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院的意蕴及建设要点
2022-05-17黎鹤龄
摘要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两份文件都提到“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无疑会推进少年科学院建设形成高潮,也为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提供新的契机。落实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少年科学院建设工作,思想重视是前提,组织落实是基础,课程落实是关键,课题落实是核心,队伍落实是保证。
关 键 词 少年科学院 科学素质 “双减”
引用格式 黎鹤龄.少年科学院的意蕴及建设要点[J].教学与管理,2022(14):5-7.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文件中提出:“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为统揽,按照不同年龄和学段特点,分层系统开展……少年科学院、科学普及……等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文件提出:“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对于长期坚持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的学校和辅导员来说,“少年科学院”上了中央文件,对他们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尚未开展此项活动的学校也会因此跃跃欲试。
一、少年科学院的意蕴
1. 党中央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这次大会上,习总书记还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靠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而科技创新人才需要从小培养。《意见》重视少年科学院,提到科学普及,正反映了这样的战略思考。
2.少年科学院自带科学普及与科技人才培养的属性
少年科学院,简单地讲就是开展研究性科技活动的少先队社团,具体讲就是学校少先队借助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以提升未来公民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开展研究性科技活动为特征,以全体少先队员为服务对象的少年儿童自我教育的社团组织。
少先队工作专家、中国少先队学会副会长华耀国长期指导和研究少年科学院,他指出:少年科学院“是开放式的科技教育,是生活化的科技教育,少年科学院奉行的是现代教育内容,坚持的是先进的学习方式” “所以,它是科学教育的理想载体”[1]。少年科学院在做好科学普及的同时,还要关注部分科技特长生的提高,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3.“双减”政策落地的需要
2021年7月24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除了提出“双减”要求外,还强调了学校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少年科学院活动引导同学们学科学、用科学,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成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
二、少年科学院建设的几个要点
1.思想重视是前提
需要提高对少年科学院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有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科学研究正成为一大门类的产业——科学研究业,不妨简称为‘科业。而且趋势很明显,科业正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成为主导的产业。”[2]教育,就应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和劳动大军,他们的特质之一是会做研究。而少年科学院,同一般科技活動的区别主要是开展“研究性”的科技活动,符合少年儿童爱探究的天性,让少年儿童在发现问题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研究中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是同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紧密契合的,我们要更加重视“少年科学院”这种活动模式,更多地开展“研究性”的科技活动。
2.组织落实是基础
学校建立少年科学院应有普及型研究所和提高型研究所作为支撑。
普及型研究所通常是在班级(中队)建立。江苏省宜兴市芳桥小学利用本地资源于2000年成立了“周培源少年科学院”。学校少年科学院让“环保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五个分院(研究所)各落户于一个中队,调动了中队队员参与研究的热情[3]。南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在2009年成立少年科学院,依托附中院士校友、名人校友众多的优势,每个班都建立了以这些校友姓名命名的研究所,例如袁隆平研究所、严济慈研究所、韦钰研究所等,让同学们有机会面对科学家,浸润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班级研究所下面还有若干课题小组,有助于实现人人都可以有选择地参与研究性科学活动。
提高型研究所通常是增加学校原有的比较专业的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的“研究含量”组建而成。例如,原来的“航空模型组”改为“航空模型研究所”,促使学生转向“研究”,而不仅仅是拼装和竞赛。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于1998年成立了“红领巾科学院”,下设五个小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的学生不仅参与组装和竞赛,还在活动过程中确立课题,开展研究,最后竞赛成绩和科学论文写作双丰收[4]。
3.课程落实是关键
学校少年科学院活动只有明确其课程性质和目标才能长期发展下去。
《意见》将少年科学院活动界定为实践活动,因此少年科学院课程应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按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来认识和实施。《纲要》提出“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在实践中,少年科学院更加强调通过活动来增强小研究员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努力把普通的中小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担当的“幼年研究生”。“培养幼年研究生”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初提出[5],他指明了开展科学教育的目标。在少年科学院活动中,把“建设少年科学院,培养幼年研究生”作为育人目标,有利于扭转为竞赛、为奖牌而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的倾向。
课程要实现真正落实,必须有课时支撑。《意见》明确规定:“将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落实好,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可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统筹安排,加快推进活动课程内容建设。”少年科学院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明确的课时安排,并且坚决落实。
4.课题落实是核心
面向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的课题,是少年科学院课程的主要内容。少年科学院活动是模拟科学家工作的活动,而科学家的主要工作则是开展课题研究。在学校少年科学院活动中,要抓好课题研究的前期指导、中期指导和后期指导。
课题研究的前期指导主要是选题指导和课题研究计划设计的指导。小学少年科学院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选题是关键。要多选择身边的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学习生活的问题,将其提炼为课题。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才会有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题研究计划设计的指导,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弄清楚自己的课题要研究什么,即研究内容是什么,并分别写出来。研究的方法要同研究的内容对应。
课题研究的中期指导主要是辅导学生学会按课题计划的要求做好实地调查,学会查找资料,学会分析和整理资料。有的项目需要长期的观察,要帮助学生培养毅力,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课题研究的后期指导主要是辅导学生学会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除了让学生掌握研究报告的规范格式,辅导员还强调研究报告要有两个“注明”。一是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二是要注明“谁帮助了我”。“两个注明”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实事求是,学会诚信做科研,学会尊重并感谢别人的劳动付出和对自己的帮助,形成这种研究品德比掌握研究技术更重要。研究成果的展示也要注意“面向全体”,即做了课题的学生人人都应有展示的机会,措施就是先班级内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年级交流,再学校交流。“交流展示”环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升的环节,它是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计划好、落实好。
5.队伍落实是保证
(1)教师再培训。目前各地学校的少年科学院辅导员多由科学教师兼任。有的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由于缺少科学教师,建立少年科学院的积极性不高。有创新精神的学校则鼓励和帮助非科学学科教师努力掌握科学教育的知识与方法,克服困难将少年科学院活动开展起来。这一做法符合国家教育部强调培养小学全科卓越教师的要求,让更多的骨干教师向“全科型”教师发展,能够承担起少年科学院辅导教师的责任。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山区有两位骨干教师,一位教数学,一位教语文,以前从未听说过少年科学院为何物,在爱心公益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下,他们虚心向内地老师学习,一年多以后,成为学校少年科学院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由于有骨干教师的带动,普格县螺髻山乡铁道兵希望小学有近十名少年科学院辅导员,虽然没有专职科学教师,但小课题研究活动依然生动有序地开展起来。
(2)吸收兼职教师加入。家长中以及社会上也有许多可以胜任少年科学院辅导工作的能人,一些学校已经制定并实施聘用兼职辅导员的制度,吸收符合条件的家长及社会人士来学校参与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有學校领导认为自己学校不在大城市,找不到指导教师。其实不然,陶行知先生就找过城镇的钟表匠、农村会编织的妇女来做孩子们的辅导教师,他说,“七十二行,行行都可以做我们的教师”[6]。这应当成为学校挖掘少年科学院活动辅导教师资源的指导思想。
(3)采用小先生制。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用“小先生制”的办法解决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年科学院专业委员会十多年前发文,提倡已建立少科院研究所的班级(中队)在第二年即可与新成立的班级研究所对口指导交流,建立少年科学院建设校内‘手拉手机制。南京市樱花小学自2000年成立“少年心理科学院”后长期开设“心育晨会”,每周五晨会期间都由高年级派出“小先生”到低年级班级主持活动,受到低年级同学欢迎。高年级同学到低年级班级辅导少科院活动,有利于少年科学院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高年级同学社会责任感和交际能力的提升,这种教育价值更应受到重视。
江苏省的学校少科院有近三十年的建设历史,有着众多建设与发展的经验,相信在《意见》精神的指引下,一定会有更高质量的发展,产生众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创新经验。
参考文献
[1] 华耀国. 理想的科技教育[M].//侯祥兵,黎鹤龄.少年科学院的建设.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1-2.
[2] 刘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意义[J].世界科学,1995(03):20-22.
[3][4] 侯祥兵,黎鹤龄. 少年科学院的建设[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122-123,326.
[5] 金林祥,胡国枢. 陶行知词典[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49-50.
[6] 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31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