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福祉理论视野下的老年社区环境营造*

2022-05-16胡惠琴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福祉福利居家

胡惠琴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100124,北京)

1 居住福祉的理论背景

1.1 福祉概念

高度老龄化社会发展到今天,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少子化等状况带来空巢老人等问题日益严重,社区配套设施的缺失,生活支援体系不完备等现状尚不能完全支持居家养老。

本文引入居住福祉的概念,探索福祉型社区的构建意义和途径,试图解决居家养老的问题,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家里和社区里,尽可能过自立的生活,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

第7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了17项可发展目标(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①其中一项就是“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提供了解释可持续性的通用框架。

社会福祉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②福祉概念在英文过去一般用welfare,是对弱势群体的支援,多有施舍和救济的含义,是狭义的。例如建国初期我国的敬老院,主要收容一些五保户,家里无人照看的、丧失自立能力的老年人,近似某种社会性的扶贫。那时社会老年人口不多,解决少数人养老依靠这种福祉设施是可行的。而当今老龄人口占比突出,福祉覆盖的范围扩大了,使得老龄化社会福祉走向居家性、地域性。所以福祉概念现在多使用well-being,即包含存在意义和人权含义,是广义的、普惠性的,指一般意义的幸福,更符合福祉的本意,福祉的根本目标就是人人幸福。

福祉过去一般被认为是指养老金、养老院、福利补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所居住的住宅、街道,城乡都应该作为一种福祉内容去认识和对待,着眼于居住福祉的建设。

1981年联合国提出“居家福祉”的口号,其精髓就是追求“正常化”“普通化”。“社区福祉”成为社会福祉新的关键词,福祉转向社区型、居家型,21世纪是社区福祉的时代。

1.2 居住福祉

居住福祉的概念最先由日本神户大学教授早川和男提出。他认为,居住空间是物理性的存在,它保护我们的生命,容纳日常生活。[2]在他看来,人的一生就像过一座桥,这座桥应是牢固的石桥而不是走钢丝。福祉社会的服务体系就是构筑包括住宅、社区生活环境、保健、医疗、社会保险、扶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见表1)。

表1 福祉社会的服务体系

北欧有这样的说法:“福利从住宅开始,以住宅结束。”[1]住宅是健康与福利的资本,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居住福祉是社会福祉之最,是贯穿人一生的福祉基础,居家福利是一个很好的福利形式,但是没有“宅”这个护理场所,居家福利无从谈起,必须从更广的范围来讨论福利政策。

居住福祉包括:住宅的保障、居住地的安全、社区的建设、生活与医疗福利设施的一体化、无公害并美观的道路、安静的环境、清洁的空气、更广的活动范围。

居家福祉至少满足两个条件:1)经济条件,养老金收入保障;2)老年人适应的社区(支持自我决定、自立、自主的行动),有医疗保健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家庭护理员、餐饮服务,交通方便,支持自主外出的街道。

福利环境是一种储备,也是一种社会资本,不仅是我们这代人使用,而且要传承给子孙后代。人始终是在变化发展的,在未来特定的时间点,“每个人”都会变成“少数人”,即健康的人生病了,年轻人变老了,女孩变成了孕妇……在这个意义上,无障碍环境的营造是造福每个人。

1.3 福祉意义的转换

1980年代,西方国家迈入后福利国家时代,日本将2000年的介护保险称为“福祉市民化”。要建设所有人都可以利用、所有人都能幸福生活的居住福祉社会,就不能排除特殊人群。当今养老从福利型(解决少数人养老)转向全民健康型(解决大多数人养老),从设施供给侧逻辑向使用者主体逻辑转型,从服务性福利向环境储备型福利转型。医疗是服务型福利,而住宅改善有着环境疗愈的效果。住宅是福利和健康的资本,反思居住本质,实现居住福祉,充实社会福祉,将社区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文明来创造。

当前贫富差距的拉大,家庭的多样化和老龄化都要求居住领域扩充福祉政策,保障性住房、低收入阶层住房贫困者需要住房政策和福祉政策的联手。日本提出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即由政府、支援机构、市场化服务和家庭非正式照料共同提供社会服务的供给模式。

1.4 福祉型社区构建策略

建设福祉型社区首先要从实现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福祉关怀入手,从居住空间视角、社区视角、公共政策视角考虑居住福祉。

在社区营造上,多样性视角(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适应各种季节、满足各种条件)、时间视角(各年代的人,从儿童到老年人)、可支付性视角(防止由于经济负担排除在外)是实现福祉型社区的基本条件。

社区蕴含着潜在的福祉力:生活环境,应确保保健、医疗、福祉的连续性、包容性,在不同阶段维持相对的平衡。[2]

创造福利型社区,要从健全家务援助服务、专业照料服务、预防服务和福祉方面增进服务。以实现“无障碍化”为目标,立足于改善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是居家福祉服务核心内容(见图1)。

图1 福祉型社区构成[3]

2 居家福利与通用无障碍设计

2.1 为什么要实施通用无障碍设计?

综上所述,要解决大多数人的养老,就要有普适性的设计。当前,全世界都在谈平等,只有改善由贫困、不公平等社会问题造成的负面环境因素,才能促进真正的平等。

未来十年重度老龄化快速到来,我们尚缺乏足够的准备;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是14亿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老龄化问题是世界性难题。

行动和感知障碍,是每个人的生命周期中都会面临的,并非只有特殊群体。因此无障碍与每个生命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密切相关。2010年美国修订了残疾人法,扩大了有功能性障碍的范围: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从10%扩大至30%。伴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带来的慢性疾病增加,未来世界的残障率将会进一步上升。根据世卫组织的简要统计,目前全世界总人口中大约15%的人有某种形式的残疾,人口总量超过10亿人,其中近2亿人经受着相当严重的功能障碍的煎熬。如由各类环境造成、不能使用普通人使用的设施,曾有病史记录,有些未成年人没有主体行为判断能力等,都属于广义的残疾人的保护范围。

老龄化的进程正在经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积极、健康的演变。从室内外环境、建筑到各种工业产品在设计、交互、功能等方面的通用性、包容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老年人能力辅助,都具有基础意义。2018年清华大学无障碍研究所发表了通用无障碍宣言,归纳为以下四个要点:

1)尊重不同的差异和发展水平,权衡并选择合理的目标与方式,从环境、信息、服务、就业等多方面提升通用无障碍水平。

2)应当关注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及各种行为与感知有不同障碍的群体,包括但不仅仅限于性别、年龄、文化、宗教、身心障碍等。与此同时,也必须重点关注那些对消除障碍、实现平等更加敏感、高度依赖的群体,比如儿童、妇女、残疾人、贫困者、老年人等,在实现通用无障碍愿景的过程中对这些群体需要有更多的投入与更大的关爱。

3)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与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充分纳入通用无障碍的理念和原则,尊重不同群体的差异,保障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各类需求群体在无障碍事务中的深度参与和广泛协商。

4)应当加强合作和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突破行业、领域等带来的壁垒。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国际发展,平等、尊重、参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讨论发展的水平面。③

创造福祉型社区,要将通用无障碍设计深入到社区每个角落,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2.2 福祉之于通用无障碍的意义

人的自立生活依靠他人与物和环境发生关系,不否认他人协助纽带的重要性。但从使用者的主体性来考虑,应该优先考虑环境的整治,提供无人在场的支援,让所有的人有尊严地生活,这就是社会福祉。研究表明身体受限程度越高,年龄越大,自尊心越强,因此让弱者用自己的力量去生活,去行动,而不是完全靠外界的帮助,这是无障碍设计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环。提供服务是被动地接受照顾,而环境的营造可以使得弱势群体主动地进行自立的生活。人的援助是“接受”,物的援助是“使用”,这就是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的精髓。[4]

通用无障碍一词不仅包括物理屏障(人行道、出入口高差,妨碍轮椅通行的障碍物的意思),还有解除弱者的心理、社会障碍等方面内容。例如制度屏障:以年龄为理由限制资格,许可证的发放;信息屏障:缺乏播音指示,盲文应用,手语翻译,字幕播放,通俗易懂的表达等;认识屏障:无心的话语或视线,受保护人群等错误认知。

医学上定义的受伤,主要针对生活功能障碍:行走、听力、视力。需要医学专家帮助专业治疗的身体和精神残疾,而社会无障碍是针对学习、交流、交往的障碍,如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不会用微信支付,也是一种障碍。

通用无障碍设计源于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通用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和设计方法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授罗兰·梅斯(Ronald Mace)提出,为普通人设计的产品,通过改良和改装,使适用系数增加。其宗旨是让所有人体面、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公共场所、通讯交通便利的权利。

通用设计的中文译文,还包括普遍适应设计、万应设计;适配不同使用者,需借用多视角,多方位地观察事物的方式。综合分析各种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设计方案。通用设计是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与角度进行设计,并非是对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重复。

为老年人、残疾人去除障碍的无障碍设计是一种减法设计方法;而通用设计是产品开发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集合,根据大部分的用户使用需求统筹考虑综合构思,是一种加法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是针对特定人群实现人文关怀;而通用设计则以包括特定人群在内的全体公民作为设计对象,因此所涉及的领域更宽,意义更深远。

3 福祉型社区营造

3.1 何为福祉型社区?

3.1.1全龄(Age-integrated living)社区

所谓全龄(也称混龄)就是不同年龄群体,可以通过相互支持而和谐共居;并非针对少数人的解决方案,而是社会复杂性的自然反映。

老年社区特殊化造成新的地区差异违背了普通化的理念,社区中年轻人、儿童少,没有生气,难以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容易使人丧失生活欲望。

社区有各种各样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环境,也是一种福利环境,将老年人和残疾人当作特殊人群的做法,会使人的心灵变得更贫瘠。日常生活中接触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培养同情心和照料之心,年轻人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年轻,因此懂得人生。

福祉是为老年人、残障人提供的特别服务。将福祉解读为生活的话就同“社区营造”一样是广义的,除了介护、医疗专职人员外,作为支持老年人的一员,每一个居民都应当去考虑互相支持。通过这种非正式照料模式的互助服务,推进生活支援体系的构筑。

老年生活已经不能用制度支持的今天,从健康时就面对自己的老年期构筑维系网络,多代交流互相熟知,社区居民互相关心各自的生活,提高“社区力”,酿成互助共生型地域设施。

3.1.2代际融合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进“健康老龄化”(Ageing and Health Program)项目,将“增进代际联系”作为工作重点;1999年国际老人年联合国提出将“多代关系”作为理念框架之一。“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动摇传统型代际连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从家庭层面来看,随着家庭的核心化与小型化,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日益增多,使得个体缺乏家庭内部的代际联系。

一般来说,代际共享设施的服务内容主要针对两类人群:老年人与儿童。老年设施中包含了老年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认知症照料单元等;对于儿童而言,服务则覆盖了基础照料与活动参与(如参与启智计划、青少年娱乐项目)等。

介护和保育是人类有史以来家庭经营的内容,社会发展、专业化分化,产生了专业领域。单年代收容是不合理、不自然的。特别是当今少子老龄化社会,代际交流稀薄,介护和保育现场综合照料是发展趋势。儿童设施和养老设施都是社区福祉设施,应结合起来研究,构筑代际互助的环境。

3.2 如何营造?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行政的基层组织。在当今这个时代社区是被营造出来的,不像农耕时代人与人熟悉,人敬重土地,是熟人社会。我们这个时代社区的凝聚力较弱,存在着危机,努力恢复和创造凝聚力强的社区是我们这代建筑师的使命。

3.2.1工作方法

社区营造包括硬件(物、建筑、设施)和软件(人的支援制度的构建)两个方面。福祉社区营造等于人的营造,也是社区营造(まちづくり)的意义,是重视过程,培育社区的粘性。比起结果,过程更重要。工作坊的根本原理在于个人的主体性的契机,含有更多的可能性。

工作坊(work shop)的形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实地观察和研究座谈会。以居民为主体参加社区营造,意义在于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大家的作用。这种方式有以下优势:1)协作性:各领域的专家与当地居民共同作业,分工协作;2)创造性:向前看,朝着目标进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集体创造,头脑风暴,互相启发;3)共享性:大家分享信息,创意,大家是平等的关系,各抒已见,打开解决问题的途径;4)重视过程: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和过程,培育居民对社区的爱心和责任心。

3.2.2构思方法

从保全生命的意义来看,生物如果不能自由活动身体就不能生存,如同鸟的翅膀不能动就不能觅食,人的腿脚不便行动就不能生存。保全生命最低限度包括三种条件:能够走到有食物的地方;能够走到卫生间;能够走到浴室。

反向思维:老年人通过订饭,或者依靠移动设备把便盆拿到跟前,或借助护理人员等,即便卧床不起也可以保持生命。只要身体能活动,通过改造空间,依靠自己的能力走到需要的地方,这就是无障碍的构思。

用通用设计的逻辑构思:体验连锁动作,提取相继出现的特征,设计出很好的连续空间。例如上厕所的连续动作及全部过程,保持流线通畅,排除无障碍断点。对老年人来说第一重要的是腿脚,为防止跌倒,消除门厅、走廊、浴室的高差,改造易打滑的地板饰面。

用五感设计逻辑构思:注意步行这个行为,还要充分利用手和眼睛,帮助移动到目的场所,要依靠眼睛确认前行的方向和标识,依靠手抓住扶手,让轮椅前行,靠鼻子察觉烧焦的味道。运动有时间、距离、方向三个属性:运动速度与时间和距离有关系,位置变化与距离和方向有关系,距离有水平和垂直两种距离,方向有水平方向的左右和垂直方向的上下,人的活动作为空间中的位置变化表现出来。[5]

保罗·奥斯特嘉德《无障碍化设计手册》主张,无论什么样的建筑设计,都应当有相应的无障碍化设计方案,不必要求100%地实现无障碍化,只要达到无障碍化设计和一般设计之间的相互平衡。社区公共空间的美观,只有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尺度内才是可取的,牺牲功能的美是矫情的,是浪费不起的奢饰品。

4 优化既有社区的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

大拆大建型的社区重建会导致双重破坏:一是破坏了原有社区,抹杀了历史记忆;二是邻里关系网的破坏。新的社区看上去很纯净,却缺少了历史,有貌无风。没有了老店铺,没有了老邻居,形不成邻里圈,老年人被疏远,儿童的心灵无法培育。西欧各国从1980年代起就认识到这点,把重心放在对原居住宅的修复和改造上。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对既有社区和老旧住宅进行改善(Improvement),改善目标如下:

1)空间安全及伤害防控(摔倒、滑倒、溺死、火灾);2)尽可能自立(确保居家生活),支援自立,支援长期在熟悉的环境中持续生活;3)减轻介护人员的负担,改善双方的生活质量;4)扩大生活圈,促进参加社会,保护个人尊严。

4.1 空间资源管理层面

配建养老生活服务设施,提高社会保障。既有老旧社区在设施配建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场地有限,二是资金缺乏。在无法新建的条件下,对原有资源进行挖潜和整合,利用零星地块,盘活闲置资源,对现有设施进行功能置换;有机平衡,价值归位,对已有的设施进行扩建或改造,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日本学者森一彦提出建成社区“福祉转换”(Transform System for Wellbeing Community on the stage of Mature Society)的概念(见图2~3),利用社区一些闲置的资源,例如空置的房屋、废弃的学校,可以进行功能置换,改造成养老设施,即所谓“福祉转换”。完备配套设施,构成生活支援系统,其目的是:持续居住(Aging in Place & Renovation),维持邻里社区(Neighborhood & Community),建立安全居所(Safe, Security & Resilience),提升社区价值(Improvement of Value)。[6]这一概念非常适用于社区的适老性改造。

图2 福祉转换概念④

图3 福祉系统转换场景

4.2 社区层面

改善社区环境,营造康复型景观。在生活环境改善上有两个维度:一是硬空间,提供载体的有形空间(健身设施,景观等);二是软空间,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减少年龄层的隔离(复合空间)。虽然老旧社区看上去乱糟糟,但有着看不见的价值和秩序,例如多年培育的邻里关系、生活节奏等,社区应该有多种生活方式和生活喜悦。商店不仅可以买东西还可以支持社区生活,邮递员不仅送邮件,还可以确认家庭安否,澡堂还是大家聊天的场所,雅俗混杂,人间百态。这些都具备了“普通化”和居住福祉的功能,是潜在的非正式照料的资源,具有结构性意义。

通过对户外环境进行整理、改善,优化社区环境,使之成为康复性景观、疗愈性环境,使社区依然维持着深切的关联。这对提升老年居民的户外生活质量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王羽团队对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院的户外景观改造是一个示范案例,见图4~9。这是设计院的老旧小区,60%的居住人口为离退休老年人,多年来老邻居形成了邻里圈,形成了看不见的文化。为了保留这些有故事、有灵魂的居住遗产、继续上演日常生活的活态,需要对户外空间和景观进行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消除了地面高差,更换了铺地材料,整理了交通空间,留白增绿,规划了曲线型散步道,设计了阳光广场,设置了休憩长亭、生态池、地灯,通过植物配置改变了热环境,设置了标识系统等。

图4 休憩长亭⑤

图5 曲线型道路

图6 保留古树

图7 改变热环境

图8 健身场地

图9 标识系统

4.3 建筑层面

在建筑层面上,要对老旧住宅实施适老化改造。在住宅存量化时代,老年住宅改装(reform)的课题在某种意义上,领先于住宅的供给。对老旧住宅改造区别于以往的棚改、既改、危改,是以老年人的适应性为主,解决继续居家生活的实际问题。支援老年人自立生活,对住宅进行预防性、修补性改善,是福祉领域的课题。住宅不适老导致的后果是过度依靠社会福利院或医院,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我国的福利往往是滞后的,即“事后应对”的做法:摔伤了,走社会医疗保险;生病了,有大病统筹……这是一种救济性的福利,是不易持续的,国家负担会越来越重。在西欧社会,福利与住宅相当于一车两轮,相辅相成,住宅是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应重视住宅与福利的结合,展开具有福利内涵的政策,可以起到“预防学”和“预防福祉学”的效果。[7]

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预防性、先行性,应该把重心转向健康和预防,实施在宅的伤害防控,就会减少医疗费和卧床老人的增加。将住宅作为福利来对待,实施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住宅改造与福祉用具同步推进,就会扩大老年人自立范围(不能做的事情,变得能做了),同时也减轻了介护人员的负担。

住宅改造是对住宅的再生活动。改造应该分步实施:首先确认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然后适当更换家具;增加辅助器具的使用;最后才是住宅的改造。在住宅适老性改造上,老年物品的应用对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着实际的意义。

最近,住建部启动了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与安馨康养集团和三甲医院老年科合作,为全体退休老同志的家庭提供居室安全评估和身体健康评估,并实施适老化改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改造提出了五个步骤:安全评估,确定方案,签订合同,实施改造,跟踪回访。以及四个“要”:地面要平、管线要明、路线要通、行动要稳。重点对玄关、卫生间、卧室、客厅关键区域进行改造。先从高龄老人入手,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改造全覆盖。改造包括基础类、提升类,其中福祉用具、部品也有基础性解决方案和个性化解决方案。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数字化时代,智能化也能解决很多居家养老的难点。王春彧的研究提出:1)管理安全智能化系统可以支持老年人生活的自由度;2)生活照料智能化系统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3)运动健身智能化系统可以保证老年人的活动需求;4)情感娱乐智能化系统可以避免老年人的孤独。[8]

满足多方需求,不放弃每一个人的设计理念,承认各种差异的存在是现代社会成熟的标志。保障原居住宅的持续性居住才是真正的福祉社区,才能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

注释:

① 第7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问题,使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② 1982年联合国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讨论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和社会福利,以及如何确保老年人有机会对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③ 参见2018年邵磊在城市建筑主题沙龙发言“通用无障碍与健康人居”。

④ 图2~3参见2016年森一彦讲座的幻灯。

⑤ 本文现场照片均为作者自摄。

猜你喜欢

福祉福利居家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福祉与福祉学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如何理解福祉与福祉学及其实践
新常态下优化以家庭需求为中心的组织功能探索
微生高的往事
Take Away Pizza ?
积极心理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