3.持续开展整合创新
(1)加大现代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力度
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大数据的优势,构建数据分析中心和分析系统,并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税务、工商、海关等外部信息来源做好对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小微金融服务的产品供给、营销、风险监测等各个环节,从而为风险把控做好足够的准备。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及客户基本情况,摸清客户需求清单,并予以主动推送。在做产品营销工作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需求自动匹配合适金融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风险特征予以主动授信。在产品办理阶段,可实现审查审批、抵押担保等手续的全流程线上办理,这样可有效降低双方的运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2)创新契合需求的小微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需根据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构建与其贷款需求、贷款规律相符合的信贷政策和制度体系。信息科技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人们的工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商业银行应与时俱进,通过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推进小微金融服务的进程,创新互联网小微信贷产品。此外,商业银行还需根据各级政府的普惠信贷支持政策,立足地方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研发地方化特征明显的普惠信贷产品,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小微企业服务。优化产品要素,持续“微创新”,提升现有小微信贷产品的竞争力。
(3)提高小微金融专业化经营能力
组建专营平台,建立专营机构,实行专业化集中服务。根据小微金融的批量化、零售化需求,推进专业运作模式,用专业“信贷工厂”搭建处理“中心”,实行集中审批、定期集中放款。广泛搜罗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小微金融服务团队,组建客户经理领头、风险经理与产品经理为左膀右臂的人才体系,切实提高商业银行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4)建立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立足小微贷款业务特征,商业银行需将风险管理体系扎实渗透进信贷业务全流程,从而扎实做好信贷业务的风险把控工作。在定位客户阶段,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做好风险把控。优化定价模型,实行差异化定价,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还需确保商业银行的合理收益。做好贷后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系统的预警监控机制,来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做好风险化解、后续处置工作,建立小微信贷呆账核销机制,根据流程及时核销,从而稳定资产质量。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并尝试信贷资产转让、权益转让等全新处置方式,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
4.优化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机制
(1)拟定可靠的风险补偿机制
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银行和企业双方的努力。同时,可持续战略目标的实现,还需要银行业、政府、担保业等多方的共同合力,并在条件成熟时引入资本市场,打造一个发展目标高度一致的“微观金融命运共同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将小微金融信贷业务资本化,这是国外常见的一种风险转移方式,就是将小微信贷业务的风险通过商业保险来实现一定程度的转移。然而,由于我国商业保险发展还不成熟,不能仅仅通过这一种方式来转移风险,因此必须通过保险组合的方式来转移信贷风险。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还需构建一系列关于小微信贷的监管法规。确保小微企业能够用资产担保以及实体企业信贷担保的条件下,小微企业才能申请贷款,然后所有可抵押贷款的实物资产必须拥有商业保险,并逐一进行核对确认后,方可建立贷款合作关系。为了理顺借贷方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商业银行可将企业抵押物的保险受益人更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资产折旧的风险,更好地维护二者的借贷关系。
(2)构建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为了加强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合作,确保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和优势,商业银行的领导层应立足长远发展战略,制定一套严谨、科学、详尽的小微金融服务、管控机制,这样可以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更加稳定,并在小微金融业务的市场中占据更多份额。商业银行所采取的小微金融服务机制目前仍是探索阶段,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规范化,因此从既往的实践来看,小微金融服务的工作水平和效果与预期仍有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商业银行应将目光放长远,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小微金融,并通过阶段化战略计划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组建基层分支机构,做好专业人员的管理及后续培训工作,用规范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来提高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水准,为小微金融服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此类产品和服务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繁荣我国经济而不懈努力。
(3)简化小微金融服务流程
为了更好地维护商业银行的权益,降低小微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在处理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应做好把关工作,根据相关审核程序予以严格审核,在综合考量企业社会信誉的同时,准确评估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唯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准予放款。虽然传统小微金融服务安全性较高,然而其繁琐的审核手续、漫长的审核过程,都是小微企业所无法承担的时间成本,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应革新小微金融服务体制,并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和专业化的评估系统,简化审核流程,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效率。
五、结语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比较强烈,市场空间比较大,尽管从监管机构、政府到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仍需引起多方的关注。而商业银行为了实现长远发展战略,需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和产品,以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来应对小微金融服务的风险,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为我国经济繁荣昌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