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择业观对新时代青年择业的启示

2022-05-15王伟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青年新时代

王伟慧

摘 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新时代青年的择业观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但是新时代青年的择业观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拜金主义盛行、追求“铁饭碗”、存在职业歧视、过分重视个人利益等,这些错误观念无论对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有阻碍作用。而马克思17岁时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具有很深刻的意蕴,给新时代青年择业以巨大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择业观;新时代;青年;人类解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2.027

事业是人的第二生命,择业是人生中具有方向性的一环,可见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近年,某项调查显示:十年前,若是问青年人你最想做什么工作,青年大多回答的是老师、科学家、警察、医生等。而今日若再问青年你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回答竟然有一半是网红和主播,只因为赚钱快、赚钱多,不需要寒窗苦读20载。可见新时代部分青年的择业观是存在问题的。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青年可以在17岁的马克思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文中找到答案。

1 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内容

1.1 以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为出发起点

首先,对自己的体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马克思说:“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如果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超越了自身体质的限制,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反抗,进而成为精神与肉体之间的一场较量。

其次,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实则不然。那么我们将会受到惩罚,不仅仅是来自外界的惩罚,更是自己内心的痛苦。

最后,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我们选择职业,不是因为虚荣心,更不是金钱的迷惑,而是在冷静分析以后,在深知这项工作的困难以后,仍然坚持这份职业是我所爱,只有对其怀有热情,方能更好地胜任所选职业。

1.2 以职业带给你的自尊为价值遵循

马克思首先指出尊严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性:只有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才能让人具备高尚的品格,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人们的赞扬,他的努力和奋斗才能不被人们遗忘,他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属于自身的独特魅力。

又指出什么职业能给人尊严:首先“工作中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个职业不需要有多体面,更不需要多高的职位;其次,是建立在正确思想上的职业,一定是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职业;最后,要选择能够接近于 “完美” 的职业,也就是那种 “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的职业”,这个共同目标就是最能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所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考虑能否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3 以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为基本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青年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明确生活和工作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择业,是利己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还是为了人类、为了社会的发展。如果你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那么你也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但是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伟人,因为真正的伟人是能够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所以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

1.4 以为人类谋幸福为终极目标

马克思认为青年择业首先要具备崇高的理想,“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相统一,是职业选择最高的价值标准。并且他愿意并真正为人类解放的事业而奉献终身。这其实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命价值相符合。17岁的马克思就有这样的理想,所以才能全身心的投入为全人类的幸福和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之中,才能够创立伟大的理论体系和伟大的革命事业。

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是值得青年学习、效仿的。之所以这篇近两百年前的文章仍然存在巨大的时代价值,是因为新时代青年在择业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观念上的问题。

2 新时代青年择业观的基本现状

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职业渐趋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新媒体以及娱乐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深。择业的选择越来越多,招聘市场让人眼花缭乱,青年更容易迷失自我。是选择收入高的网红,还是选择工作稳定的公务员,还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还是自己创业呢?这写都困惑着青年。在这一背景下,青年更要擦亮眼睛,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理想信念,方能在就业大潮中找回自己。

2.1 拜金主义影响

拜金主义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他们为了金钱可以不顾一切,事事为了钱,时时为了钱。总是想着怎么不择手段的去得到更多的钱。其实这种择业观和我们传统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传统文化一直讲究重义轻利,但是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重利轻义的现象很多。所以当时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喂食亡”。于是直至今日,金钱仍然日益成为一部分人最大的追求,这种想法严重地影响到了青年的择业观。让很多人在择业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赚钱最多的工作,而渐渐地忽视了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职业,这个职业,能否为自己,为社会带来益处。甚至这个工作能否给自己带来尊严。一些人为了利益从事诈骗、在网上进行一些没营养的吃播活动等。这样既无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也成为社会的累赘。

2.2 追求“铁饭碗”

在农村的很多地方,父母知识水平是很低的。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的期待:希望他们将来能够不过苦日子,希望孩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久而久之,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不懂得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于是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企业出现招工困难的状况,与此同时,很多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挤破头皮也想找一个“铁饭碗”的工作。所以公务员考试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经常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现场人山人海。甚至有的人为了考上公务员,或者连续考很多年,或者考上研究生以后继续考公务员。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而考上公务员以后的青年,却存在着人才浪费的现象:研究生做着本科生的工作,博士生做着研究生的工作。他们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又很迷茫,又找不到自我,对“铁饭碗”的追求,让一些青年丝毫不清楚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3 存在职业歧视

中国有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看似所有职业都是平等的样子,但是在职业内部却存在着很严重的职业歧视。曾经北大状元毕业卖猪肉的新闻,轰动一时。一时间,“读书无用论”也充斥了整个社会。的确,他曾是高考文科状元,是北大才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天之骄子,可是在他34岁的时候,开始了杀猪剁肉的买卖。之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以此为笑柄、耻辱。甚至他自己也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然而小伙子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直至今日20年后的他早已身价过亿。那些年讽刺他的人都没了踪影。事实上每个职业都是被需要的,高学历、名校毕业不一定非要当国家干部、干体面的工作,去选择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又何妨?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只是选择以后,我们用心做好我们所选择的职业就好。一方面不歧视别人的职业;另一方面在被歧视的时候,擦亮眼睛,不忘初心。

2.4 过分重视自我

新时代的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之下就表现强大的自尊心与虚荣心,所以在择业过程中,容易被虚荣、名利、幻想等迷惑。另外,部分青年的逆商很低,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承受不了压力,展示出了脆弱的一面。所以很多青年择业过程中,总是渴望一些没有压力的、工作量小的、甚至不需要思考的工作。那么对应来说,就无法真正评估自己的能力,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更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所以青年一代一定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培养独立自强的能力,方能在职业选择的时候能够看到自我意外的东西。

3 新时代马克思的择业观给我们的启示

3.1 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有机统一

正如马克思在17岁就拥有了伟大的理想,心怀人类的幸福,并且坚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能够成为一代伟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立场上,青年在择业的时候,首先要拥有远大的理想,因为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迷茫的人的前兴路。在拥有理想以后,一定要脚踏实地地付诸行动,唯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就像丁真,他既然选择了为家乡旅游事业做贡献,就从当前做起,改变了轻轻松松放牧的生活,而是每天读书学习更多的东西,以此来充实自己,让自己距离目标更近一些。

3.2 充实理论与注重实践有机统一

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他博览群书,才能够在哲学、政治經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方方面面都留下自己的理论,给后人指名前行的路。但是光靠着死读书也是不可以的,还要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的一生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黑暗面,并且对此进行思考,追溯其根源,最终才成为一个“前年思想家”。青年一代,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择业过程中,都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而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也是为了改造世界。

3.3 艰难困苦与玉汝于成有机统一

马克思选择了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种种困难,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一家几口人裹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其次是政府的驱赶,于是他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生活。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改变自己的初心。也正是这些艰难险阻,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更加让他感受到了自己所做的事业的必要性、必然性。正如辩证法思想中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以青年在择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勇敢地面对、大胆地解决,终究会在自己所选的伟大事业中脱颖而出。

3.4 服务人民与成就自己有机统一

张桂梅说:“我这辈子的价值,最荣幸的,就是我救了一代人。”张桂梅校长帮助那么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在这一过程中,他为了筹备资金,甚至被人称作是骗子,即使这样她也没有放弃,依然坚持创办了这座免费的女子学校。如今,一个个走出大山的孩子,激动地感激她,但她不求回报,只求把这种爱与责任传递下去。张桂梅就是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这也是给青年择业的一个启示,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应该要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多未有的光明前景,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一个能带给自己自尊、能最大程度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尽可能地为人类做贡献的职业,将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青年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