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字理教学中践行君子教育*
2022-05-17何娇娇
何娇娇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贵州 遵义 563126)
字理是汉字文化的理性体现,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其中也包含丰富的君子教育资源。“君子文化”是儒家教化人们行为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从心理来看,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表明,高中生正处于心理断乳阶段,其社会行为上不能独立自主,但是心理上已经有了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挣脱父母与学校的驯服。所以,高中阶段的教学要避免驯服教化的方式。因此,教师如果从汉字字理的角度入手,透析君子内涵,这会使学生对汉字及其文化内涵产生顿悟感,由此实现对君子文化的认同,进而自觉实践君子德行。
1.君子教育的学理阐述
到了周代,“君子”开始有了严格的德才要求。“君子”一词在《易经》中出现125次,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今所说的“君子”概念也起源与《易经》。《诗经》也有许多含有“君子”的诗句,如《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处“君子”不再指贵族,“君子”要和美好的“窈窕淑女”相匹配,就有道德才行的要求。
真正把“君子”的内涵从贵族转变为德才高尚者的称呼则始于孔子。《论语》中“君子”一词贯穿始终,出现在所有的20篇当中,共计107次。孔子办学实际上是为培养君子,君子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衡量的不只是地位、身份,更多的是理想的儒家人格。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孔子是“君子之师”。
1.2 “君子教育”的内涵。教育家唐文治说“《论语》一书无非君子教育”。在《论语》中,处处体现孔子对君子的标准要求。在《子罕》和《宪问》中有着基本一样的论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认为他尚且没有达到君子应该具备三种品格,即仁爱之人无忧,智慧之人无惑,勇敢之人无畏。《论语》中君子教育的核心也正是仁、智、勇,即君子三达德[1]。其中仁是君子教育的核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一种仁者爱人的内在修养,仁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能力。智与勇统摄于仁之下,坚守仁道同时拥有智慧和勇敢就可成为君子。孔子认为智者是想宁武子那样大智若愚、通达明晓,国家有道时候便表现自己的大智慧,国家无道时也能内敛收藏,大智若愚。孔子要求的勇是以仁和智为前提的,真正的勇者是能见义勇为,为道前行实践的人。
君子是可以通过实践努力而达到的一种人格境界。孔子认为虽然常人难以达到贤人、圣人的境界,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自我、进德修业而达成君子境界。《阳货》记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这告诉我们,仁、智、勇三者完美合体的君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好学”来实现的。孔子与荀子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君子是可以通过实践学习而达成的。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他并没有明确定义什么是浩然之气,但一个“养”字说明了浩然正气是可以通过修炼学习而达成的。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进,古代的君子教育并没有落寞,反而是不断更新着“君子”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思政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同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富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代的君子教育还应从传统文化中入手,结合现实,教育新时代的“新君子”。
2.汉字字理的思政教育价值
2.1 汉字字理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价值。汉字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文化精神价值,汉字字理是挖掘汉文化的巧妙途径。汉字字理是汉字造字用字的原理,及汉字形、音、义的历史演变规律。陈独秀在《小学识字教本》中概括了汉字的特点:“古之制字者,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视鸟兽之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此皆视而可见,察而可识者也,本非艰深难喻”[2]。汉字以其“因义构形”、“因形表意”的优势,在6000多年的演变传承中,仍具有稳定且丰富的表意性。因此,教师可以用字理来弥补现代汉字在历史的演变中遗失或简化的那部分文化内涵。
2.2 汉字字理在认知上的思政教育价值。利用字理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程度,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思政教育价值。程为民、熊建生将文化认同分为知识认同、理念和价值三个递升的文化认同层级。在知识认同方面,字理教学可以在汉字造字用字的基础上夯实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的语文素心素养。在理念认同方面,字理教学可以从汉字构形与构意以及汉语用字和达意上提高学生对文化思想精神的理解。而价值认同其实是文化知识认同以及文化理念认同的本质指向。
下面以“羊”字为例说明字理教学如何可以达到知识、理念、价值的文化认同三层级。在知识认同上,通过字理教学,学生可知“羊”所组成的大多数汉字都有着美好吉祥的寓意。如“美”,《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3]再有“善”、“羞”、“祥”等。在理念认同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羊”与美好吉祥的密切联系。羊生性温顺,也用作祈福的祭祀品。羊温顺的性格与其社会意义也映射着人们对儒雅温和的理想人格的赞颂。在文化价值认同方面,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思想内涵,明白“羊”不仅仅只是一种动物的符号,还是古人对“羊”儒雅温和的赞美,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同这一种精神品格。
2.3 汉字字理在实践上的思政教育价值。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作为实践的文化》中强调,人们常常重视概念和结构范畴的文化,而忽视实践范畴的文化[4]。文化认同不仅仅是意识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思政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希望通过思政教育,学生自觉实践科学精神、优良传统和高尚品格。
文化实践是勾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桥梁。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实践中,传统性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现代性文化得以立足与发展。语文和思政教育也要跳出观念的摇篮,在实践上不断成长发育,勾连传统性与现代性,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命力。又因为高中生“心理断乳期”的心理特点,想要实现文化实践的思政教育目标,绝不可用要求式的驯服教育方式,而应从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部打通学生的共鸣点,让学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践行优良文化。
学习汉字字理不是生硬的驯化与要求,而是沉淀的文化精髓的熏陶。通过字理学习,学生更容易产生文化共鸣,认同文化,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达到终极的实践上的思政教育价值目标。再以上文“羊”为组件的汉字为例,其教学目的应是通过了解“羊”的造字构意,认同类似“羊”儒雅温和的性格,最终达到使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羊”品行的思政教育目标。
3.依托汉字字理的君子教育实践
3.1 从课文教学中看君子教育。日常教学中,以课文教学为主要部分,因此应充分挖掘传统经典篇目的教育价值。而想要利用汉字字理教学方法实现君子教育目标,则要提高对看似平常又富含价值的汉字的敏感度和研究深度,同时又要注意兼顾学生学情和教材定位。
教师可以将某个汉字作为整节课的切入点导入。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以“君”为导入解题。本文最头便提到“君”的造字构意,“君”本指有统治权力的帝或王,而统治者一般都是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因此“君”字又指道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对学生刘和珍称“君”,则是鲁迅对她的尊重。另外,“君”更多情况下是指男生,但是刘和珍是女生,足见鲁迅对她的油然而生的敬意。由此,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也产生了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学生的尊重和敬意。这样从作者笔下寻找深意,这种不刻意的思政教育,更能感染学生。
3.2 从文学常识中看君子教育。文学常识是古代礼乐制度、思想情操、文化习俗等的体现。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古人优良的传统,可增加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教师可以尝试从字理出发,探析古人造字时的原因,以及该字流变的过程,从而达到君子教育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文学常识中古代优良礼仪的部分进行字理的解析拓展,督促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失败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课文注释对“箕”做了浅层的解释,而没有说明“踞”是什么。首先,教师可以形象展示“箕”的甲骨文字形“”(其),“其”是“箕”的本字,“其”的本义是竹编的簸箕。这就可以很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箕”怎样一种放肆无礼的坐姿。讲解“踞”字,则需拓展古代坐与踞的区别。“坐”甲骨文写作“”,表示人在草席上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坐姿。“踞”,《说文》:“踞,蹲也。从足,居声。”“居”,既是声符也是义符,表示在家中休息,是一种很随意的坐姿。至此,学生明白“箕踞”坐姿及其精神状态,此时便可以深入感受荆轲视死如归的勇士形象。另外,古人在硬且凉的草席上笔直跪坐,尚且讲究“席不正不坐”。现在的学生的坐姿大多只能称其为“踞”,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反思并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不端正、散漫颓靡的坐姿。
3.3 从专题任务群中看君子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18个任务群,有的可以随文完成,有的需要设置专题研讨教学环节。如任务群13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和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需要教师设计专题研讨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融汇两个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内容,生成汉字与文化、语文与思政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例如“仁”是君子文化的核心,仁是一种仁者爱人的内在修养,仁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能力。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中,“仁”字出现24次,涉及7篇课文:《齐恒晋文之事》(孟子)、《与妻书》(林觉民)、《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论语(十章)》(孔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兼爱》(墨子)、《过秦论》(贾谊)。那么如何带领学生从这则7篇经典课文中,深刻领悟“仁”,践行“仁”呢?
一,从知人论世入手,让学生收集7篇课文的6位作者(或言论著作)的生平事迹或思想主张,精确解释课文出现的24个“仁”字字义,发现其中异同,从而大致得出“仁”人的内涵与外延:简单说“仁”的内涵是一种推己及人(国)的大仁爱精神,“仁”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束身自爱,对亲人的尊敬关爱,对世人的无私博爱,对国家的不移忠爱。
三,教师可以顺势向学生追问当代“仁”的推己及人的内核有无变化。通过组织学生讨论24字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仁”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其作用范围也是社会的、国家的。
四,在对“仁”字充分的理解上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从仁的角度理解《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所说的“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整体和平是不符合武德的。早在《左传》中就说“止戈为武”,对世人的怜悯与博爱也正是“仁”的一种体现。
经过以上四个教学环节,学生对“仁”是内涵有深入了解,也是“随风潜入夜”地教化唤醒学生的“仁”心,有助于培养团结友善的班风,积极奋发、胸怀远大的学风。
结语
两千多年来,“君子”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榜样。至今,“君子文化”仍葆有充沛的生命力。从“字理”的角度挖掘“君子文化”,进行“君子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作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直接把国家方针理念灌输给学生,而应从现实具体处发现教学课题,从学术深处挖掘教育资源,使语文教学不仅落实语文学科知识能力层面目标,还要实现文化认同与文化实践的语文与思政教育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