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公园的人文表现
2016-12-24武文宇
武文宇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板块,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营造浓郁文化氛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描述,浅析了城市公园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归纳了城市公园的人文景观的内容,总结了城市公园人文表现的意义,最后对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进行反思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园 人文特征 人文景观 人文表现 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172-03
城市公园不仅作为城市自然景观的观赏区域和供大众休息游玩的公共场所,还兼有浓重的人文关怀意识,逐渐成为人们比较喜爱的户外休闲场所[1]。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大众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2]。城市公园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普及科学知识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3]。由此可见,城市公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体现着浓郁的人文色彩[4-5]。
一、城市公园的概述
1.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发展
世界最早的园林出现在古埃及,距今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地主及皇室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Public Park)”,这些园林即为城市公园的雏形。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建造了公众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诞生[6]。我国于1868年,在上海外滩建成中国第一个城市公园——上海“公花园”,即现在的黄埔公园[7]。
2.城市公园的类型
目前,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公园分类,大多数国家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分类系统[8]。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我国把公园绿地分为五大类: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其中,综合公园包含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包含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9];专类公园包含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历史名园、纪念公园、体育公园、雕塑公园等[10];带状公园包含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提供游憩的狭长型绿地;街旁绿地尺寸较小,能结合城市道路设置,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
3.城市公园的功能体现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园日益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场所。如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亚洲首屈一指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兴庆公园(历史文化遗址),大唐芙蓉园(首个五感主题公园),革命公园(建有烈士祠和革命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重大遗址保护工程)等。这些城市公园为居民提供了特有的文化场所,不仅发挥了其休闲娱乐的功能,还促进了该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本地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城市公园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参观,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五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涌入欣赏,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城市公园有大量绿地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公园在改善交通,增强人们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减少城市犯罪,提供避难场所,增进社会交往,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几种典型的城市公园
在我国,不同地区根据其地方特色建设了各类型城市公园。以西安为例,可分为与唐文化相关的大唐芙蓉园,与民俗风情相关的寒窑遗址公园,与秦文化相关的秦阿房宫遗址公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西安市革命公园,与佛教文化相关的木塔寺遗址公园,与特色植物相关的西安植物园,与现代人文相关的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与综合文化相关的西安市环城西苑,与世界文化相关的世园会公园等。
二、城市公园中的人文表现
1.城市公园中的人文特征
城市公园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参与。人文因素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城市都有其人文特征,建造出符合当地民风的城市公园,满足人们精神世界多样性的需求。
2.城市公园中的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与艺术、城镇与产业观光等类型。
历史古迹: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西安市现有六大遗址公园,包含寒窑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和西安汉城湖遗址公园。
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西安莲湖公园,是具有典型古典园林特点的现代公园,整个园区有大唐时期宫廷园林的文化色彩,园内的建筑设计十分小巧,让人感到清净和放松。
宗教文化:宗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西安是具有十三朝古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木塔寺是隋唐长安城内著名寺院,受佛教影响建造,后在原址上建成木塔寺遗址公园。
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指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之地,秦风唐韵,民风淳朴。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寒窑是以记录王宝钏和薛平贵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主线,使之成为定情婚礼纪念的圣地。
由此可见城市公园中的人文景观不仅具有旅游吸引力,更渗透着历史性、文化性等多种表现形式。
3.城市公园中的人文表现的意义
充分将人与环境结合,达到人景合一,引发人与环境的交流。城市公园的设计者应尊重人们的生活习惯,引导人们的行为活动。
城市经济的增长决定了城市公园的发展,反之城市公园的发展也能带动城市经济,更好的为居住者服务。
城市公园的情感意义通过景观的人文特色所表现,通过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氛围,使人们在游玩过程中能寄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三、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
1.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现状
城市公园的的活动主体是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有着更高的追求。传统的公园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要求,需要将人性化的设计运用到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去。
2.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的反思与建议
城市公园的设计者是人,使用者也是人,既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又要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受民族风俗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设计者应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建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公园。
我国城市公园受到传统园林建造的影响,大多以山水为主导,加之其他景观作为陪衬,会有千篇一律之感,缺少地域特色,故不能充分吸引游客眼光。设计者应该掌握游客的心理需求,考虑如何加强游客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地域不同,人们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也不同。就西安市来讲,不同地区有其不同的地域特色,应从以下四个区域考虑,提出合理的设计理念:
东郊:是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的中心,体制改革造成一大批失业职工。在这里建造的城市公园就应该贴近东郊人群的城市生活,塑造鼓励性创业的公园形象。
南郊:高校云集,众多的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带地区繁华,消费水平较高,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设计者应设计出高层次具有观赏性、创意性的城市公园。
西郊:高薪产业开发区,未来西安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设计者应设计具有创新经济理念的城市公园,带动经济发展。
北郊:覆盖交通枢纽,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强。在此地建设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可以适当减少,以简约、舒适为主题。
老人、小孩、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这些人群的需求。例如,对老人的考虑:由于老年人活动不便,应在城市公园内多设置一些座椅,便捷卫生间,对道路有明确的标示。在景区内配备值班医生和简单的医疗器械,以防突发情况。对小孩的考虑:可以建造儿童乐园,适合小孩子玩耍。对孕妇的考虑:应考虑设置方便孕妇和休息的母婴室。对特殊人群的考虑:盲道的铺设,特殊的卫生间的搭建,能更好的服务残障人士。
设计者通过合理的设计,让这些人群可在人性化的城市公园中,能体会到城市公园带来的物质便利和精神享受。
四、结语
通过对城市公园概述的阐述,分析了城市公园具有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的人文特征;归纳了人文景观涵盖了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四个内容;总结了城市公园人文表现的功能意义、经济意义和情感意义;进而对城市公园设计应考虑的缺乏地域的特殊性,过度追求景观效果以至于忽视人的参与性,缺乏对不同层次的游客针对性以及缺少对特殊人群的关注这四个问题提出反思并给予合理性建议。对于城市公园人文表现的阐述是以西安为例展开,不能涵盖所有地方城市公园的人文特色,需要更多的考虑别的区域城市公园所具有的人文表现,对城市公园人文表现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丹.城市公园设计中文脉的体现[J].中国园林,2010,(10):48-50.
[2]冯晓刚,石辉.基于遥感的夏季西安城市公园“冷效应”研究[J].生态学报,2012, (23):7355-7363.
[3]仲媛媛.浅谈城市公园生态建设与低碳发展[J].城市地理,2014,(12):105-106.
[4]刘冠华.西安城巿与城市公园探析[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5]City Park[J].Parks & Recreation,2010.
[6]杨忆妍,李雄.英国伯肯海德公园[J].风景园林,2013,(03):115-120.
[7]张永康.以人为本 锐意求新——广州黄埔公园规划设计浅析[J].广东园林,2000,(03):24-27.
[8]张晓三.城市公园入口空间形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年.
[9]刘扬.城市公园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10]周元.中日城市公园运营管理之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