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5-16张静博赵龙妹曹平华马彦博范收武
张静博,程 鹏,赵龙妹,曹平华,马彦博,范收武,李 旺*
(1.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2.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611)
抗生素自发现以来,因其有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畜禽生长性能的作用,在畜禽、水产动物等饲料中被广泛使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给畜牧行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抗生素过量使用会导致畜禽体内的残留,病原体耐药性增加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对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在全球禁止使用促生长型抗生素以来,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研究热点。益生菌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积极作用。枯草芽孢杆菌是益生菌中应用最广泛的菌种之一。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促使畜禽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提高,其原因是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能够分解动物本身不能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的酶,帮助动物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发育,保护动物的机体健康。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能够通过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对畜禽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进行调整。也有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对特定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其中包括增加有益菌数量、减少某些致病菌数量,而表现出促生长作用。抗生素中金霉素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同时能够治疗伤寒和白痢等疾病;盐霉素是一种新型鸡用防球虫剂。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抗生素替代品枯草芽孢杆菌在家禽产业中的效益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在生产中的施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枯草芽孢杆菌由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为粉状制剂,活菌数为1×10CFU/g。抗生素为市场购买,金霉素和盐霉素纯度均为20%,质量比1:1 混合。饲料购自洛阳某饲料厂(颗粒料)。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饲粮 选用1 日龄身体状况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144 只(公母混雏),随机分为3 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 个重复,每个重复8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无任何添加物),枯草芽孢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 枯草芽孢杆菌,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添加300 mg/kg 20%金霉素和300 mg/kg 20%盐霉素。按照肉鸡标准化管理流程,采用3 层笼养。试验期间肉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全程无免疫。试验分为2 个阶段,第1 阶段为1~21 日龄,第2 阶段为22~42 日龄,试验期42 d。饲养阶段光照时间控制为14L:8D。饲粮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样品采集和指标测定
1.3.1 生产性能 在21 日龄和42 日龄时提前禁食8 h,以每个重复为单位分别称重,统计采食量和剩料量,计算2 个饲养阶段每个处理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1.3.2 屠宰性能 42 日龄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 只肉鸡,空腹称取重量,然后参考《家禽生产学》进行常规屠宰,测定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并根据相关计算公式计算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1.3.3 免疫功能 在21 日龄和42 日龄,每个重复取3只肉鸡翅下静脉采血测定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然后剖解,称重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免疫球蛋白采用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用酶标仪(Spectra Max M-5)测定。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 SPSS 19.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进行Duncan's 多重比较检验,<0.05 表示显著差异,<0.01 表示差异极显著,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 知,在1~21 日龄,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降低了肉鸡21 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0.01)及平均日采食量(<0.05),提高耗料增重比(<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肉鸡21 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0.01),耗料增重比提高(<0.05),对1~21 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与抗生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下降(<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在22~42 及1~42日龄,3 个处理组间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差异。
表2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枯草芽孢杆菌组的腿肌率较对照组提高5.04%(<0.05),抗生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腿肌率差异不显著。3 个处理组的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差异不显著。
表3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2.3.1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在1~21 日龄,3 个处理组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及胸腺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在22~42 日龄,枯草芽孢杆菌组肉鸡的胸腺指数高于对照组(<0.05),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表4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3.2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因子的影响 由表5 可知,在21 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IgA 含量提高(<0.01),3 组的IgG、IgM 无显著差异。在42 d 时,抗生素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IgA 含量较对照组提高(<0.01),IgG 含量为抗生素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对照组(<0.01),但IgM 含量在3 组间无显著差异。
表5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因子的影响
3 讨 论
3.1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枯草芽孢杆菌在进入肠道后在迅速繁殖时会消耗大量的氧,降低肠道内的氧含量,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殖;另一方面,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形态,改善肉鸡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赵强等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100 g/t 芽孢杆菌科丁酸梭菌能够促进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的提高,并且在添加100、200、400、600 g/t 芽孢杆菌科丁酸梭菌的4 个处理组中表现出的效果最佳,这与刘晓东等的研究结果相似。钟光等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肉鸡21 日龄体重、1~21 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22~42 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张安荣等研究表明,在肉鸡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1~21 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22~42 日龄的耗料增重比。
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肉鸡生长前期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了21 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显著提高,而在生长后期提高了平均日采食和平均日增重、降低了耗料增重比,但差异不显著。这与上述报道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提取工艺和有效活菌数不同以及产品本身有关,也可能是本试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过大,从而对肉鸡肠道内菌群的稳态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没有表现出积极的作用;而生长后期随着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的建立,使得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抗生素可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会影响肉鸡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影响肉鸡生长前期的生长性能。
3.2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肉率和腿肉率是衡量肉鸡肉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崔宇等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AA+肉鸡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廖玉英等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由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制剂可以使黄羽肉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提高,显著降低腹脂率。本试验中,除腿肌率之外,其他屠宰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但抗生素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有一定的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腿肌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屠宰性能中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3.3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禽类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免疫器官指数来表示,即免疫器官与禽类机体的相对重量。郭瑞萍等研究表明,AA 肉鸡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免疫性能。林显华等研究也表明,肉鸡饲粮中添加5×10CFU/g 枯草芽孢杆菌 B7,在21 日龄时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刘美凤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肉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显著提高。家禽血液中参与体液免疫的IgA、IgG、IgM 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IgA、IgG、IgM 含量,使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范秋丽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提高了22~42 日龄IgA、IgG、IgM 含量,其中IgM 含量显著提高。
本试验也表明,在肉鸡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在生长前期提高免疫器官指数,但不显著,与添加抗生素的免疫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在生长后期胸腺指数有显著提高,这与上述报道结果类似。同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于生长前期极显著提高IgA 含量,于生长后期极显著提高IgA、IgG 含量。这与范秋丽等的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可能是因为本试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过大。
4 结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降低肉鸡的21 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耗料增重比、腿肌率,21 日龄IgA 含量,42 日龄IgA、IgG含量、胸腺指数,显著改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等,能够替代抗生素应用于肉鸡饲粮中。
致谢:感谢程鹏、任强、张俊伟、李文希、刘雪纯在试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