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将新火煮新茶

2022-05-15张敏怡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7期

张敏怡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过去我们经常使用的是一课多例和一案到底,但是经过实践发现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足,而“主案+辅例”教学法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在对“主案+辅例”教学法的初探之路上,本文总结出运用此教学法的三要点:一、紧扣主题,突出主案的引领性作用;二、依本续案,保持主案的连贯性作用;三、画龙点睛,发挥辅例的辅助性作用。

关键词:主案;辅例;引领性作用;连贯性作用;辅助性作用

何为案例呢?案例是指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1870年前后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开启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先河。

案例教学法对于道法老师来说并不陌生,而且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说,道法课堂不能缺少案例,缺少案例的课堂是干巴巴的,是没有活力,没有说服力的,是对知识的强行灌输。但是,使用案例也必须讲究方法。

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是一课多例或一案到底,一课多例是最常用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而因为一案到底能体现整节课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所以成为了公开课的常用手段。但是,一旦经过对比,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两种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弊端。一案到底的课例在讲述某些知识点的时候过于牵强,一课多例则会使课堂显得很杂乱,五花八门的案例让学生应接不暇,让老师为了完成展示而疲于奔命。如此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是不能有效利用资源的。因此,我认为运用“主案+辅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可以让道法课堂更有吸引力,它是以上两种教学方法的的升级版和完善版。我们可以尝试用新火煮新茶,把老生常谈的案例教学法提炼出新高度新概念。

主案和辅例,好比是主角与配角,鲜花与绿叶的关系,鲜花虽美也需绿叶陪衬,主角再重要也需要配角来搭戏,这说明主案和辅例缺一不可,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发挥它们的互相促进、互惠互利的作用。在对主案+辅例教学法的初探之路上,我总结出以下三个要点:

一、紧扣主题,突出主案的引领性作用

紧扣主题,是指我们所选取的主案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假如选取的主案很花巧,与实际内容联系不大,就会让学生如同看热闹一般,看完以后什么都没学到。因此,选取的主案必须能说明问题,能启發学生思考。主案之重要,如同戏剧中的主角,主角演好了,主题就突显出来了。换言之,主案要紧扣主题才能突出其引领性作用。那么,怎样才能选取出既能紧扣主题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呢?我认为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或影视作品中、或各行各业的突出贡献者、或国家荣誉奖项的获得者、或能传播正能量的网红人物等方面来进行设计,提取适合的部分作为主案。

现在有很多好的影视作品都能成为我们教学的素材,比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就成为很多老师上公开课时的素材,并出现了很多以此为题材的一案到底的课例。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很多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哪吒》《中国机长》《夺冠》《八佰》《你好,李焕英》等,我认为这些题材都可以运用来做成主案。比如说,可用电影《哪吒》中的片段作为主案来设计八年级上册的《以礼待人》:在这节课例中,我们可以截取与知识点相关的电影片段,并据此设计成三个活动。活动一是看电影,明礼仪。活动二是看电影,明礼仪重要性。活动三是看电影,懂礼仪要求。通过电影片段和活动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礼?文明礼仪有什么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这样的设计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非常流畅自然和有趣,也实现了主案与课本内容的无缝连接。

二、依本续案,保持主案的连贯性作用

当我们找到好的素材以后,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怎样把主案和课程内容串联起来。也就是说,要开展好“主案+辅例”教学法,关键在于编写好主案故事,我们要依本续案,才能保持主案的连贯性作用,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达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效果。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素材加工成有用的案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这一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在网上搜到的素材,改编成以下两个主案故事,目的是要讲清楚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求助。故事一:我叫刘丽丽,今年14岁,2000年3月3日爸爸妈妈离婚后,我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夜不归宿,还经常打我,不让我上学。我告诉奶奶,奶奶说他毕竟是我亲生爸爸,一家人的生活还得靠他,叫我不要乱说。我偷偷找过妈妈,妈妈也无能为力,也找过学校和乡政府帮忙,虽多次劝说,但没有太大改变。故事二:通过一番了解,刘丽丽向人民法院提出转移抚养权的诉讼,决定不追究爸爸虐待自己的责任了,只想由母亲抚养自己,但父亲必须付给抚养费和教育费,并最终胜诉。故事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故事二要解决的问题是可以采取哪些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依本续案,才能保持主案的连贯性。

三、画龙点睛,发挥辅例的辅助性作用

辅例指的是辅助性案例,它的作用是弥补主案所无法讲清楚的问题。因为辅例是配角是绿叶,所以不能过多和过于复杂,一般是举比较简单的例子,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或时政热点来作为辅例。

如在上面所举的用《哪吒》作为主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会发现以下优点:电影片段的截取很合理,问题的设计很到位,逻辑思路也很清晰,整节课通过七个电影片段就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解释得清清楚楚了。但是,怎样才能把理论知识升华呢?怎样才能把学生从电影情节拉回到实际生活中呢?显然,继续再用同一个案例来分析是不合理的,在这里应该增加辅例以作辅助性说明,最好是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应该怎样做。加入了辅例以后,这节课的落脚点会更加清晰,会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由此可见,有了绿叶,鲜花会显得更美。

虽然“主案+辅例”教学法还处于初始探索的阶段,但是我希望能通过研究达成以下目标:一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走向面向生活、社会汲取学习养分的研究性学习,重点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一案到底”进行改革,“主案+辅例”教学法既保留了主导案例,又为了丰富课堂,更好的攻破重点难点而加入“辅例”予以补充,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三是增强老师们收集素材,编写主案和主案故事的能力,期待能形成一种固定的新教学法,并得到推广。

希望这次用新火煮出来的新茶会沁人心脾,回味悠久。

【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第五批(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主案+辅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0KTG6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田海.案例教学法融入初中政治教学的原则及对策[J].读与写,2018(17):33.

[2]敖绍红.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关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人文之友,2018(04):165.

[3]李进军.初中政治课堂中案例教学技巧探讨[J].新一代,2018(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