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叙事学理论视角下解读鲁迅《药》

2022-05-15张凌琳彭楚梅张锻炼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呐喊鲁迅

张凌琳 彭楚梅 张锻炼

摘 要: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解读民国文学大家鲁迅的著作《呐喊》中的短篇小说《药》,针对本文所表现出来的叙述内容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和场景以及文章的深层结构,剖析文中人物所代表的阶级以及其背后的时代背景,揭露鲁迅撰写本文的用意,以达到“更加深刻地了解那个改朝换代的腥风血雨的革命时代下人们的心理”的目的。

关键词:鲁迅;《呐喊》;叙事学理论;《药》

鲁迅的《呐喊》早已是脍炙人口的著作,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这个时间正是辛亥革命过后到五四运动时期。本书着眼于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深刻地用鲁迅特有的笔法,怀揣着启蒙的目的,描绘了那段时期的社会生活。《药》这部小说通过两个家庭的悲剧向我们揭示了其背后深刻的时代疼痛。在本文中,我们将运用叙事学理论,以叙述内容为主,从故事、情节、人物几个方面解读这篇短篇小说。

一、故事

《药》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两个本应毫无交集的家庭身上——一个是开茶馆的华家,一个是夏家,但由于一个人血馒头,让这两个家庭如平行线一般的人生轨迹戏剧性地相连了起来。华老栓的独子华小栓罹患肺结核,在听信别人的偏方后,华老栓决定买药——即人血馒头为华小栓治病,而这馒头蘸的正是革命者夏瑜的血。这个总的事件由两个看似独立实则被隐秘相连的小事件联合起来,是辛亥革命后民众与革命者的关系的缩影。

二、情节

一个个事件是无法将整篇小说串联在一起的,“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作为情节,必须有行为之间的冲突,而人物命运的幸福或者不幸就系于人的行为同外界的矛盾冲突及其后果上”。在本篇小说中,最大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冲突,是封建统治阶级与革命党之间的冲突,此外,还间杂着人民愚昧落后的思想同迫切需要得到改变的社会现状的冲突,以及主人公内心自己制造出来的冲突。可以确定的是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因为夏瑜被处决的原因是闹革命,因而这里可以指向大背景下封建统治阶级想要维护自身统治而革命党人意欲推翻清朝统治的冲突,这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冲突。其次,吃人血馒头这种愚昧落后的处方竟然还存在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状亟待改变。最后,在小人物身上,同样存在着冲突。华老栓是一个矛盾的人,他自身内心就存在着深深的冲突,在刑场,刽子手向他递来人血馒头时,他“不敢去接他的东西”,但是拿到手之后,他“仿佛收获许多幸福”,这前后的转变,是人物内心的冲突,是良知与愚昧的冲突,这也推动了故事继续往下发展,在此也将华小栓的生命,华家的幸福寄托在了华老栓内心激烈的但又短暂的冲突上面。

三、人物

在叙事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主次地位一直是一个争议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情节是最重要的。而黑格尔则持有与之不同的见解,在《美学》中,他指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在我的看法中,我认为《药》这篇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的重要性不分高低,因为它们目的是一致的——即指向这篇小说真正想让我们看到的——当时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脱离群众的弊病。

在鲁迅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一幅面孔,这便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但如果从情节方面来看,则须把人物鲜活的面孔抹去,仅仅看这个人物的行动对于故事起了什么作用。这篇小说中有这么几种行动元,一是华老栓一家这样的行动元,还有就是康大叔,红眼睛阿义,夏三爷这样的行动元,还有茶馆的群众这类行动元以及夏瑜一个人所代表的一个行动元。他们各自起着作用,推动故事的发展。夏瑜是革命者,康大叔一伙人是封建统治阶级下的社会蛀虫,华老栓一家是无知愚昧的国民,而茶馆的群众则属于看客。而极具讽刺意味的便是那文中出现的“二十多岁的人”和“丁字街出现的青年,他们都与夏瑜一般年龄大小,本应该是最能够接受新的思想的人,但是思想觉悟却完全不及夏瑜,前者并不能理解夏瑜的革命宣传,最后假装”恍然大悟说夏瑜“发了疯了”,而后者则把看夏瑜处刑当作“青年人的专利”,将革命者的牺牲当成热闹来看,也难怪鲁迅要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大略分界的话,其实华老栓一家与看客还有夏四奶奶都可以归入“被拯救者”的队列,革命为的是推翻清朝统治,让国民觉醒,从专制统治中解脱,然而作为被拯救者的华老栓却对革命毫不关心,甚至敲骨吸髓,蘸革命者的鲜血做人血馒头,这实在是令革命者的死显得讽刺至极。而夏四奶奶,作为拯救者的家人,也并不理解自己儿子所进行的伟大事业,连上坟都觉得羞愧,要趁着天还没亮偷偷去上坟,她迷信,守旧,虽然是革命者的家人,但也没有能理解革命,这也说明了革命与人民群众脱节的弊病。也正如鲁迅谈及这篇文章时所说:“《药》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

鲁迅的笔触永远是辛辣的,他用一些看似诙谐、幽默的话语描绘着最深刻的悲哀与疼痛,《药》这篇小说揭露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缩影,民众愚昧麻木落后,看客心理主宰着他们的行动,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的那样,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中国人看日本人残害自己的同胞却无动于衷,愤然感到,中国人的病并不在身体,而在于心理。“大王有疾在身,不治将不久矣。”“寡人无疾。”生了病却不自知的中国人,亟待鲁迅以笔为刀,划开伤口,挖出蛀蟲,根治在老百姓心里残存的腐朽落后的心疮,唯有如此,中国方有重新站起来的一天。

参考文献:

[1]鲁迅著,丰子恺绘.呐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3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61.

[3]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4

[4]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78.

[5]陈益民编.民国大家美文丛书 ,陋俗与恶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61

[6]司汉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435

猜你喜欢

呐喊鲁迅
鲁迅防窃
孔乙己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追求与感动
启蒙的前驱者
阿迅一族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