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视角下广州白云山的山城边界景观策略研究
2022-05-15刘为古亚宁
刘为 古亚宁
摘要:从“青山半入城”到“山在城中央”,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白云山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与延伸,其山城边界慢行可达性弱、界面视线受阻、边界功能不均衡等问题愈发凸显。借鉴公园城市理论,把市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将绿水青山融入城市功能,重塑“生态有界、功能无界”的山城边界关系,运用微改造、轻介入、低干扰的设计手法,提出“双视角”重塑边界功能、突破红线构建“无界”风景区、一门一策提升边界“温度”、绿地连通延长绿色界面等山城边界景观策略,将白云山与城市的边界功能融合,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重塑完整的山水城市格局。
关键词:山城边界;空间融合;人性化设计;白云山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2)02-0011-07
Abstract: From “Baiyun Mountain semi-entering the city” to “the mountain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the function of Baiyun Mountain is gradually changing and extend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weak slow accessibility of mountain city boundary, blocked interface sight and unbalanced boundary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Based on the park city theory, this paper puts the needs of citizens in the first place, integrates green mountains and blue waters into urban functions, and reshapes the mountain-city interface relationship of “bounded ecology and unbounded function”. Using design techniques of micro transformation, light intervention and low interfere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ountain-city interface landscape strategies, such as reshaping boundary function with “dual perspectives”, breaking through red line to build an “unbounded” scenic spot, improving “temperature” of the boundary with “one gate and one policy”, and connecting green space and extending green interface, to integrate the boundary functions of Baiyun Mountain and the city, create a high-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shape a complete landscape city pattern.
Key words: Mountain-city interface; Spatial fusion; Humanized design; Baiyun Mountain
古有謂“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白云山位于广州市中心,是5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范围21.8 km,外围保护地带范围10.1 km。白云山地形略呈斜长方形,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宽约4 km,南北长约7 km,是九连山脉延绵至广州城区内的终点,也是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起点,具有十分突出和代表性的景观资源,在广州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白云山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已由早先的“青山半入城”格局,转变为“山在城中央”, 白云山从传统的风景名胜区转变为共享的、高品质的“城央公园”,公众对其需求日益凸显[1]。城市公园边界是城市公园与其相邻异质空间中具有一定领域,而直接受到边界效应影响的边缘交接地带[2],其作为公园和城市空间的纽带,在自然休闲游憩、日常户外活动、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新建的道路、建筑逐步将白云山与城市的关系割裂开来,包括“慢行不通山”“近山不见山”“见山不亲山”等问题在山城边界尤为突出。
因此,本研究以人本视角作为出发点,从与城市功能最密切的山城边界入手,以提高市民前往白云山的可达性,丰富白云山边界的功能效应,重塑“生态有界、功能无界”的山城边界关系为目标,从山城慢行连通、道路界面重塑、门岗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白云山“还绿于民、还景于民”系列项目,将白云山的服务边界扩大至周边的公园、道路等城市开敞空间,探索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山城边界景观与功能重塑的新策略。
1山城边界的主要问题
1.1慢行可达性弱
白云山区域内景观格局与功能相对完善,但其与城市边界之间的慢行路径被城市道路阻隔,在环市路、下塘西路、麓景路存在3处慢行断点,缺少完整的连通路径。同时,白云山与周边包括越秀山、麓湖、花果山等城市公园在空间上行成了天然的绿色组群,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慢行功能联系,周边公园的使用率并不高,未能发挥白云山在城市公共活动功能上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1.2界面視线受阻
白云山是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虽具有丰富的生态景观与空间资源,但其景观界面显示度并不高。通过视觉可达性评估分析[3],毗邻主道路的可见临山界面仅占山体界面总长的14%。基于百度全景照片,分析白云山周边区域的景观感知程度,绿色植被和山体自然景观占比越高,说明景观可感知程度较好。白云山周边5 km的平均景观感知度仅为32%,仅能被勉强感知绿色植被或山体。
1.3边界功能不均衡
白云山周边融合了居住、公共服务、休闲、娱乐、运动型度假旅游、医疗服务、现代商业、教育研发等多种功能,是主城区功能需求最复合的景区,而联系城市功能最密切的就是白云山的16个门岗。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各门岗服务水平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除南门、西门、柯子岭门、北门紧邻主干道外,其他12个门岗均离主干道较远,且没有明晰的指示标识,进山路径不易发现,使用效率不高。此外,门岗还存在标识性不强、集散空间不足、空间利用率低、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不能满足市民对公共空间的活动需求。
2公园城市理论综述与借鉴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关系日益密切,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概念由此而生,是指与所依托的城市空间交错、功能互补的风景名胜区[4]。而白云山作为典型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其山城边界作为城、景交接的开敞空间“公园链”,在功能上也承担起了城市公园职能[5]。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期间提出将“公园城市”理念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当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公园城市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多数集中于理念内涵,提出公园城市不是公园和城市,而是从“公”“园”“城”“市”4 方面特征来定义[6~7]。其中“公”强调公众参与、公共交往,突出服务所有人的理念;“园”泛指各种游憩境域,是一个有机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城”对应城市空间,指人居与生活;“市”突出公共交往功能,以及人居与生活等产业经济活动。成都提出通过“人”“城”“境”“业”四大要素[8],并以“人”“境”“业”三位一体聚集融合为“城”[9]的思路,探讨建设公园城市的方法路径。
在实践层面,国内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公园城市语境下的城市设计[10]、公园绿地体系、慢行路径系统等设计策略展开,探索公园城市体系的三大建设路径[11];通过强化连接、城园融合、活力提升三大策略[12],落实公园城市建设发展路径;以慢行系统承担的三类功能与慢行空间体系构建[13],搭建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慢行体系构建策略。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公园城市相较于以往城市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14]。本研究借鉴公园城市理论,把绿地和公共空间作为组织要素,突出人本需求,创造场所感,使白云山与周边形成开敞空间网络,强调城市与绿地融为一体,城市作为绿地的一部分[15]。而重塑城园边界功能,构建“无界”城园关系,提升边界人性化服务能力,延长绿色界面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策略。
3山城边界景观策略
3.1双视角重塑边界功能
山城边界是最能体现白云山作为广州市城市“绿肺”的公共属性的空间,也是连接城市生活圈与风景名胜区保护圈的重要缓冲地带[16]。因此,以人本和生态双视角重新评估与定位山城边界功能,是本次工作的主要出发点。
一方面,从人群行为出发,通过手机信令网络大数据对白云山游客来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群来源以周边居民为主,且随着距离的缩短,人群呈逐步递增趋势;白云山日均游客量在7.3万人次左右,核心辐射半径为6 km(图1)。此外,随机邀请500位白云山游客填写调研问卷,并从年龄结构、身份构成、游览目的、性别比例、收入情况、到访频率、游玩时间、游客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游赏人群以中青年、本地游客为主,重游率低且时间较短,来访目的以欣赏自然、锻炼身体为主。同时结合白云山2016—2017年各月份车流量和游客量的统计分析,以及未来发展建议等角度,进一步明确人群使用需求(图2)。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不同公共空间,回应公众期望,丰富活动方式,将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从生态群落保育、树木资源保护、生境营造等多个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要求,对城市建设提出必要前置条件。
基于以上双视角的分析,将人群需求与生态要求叠加得出设计条件,严控生态底线,按需设置山城边界公共空间,将城市自然资源和市民绿色共享空间双向互动协调,强化绿地之间的连接,形成公园城区网络,在完善生态格局的同时增强慢行联系;确定山城边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的新功能定位,沿边界带设置公园链,使其由管理的私密性向公众的开放性转型,引导白云山既有的资源保护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山城功能的有机融合。
3.2突破红线构建无界风景区
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市民对欣赏白云山界面、出行便捷舒适等需求较高,故白云山“近山不见山”的问题较为明显。因此,依托白云大道、同泰路等周边山城界面市政设施改造项目,以工程方法修补白云山与城市的边界关系。
3.2.1空间融合
由风景园林统筹规划、建筑、交通、市政等多个专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通过梳理道路与白云山的界面关系,突破传统工程红线边界的局限,弱化道路边界,整合白云山及周边绿色资源,强化完整场地空间与边界界面的景观融合[17],形成公园链(图3)。同时,沿环山路径利用桥下空间等灰色空间地块,设计一系列口袋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将城市低效的灰空间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积极空间,在满足市民使用需求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包括交通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系列项目,激发城市活力,将生态资源保护成果效益最大化。
3.2.2界面互通
山城边界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成本)的可达性外,视觉可达性是度量居民对公园心理感知的重要内容[18]。以白云山西侧视廊为例(图4),针对道路与白云山界面视线受阻以及植被杂乱的问题,通过边坡微地形整理,下层地被清杂,拆除实体围墙替换为通透围栏的方式,将绿色渗入城市建设中,使开放式山城形成网状的绿地边界关系[19]。同时通过白云山与道路的慢行路径互连互通,梳理景观通廊,打通视线,形成连续绿色界面,实现“近山可见山”,充分展示白云山自身丰富的自然景观,实现山城边界的软化。
3.2.3功能互聯
强调从单一的道路品质,到人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统筹白云山周边城市环境与社区环境,使两者紧密联合,形成功能互动。通过拆违复绿形成连续慢行空间,提升界面慢行空间的可达性和体验感。其中,横向上根据不同路段的周边用地需求进行多断面设计,打造不同的慢行断面形式,以适应周边市民的不同需求;纵向上通过抬升式过街等交通稳静化设计,实现人行优先理念,通过退缩空间一体化设计[20],激活消极空间,打造街头公园,实现从通行到体验的升级。
3.3“一门一策”提升边界“温度”
白云山门岗是在山城界面中市民感受程度和使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也是最能体现其服务能力与“温度”的重要节点。围绕“还绿于民、还景于民”的主旨,按照“一门一策”的原则,将门岗、进山路径和周边地区一体化改造,推动实现从“门岗”到“客厅”的转变。通过近人尺度设计、服务功能升级和公共开放区增加,营造市民生活新场景[21],让市民知山、见山亦亲山。
3.3.1一门一策
通过概念方案设计对白云山现状16个门岗以及各门岗周边地区改造进行总体策略研究,包括6个重点门岗(表1)及10个次要门岗(图5)。在充分摸查和分析各门岗土地权属情况、人流量、场地空间、周边建筑、交通组织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各门岗的功能定位以及市民对其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门岗的突出问题,实现“开门见山”。
以柯子岭门为例,在前期概念方案设计中提出了“由小到大”的理念,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几点:1)门岗后退,将现状紧邻道路的门岗后移,腾挪出入口前广场空间纵深,为游客集散以及市民的日常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载体;2)入口广场扩容,横向上拓宽广场临街界面,将原有使用率较低的绿化空间置换为活动空间,打开临街界面,增加广场容量;3)微交通组织,规划入口标识系统以及设置停车场专用出入口,有效引导和规范各类流线组织,实现人车分流;4)增设服务设施,结合地势塑造多层次立体活动平台与风雨连廊,结合连廊新增设服务建筑和座椅等设施,形成了一个既亲切自然又亲近市民的入口前导空间(图6),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岭南时代特色。
3.3.2路径升级
通过分析主要交通特征与需求,研究构建4 km环山慢行路径(图7),串联白云山16个门岗,以及丰富与周边公共开敞空间的慢行衔接,进一步提升与公共交通的接驳联系。同时,对29条进山路径进行提升(图8~9),打通慢行“毛细血管”,并渗入至白云山边,使其与环山路径形成山城边界完整慢行网络体系,实现出行便捷、高效可达、体验升级。
3.3.3服务完善
从人本视角出发,做好安全、体验、服务3个方面配套服务工作。安全升级工作包括完善疏散系统、监控系统和沿线照明系统,提高市民安全感,从而提高使用频率,营造24 h生活场景;体验升级工作结合广州地区的天气条件以及市民活动需求,完善包括无障碍、休憩设施、喷雾降温3个系统的服务保障;服务升级工作涵盖了增设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市民服务中心等相关设施共6项内容。
用绣花功夫对节点细节进行深入打磨,深化近人尺度的功能设计以及融入人文色彩的细部方案。通过对广州“山、水、花、城”人文意向的提取,形成相应的云山文化符号,将其融入广场铺装、城市家具、景观照明等细节设计中,形成一套凸显本土特色且符合市政要求和人体尺度的定制化要素设计方案,在重塑景观功能,提升节点活力的同时,加强城市印象,延续场所精神。
3.4绿地连通,延长绿色界面
由于城市建设界限限制,白云山的公共绿色边界也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扩展这一具有公共属性的市民活动空间,打通断点,激活和连通沿线绿地空间,提升城市活力,是山城界面价值的进一步拓展。
3.4.1慢行步径串联绿地
城市大型公共绿地使人们获得愉悦和舒适感受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这种演替主要是通过城市子空间的功能置换来实现的[22]。为充分理解白云山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通过问卷、访谈以及大数据分析市民诉求,明确白云山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关系,结合市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实际需求,串联、整合周边城市公共绿地,形成公园慢行体系[23],体现“云山漫步,还绿之道”的理念,以人为核心,以自然为美,策划一条可游、可赏、可玩的绿色慢行步道—“云道”。
根据用地情况及现状进行选线分析,最终确定了总长10 km的路径线位(图10)。全线串联了白云山、麓湖、花果山、越秀山、中山纪念堂等8个城市公园和开敞空间,通过现场勘察,结合现有的自然地势形态以及视线与建设条件等,设计了包括4.9 km的空中步道和5.1 km的地面园道2种方案形式,打通环市路、下塘西路和麓湖路3处慢行断点,延伸登山路径,串联周边社区、公园、地铁等资源,通过一条连续的慢行步径,实现从中山纪念堂直达白云山。云道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5月完成(图11),自开放以来,高峰期日均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
3.4.2特色路径塑造
根据沿线景观资源的不同,将云道慢行路径分为4个主题分段,包括从中山纪念堂到花果山公园的“越秀云道”,从花果山公园到雕塑公园东门的“飞鹅云道,”从雕塑公园东门到麓湖公园清凉界的“麓湖云道”,和从雕塑公园东门到麓湖公园天鹅湾的“雕塑云道”。依托云道的建设,在尊重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的基础上,在各个主题段营造不同时段的植物季相景观,通过山林林相提升、科普展示、活动策划以及配套设施完善等,对路径沿线的绿化植被进行梳理提升,打造四季有景、时时芬芳的景观效果。同时全线规划了7个观景平台、5个服务驿站,打造了6个景观节点,为市民提供一条真正游有可赏的慢行游径。
3.4.3低干预,轻介入
路径的设计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以“主动式设计”,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场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植被条件等生态因子的基础上,以低干预、轻介入的设计手法,精简建设设施,在通过架设空中步道升级慢行系统的同时,保证雨水渗透与植物生长的必要光照条件,预留昆虫等生物通行通道,以较低的环境干预和较高的场地资源利用率,有意识地激发自然环境的有益转变,确保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并形成动态景观环境[24],做到显露自然、设施精简、功能增厚。
4结语
广州有着长达2 200多年的建城历史,白云山是自然山水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节点,是市民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本文从人本视角出发,充分认识人的行为对空间塑造的作用,借鉴公园城市理论,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以山与城市的边界功能融合为目标,通过公园连通、打开界面、“一门一策”等系列措施,实现了将风景名胜区融入到城市功能之中;以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提升为落脚点,在充分保护白云山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探索低干预、轻介入的建设模式,提升生态景观资源价值,激活绿地公共空间活力,确保实施效果。人本视角下的山城边界景观策略研究,对于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更是让市民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注: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参考文献:
[1]黄利. 景城一体化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转型发展探讨[J]. 城乡规划,2020(3):98-105.
[2]苏薇. 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空间设计研究初探[D]. 重庆:重庆大学,2007.
[3]韩贵锋,卢雨蓉. 城市公园的视觉可达性评估方法研究[J]. 风景园林,2021,28(1):93-98.
[4]王根生,罗仁朝,徐必胜.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探析——以江苏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J]. 城市规划,2005(2):79-82.
[5]吴德雯,宋倩.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区域认知研究[J]. 美术大观,2019(6):128-129.
[6]成实,成玉宁. 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与形态辨证 [J]. 中国园林,2018,34(12):41-45.
[7]邓雪湲,韩婧,吴志强.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东部新城建设[N]. 成都日报,2019-07-24(07).
[8]李晓江,吴承照,王红扬,等. 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J]. 城市规划,2019,43(3):50-58.
[9] 刘滨谊. 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方法论[J]. 中国园林,2018,34(10):10-15.
[10]程晨. “公园城市”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成都淮州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J]. 城乡建设,2021(8):49-51.
[11]周晓男,谭畅,刘辛,等. 公园城市背景下公园体系建设初探——以青岛中德生态园为例[J]. 园林,2021,38(8):39-44.
[12]殷学文,于光宇. 公园里的中心城区:福田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研究[J]. 风景园林,2020,27(10):27-31.
[13]汪小琦,李星,乔俊杰,等.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成都特色慢行系统构建研究[J]. 规划师,2020,36(19):91-98.
[14]吴岩,王忠杰,束晨阳,等. “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J]. 中国园林,2018,34(10):30-33.
[15]李金路. 新时代背景下“公园城市”探讨[J]. 中国园林,2018,34(10):26-29.
[16]陈曦,唐波,梁松斌. 国家公园双层边界划定思路与建议[J]. 规划师,2019,35(17):17-22.
[17]金云峰,陈丽花,陶楠,等. 面向生活圈人本需求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优化[J]. 中国城市林业,2020,18(6):21-25.
[18]韩贵锋,卢雨蓉. 城市公园的视觉可达性评估方法研究[J]. 风景园林,2021,28(1):93-98.
[19]钟雅妍,冯志坚,翁殊斐. 广州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设计探讨[J]. 广东园林,2016,38(4):54-57.
[20]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1]杨柳,胡一可.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构成与人群行为研究[J]. 中国园林,2018,34(S2):134-139.
[22]郑功韧,李小觅. 大型公共綠地对当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J]. 中外建筑,2010(7):68-70.
[23] 马向明,程红宁. 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J]. 城市规划,2013,37(2):38-44.
[24]王玮璜. 略论新型城镇化下低干预景观的设计策略[J]. 艺术科技, 2015,28(5):219.
作者简介:
刘为/1983年生/男/辽宁锦州人/本科/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城市人居环境与公共景观规划设计
古亚宁/1993年生/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