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

2022-05-16杨习铭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边引力成员国

向 艳 杨习铭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CAFTA是由11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它的成立有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升彼此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在2002年通过《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始了CAFTA的建设征程,自此双方合作迎来了“黄金十年”,双边经济发展得到质的飞跃。不得不提的是CAFTA在全球范围内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在世界经济环境中获得新机,就必须使双方开展更加密切深入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CAFTA的建立使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更加紧密,11国在2008年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为日后投资与贸易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现在,CAFTA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世界最具活力的自贸区之一。为了促进CAFTA更好地发展,需要发现并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开展更密切深入的合作,对CAFTA进一步建设至关重要。所以,应根据CAFTA建立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其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分析阻碍贸易往来的缘由,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建设性意见,以促进自贸区发展,为双边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CAFTA的成立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展开了深入且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郎永峰和尹翔硕(2009)利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对CAFTA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认为CAFTA能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促进双边的贸易扩大。陈汉林和涂艳(2007)详细分析了CAFTA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贸易创造效应方面的结论与上文无异,但二人认为对于进口和出口而言都没有产生较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且两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越来越大。姚丹(2012)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分析了CAFTA对中国以及东盟的影响,认为CAFTA的成立增加了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但是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份额没有显著变化。徐建娟(2007)运用引力模型对CAFTA的经济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关税减免政策(到2010年中国对90%以上进口的东盟产品全面取消关税),认为该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以及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效益增加与贸易往来扩大。东艳(2019)对基础引力模型进行了改造创新,在贸易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引资效应,指出CAFTA的建立有利于自贸区成员国投资规模的扩大。

综上可知,CAFTA产生的贸易效应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去分析,并且需要实施更深入的战略合作规划以激发其经济潜能。CAFTA成员国因为国情不同、优势不同,两种效应的大小也会不一样。对于中国而言,要深入开展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起好带头作用,促进CAFTA持续、健康发展。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与东盟各国开始了贸易对话,双方有着良好的贸易基础。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商品结构上存在一定互补性。尽管双边已经在贸易往来上迈出了一大步,但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并且双方都希望通过与对方的经济往来推动自身经济建设进程。目前,双方在彼此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贸易规模扩大

中国与东盟长期携手合作,双边关系日益紧密,2011—2019年双边贸易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见图1)。2019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360亿美元,2018年为4977亿美元,整体看,除了2015年、2016年贸易额下降以外,其他年份贸易总额的增速均相当可观,2017年、2018年增速更是高达14.39%、14.33%。随着双边共同努力,很多货物的关税被取消,再加上不断下降的贸易成本和陆续出台的贸易政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图1 2011—2019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进出口总额对比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即使2020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较2019年依然增长37.2%,东盟已经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增长26.1%,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相信双方的经贸发展会开拓出更广阔的道路,经贸关系会更加成熟。

中国与越南2011年进出口总额为402亿美元,2019年已经高达1619亿美元,增加了3.03倍。中国与老挝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1年到2019年增长了2.07倍(见表1)。可见,CAFTA的建立对中国以及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1 2011—2019年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二)贸易商品结构优化

中国与东盟虽然在产业结构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双边在贸易往来中都努力克服这方面的阻碍,双方均拥有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之前,中国向东盟主要出口农矿原料;从东盟主要进口橡胶、原油等初级产品。2000年之后,中国的农矿原料出口逐渐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取代,2014年中国向东盟主要成员国出口的机电、化工产品占据总贸易额的69.1%。2001—2019年,中国出口的劳密型产品所占比重稳步下降,对东盟的农产品需求稳步上升,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2021年,中国自东盟进口消费品比2020年增长30.6%。农产品方面,由于中国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热带水果需求旺盛,2019年中国进口东盟热带水果相较于2018年同比增长44.7%,同年中国出口蔬菜同比增长9%。除此之外,双边能源贸易合作也飞速发展。2019年中国从缅甸、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橡胶、矿产品总额分别为68亿、108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同意在未来25年向中国出口260万吨液态天然气。这充分说明了双边贸易结构在进一步优化。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本文应用Eviews7统计软件做回归分析,采用东盟成员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文莱)和10个非东盟成员国且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1995—2019年的面板数据,借鉴相关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且与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对比,以此验证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本文设置2002年为第一个转折点,因为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开始筹划建立CAFTA。选择2009年为分析CAFTA贸易效应的第二个转折点,因为2010年1月1日CAFTA正式全面启动。引入两个虚拟变量P和Q,1995—2001年,即CAFTA成立之前,此时 P=0,Q=0;2002—2009年,CAFTA成立后Ⅰ期,设此时 P=1,Q=0;2010—2019年,CAFTA建立后Ⅱ期,设此时P=0,Q=1。数据多数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由笔者整理而成。

表2 变量名称解释

(二)模型选取

1.贸易创造效应引力模型设定。贸易创造效应是指本国放弃生产效率低下的产品,转而向生产效率较高的成员国进口。要测量CAFTA产生的贸易效应,可以以时间为节点,即CAFTA建立前后双边进出口总额的变化对比为主要参考点,并且引入虚拟变量作为辅助。模型如下:

2.贸易转移效应引力模型设定。贸易转移是指在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一国降低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的进口,转而向生产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本文模型设定考察中国对非成员国进口的变化,以此进一步推断CAFTA是否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同样设置虚拟变量进行测量,选取了与中国有长期贸易往来的十个非成员国国家(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1995—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量CAFTA的贸易转移效应。模型如下:

(三)实证分析

1.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表3固定效应模型的F值和Prob值表明(1)、(2)、(3)方程显著,调整后的 R2显示拟合度较高,分别高达0.92、0.91、0.89。第二,表3固定效应模型显示的结果表明(1)、(2)、(3)方程中的各变量系数都非常显著,LnYc、LnYi、LnDi的系数符号都符合引力模型理论上的要求,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两国的GDP总量即经济规模与双边的贸易规模为正相关,两国之间的距离与两国的贸易规模为负相关,符合模型设定的同时也与现实相符。

表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固定效应模型)

2.分析虚拟变量P、Q。从表3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方程(1)、(2)、(3)中P和Q的系数都为正,方程(2)、(3)中Q的系数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方程(1)中Q的系数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CAFTAⅡ期相比于Ⅰ期更加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所以无论是CAFTAⅠ期还是Ⅱ期都具有贸易创造效应。表3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方程(1)、(2)、(3)中 Q的系数比 P 的系数都要小,说明后者对贸易的推动作用没有前者大,即CAFTAⅡ期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不及CAFTAⅠ期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此结论与经济现实相符。由于2002—2009年中国和东盟之间已经开放了很多的货物贸易,尤其是在2002年已经开始筹划CAFTA,大致的合作框架已经制定,所以2010年正式建立CATFA后,并没有在前者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大贸易往来。

3.单独分析CAFTA成立前后中国与东盟成员国进出口差异的对比。从表3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方程(2)中 P、Q的系数都大于方程(1)中P、Q的系数,这说明CAFTA对中国向东盟成员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及中国从东盟成员国进口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CAFTA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东盟国家。这主要归功于CAFTA建立时颁布实施的“收获计划”。“收获计划”的大概内容是中国为了更好地与东盟成员国开展贸易合作,对从东盟进口的商品设置非常低的关税,目的是使东盟各国能够从CAFTA获取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其看到中国与其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诚意,从而促进CAFTA的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运用混合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引力模型回归结果(混合效应模型)

表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引力模型回归结果(随机效应模型)

与表3固定效应模型对比,可以看到表4、表5显示的F值和Prob值同样可以表明回归方程(1)、(2)、(3)显著,调整后的R2显示拟合度较高。表4、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回归方程(1)、(2)、(3)中的各变量系数非常显著。无论是混合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都显示回归方程(1)、(2)、(3)中 LnYc、Ln Yi、Ln Di的系数符号符合引力模型理论上的要求,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同样符合模型的设定。表4、表5回归结果显示方程(1)、(2)、(3)的虚拟变量 P、Q系数都为正,方程(2)、(3)中Q的系数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方程(1)中Q的系数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与表1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统一。表4、表5的回归结果显示方程(1)、(2)、(3)中 Q的系数比 P 的系数都要小,并且方程(2)中 P、Q的系数都显著大于方程(1)中 P、Q的系数,符合表3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结论。

与表3固定效应模型对比,可以看到表4、表5回归结果显示的F值和Prob值同样可以表明方程(4)显著,调整后的R2显示拟合度较高,分别高达0.91和0.85。表4、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方程(4)中的各变量系数都非常显著,无论是混合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都显示回归方程(4)中 LnYc、LnYj、LnDj的系数符号符合引力模型理论上的要求,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符合模型的设定。表4、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方程(4)中P和Q的系数都没有通过检验,这同样与表3回归的结果相统一。

综上可知,本文关于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CAFTA会带来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因为CAFTA建立以后,成员国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产品会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取代,进而扩大相互间的贸易规模。双边商品呈现较强的互补性,一系列优惠政策十分有利于贸易规模的扩大。

2.CAFTA更有利于东盟国家。因为“收获计划”的实施,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进口产品设置了非常低的关税,对东盟国家的外来投资者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使东盟国家以最快的速度从CAFTA获取经济利益。

3.CAFTA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不仅在产业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而且在工业竞争力上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双方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各自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很难被替代,所以对非东盟成员国的产品进口变化基本不受CAFTA建立的影响,贸易转移效应不显著。

(二)建议

1.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鼓励国内企业与东盟成员国企业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的活力和产品的质量,并充分利用东盟的庞大市场带动双边经济的发展。实证分析中提到由于“收获计划”的实施使CAFTA更加有利于东盟成员国,原因在于对东盟国家的进口商品设置非常低的关税。这一举措无疑会让中国本土企业受到挑战,所以中国应给予国内企业优惠政策,减轻其受到的冲击,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税收补贴政策等。

2.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克服贸易结构相似的短板,增强产业互补性,就需要对国内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例如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自主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等。要在有效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优化贸易商品结构,进而促进CAFTA贸易结构的优化,增强双边的贸易互补性。

3.加强双边政治互信和对话。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密切,东盟已经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此一来双边更应该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形成政治互信与经济贸易合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欧美许多国家经济受创,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依然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也得益于双边的共同努力。此后发展中,双边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对话和沟通,共同解决CAFTA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和阻碍,积极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努力提高双边经济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猜你喜欢

双边引力成员国
延安新引力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感受引力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