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规范形成与扩散的心理机制

2022-05-16王财玉庞李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描述性垃圾个体

王财玉 庞李成

(1.绍兴文理学院 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2.信阳师范学院 心理学系,河南 信阳 464000)

社区居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主体,直接决定着生活垃圾治理的成效。因此,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内部[1-2]和外部影响因素[3-4]广受关注,如何引导居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尽管个体倾向于认为亲近环境行为主要是由内部心理因素所驱动,但实际上更容易受到由他人态度、行为所构成的社会规范的影响;此外,社会规范干预还有利于规避单纯依靠硬性政策的缺陷。社会规范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理解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应植根于中国文化情境,需要重视社会规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拟探讨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社会规范形成与扩散的心理机制,以期从社会规范的视角为促进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提供实践参考。

1 社会规范及其分类

不同于法律、法规等硬性制度,社会规范(Social Norm)是由社会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所认可、接受并遵从的行为标准和规则,它可以有效保障群体活动的开展以及群体目标的实现。社会规范能够将个体偏好与群体约束力综合在一起,个体在行为习惯上的改变能够带动其他成员的行为调整,从而形成生活方式上的趋同。

焦点规范理论(The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将社会规范细化为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5]。描述性规范是由大多数群体成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所构成的规则,而命令性规范则是由大多数群体成员所持态度(支持或反对)所形成的标准。命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对个体的影响过程存在一定区别[6]:命令性规范与社会目标紧密相关,个体对命令性规范的认知过程属于控制性加工,“应该如何做”,这就需要自我控制资源应对各种执行障碍;而描述性规范则与个人目标紧密相关,属于自动性加工。该理论在亲环境领域研究中被广泛关注。

事实上,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图1 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提升社会规范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动态描述命令性规范如何转化为描述性规范。

图1 社会规范形成的动态过程

2 命令性规范的个人习得

2.1 通过环境教育实现命令性规范的内化

当个体缺乏知识经验时,需要寻求一定的信息,作为行为选择的参照系统,这主要涉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即社会规范的信息影响。研究发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拥有程度越高的个体,实施垃圾分类的可能性就越高[7]。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从学校教育来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进课堂,循序渐进,虽然短期内收效甚微,但却能从根本上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学生带动家长、家庭成员互相影响的良好局面;在社会层面上,则需要借助于大众媒介传播社会规范以消除不良的生活习俗,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管理者的力量,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向居民不断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并及时指出垃圾分类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增加,亲环境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将不断形成。价值观—信念—规范模型认为,价值观可以对个体行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8]。新生态范式是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反思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强调要重新反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主张人类社会发展应与自然环境相平衡。新生态范式会引发个体的后果感知和责任归属,进而激活个人规范,驱动个体为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

2.2 通过强制措施倒逼行为改变态度

个体成长过程中所积淀的经验会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约束着行为。由于生活习惯的锁定性,个体会遵循相对简单的决策原则,往往导致个体不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地转变生活方式。由于习惯对行为的锁定性,人们仍会习惯性地继续以往的生活模式。改变已有生活方式应对环境变化需要理性权衡,这意味着需要耗费大量注意资源,但人们一般难以接受它,使用惯性决策才是惯用方式。这导致个体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现状维持偏好”,于是,个体倾向于继续选择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况且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尚未直接伤害到人们。

对个体而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需要从传统生活方式转变为绿色生活方式,这还涉及到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个体在从一种生活模式向另一个生活模式转变时所面临的损失。对个体来说,简单丢弃废旧物品是最方便的,不需要整理、分类,回收对于个体来说则是有代价的,需要投入大量注意资源进行分类。然而,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不单是个体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因此,生活垃圾分类意味着成本较高、收益较低。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度依然较低,出现了态度与行为的分离,分类的习惯更是远未形成。

因此,需要实施一些强制措施驱动居民改变行为方式。2017 年以来,为了使我国公众意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我国各级政府制定了许多奖罚制度,以加大对公众生活垃圾分类的监管力度。通过强制措施可以倒逼行为改变态度,进而引发更多环保行为。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内在的态度是没法直接被觉察到的,个体会通过观察自己外在的行为进行自我觉知,即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判断内在态度;这一内在态度又会进一步影响个体做出更多与自我相一致的行为。比如,一些人被强制参与了环保活动,为了避免认知失调,也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进而促进更多的亲环境行为。因此,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一次次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开始;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后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生活垃圾分类。

3 描述性规范的人际传导

单从概念上来看,将社会规范分为命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从实践角度来看,利用社会规范干预生活垃圾分类,将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割裂开则容易让个体出现从众现象(描述性规范发挥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负向描述性规范和正向命令规范相冲突的情境,个体更易受描述性规范的影响,比如命令性规范阻止人们往垃圾桶内乱丢垃圾行为时,但如果其他很多人仍然在乱丢垃圾(负向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就变得无效。因此,需要动态地看待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描述性规范应该建立在命令性规范的基础上,没有命令性规范约束的描述性规范就是“乌合之众”,群体特征会表现为情绪化、盲目性以及低责任感。

3.1 命令性规范向描述性规范的转化

描述性规范有利于保证群体行为的一致性,但也会产生误导,比如,在垃圾桶里都是没有分类的垃圾,则会有更多人跟随着乱弃垃圾,Schultz 等采用实证法揭示了描述性规范影响的局限,研究者告诉参与者个人的能耗水平以及所在社区的平均值,结果发现,在获得这一群体平均水平的能耗信息后,那些高能耗者用电量在减少,而那些低能耗者则表现为增加趋势[9]。这说明,社区居民都在参照绝大多数人的表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表明描述性规范实际的引导作用具有盲目性。

然而,命令性规范的形成是建立在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持共同态度的基础上,它可以有效规避描述性规范影响的盲目性。Schultz 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提供描述性规范信息基础上再施以命令性规范,那些低能耗者就没有出现能耗增加趋势。对于命令性规范,通过环境教育和强制措施可以让一些个体对生活垃圾分类产生积极态度,初步起到示范作用,然后,在网状的社会结构中慢慢扩散,最终形成较多人践行的描述性规范[6]。

3.2 描述性规范的进一步扩散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更易受到大多数人实际行为的影响(即描述性规范),这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习得了模仿策略,这一策略可以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更有利于适应环境[10]。执行描述性规范一般不需要太多意志力进行自我控制,它也能有效促进个体的环境责任行为。比如,如果告诉顾客宾馆内许多其他顾客都在重复使用毛巾,这将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环保行为[11]。

那么,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如何在社区群体内扩散呢?个体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着,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地理位置内的人们所构成,他们一般拥有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价值取向等,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规范也会在这个区域内扩散,但这受制于个体的社区融合程度。社区融合度(比如社区认同)正向预测环境责任感和生活垃圾分类效能感,进而影响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社区融合在于居民之间的同质性,居民同质性程度高的社区,文化价值信念较为一致,群体凝聚性也就相应越强;反之,居民分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异质性也强,文化价值信念较为多样,群体凝聚性也就越弱。因此,这意味着城市社区成员之间的同质性影响社区融合,进而影响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描述性规范的扩散。

4 理论模型整合

居民自觉参与是垃圾治理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但事实上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程度较低。对个体来说,分类整理生活垃圾是有代价的,因为分类过程需要投入大量注意资源。然而,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不是个体而是整个社会,不是当前而是更长远的未来。因此,生活垃圾分类属于道德范畴,需要调动全体居民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其中,这也意味着应重视社会规范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呢?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社会规范是在命令性规范引导下通过人际影响不断扩散的动态过程,它包括命令性规范的个人习得与描述性规范的人际扩散两个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规范形成的动态过程,笔者将这些过程整合成了一个概念模型,这一模型整合了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的演化过程,具体可参见图2。

图2 社会规范形成与扩散的动态过程:从命令性规范到描述性规范

在实践过程中,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过程是一个由政府主导、居委会协同配合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互动模式。具体来讲,政府通过出台相应法规法治形成命令性规范,社区居委会利用群众基础以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描述性规范的形成。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规范形成和扩散的心理机制具体介绍如下。

4.1 不断完善命令性规范

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立法建立命令性规范(如垃圾分类信用体系、失信惩戒机制以及定时定点投放制度等),以有效引导公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环境通过为行动者提供行为所必不可少的信息、规范影响个体的价值偏好与身份认同[12],进而最终影响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产生。

4.2 积极传播命令性规范

重视社区居委会的作用,社区居委会是保障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顺利开展的重要要素,更是政府和居民之间关系的连接点。社区居委会应该充分发挥好社区自治制度的优势,通过邀请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垃圾分类项目的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居民垃圾分类项目因地制宜,有章可循。

4.3 通过人际网络进一步扩大传播

通过这些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去影响其他居民,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网状交流,即有效发挥“人际影响”。个体在不断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了社会规范[13],而社会规范也会在无形中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为了获得社会认同,个体也会更倾向于做出与群体规范相一致的行为。

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现象,比如居民态度与意愿的分离[14],需要充分发挥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有效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还可以通过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间接促进其参与垃圾分类。为此,在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各相关主体应该上下联动,营造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5 结束语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社会规范作为约束社会或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中国文化情境而言,更注重个体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具有较多的从众行为。近年来,以自然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然而,我国很多民众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由政府主导的命令性规范虽已确立,但却难以形成描述性规范。在大众环保意识尚没有普遍确立的情景下,面对正向命令性规范(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和负向描述性规范(垃圾分类行为较低)相矛盾的情境,个体更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因此,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规范的形成离不开命令性规范的引导和左右,需要持续不断通过环境教育以及法律法规增加大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命令性规范的认同,进而促进描述性规范的扩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在焦点规范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基于社会规范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对于重视社会规范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该模型还需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去检验和修正,以期为实践干预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描述性垃圾个体
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分析*——描述性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反驳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倒垃圾
浅析独立主格结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段落翻译中的运用
一种基于英文网页描述性信息的摘要算法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