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思考

2022-05-16何桂玲刘奕涛胡永兴王翠平卢小陶

大学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何桂玲 刘奕涛 胡永兴 王翠平 卢小陶

[摘 要]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革命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及重要基础和先进文化力量。将苏区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其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高校的办学理念、思政课程和思政队伍建设中,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为立体化、跨时空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源于过去、导向未来的深厚力量,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区精神;高校思政课建设;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139-03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充分利用苏区文化资源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革命岁月中创造的苏区精神,蕴含着“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2]深刻内涵,是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将苏区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创造更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为立体化、跨时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源于过去、导向未来的深厚力量,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意义

(一)苏区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

苏区精神继承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家国情怀,贯穿着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重兵“围剿”而始终坚守的革命信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历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仁政思想,蕴含着原中央苏区治国理政、在局部地区执政的大智慧。这种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结合,凝聚成中国革命十年苏维埃运动的“苏区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精神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是中国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的生动体现。用苏区精神内在的民族精神育人,让通俗易懂的中国革命故事深入人心,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通过奋斗把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个人梦想紧紧连在一起,在奋斗中为人民谋幸福,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

(二)苏区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革命實践的强大精神动力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探索凝练出来的精神形态[3],是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革命实践的重大探索,是中国革命事业的文化传承和精神遗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我们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 [2]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在白色恐怖中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锤炼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及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品格。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注重调查研究,形成了《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等革命实践理论。充分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用先进的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培养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开创了“第一等工作”,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改革创新精神。在这十年艰苦革命建设历程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衍生和造就了不同表现形态的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源泉,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始阶段形成的文化。这个精神源泉为新时代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厘清了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革命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苏区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先进文化力量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发展。在治党、建军以及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4]有极大的建树,积累了“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反“围剿”战争经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探索了“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与消灭地主”的路线方针,解决了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发展了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造就了大批革命和建设的党政军干部;提出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确定了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执政理念,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种先进文化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指明了方向,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所在,在吸取原中央苏区时期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指引无数革命前辈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代代人在曲折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先进文化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教育工作所提出的“四个服务”[5]要求,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先进文化力量。

二、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路径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1],是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我们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期,高校在大学生价值观塑形、道德修养养成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角色,要理直气壮地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其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高校的办学理念、思政课堂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在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大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扣好大学生人生第一颗“扣子”。

(一)以苏区精神丰富办学理念,营造浓郁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

办学理念是高校鲜明办学特色与价值追求的体现,对高校教育教学行为和日常管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其一,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办学理念,有利于高校明确办学宗旨,彰显办学特色,形成浓郁的红色校园文化,进一步加深师生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革命实践的历史记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充分发挥苏区红色资源对高校人文教育的作用。其二,围绕“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问题,高校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坚持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将丰富生动的苏区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当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推动学校各专业的创新发展。其三,为了缓解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这一矛盾[6],高校务必要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政治方向正确,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田,营造高校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办好思政课、教师们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们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二)以苏区精神强化高校思政课建设,打造一体化红色思政课体系

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精神财富,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和通俗易懂的红色故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历史和近代中国革命斗争历史非常重要的一页,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2]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全面优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与修订、教材使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监控等方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将苏区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坚持八个“相统一”,打造“金课”。要与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协作机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进行课程见习实践活动,实地开设苏区精神大讲堂,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教育性、亲和力、针对性,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三)以苏区精神引领高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多元主体效能

苏区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是思政课教师践行“六要”的自信和底气。而推进苏区精神融入思政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强大思政师资队伍的支撑。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校外专家学者和学生朋辈队伍为辅的思政师资队伍,能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和期待。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打造具有苏区研究学术背景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要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品格放在首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怀、良好的思政理论素养,将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历程讲深讲透,让通俗易懂的苏区故事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革命实践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掌握中国革命精神文化传播的话语权,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注重加强校外专家学者队伍建设,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主题学术报告,开展学术论坛等,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和载体,让高校师生更好地接受苏区精神的洗礼。最后要发挥朋辈教育作用,重视大学生队伍建设,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苏区精神学习社团”“大学生苏区宣讲团”等社团以及“苏区精神我来说”等活动,大力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苏区精神学习,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真正夯实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基,让大学生在求真务实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其努力为社会分担、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和毅力,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三、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革命岁月中创造出来的苏区精神,是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继承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改革实践的革命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将苏区精神与思政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其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高校的办学理念、思政课堂和师资队伍建设中,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为立体化、跨时空的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源于过去、导向未来的深厚力量。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侧重于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机制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和因地制宜做好统筹布局,真正将科学理论应用到实践指导中;还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和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 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8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3).

[3] 何桂玲.苏区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3):84-88.

[4] 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 赵付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EB/OL]. (2019-08-28)[2020-07-26].http://www.qstheory.cn/politics/2019-08/28/c_1124930010.htm.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