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022-05-17贺超兴

蔬菜 2022年5期
关键词:芦笋栽培

贺超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芦笋(L.)学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中能形成嫩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嫩茎供食,是一种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由于其质嫩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具有预防癌症的功效,已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享有蔬菜之王、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等美誉。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具有产业链长、加工产品多的特点,还能用于防风固沙。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芦笋种植发展较快,已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芦笋生产国和产品出口国。中国芦笋种植总面积中大约70%的地区种植的是绿芦笋,30%为白芦笋,绿芦笋主要用于国内市场消费,而白芦笋主要用于加工出口欧洲国家。在中国,国外芦笋品种占有重要位置,芦笋栽培以露地栽培为主,但设施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与欧洲相比,中国芦笋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采后处理及冷链物流技术落后,中国芦笋生产的产品更加多样化。芦笋种植总的趋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西班牙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且绿芦笋种植面积增加,白芦笋面积减少,而非州大陆种植最少,仅在摩洛哥和南非有小范围的种植。

1 栽培芦笋的起源和营养保健价值

芦笋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地区,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岸栽培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7世纪由欧洲移民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世界各国都有栽培。芦笋的嫩茎是其食用部分,芦笋嫩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但全面、搭配得当,而且含量比较高,是其他一些蔬菜和水果无法比拟的。芦笋的营养组成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二是适宜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表现为氨基酸含量高且比例适当;三是芦笋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免疫细胞激活剂以及正常细胞的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分别属于皂苷、固醇、黄酮甙、异黄酮、含硫氨基酸、组蛋白、核酸和酶类大分子、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芦丁、叶酸等和糖类免疫的激活剂以及人类健康必需的锰、锌、硒、钼、铬、铜、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芦笋嫩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另外芦笋中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炎、白血病均有疗效,也有抗癌的效果;因此,长期食用芦笋有益脾胃,对人体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芦笋含有众多营养元素和功效活性成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公布为“十大健康蔬菜之首”,芦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是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畅销不衰的重要蔬菜。此外,芦笋作为水土保持优良经济作物,耐寒、耐旱、耐盐碱,还可用于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在西北干旱且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沙漠荒地均可用于防风固沙,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2 芦笋在中国的发展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1 中国芦笋栽培面积的发展历程

中国芦笋栽培始于民国初期,首先在上海、天津进行试种,1956年在台湾推广成功并生产芦笋罐头,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省的芦笋外销量逐年增多,到80年代出口量为7.64万t(芦笋罐头),台湾省芦笋罐头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80年代后,台湾省由于芦笋品质不佳,种植芦笋经济效益下滑,因而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1987年芦笋罐头出口量仅为1.21万t,以年23.1%的速度递减,导致国际市场芦笋产品紧俏。从1984年开始,中国福建、河南、山东、安徽、四川、天津等地大规模发展芦笋生产。到90年代初,全国栽培面积达6.6万hm,年产罐头超过8万t,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其中山东省是芦笋生产的主要基地,年出口芦笋罐头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在全国芦笋生产和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芦笋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和中国香港。在20世纪80—90年代,芦笋规模化种植发展进入快车道,据FAO统计,至2018年中国大陆芦笋种植面积达143.2万hm,占全球芦笋栽培面积的90.35%,总产量798.2万t。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以山东、河北和山西3省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66%。中国芦笋栽培面积中70%采收的是绿芦笋,30%采收的是白芦笋,绿芦笋用于国内市场消费,而白芦笋则用于加工出口。

2.2 中国芦笋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2.1 中国芦笋栽培的主要品种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栽培可连续采收十几年,因此其品种的优劣将影响芦笋整个生命周期的产量与品质,并决定其栽培的成败和效益。由于美国、法国、荷兰、新西兰、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在芦笋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培育出的杂交芦笋F代品种几乎占领了世界芦笋种子市场,因此目前中国栽培的绿芦笋大多数是外国品种,如格兰德、阿特拉斯、阿波罗、UC系列、加利福尼亚的早生和达宝丽、泽西系列、荷兰的弗兰克列姆(Franklim)和吉列姆等,其中格兰德是迄今为止产量最高的品种。白芦笋呈白色或乳白色,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栽培品种要求品种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可选用Gijnlim、UC142、台南选1号及台南选3号等。

进口芦笋种子价格高昂,一些不法商人销售这些品种的F代以获取巨大利润,导致进口种子市场鱼龙混杂。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种植者转而使用国内品种。近年来,国内数家科研单位经过努力,已选育出一批中国芦笋品种,打破了国外品种一枝独秀的局面。目前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鲁芦笋1号、冠军、新世纪、硕丰、格雷斯、锐力、丰特利、翡翠明珠、金冠等新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京绿芦1号、京芦2号,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井冈701等在中国不同地区均有广泛种植。尽管许多国内品种和国外品种表现相当,但国内芦笋品种的栽培面积仍然有限,未来在品种更新中使用国产品种仍任重道远。

2.2.2 中国芦笋的育苗技术

芦笋种子价格较高,直播时普遍存在发芽破土难的问题,因此多采用育苗后移栽,生产上亦可通过购买商品芦笋苗进行种植。芦笋栽培可采用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大面积栽培多采用种子繁殖,传统上配制营养土进行营养钵育苗。

2.2.2.1 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配制比为60%熟土、30%基肥、10%草炭,育苗时间60 d左右即可。4月份播种,播种深度3 cm左右,播后用喷壶浇1次水以利于出苗,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苗子的肉质根要在10个以上,粗0.3 cm以上,主茎粗0.2~0.3 cm,根及茎芽完好。播种前一般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芦笋种子在35 ℃温水中浸种12 h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培育健壮幼苗是芦笋早期丰产和持续高产的基础,采用营养钵育苗比露地直播节省种子20%以上。

2.2.2.2 基质穴盘育苗 采用塑料穴盘育苗,可用32孔或50孔穴盘。使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的基质育苗,配方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体积比),并每立方米加1~2 kg复合肥和0.2 kg多菌灵,溶入适量清水中,调配均匀。早春育苗可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亦可采用大棚套小棚及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夏秋季育苗可采用防虫网棚顶部覆盖棚膜加遮阳网的方式育苗,为预防高温干旱,必要时可在塑料穴盘底部铺设地膜进行底部潮汐式灌溉补水。采用50孔穴盘育苗具有育苗时间短、幼苗生长健壮的特点,由于采用了泥炭、蛭石等育苗基质,改善了根区透气、保水性,使芦笋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无病害,且出苗率大大高于土壤育苗。

2.2.2.3 穴盘菌根苗培育 在芦笋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播种时,在育苗基质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培育出芦笋菌根苗,不仅有改善幼苗素质的效果,而且还会改善营养吸收、提高产量和改善芦笋品质。具体做法是:营养钵育苗可于播种前在播种孔中施入菌剂,然后播种后正常覆土。穴盘育苗可将菌剂混在育苗基质中,使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的基质育苗,配方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体积比),再每立方米加10 kg菌根菌剂混匀后装盘直接播种即可。应用菌根苗可以收到培育芦笋壮苗、缩短苗期和提高养分利用率的效果,且对芦笋植株营养元素吸收和营养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2.2.4 芦笋组培育苗 利用芦笋茎尖、腋芽、叶片等组织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离体培养,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植株,实现芦笋苗的工厂化生产。在南方冬、春两季采用二步生根法培养生根组培苗,选用椰糠作为移栽基质;并用200 g/m根病治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芦笋试管苗的移栽技术流程为:过渡培养到有吸收根——炼苗至茎叶油亮、深绿色——移栽到土∶蛭石=2∶1(体积比)的基质中——覆盖保湿,空气相对湿度100%——保持昼夜有一定温差——25 d出新笋,30 d后揭膜炼苗,60 d后定植于大田。

2.2.3 中国芦笋栽培技术模式

芦笋栽培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通气性好、土层深厚、排灌通畅、保水和保肥能力较好的沙土或壤土,对于透气性差的土壤,可增施秸秆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创造有利于芦笋根系发育的根区环境。芦笋喜光、耐寒、耐旱、不耐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30 ℃。优质笋生产要求土壤土层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以富含有机质的微酸砂壤土最好。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东西生态条件更是很不相同,各地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了适宜各地不同气候条件的芦笋种植模式。

2.2.3.1 大田芦笋露地种植模式 芦笋大田种植是指在室外无任何遮盖物的土地上种植芦笋,俗称露地栽培。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投资少、操作简易、便于机械化作业,缺点是温湿条件不易控制,病害多发,出笋晚,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低。中国北方地区雨水少、气候凉爽,芦笋生产多采用普通大田种植模式。

芦笋需肥较多,在一定范围内增施N、P肥可增加芦笋嫩茎干质量和新发嫩茎数量,施用有机肥与施用等量PO、KO的化肥对芦笋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不大。芦笋留母茎栽培较经济合理的N、P、K用量为每667 m施用N 52 kg、PO13 kg、KO 47 kg,即N∶PO∶KO 比例为1.00∶0.25∶0.90;施肥量以采笋前、采笋期间和采笋截止后分别占总施肥量的30%、40%和30%为最佳,可发挥N、P、K肥对芦笋产量的最大效应。

2.2.3.2 大棚芦笋栽培模式 芦笋的主要病害是茎枯病和褐斑病,其中茎枯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重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特效防治药剂。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雨水多,气温高,露地栽培芦笋茎枯病异常严重,因此芦笋生产向着设施化方向发展,种植模式主要有小拱棚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等形式,其中小拱棚栽培是在早春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保温,促进嫩茎提早萌发的一种栽培形式,这种方式设施简易、投资小,农户用得比较多,但其应用效果有限,多在大棚内套用小拱棚以提早采收。塑料大棚可在早春低温季节增温保温、促进嫩茎提早萌发和采收,当棚外温度升高后,撤掉侧部棚膜转为大棚避雨栽培可以减轻茎枯病的发生。采用塑料大棚避雨栽培,不仅很好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大量农药的使用次数,而且延长了采笋期,显著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一般从2月中旬开始,一直到11月中旬可不间断采笋上市,其产量是露地栽培的1倍以上,采笋期明显延长,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另外,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笋地畦面土壤不易板结,土壤疏松、草害也显著减少。

白膜覆盖可以促进芦笋嫩茎提前抽生,绿芦笋植株高大、芦笋质量高、嫩茎粗大、出笋整齐一致,且与对照和秸秆覆盖相比,白膜覆盖表现最优。

2.2.3.3 北方节能日光温室芦笋密植促成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密植促成栽培是秋冬季节将露地的芦笋根株挖出,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假植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具体做法是:芦笋夏季露地生长养根,11月初处理日光温室,初霜后芦笋茎秆枯黄后挖取芦笋根株,且上冻前必须挖出,然后置于0~5 ℃处理1月后,移栽到日光温室,株距12 cm,在根株上再覆盖基质进行栽培。温室栽培虽然投资成本较高,但生产环境容易控制,发病率低,新笋冬季生长,冬季上市,实现了芦笋的周年供应,具有调节淡季蔬菜供应的效果,经济效益较高。

2.2.3.4 芦笋的沙化地种植模式 中国西北分布着许多沙漠化土地,那里干旱少雨,一般作物难于生存,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芦笋根系发达,根深可达3.5 m,横向生长半径可达1.5 m,根茎向水平方向膨大形成庞大的鳞茎盘,利于储存水分,且具针状拟叶,蒸发作用弱,可采用沙化地种植模式。特别是采用“芦笋+林草”治理沙化地模式,大大改善了沙化土壤的理化性能,土壤中沙粒比例下降,黏粒比例上升,黏性增高,酸度下降,土壤熟化程度提高,养分供应和保肥、保水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改善。基于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和高效利用研发出的沙化地芦笋种植模式,在山西右玉地区和宁夏中卫地区进行了很好的种植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中国其他地区沙化土地的治理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2.3.5 芦笋的盐碱地种植模式 中国滨海地区分布着许多盐渍化滩涂土地,据统计,中国各类盐碱土面积约9.91×10hm,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芦笋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在0.3%以下的中轻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因此,在中国东部沿海滩涂地区种植芦笋,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新型的芦笋种植模式。在天津汉沽,河北黄骅、唐山及山东东营等轻度盐渍化地区发展芦笋种植的多年生芦笋盐碱地种植模式,大大改善了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能,降低了土壤含盐量,提高了土壤熟化程度和保肥、保水能力,且已经制定出滨海盐碱地芦笋栽培技术规程,研发出盐碱地生产优质芦笋的种植模式,为中国盐碱地利用创造了可能。

2.2.4 中国芦笋的采收方式

中国芦笋露地种植多采用传统的光头采收方式,即露地栽培一般4月开始采收,一直采到7—11月(茎叶生长、根株养成期),此后冬季进入休眠期,到翌年春又采收,而塑料大棚生产多采用留母茎采笋的方法。一般春季采笋时多采用传统采收方式,而夏秋季节则采用留母茎采笋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中可采收9个月。

3 中国芦笋生产及产品在世界中的地位

3.1 中国及世界芦笋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芦笋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盐,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可栽培,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有60多个国家种植芦笋,芦笋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有少量栽培。墨西哥的种植面积增长最快,其生产的芦笋主要在美国销售。美国的芦笋种植面积在过去12年里下降了近65%,主要原因之一是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墨西哥芦笋的进口关税从25%降至零关税。墨西哥芦笋生产的扩大对秘鲁种植者不利,其同时也对美国进行芦笋出口。欧洲的芦笋种植和消费情况较为稳定,德国以绝对优势占据欧洲芦笋最大生产国的地位,近80%的白色品种在德国国内消费。英格兰的芦笋种植业发展最快,该地区只进行绿芦笋的种植,种植面积在过去10年里增加了50%,增加至约2 000 hm。英格兰的消费模式也经历了类似的增长,这意味着其仍需进口部分芦笋。全球芦笋生产呈现出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

2014—2020年期间,全球和中国芦笋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呈逐年缓慢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芦笋产量为977.2万t,同比增长3.6%。全球芦笋种植国家中,亚洲芦笋种植国以中国、日本为代表,而中国芦笋栽培面积占亚洲的85%,欧洲以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北美洲以美国和墨西哥为代表,南美洲以秘鲁为代表,长期以来中国芦笋种植面积占比一直处于第1的位置。2014—2020年期间,中国芦笋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呈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芦笋产量为861.3万t,同比增长3.7%;芦笋种植面积为150.1万hm,同比增长2%。2020年中国芦笋单产达5.74 t/hm,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

表1 2014—2020年世界及中国芦笋种植区面积及产量情况

3.2 中国及世界芦笋产品的进出口情况

世界芦笋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秘鲁、墨西哥、西班牙和希腊,主要消费国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部分国家。中国和秘鲁是世界芦笋最主要出口国,芦笋出口量占世界芦笋出口量的70%以上。

2017—2020年期间,中国芦笋进口量及进口额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中国芦笋进口量为7.8 t,同比下降92.6%;进口额为5.62万美元,同比下降88.7%,进口芦笋价格呈逐年下降再上升趋势,且高于出口价格(表2)。中国和秘鲁的芦笋罐头出口量占世界芦笋罐头出口量的85%左右,而近20年来,中国长期位居世界芦笋罐头出口量首位。

2017—2020年期间,中国芦笋出口量及出口额呈逐年增长态势(表2)。2020年中国芦笋出口量为347.7 t,同比增长9.9%;出口额为55.63万美元,同比上涨28.7%。可以看出,芦笋出口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出口额也不断增长,但出口单价明显低于进口价格,且呈逐年先降后升趋势。

表2 2017—2020年中国芦笋进出口情况

2020年中国芦笋主要出口国为越南和日本(图3),其中出口越南的芦笋金额为21.09万美元;出口日本芦笋金额为17.09万美元。芦笋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的多年生蔬菜产品,国际贸易主要以芦笋罐头、鲜销或速冻芦笋等产品为主。

图3 2020年中国芦笋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绿芦笋大部分为国内消费,少量绿芦笋和大部分白芦笋用于加工芦笋罐头出口,中国出口芦笋量超过65%来自中国山东省;另外,世界鲜销和速冻芦笋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德国和美国长期占据世界鲜销和速冻芦笋进口国前2位。其中,德国进口鲜销和速冻芦笋呈下降趋势,美国进口量呈上升趋势,美国以消费保鲜和冷冻的绿芦笋为主,而欧盟国家消费习惯为芦笋罐头。

4 中国芦笋的产业链及加工品的市场潜力与前景分析

中国芦笋加工的产业链较长,芦笋产品多样化。芦笋不仅用来做鲜食蔬菜,而且还被用于加工成各种产品,包括:罐头食品,如芦笋罐头;深加工食品,如芦笋面条、芦笋饺子、芦笋茶、芦笋饮料;健康产品及药品,如芦笋糖浆、芦笋胶囊;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芦笋深加工产品。尽管中国芦笋的加工产品多种多样,但除了绿芦笋和白芦笋罐头外,欧洲市场上很少能看到新鲜的芦笋或深加工产品。中国的芦笋生产与秘鲁及一些欧洲国家相比,芦笋农场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采后处理及冷链运输技术落后。为缩小这些差距与提高嫩茎质量标准,中国需要从欧洲引进先进芦笋分拣包装机械。此外,中国芦笋种植者有必要学习采后贮存方法及欧洲大规模芦笋农场的经验,特别是改善国内冷链物流系统来保证出口鲜芦笋的品质。

由于芦笋栽培效益高,芦笋生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芦笋生产技术成为推动芦笋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芦笋可将一二三产业进行有机连接,把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从而吸引工商资本的进入。芦笋是既能富民又能强县,做到农民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芦笋种植与加工业者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芦笋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认识,建立中国的芦笋饮食文化,不断培育壮大国内芦笋市场;同时,要积极研究探索芦笋精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抢占国际高端芦笋产品市场。

目前芦笋设施栽培面积不到芦笋栽培面积的2%,在设施农业中所占比例很低,而设施芦笋栽培研究起步晚,产量技术水平低,导致设施绿芦笋生产的效益不高。通过将设施栽培与智能化管理相结合,提高设施芦笋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设施栽培效益,并推广新技术的应用,使设施芦笋栽培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产阶级人数不断增加,市场对保健蔬菜芦笋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芦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种植者要更多地关注采后处理及质量控制,例如,建立芦笋冷藏库;提高芦笋采后机械化处理水平;实现芦笋嫩茎质量标准化等。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芦笋产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加工出口,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猜你喜欢

芦笋栽培
种植绿芦笋,把好品种育苗关——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清徐县芦笋协会会长丁茂发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母 校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
草莓的立体栽培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随意春天
坐蒸汽火车游芦笋之路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