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2022-05-15丁烽
丁烽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职能部门,掌握着大量财政资金,在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差错防弊实现资金使用经济效益,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开展绩效审计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审查与分析,评定单位经济效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在改善管理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难点,需要加大整治力度,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绩效审计中的难点,保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0-0106-03
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满足改革要求,不仅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职能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还要将审计工作中心转移到绩效审计上来。审计是经济监督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工作起步较晚,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引入的,在相关工作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当今社会贪污腐等事件时常发生,导致政府工作效率不高,给绩效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绩效审计概述
绩效审计是审计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人力财务等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它是审计发展的产物,通过系统审查与分析经济活动,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而评定出单位的经济效益现状及发展潜力,为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使单位改善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绩效审计具有经济性、效率性等特征[1]。我国绩效审计工作范围主要有两大类别,分别是财政性资金支出与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其一,资源使用效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资源使用效率指的是单位所投入的成本与成果的比值。如果最后的比值较低,表明只使用了少量资源就实现了预期目标,各项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最后的比值较高,表明相关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出現了资源浪费情况,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其二,行政管理效率。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的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单位内部是否存在较多的闲置机构,单位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等。其三,单位服务效率,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否能够保障人民生活,是否能够及时回复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在资金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支持。同时,随着国民收入逐渐增加,人民对民主的要求日益高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国有经济。而行政事业单位负责组织、监督和管理国家相关行政事务,是从事教育、文化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型组织,掌握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加强绩效审计,综合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与效果性[2]。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客观评价资金使用情况,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绩效审计的透明性,从而有效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有经济占据绝对优势。我国财政支出过程中存在铺张浪费行为,为了确保财政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开展绩效审计,从根本上避免铺张浪费现象的出现。
(二)有助于推进我国民主法制进程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建立廉洁政府,促使政府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推进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财政资金合理利用到有用的地方,杜绝贪污腐败行为,不断提高单位工作效率,最大化地实现单位效益。
(三)有助于充分利用单位资源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能够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是这种形势是以牺牲大量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资源利用方面的监督,优化资源配置,促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此外,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还有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我国是民主法制国家,由人民当家做主,政府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需要替人民管理各种资源,政府绩效情况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
三、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难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是建立在财务审计基础上,主要通过差错防弊来评定单位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是政府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和检查政府及部门的财政收支与使用情况。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目前主要面临的难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绩效审计意识薄弱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意识薄弱,缺乏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也没有意识到绩效审计的本质意义,对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应有的重视。一些工作人员从政府利益考虑,并不希望受到监督,导致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部分工作人员不配合的情况[4]。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绩效审计认识不足,对单位决策、管理等方面问题认识不足,缺少对绩效的关注。同时,审计人员在审查工作中,没有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深度评价,导致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特征没有得到突出体现,审计观念、审计方法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绩效审计需求。
(二)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宪法中也没有涉及到相关法律条文,使得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缺乏法律依据。此外,针对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程序在法律上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时,因为缺少相关法律依据而不配合考察。
(三)评价体系不够统一
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会涉及到很多行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这些行业大部分是社会服务性质,在对这些行业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时,难以用某一个经济指标和统一指标来衡量。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审计评价体系,评价口径尚未统一。
(四)审计方法落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绩效审计要求。一些审计人员长期开展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思维比较固化,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传统审计方法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五)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一些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对绩效审计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绩效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悉法律法规相关内容。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智能化办公软件涌现出来,审计人员还应当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将其灵活运用到绩效审计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六)绩效审计独立性较差
一般情况下,政府审计项目是由政府委托发起的,将审计结果汇报给政府,不会将结果公开。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整个过程受到政府观念的约束,缺乏独立性,导致一些问题难以得到真实有效的反映。比如审计部门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大多反映的是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很少会涉及到政府投资决策失误问题。
四、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对策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监督和检查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财政收支和使用状况,使得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涉及到的行业和领域较多,当前审计机关的工作现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难点。
(一)增强绩效审计意识
为了提高绩效审计工作效果,需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意识,充分认识到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视。绩效审计在我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是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保障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人员应当提高绩效审计意识,重视绩效审计工作。比如,上级政府可以组织相关会议,下级政府人员要积极参与进来,明确绩效审计目的,正确认识到绩效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绩效审计意识[5]。此外,应强化法制方面的建设,有效增强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相关审计工作人员要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有意识地宣传绩效审计工作,促使全员正确认识绩效审计,促使审计模式发生转变,实现财政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并存,从而更好地履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
(二)健全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了顺利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我国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将绩效审计目标、绩效审计范围以及绩效审计程序等纳入法律条文,并且做好相应的立法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促使绩效审计工作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障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始终坚持经济与效益统一原则。同时要重视公共服务效率指标,严格遵循相关指标的客观性、实用性等原则,促使相关指标数据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特征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因此,要根据影响绩效的因素,比如经费支出等经济绩效因素、职能评价等社会绩效因素,制定科学的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此外,应制定合理的审计规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标准体系,为绩效审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四)创新绩效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主要是对经济活动或者项目的建设效果进行评价,评价资金使用情况,评定其经济性和效果性,评定项目是否在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实施内容与方案是否一致,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绩效审计方法可以选用专家参与绩效评价方法,也可以选用委托跨级事务所评价项目成效方法[6]。但无论是采取何种绩效评价方式,绩效审计工作都应当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前提下进行的,需要将审计重点放在评价项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方面,明确项目不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所以,绩效审计应当细致地核对项目实施方案与验收报告,并且实施实地考察、询问与分析等程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收集到更多充分合理的证据。
(五)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和审计水平的提升,促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绩效审计工作质量。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熟知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得到了各个行业的普及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还应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机构应制订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在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绩效审计工作质量。
(六)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绩效审计涉及到的行业和专业领域较多,在进行项目建设效果评价时,需要具有较强的專业性[7]。政府审计机关应建立绩效审计专家库,从各个行业现有审计人员中选取技术权威人士,成立专家小组,专门负责绩效审计专业库管理。针对规模小、专业性强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从专家库中抽取部分专家参与到绩效审计工作中,提高绩效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目前绩效审计工作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绩效审计将会成为我国审计发展的趋势,为我国审计发展提供指导。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更加科学的开展,应正视目前绩效审计中的难点,采取有效对策,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走上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丽.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12):7-8+11.
[2] 刘雯.运用魔方思维探索做好新时代内部绩效审计[J].审计与理财,2021,(12):12-14.
[3] 李惠文,王双成.地勘单位绩效审计实践路径浅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23):98-99.
[4] 陈默.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1):100-101.
[5] 张博文.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1):102-103.
[6] 关东鹏.绩效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21,(11):60-61.
[7] 于贵贤.绩效审计理念在行政事业审计中的运用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10):183-184.
[责任编辑 马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