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家庭的小贴士
2022-05-16赵双桅
赵双桅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及帮助。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红尖尖》,由这部影片想到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希望能从一个家庭治疗师的角度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让我们和留守家庭一起努力。
◎给留守儿童的建议:世界那么大,结伴同行
像影片中火龙那样可爱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就是可爱的,作为阿姨,我想跟这些留守儿童说几句:第一句是那句经典的“好好读书”,多读书、多学习,就可以给爸爸妈妈写信,跟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把自己对他们的思念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跟更多人交流。第二句是,你们从来不是独自一个人在生活,周围有很多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看电视、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画画、一起拍照……孩子们,其实,你们可以有很多机会跟人交流,彼此关心和支持。
◎给打工在外父母的建议:纸笔寄情
留守儿童家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其实就是如何面对思念、惦记和想念。有一本书叫《傅雷家书》,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也是一本用起来极为顺手的家书“工具”。建议出门在外的父母,走进您所在城市的任意一家书店,买上一本《傅雷家书》,当您想家的时候就翻出来,找一个便笺抄上几句,抽空儿去趟邮局,买一个信封,把自家地址写上去,再把那张小纸条放进去,让自己的“思念”像小鱼一样游回家。
“家书”是沟通很好用的方法,打工在外的父母,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常常是有话说不出来,甚至也写不出来,而《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句特别多,涉及文学、音乐、教育理念、生活细节、好书推荐、赞美孩子、理财、劳逸结合、婚姻爱情、聊家常等主题。我想,能有这样一本“工具”书,除了表達亲情,没准还会增加父母和孩子交流的话题。
◎给留守家庭老人的建议:做岁月的见证者
有人跟我说,给留守在家的老人提些建议吧。说实在的,我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因为这些老人都是岁月的智者,也是家乡那片热土的守护者。如果非让我提点建议,那就请他们做岁月的见证者。
我们在治疗中有一个经常使用的技术—“做岁月的见证者”,方法就是把家庭成员的“痕迹”留下来,我们可以在家里留一面白墙,把家庭合影贴上去,把重要的文字和通知贴上去,把孩子的第一个100分试卷贴上去,把儿女家信的一些文字或者邮票贴上去,甚至还可以把报纸上您觉得有意思的文字和图片也贴上去,还可以贴上四季变换的植物,可以是一片树叶或者一朵花。
有人说,这很像是一种仪式。是的,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中,仪式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亲人之间的忠诚、亲密和喜爱。对于有纪念性的物品的选择,也是一个外化技术,把“思念”“爱”“勇气”,用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代替。
将这个方法教给老人,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老人在进行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将自己对子女的爱和关心表达出来,这就是在传递着两代人之间的关心和爱。
社会支持网络与心理健康和心理弹性密切关联,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一些有效的系统干预措施,往往会着眼于更大系统的联结,去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希望那些渴望做出改变的爸爸妈妈们和留守儿童家庭,也跟着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参考书目《游戏空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