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外语课堂焦虑中的应用
2022-05-15曹媛毓
曹媛毓
摘要:随着中学生外语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外语课堂活动,其中课堂焦虑是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外语课堂焦虑的定义及类型,结合积极心理学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对外语课堂焦虑提出了有效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外语课堂;焦虑;应用
一、引言
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升学压力大、中高考竞争更为激烈,初中重视学生知识增长而忽视心理健康的现状尤为严重,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压力大、焦虑情绪严重等多种局面。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些关于英语课堂焦虑的研究。证明有中度焦虑情绪的学生通常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愿意参与小组讨论。让人感觉缺乏热情,畏首畏尾,沉默寡言,甚至还会出现抵触情绪,他们将英语学习推迟到最后一刻,让老师大为头疼。
二、外语课堂焦虑
(一)外语课堂焦虑的定义
20世纪以来,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者认为在众多的情感变量中焦虑是最为关键的变量之一。外语课堂焦虑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情结,即自我知觉、信念、感觉和行为。
(二)外语课堂焦虑的种类
1.交流焦虑(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交际畏惧是指当个体在和其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担心交流结果而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反应,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担心或害怕与人交流。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语言沟通知识和能力不自信,没有足够的交流技巧,或不能坦然顺畅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就会产生抵抗与畏惧心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时个体就会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缓解自己的畏惧心理。
2.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考试焦虑是一种紧张的负性情绪反应,是指在考试的情境中,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一种总体上的担心,例如担心自己外语考试成绩不好,担心自己不如同学学得好。这些紧张情绪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防御或者产生对考试的逃避行为。但是考试焦虑也并不是只有消极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个体在考试前的准备和考试中的发挥,对考试的结果有积极的影响。
3.负评价焦虑(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负评价焦虑指的是学习者担忧自己再外语学习活动中因表现不佳而获得消极评价。由于害怕他人对自身做出负面评价而出现恐惧的心理,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害怕负面评价给自身带来的挫败感,另一方面是当他人对自身做出评价时,个体所产生的预期焦虑。具体表现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以及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己不如人的心理暗示。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强,情感体验丰富且敏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较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会阻碍语言信息的接收,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交际、考试、负面评价这三方面内容共同导致了外语学习焦虑的出现,并且这些焦虑情绪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和健康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外语课堂焦虑中的有效应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应更加致力于探索人的各种内在潜力、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等。包括正性情绪体验和感受,如愉悦、兴趣、心流、勇气、毅力、智慧、宽容心、情绪智力、爱的能力等,还有积极集体环境,如课堂环境。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从积极向上的角度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习者和教学活动过程之间的中介体。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能有效地减轻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首先,告诉学生焦虑感是一种常见的情感,要用正确的态度和办法来对待。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最后,鼓励和赞扬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极其缺乏自信心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2.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多给学生开口的机会,教师要扮演鼓励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说的机会多了,胆子就大了,焦虑自然就会减少。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手段,既可使学生学好英语,也可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最后,和谐的课堂气氛还依赖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课内外的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合作和相互支持的良好学风。此外,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也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3.把握提问技巧,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恰当的提问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了解重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善于与他人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在学习新内容或对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问时,可设计一些较容易的展示性问题(明知故问的问题)和限答式問题(学生的回答往往是Yes/No或者一个词);在复习巩固或提问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时可用推理性问题(how或why)、开放性问题及交际性问题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时的反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增强自信心;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为急于纠正他的错误而打断其回答,可以等他全部说完后,通过重复等方式纠正某些明显的错误;如果不是语法错误,只是观点与答案不一致时,还可以适当表扬学生好的思路。
(二)学生方面
首先在课堂中应集中注意力,尽量避免分心,专注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及时参与回答课堂问题,不要害怕出错。同时应注意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平时要加强专注力的训练和提高抑制分心的能力。其次,学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尤其是在课堂中的负面情绪,应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必要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最后,学生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对每日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不懂的问题和遗漏的知识点,应及时向老师请教,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
四、结语
总之,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初中外语课堂教学中,缓解学生的外语课堂焦虑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人本主义教学,恢复外语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其本身所赋有的情趣与魅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和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军.初中心理健康课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探寻[J].新课程(中学),2019(05):251.
[2]昌小昱.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与学生焦虑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8.
[3]李洁.中学生外语课堂焦虑现状及其与教师行为关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
[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J].中国特殊教育,2011,9(135).
[5]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6]Horwitz E K, Horwitz M B,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