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框架下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2022-05-16孙玉宁韩冰

锦绣·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孙玉宁 韩冰

摘要:领导人的融合思想作为一个逻辑框架是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培养课程的前提。在“五校并举、融合教育”的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在课程设置、评价、教学实践以及体育“五教”的初始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符合国家的体育理念通过体育教育,学生的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和劳动技术发展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炼学科的理念、方法和策略,这是基于五育的整合和教育效果的优化,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收集典型案例,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培养一批对五育课程整合理念有深刻理解、具有学科教育创新能力、具有学科实践能力和影响力的新型教师。

关键词:五育并举;公共体育;教学改革;高校

引言:

领导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定义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与此同时,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领导人对体育的解读不仅是对过去体育发展的经典总结,同时也对未来体育发展具有宏观指导意义。随着新时期体育观念的不断转变,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已不能适应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体育课程内涵的发展,建设一流的本科、一流的专业、一流的人才,必须吸收更为新型的“五育”教育理念的先进经验,以学科教育为切入点,优化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策略,稳步有效地推进深水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一、构建持续改进机制

对于高校阶段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工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对先进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引导和借鉴。以“请进来,请出去”的形式,通过学习和引导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开阔视野,认真研讨,并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探索出一种更有效、更便捷的教学模式。二要充分发挥教研人员和学科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努力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搭建更多的平台,推动更多的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优化。教研部派出教研人员进学校、进课堂,俯身参与学科教研和课堂教学指导,与学科教师进行思想交流,解决困惑。同时,教师作为教育者,也要接受评价。一是接受学生的评价,学生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创新,能否吸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人文关怀,教师的指导是否有用,写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他教师也应接受其他教师的评价。其他教师要对被评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指出优秀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接受多方面的评价,促进教师自身的反思和进步。

二、提高课程多元表现

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学生与自己之间的竞争。在有针对性地自我分享学习内容后,我们可以找到具有相同学习内容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寻找合适的、科学的小组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我们还应该提高专业认证所需选修课程的比例;课程设置应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地设置选课模块和学分,保证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平时的体育教学也必须有规律,不能依靠教师的学习安排进行授课,教师应根据“学习表现”的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结合以能力和质量为出发点的课程和内容的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信息教学法、双线教学法等,以项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并尽可能利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的解释方法,开发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形成传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游戏法和竞赛法与慕课、微课、Flip等不断演变的数字教材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和资源组织混合教学班,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优质高效的教育成果。

三、建立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課程评价的发展离不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支撑。由于课程评价仍然是课程理念,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便在“五育并举”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进行评价。课程评价体系应注重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课程状况和学生成绩,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引入传统的教师评价方法,以学生学习为主,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出发点,确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效果。在有效教学中,学生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和活动研究进行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争论者,对学生的情感性引导要大过于知识性的引导。我们需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师整合”开始,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态度,刺激学生的学习成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一个相互接受的学习环境。建立多层次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对教学氛围的重视程度、学生学习行为以及获取专业知识、认知、重点和难点以及人文学科的目标,确定一级的指标,二级和三级指标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评价的主要指标有“课程本身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在这些指标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之间,应占不低于20%,尤其是“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应不低于30%。二级指标应从一级指标的构成入手,进一步分解一级指标,如“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可进一步分解为学生的参与状态、沟通状态、成就状态和思维状态,而“课程本身评价”可分解为课程内容新颖性、系统完整性和教学连贯性,分别占20%、40%和40%。第三级指标(最后一层指标)是第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以及深化。如,“能够正常地参与体育锻炼以及体育活动”的指标为“第一层次”,“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拥有良好兴趣”的指标为“第二层次”,“不光可以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而且可以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带动他人进行锻炼”的指标为“第三层次”,建议的占比分别为40%、30%和30%。

例如,引入ABCD模型来表达课堂“学习输出”的目标。其中,A代表观众,即“谁会做”,B代表行为,即“做什么”,C代表条件,即“在什么情况和标准下”,D代表程度,即“达到什么程度”。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了目标明确、可实施性强的“学习输出”目标。如上所述,以课程能力目标举例:如果教学能力目标改为:“85%的学生掌握了一分钟内短跑起跑、蹲起跑和400米跑的标准技术动作”,或“90%的学生在一分钟内游泳65米,并有正确的自由泳技术动作”,或“95%的学生能清楚地解释人体骨骼肌的分类和主要活动形式”。课程目标的“学习输出”标准越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和方向性就越强。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大学体育公共课程学习体系,将优化大学课程学习环境,不断促进建立和完善体育公共课程机制,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姜银兴.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8):145.doi:10.3969/j.issn.1008-7427.2011.08.083.

[2]吴艳萍.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2019,(10):54-55.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25.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